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新的婚姻法2020孩子歸誰

新的婚姻法2020孩子歸誰

發布時間: 2022-02-24 12:23:45

① 新婚姻法小孩歸誰

離婚時,法院判決子女由男方還是女方撫養,要根據誰撫養子女更有利於子女成長的原則處理。所以要根據男女雙方的具體條件判斷由誰撫養的問題。

②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歸誰了

新婚姻法(現已被民法典替代)離婚孩子歸屬如下:離婚時不滿2周歲的孩子一般歸女方,由女方直接撫養;已滿2周歲的孩子雙方可以協議約定撫養權,約定不成,由法院判決;8周歲以上,應當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③ 婚姻法2021年新規定離婚孩子歸誰

自民法典出台以後,原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已經失效,民法典規定了如果是協議離婚,夫妻雙方自行協商子女的撫養權屬於誰,如果是訴訟離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歲的,優先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由法院根據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利益進行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④ 民法典婚姻法新規離婚孩子歸誰

法律分析:
1、哺乳期內的孩子
雖然在實際生活中嬰兒哺乳期因人而異,但司法實踐中通常將「哺乳期內的子女」理解為兩周歲以下的嬰幼兒。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以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一)第四十四條規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但母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隨父親生活:
(一)母親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二)母親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親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確不宜隨母方生活的,如母親的經濟能力及生活環境對撫養子女明顯不利的,或母親的品行不端不利於子女成長的,或因違法犯罪被判服刑不可能撫養子女的等等。
此外,如果父母雙方協議不滿兩周歲子女由父親直接撫養,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人民法院也應予支持。
2、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孩子
對兩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首先應由父母雙方協議決定。因此,當父母雙方對撫養未成年子女發生爭議時,法院應當進行調解,在當事人雙方自願、合法的前提下,協商決定:未成年子女由父方撫養,或隨母方生活,或者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由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對上述幾種撫養方式的解決,法院都是可以准許的。
如果當事人雙方因子女撫養問題達不成協議時,法院應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根據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妥善地作出裁決。
根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一)第四十六條,對已滿兩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撫養,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一)已做絕育手術或者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
(二)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
(三)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四)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
3、八周歲但未成年的孩子
對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孩子,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應當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
但是這並不是說八周歲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隨意選擇隨誰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爭撫養權,且雙方都具有撫養孩子的條件時,才考慮孩子個人的意見。
4、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的孩子
根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一)第四十七條規定,如果父母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直接撫養子女,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者外孫子女的,可以作為父或者母直接撫養子女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服刑的孩子
由於一方正在監獄服刑,並沒有撫養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判決由服刑人員撫養的情況會非常小。如服刑一方堅持撫養子女,且其父母願意代養,另一方也同意的,可以准許,但該子女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徵求該子女的意見。
6、有繼父母的孩子
根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一)第五十四條規定,生父與繼母離婚或者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者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或者生母撫養。
如果繼父或繼母不願意再撫養孩子的,可不再負擔繼子女的撫養費。如果離婚後繼父母願意負擔子女一部分或全部撫養費的,應當允許。此種給付行為不是法定義務,應出於繼父母的自願。
7、收養的孩子
養子女與親生子女在與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上是等同的。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未表示反對,即已形成了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民法典》規定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即使夫妻離婚,不直接撫養繼子女的一方也有必須支付繼子女的撫養費。
夫或妻一方收養的子女,對方始終反對的,離婚後,應由收養方撫養該子女。
8、有兩個孩子撫養權怎麼分配?
對於有兩個孩子的父母,可以先協商決定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協商不定時,可以選擇通過訴訟的方式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如果兩個孩子都過了哺乳期時,法院一般情況會判決一人一個,這是法院出於經濟責任分攤、孩子成長、家長精力這些角度考慮的;如果還在哺乳期,原則上會交由母親撫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一千零八十八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一千零八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一千零九十條規定: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有負擔能力的另一方應當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⑤ 新婚姻法孩子歸那方

