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經濟法基礎筆記
A. 經濟法基礎重點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版2)經濟糾紛的解權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B. 誰有會計基礎的筆記或者財經法規也可以
你想要初級職稱考試的資料吧。我這兒有:
2009年初級職稱考試各科目應試指導及重要考點提示《經濟法基礎》http://hi..com/chinaacc2010/blog/item/4e219f4e4c31bc3eaec3ab75.html
2009年初級職稱考試各科目應試指導及重要考點提示《初級會計實務》http://hi..com/chinaacc2010/blog/item/344c2fdf793e9a50cdbf1a68.html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http://hi..com/chinaacc2010/blog/category/%BB%E1%BC%C6%B3%F5%BC%B6%D6%B0%B3%C6%CF%E0%B9%D8%D0%C5%CF%A2
C. 2019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重點筆記
經濟法基礎主要內容包括:經濟法概論,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轉稅回法律制度,所答得稅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等。這里的重點難點都是是後四項。
初級會計實務主要內容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概念及核算出來,財務報告編制、事業單位會計等。非重點是事業單位會計及貨幣資金,重點難點是投資、成本核算、財務報告。
從難度深度上看會計實務比經濟法基礎難,經濟法基礎記憶性知識點多。
不知道你之前復習的情況,如果都看過兩遍了,那這一個月就先把兩門里的重點難點章節吃透多做題練習,做累了看看非重點章節鞏固一下,初級內容不難也不多,應該能過的
如果你從來沒看過,本身基礎也不好,一個月肯定學不透就等明年再考吧
D.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備考重點
1.學習思路要轉變。
1月份初級會計考試經濟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學習內容全部都是大稅種的內容。在每年的考試中,大稅種考查往往側重於整體框架性的計算,稅收優惠很少結合計算題考查,大多單獨設置記憶性試題考查。不過,2月份開始,除了個人所得稅外,其他稅種全部都是小稅種的內容。在以往年度的考試中,小稅種由於本身內容簡單,往往會雜糅各種優惠政策結合考查小計算,特別是每年的最新政策要高度關注。因此,本月在學習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小稅種時,我們要順勢而為,特別要注意學習各個小稅種的稅收優惠。否則,學錯了方向,就很難達到學習效果。
1. 最新政策要把握。
通過最近幾年初級會計考試的稅收政策變化情況看,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內容變化較大,尤其是個人所得稅法,整個稅法體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先的分類所得稅制轉變為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所得稅制。盡管2019年已經考查過一年新個人所得稅法,但重難點很多,比如:匯算清繳的情形、綜合所得的范圍與計算等等,新的內容仍然有很多尚未進行考查。本月在學習個人所得稅時要高度重視。此外,小稅種最近幾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變化較大,幾乎年年都會有變化,例如:房產稅、印花稅、城建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往年度未通過的考生在學習上述內容時,務必要掌握最新政策。
3. 不可輕視小稅種的學習。
很多初級會計考試考生在學完個人所得稅相關內容後,都會長長舒一口氣。這是因為第6章的內容除了土地增值稅外,其他稅種本身幾乎沒有理解難度,計算相當簡單,步驟簡化很多。這就導致部分考生在學習小稅種時,往往較為輕視,學習速度過快,囫圇吞棗,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在此,特別要提醒各位考生,小稅種雖然內容簡單,易於理解,但真正考試時,往往會結合其他內容提升考題難度,學習時要融會貫通,由點及面的學習,深入理解與把握。別讓小稅種考題成為你通過考試的絆腳石。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的學習之旅沒有回程票,雖然在旅途中困難繁多,但只要我們向前看,拼搏到底,不辜負時光,一定能夠通過考試。祝願大家早日取得證書!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E. 考初級會計如何做筆記
一、筆記技術要求
聽課要抓「重、難、疑」點,區分主次。不要完全照搬照抄教材、講義、板書等內容。課上老師提出的難、重點,還有就是「疑點」,在下課後用一分鍾時間標出疑點,免得因為忙著記筆記影響聽課效率。整理上次課程的知識和今天的關系,保證聽課環節整體的連貫性,認為重要的知識可以等到課後再詳細補充整理。不要顧此失彼,忽略老師講解的內容和互動思考環節,導致對知識理解不透徹。
二、了解知識框架,規范專業用語
清晰的筆記可以讓你對《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科目的知識架構一目瞭然。書中的各個章節內容多,相距較遠,對於框架不敏感的同學可能感覺整本書就是一堆散亂的知識,可以嘗試利用思維導圖聯想記憶。在梳理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印象更深刻,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如果有補充的內容,還可以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及時添加,通過記筆記,摘抄課本中的精華理論知識,可以規范語言,為日後的答題打基礎。
三、溫故而知新,不要時間一久就荒廢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對於備考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大部分考生來說,都有一定的惰性,好的想法是有的,但最終往往都是半途而棄,很難堅持下去。因此具備很強的意志力,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必要的前提條件,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階段。
初級會計職稱當掌握一個章節後,不是過掉就結束了,而是每天都要復習之前學的內容,這樣跟後面的章節學習才能更好的銜接起來,同時也不會感到吃力。在進行一輪學習後,後面每個時間段都要再溫習一次。尤其在考試一個月,這樣才能有積極的心態迎接考試。
F.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歸納
《經濟法基礎》
1.貼現利息的計算: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年貼現率×貼現期÷全年天數
【提示】貼現期:貼現日至匯票到期前1日(算頭不算尾),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的期限應另加3天的劃款日期。
2.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抵扣歷年試題
