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形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形

發布時間: 2022-02-24 05:44:04

1. 為什麼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求大神幫助

勞動法是一朵既不同於公法也不同於私法的「法律奇葩」, 它屬於社會法。勞動法以回「勞工利益」為本位,「勞答工利益」 不同於私法所維護的「私人利益」。勞動法調整的是「 形式上平等實質上不平等」的勞動關系,它在權義確定上實行的是「 勞動基準法定與合同約定相結合」原則,在合同約定上又實行「 個體約定與團體約定相結合」,並以「團體約定」為主導, 因而勞動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通過層層限制勞動關系雙方的契約自由 來維護「勞工利益」的「立體調整機制」。 勞動法的這些特性使其構成了我國法律體系中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而且它是我國最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 公法以國家利益為本位, 通過政府調節機制促進國家利益最大化以及國家安全; 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本位, 通過市場調節機制促進個人利益最大化以及個人安全; 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位,通過社會調節機制( 如工會與僱主之間的集體談判機制) 促進社會利益最大化以及社會安全。

2.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和區別

簡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
答:聯系 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
3 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首先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會保障法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區別 1調整對象: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2法律部門:在中央,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級政府都設有處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問題的行政機關或具體工作部門。
3關系的主體: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4立法目的:勞動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社會全體成員在遭受各種意外和風險時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安全。
5解決程序:社會保障法引發的勞動爭議,由於具有某些私法關系的特點,主要適用民事程序來解決;勞動法爭議引發的爭議,由於具有較強的公法性,應主要採用行政訴訟程序。

3. 有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沒有《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有《勞動法》等

我空間內相關法律基本上齊全的!

4.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想不通為啥限定100字。
勞動法調整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權利義務關系。而社會保障法調整的對象要寬泛的多。這是主要區別。
此外,范圍、對象、主體都不一樣。
可參見給你的參考資料
歡迎交流

5.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個人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確:第一題:A.企業高級管理人員,E.長途運輸人員。

第二題;A.工作經歷 B.學歷證明。

6.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講的是什麼

勞動法是調整有關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緊密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和福利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和運用范圍①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包括特定的勞動關系及與特定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

.特定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關系的特定部分。這種特定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限於雇員與僱主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關系;二是這種勞動只限於基於勞動合同義務所為的職業性的有償勞動。

.與特定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

勞動行政管理關系。如國家有關機關與雇員和僱主之間因安置就業、組織培訓、招收、調配等問題而發生的關系。

執行勞動保險方面的關系。國家勞動保障管理機構與雇員和僱主之間由於執行勞動保險法規而發生的關系。

處理勞動爭議方面的關系。有關的國家機關和機構與雇員和僱主之間由於調解、仲裁和審理勞動爭議而發生的關系。

監督勞動法律執行方面的關系。國家有關機關與雇員和僱主之間由於監督、檢查勞動法律的貫徹執行而發生的關系。

工會組織、工會會員與國家機關或與僱主之間由於開展工會活動以及代表會員為維護會員利益開展斗爭而發生的關系。

綜上所述,勞動法是調整特定勞動關系以及與特定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②勞動法的運用范圍。

勞動法運用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本法執行。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和主要內容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為:以國家保險為主體的公共保險領域中的社會關系,即公共保險領域的社會關系,僱主補充保險領域的社會關系和個人儲蓄保險領域的社會關系。

社會保障法包括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和社會福利法三部分。社會救助法是調整社會救助關系的法律規范。社會救助關系是在國家、社會團體和受益人之間,因社會救助費用、義務和服務項目的實施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社會福利法是調整社會福利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福利關系是在國家、社會團體和受益人之間,因社會福利費用的提供和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立及管理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社會保險法是調整以國家公共保險為主體的多支柱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法律關系主體涉及不同類型的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受益人。

7.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個人意見:勞動仲裁委員會應該支持謝某的申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國家法定節日專加班的應屬當支付勞動者百分之三百的工資,且不能以補休代替。周末假日加班應該支付百分之二百的工資,但可以以補休代替,但用人單位只給了2天補休。故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謝某的加班費。
以上僅供參考。

8.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案例分析題,求助。

1、企業轉產可以作為企業情勢變更情形之一,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
2、企業版以此為理由解除勞權動合同,需要證明企業確實因變更業務,無法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同時需要先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無法就變更達成一致的,方可解除勞動合同
3、張某可以要求企業與其協商變更,單位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要求企業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9.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責任教案 發布:2025-07-15 01:19:14 瀏覽:101
律師印章 發布:2025-07-15 01:16:00 瀏覽:250
夫妻一方重病勞動法怎麼規定 發布:2025-07-15 01:12:19 瀏覽:396
司法考試c證多少分 發布:2025-07-15 01:02:02 瀏覽:333
勞動法職工辭職當月的績效工資 發布:2025-07-15 00:55:42 瀏覽:861
道德與法治講堂 發布:2025-07-15 00:49:21 瀏覽:691
勞動法駐外補助 發布:2025-07-15 00:44:04 瀏覽:369
江蘇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 發布:2025-07-15 00:43:09 瀏覽:417
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的要求 發布:2025-07-15 00:40:45 瀏覽:97
商法人包括哪些 發布:2025-07-15 00:38:14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