1、根據《婚姻法》的36條和37條規定的原則,解決離婚孩子撫養問題應從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保障孩子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 2、一般情況下女方在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3、如果分娩一年後離婚,對於哺乳期內的孩子,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 4、哺乳期後的孩子,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法院根據孩子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5、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支付撫養費。 如何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變更子女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在離婚案件當事人低齡化的趨勢下,夫妻雙方離婚時子女年齡普遍都比較小。近年來,撫養糾紛案件逐年增多,其中以變更撫養權糾紛案件的上升幅度最大。 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離婚後由於工作或生活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提起變更子女撫養權訴訟的案件。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原撫養方外出工作、生活,難以照顧子女 原來取得子女撫養權的當事人,離婚後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長期在外地工作和生活,但這些子女的戶口並沒有隨撫養人遷移到新的工作和生活地點,導致子女無法在撫養人新工作或生活區域內的學校就讀,而仍留在戶籍地繼續學業。這樣,撫養人實際上難以承擔起照顧其未成年子女的責任,為了使其子女得到家長良好的關心和 照料,原撫養方便向法院提訴要求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無撫養權一方移居香港或國外,要求子女隨同生活 中國居民移居香港、北美、澳洲等地區的情況增多,原來無撫養權的一方當事人因為將要移民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要求子女隨同生活,希望小孩能獲得較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而起訴請求變更撫養權的案件也有所上升。 3、原撫養方因經濟困難、失業或患病,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據統計,在離婚案件中,雙方當事人的婚姻存續時間在8年以下,離婚時子女年齡在6歲以下的比例超過80%。 對於這類案件,考慮到子女尚年幼、讓女方撫養較為合適的實際情況,法院一般都傾向於把小孩裁判由女方攜帶撫養。但隨著子女的成長,子女教育、醫療等所需撫養費用越來越大,不少原來取得子女撫養權的當事人,更因失業、患病等原因,經濟條件發生了改變,已無力繼續承擔子女的撫養費用。 離婚孩子怎麼辦? 1、協議處理 (1)離婚家庭的孩子隨父方生活還是隨母方生活,可以由雙方在離婚的時候協商決定。 (2)如果雙方是協議離婚,應在離婚協議書上寫明關於孩子隨哪一方生活。 (3)在離婚之訴中,如果雙方就孩子撫養問題達成協議,一般法院會尊重其協議。 (4)但是雙方協議由父方或母方撫養孩子對孩子正常生活有嚴重不利的除外。 (5)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孩子的,應該尊重雙方協議。 2、孩子不足兩周歲 兩周歲以下的孩子,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孩子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孩子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孩子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3、孩子在兩周歲以上 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孩子,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孩子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孩子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孩子,而另一方有其他孩子的; (4)孩子隨其生活,對孩子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孩子共同生活的。 4、孩子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 (1)父方與母方撫養孩子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孩子與其共同生活。 (2)孩子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孩子照顧孫孩子或外孫孩子的,可作為孩子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孩子在十周歲以上 (1)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孩子的意見。 (2)在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 (3)所以在離婚案件中,處理孩子隨誰生活的問題上,應考慮到孩子的個人的意願。 (4)但是這並不是說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隨意選擇隨誰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爭撫養權,且雙方都具有撫養孩子的條件時,才考慮孩子個人的意見。 (5)男方要求取得孩子的撫養權可從其收入較高,有撫養能力和孩子單獨隨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孩子照顧孫孩子的理由來爭取。 什麼證據可以幫助你取得子女撫養權 關於離婚後孩子的撫養問題,規定在《婚姻法》的36條和37條,當然,都是一些基本原則性的規定,大體精神是,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

⑥ 民法典婚姻法新規規定離婚孩子歸誰

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會判給女方。
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他是屬於在哺乳期的,一般都會判給女方,因為為了保證嬰兒的發育成長,都應該跟隨母親生活,除非母親有久治不愈的疾病,或者是母親沒有承擔撫養條件的義務,比如說這位母親虐待子女有遺棄子女的行為,則子女的撫養權會落在男方的手中。還有一種情況,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不會判給女方,那就是這位母親具有賭博或者嚴重殘疾等等的一系列惡習。
2、兩周歲以上的子女,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撫養孩子。
兩周歲以上的子女在選擇父母的時候,是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因為條件較好的一方會給子女帶來相應的便利條件,比如說今後的上學選擇還有個人生活等等一系列情況。當然選擇條件較好的一方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會讓孩子今後的生活更加優異。
3、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應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
相關法律
《婚姻法》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⑦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到底歸誰

新婚姻法離婚後如果孩子是兩周歲以內,孩子一般歸女方。如果是兩周歲以上的孩子,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⑧ 新婚姻法規定小孩歸誰

這個婚姻法是不可能硬性規定小孩歸誰的,一般小孩如果還很小,基本上肯定歸女方,以方便孩子撫養成長,如果孩子已經會說話,基本有點判斷力了,法官會按小孩意願,小孩願跟誰過,就歸誰,所以,這個還得看具體情況,法院會根據實際情況,讓小孩歸誰,一切按小孩成長需要去判斷。

⑨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誰

婚姻法已經於2021年1月1日廢止,目前這類問題都歸《民法典》調整。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按照《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及其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
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具體判法如下,
一、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女方生活。
二、對於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如果存在一方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或者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或者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等情形的,可予以優先考慮。
三、對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同時法院還會考慮雙方的經濟收入住房條件等因素來最終判決孩子的撫養權。
所以,如果孩子兩周歲以下的男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較小,孩子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應盡可能舉證自己撫養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八周歲以上的,如果能獲得孩子願意跟隨男方生活的意見,將對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非常有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熱點內容
投訴法官去哪投訴 發布:2025-07-15 01:52:05 瀏覽:440
徵信業管理條例主要內容 發布:2025-07-15 01:35:50 瀏覽:644
下沙免費律師 發布:2025-07-15 01:23:44 瀏覽:579
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責任教案 發布:2025-07-15 01:19:14 瀏覽:101
律師印章 發布:2025-07-15 01:16:00 瀏覽:250
夫妻一方重病勞動法怎麼規定 發布:2025-07-15 01:12:19 瀏覽:396
司法考試c證多少分 發布:2025-07-15 01:02:02 瀏覽:333
勞動法職工辭職當月的績效工資 發布:2025-07-15 00:55:42 瀏覽:861
道德與法治講堂 發布:2025-07-15 00:49:21 瀏覽:691
勞動法駐外補助 發布:2025-07-15 00:44:04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