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經濟法基礎來源
① 會計初級經濟法基礎
1.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級,下列項目中,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的是(B)
A.特別行政區法 B.同級政府規章 C法律 D行政法規
2.根據行政訴訟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法院審理依據的有(ABCD)
A.國務院行政法規B.國務院某部委根據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
C.某直轄市根據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的制定,發布的規章D.當地的地方性法規
3.下列各項中,屬於民事訴訟范圍的有(AC)
A合同糾紛B沒收財務C遺產爭議D對吊銷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不服
② 初級會計師經濟法基礎
我們上培訓班時老師說一般會給,但是還是建議我們把工資薪金的前四級和勞務報酬以及稿酬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記住。
③ 經濟法基礎與經濟法概論有何區別
經濟法基礎與經濟法概論的區別在於:著作人不同、內容不同、面向的對象不同。
一、內著作人不同容
1、《經濟法基礎》是2007年11月1日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由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著。
2、《經濟法概論》是201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磊、楊文明。
二、內容不同
1、《經濟法基礎》系統地介紹了經濟法的基礎知識。
2、《經濟法概論》主要內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擔保法、稅法、證券法、會計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基本涵蓋會計從業資格、市場營銷師、物流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等職業資格考試內容。
三、面向的對象不同
1、《經濟法基礎》是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組織有關專家,依據考試大綱對相應科目的考試輔導教材進行了修訂後出版發行,以幫助考生和相關人員學習理解考試大綱內容。
2、《經濟法概論》試圖把復雜的經濟法律關系用簡單的方式表述,重點強調可操作性和各法律法規之間的一體性,便於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④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
1、未投入的使用的房屋,在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中能不能扣除折舊?
答:可以扣除,新房子可扣,新設備不可扣。
2、代扣和計提有什麼區別?做題時怎麼區分是代扣還是計提?
答:計提是企業在計算應付職工薪酬時按照國家計提基礎和比例計算確認相應的應付職工薪酬金額,代扣是企業代替相關部門從職工工資代扣代繳由職工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等。計提時貸方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等,代扣時借方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等。
3、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計貸方還是借方?
答:材料成本差異要區分入庫和發出,借貸表示的含義不一樣的。建議不要死記,結合題目分析是超支還是節約。就想成你在生活中買菜,花超了預算就是超支,花少了預算就是節約。所以這里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具體借貸含義我不解釋,建議結合題目分析。
4、獲得的存款利息是營業外還是財務費用?
答:獲得存款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貸方,費用貸方表示減少(費用減少,利潤增加),一般和銀行打交道的多用到的是財務費用。
5、合同履約成本和生產成本有什麼區別?
答:合同履約成本,相當於之前的勞務成本,是歸集履約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的,按照收入確認的原則攤銷,攤銷轉入當期損益。生產成本是歸集製造產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最終形成存貨,轉入庫存商品中。
以上就是關於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⑤ 會計經濟法基礎
《經濟法基礎》是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必考科目之一,根據歷年的考試分析,很多考生往往通過了《初級會計實務》,卻在《經濟法基礎》上碰壁了。要知道,這兩門課程須同時通過,才能獲得初級會計職稱。所以,大家必須首先從思想上重視《經濟法基礎》這門課程。
法律知識的學習,有時候覺得很枯燥;但是要和實際工作和生活聯系起來,卻也充滿趣味。因此,要多結合實際,或者多看些案例,活學活用,不僅可以調高分析能力,還會使學習的知識更加牢靠。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本人的經驗,學習的時候要掌握以下幾點:
1)明確目的,確定重點:就是要有個目標,考生的目標就是通過考試,有了這個目標,還要確定重點,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畢竟我們平時還有工作,專門用於學習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所以更要掌握重點。
2)制定計劃,穩扎穩打:有了目標,怎麼利用有限的時間也是個問題,所以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一步一步前進。切忌「臨時抱佛腳」。
3)逐步推進,突破難點:在前進的路上,肯定不會輕松,但是對於「攔路虎」,我們也不需要畏懼,要有信心,螞蟻啃骨頭,一點點啃,很有味道呢。
4)鞏固聯系,模擬實戰:練習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還可以熟悉各種題型,有時候,我們似乎覺得已經掌握了某些知識,可是一座習題,傻了眼了。做題的好處,大家可以慢慢體會得到。
⑥ 初級會計基礎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准則,那經濟法基礎的依據是什麼呢
經濟法基礎的依據是經濟法和稅法二者都有。
⑦ 會計經濟法基礎疑惑
我的理解:
1. 仲裁和法院審理是不相容的兩種合同糾紛裁決方式,均採用兩級終審制,但只可選擇一種,意味著一旦選擇走仲裁,就不能再走法院,反之亦然。
2. 注意機器設備屬於「動產」,不動產特指房屋建築物,所以你的例子不合適,舊設備應當適用增值稅。具體計稅方法分以下2種:一種是已抵扣過的,按適用稅率繳納,一般是17%。另一種是未抵扣過的,按4%減半徵收。
3. 收入確定為12萬,但前面10萬已經交過個人所得稅,所以本次補交差額就行了。
供你參考了
⑧ 會計初級考試經濟法基礎問題
您的這道抄題目條件有問題,李某襲2009年8月1日起在甲公司工作,到2013年8月1日工作滿4年,但是條件是「甲公司與李某5年期的勞動合同到期」,這個是有問題的。按照5年計算的話,經濟補償金=6000*5=30000元。
按照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既不得解除勞動合同,也不得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為3000*9*2=54000元。
⑨ 先學初級會計實務還是經濟法基礎
有一定的差別。會計基礎是會計專業最基礎的課程,都是最基本的原理性內容回。初級會計要比會計基礎難答一些,會涉及更多的實務
會計基礎是會計的入門知識,都是會計方面最基本的介紹,考會計從業資格證要考的一門,會計基礎不僅僅會計專業的學習,經管類專業的一般都會學,初級會計學只有會計專業的學,比會計基礎更加細化,更有一個深度了,是初級會計職稱要考的一門。學了基礎會計只了解會計的一個基本框架,初級會計是更深入的學習做賬實務知識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