(1)購進農產品: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提示】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9%稅率貨物或者6%稅率的服務的農產品:按照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2)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①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②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③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3.生產銷售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
(2)實行從量定額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3)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方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4.自產自用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
5.委託加工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
6.進口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數量×定額稅率)÷(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進口數量×定額稅率
G. 初級會計經濟法增值稅手寫筆記完整
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是《經濟法基礎》中的重難點之一,每年的分值基本在20分左右,增值稅法律制度部分的分值通常占本章分值2/3左右,非常可能單獨命制不定項選擇題。
1、單位以承包、承租、掛靠方式經營的,承包人、承租人、掛靠人以發包人、出租人、被掛靠人名義對外經營並由發包人承擔法律責任的,以該發包人為納稅人。否則,以承包人為納稅人。
2、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
3、在轉讓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時一並轉讓其所佔土地的使用權的,按照銷售不動產繳納增值稅。
4、混合銷售指在同一銷售行為中既包括銷售貨物又涉及服務。兼營,是指納稅人的經營中既包括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又包括銷售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的行為。
5、一般納稅人的確定:應稅行為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其中「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
6、下列納稅人不屬於一般納稅人:(1)按照政策規定,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2)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自然人)。
7、視同銷售的行為:
(1)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
(2)銷售代銷貨物;
(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4)將自產or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
(5)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or個人消費;
(6)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7)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or投資者;
(8)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or個人。
(9)單位or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or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10)單位or個人向其他單位or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or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11)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網頁鏈接
26、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其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房地產老項目除外),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受讓土地時向政府部門支付的土地價款後的余額為銷售額。
27、包裝物押金:①非酒類、啤酒、黃酒:看是否超過一年,看是否逾期;②除啤酒、黃酒以外的其他酒類:收取當期並入銷售額計算。
28、取得(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的,以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9 %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29、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30、一般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者非增值稅應稅勞務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 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3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實戰演練】
1、(2016年多選題)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於視同銷售貨物行為的有
( )。
A、將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單位
B、將購進的貨物分配給其他股東
C、將購進的貨物投資給其他單位
D、將購進的貨物用於本單位集體福利
H. 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的重點歸納.
初級會計實務建議全面復習,因為難免會考偏門,我考初級和中級的時候都遇內到過,好在我復習的很容全面,都順利過了。一定要把官方教材上所有例題都做會,因為實際的考題再偏,也和例題幾乎無異。
經 濟 法重中之重是股 份 有 限公司和有 限 責 任公司相關的章節和段落,實際考試的時候占的分數很多。另外一定要做筆記,凡是涉及條件、金額、時限以及其他數字的段落或條款都記下來並牢記。
I. 經濟法基礎重點歸納
公司法。勞動合同,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