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經濟法章節中合同法的試題
(1)要約邀請:傢具廠1997年2月1日致函Z機關(以每套1000元出售辦公桌椅)為要約邀請; 要約:【要約的定義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訂立合同的條件】 要約成立的條件:【a.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所謂「具體」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如果沒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受要約人難以做出承諾,即使做出了承諾,也會因為雙方的這種合意不具備合同的的主要條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謂「確定」,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則無法承諾。b.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拘束。】 所以,這里:要約為【傢具廠於2月4日又發函Z機關,同意Z機關提出的訂貨數量、交貨時間及方式、付款時間及方式,但同時提出其每套桌椅售價1000元已屬優惠價格,考慮Z機關所訂桌椅數量較多,可以按每套桌椅900元出售】,滿足要約成立條件。 承諾:定義【依據《合同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即受約人同意接受要約的全部條件而與要約人成立合同。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承諾的法律效力在於,承諾一經作出,並送達要約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不得加以拒絕。】 所以,Z機關2月6日發函表示同意為承諾。(2)承諾生效時間:【《合同法》規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勢訂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知道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所以承諾生效時間:2月6日(3)合同成立時間:【承諾的法律效力在於,承諾一經作出,並送達要約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不得加以拒絕。】2月7日,傢具廠回函告知收到郵件,沒有異議,合同即成立。
2. 經濟法合同法題目
A屬於後合同義務,D屬於以欺詐方式簽訂合同。
3. 合同法試題
A.有效
根據合同法規定,買受人對標的物實施使用以外的行為(題中乙對馬行使處分內權),容則視為對標的物的認可,此時甲乙之間的買賣合同發生效力。即乙作出「賣馬」這一行為時,便認可了他和甲之間試用合同,從而獲得了馬的所有權,因此乙對馬並不是無權處分,所以乙丙之間合同不是效力待定合同,而是有效的,至於無效這選項就不用解釋了吧。。。
這道題我老師也剛講過,我本來也選的是C的,後來明白了個中法理。。。
4. 經濟法合同法案例分析題,求解答
1.
是要約邀請,因為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要約人有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時受專該意思表屬示約束的意思,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這些題目中沒有明確交代,視為不存在,故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廣告是明文規定的要約邀請。
2.
是要約,傳真明確表明標的、數量、價款,表明希望與甲訂立電器買賣合同的意思表示,符合要約的構成要件。
3.
是新要約。承諾不得對要約的主要條款做出改變,而甲在傳真中對價款做出了變更屬於實質性變更,應當視為新要約,而非承諾。
4.
9月15日乙的回函,明確表示完全認可甲提出要約。
5.
9月20日生效,因為乙的承諾於20日到達甲,承諾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合同自承諾生效時成立。
5. 經濟法基礎中關於合同法的問題
不可復以,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合同法,制物權法和房地產管理法,房屋所有權以登記為准,沒有辦變更登記房屋就是甲的,甲的債權人有權就房屋申請強制執行,至於乙原先佔有房屋本身是基於房屋買賣合同享有此項權利,是合法的,但此項權利不得對抗法院的執行令,如果覺得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6. 法學專業(專科)合同法(開卷試題)
法院應駁回B廠的訴訟請求。
根據《合同法》第十四條,要約的內容版必須具體確定。在案例中,工權程公司向A、B廠所發出的電報沒有具體的標的物,沒有交付方式,該電報僅僅是一個不具法律效力的信件。
此後,A、B廠向工程公司所發出的報價電報,根據《合同法》第十五條,應屬要約邀請。因此B廠為簽訂合同所支付的一切費用應有自己承擔,工程公司也不構成締約過失。(一切都只是B廠自己的一廂情願,自個兒yy。。所有費用自己啃。)
7. 經濟法中的合同法
(1)答:成立。應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專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屬段合同成立。在該案中甲乙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錢達成了合意,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所以該合同成立。(2)合法,根據《合同法》這種行為屬於不安履行抗辯權。(3)合法,因為甲方沒有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限內履行完合同,須承擔違約責任。(4)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丙方沒有履行好運輸合同,沒有保護好甲方的物品。
8. 大一《經濟法》中,公司法和合同法的重點(期末)
建議自己學會找重點 重點一般都是小標題下 那段文字 看後理解了 用自己的話簡單總結 然後配習題做來驗證自己的理解 這個知識點就算掌握了 考試劃重點是不夠的
9. 有沒有大學《經濟法》的練習題或期末復習提綱啊
經濟法復習資料
一 簡述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區別
答:
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屬於股權式的合營企業,而中外合作企業屬於契約式的合營企業
(即合資企業中按著持有股份的比例分配收益或產品,分擔風險和虧損,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依照合同分配相應的收益,產品及分擔風險和虧損.)
2.中外合作者可以共同興辦具有中國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也可以共同興辦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而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都是具有中國法人資格的.
二 什麼情況下合同無效?
答: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三 簡述企業設立的一般實體條件
1. 投資人符合法定人數;
2. 有合法的企業名稱;
3. 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
4. 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和必要的從業人員.
四 生產者對產品質量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1. 生產者應保證產品的內在質量;
2. 生產者應當提供必要,真實,明確的產品標識;
3. 特殊產品生產者的產品包裝義務;
除上述義務外,<<產品質量法>>還規定,生產者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生產者生產產品.不得攙假,攙雜,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五 簡述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主要內容
自主選擇權是指消費者自主地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六 簡述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概念和特徵?
1. 概念:一般而言,不正當競爭是指在市場競爭活動中,採取虛假欺騙,損人利己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牟取利益,損害國家,其他競爭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擾亂正常市場競爭秩序的行為.
2. 特徵:A,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在市場交易領域內發生的競爭行為,其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實施主體主要是經營者.B,不正當競爭行為是違法行為.C,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七 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表現有哪些?
1. 以欺騙手段進行交易的行為
2. 商業賄賂行為
3. 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4.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5. 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的低價競銷行為
6. 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的行為
7. 不正當的有獎銷售行為
8. 詆毀他人商業信譽的行為
9. 串通招標投標行為
10. 公共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制競爭的行為
11. 政府及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利限制競爭的行為
八 合夥企業設立的條件
1. 有兩個以上的合夥人,並且軍委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者
2. 有合夥協議
3. 有合夥人實際繳付的出資
4. 有合夥企業的名稱
5. 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夥經營的必要條件
九 侵犯注冊商標所有權的行為有哪些?
1.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
2.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3. 仿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或者銷售仿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志
4. 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投入市場
5. 仿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
十,破產財產清償順序
在優先負破產費後,按以下順序清償
1. 清償破產企業所欠勞動者的工資,欠繳和應繳的社會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支付給 勞動者的其他費用.
2. 清償破產企業所欠國家的各種稅款
3. 清償普通的破產債權,當破產財產不足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應按比例分配.
十一,國有獨資股份公司的特點
1. 國有獨資公司事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地方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2. 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制點,或者由董事會制定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3. 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
4. 國有獨資公司設董事會,依照公司法賦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的職權,以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授權行使職權.
5. 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
6. 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兼職.
7. 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成員不的少於5人,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1/3.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
10. 經濟法合同法案例分析題 急求專業人士的答案~~~~~~~~~
題目內容完整嗎?分析甲第一次發出的為要約邀請,乙發出的為要約,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1、成立,自要約實際送達給特定的受要約人時,要約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不得在事先未聲明的情況下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構成違反前合同義務,要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
2、不可以,違約金條款與定金條款不能同時適用
3、違約,合同成立後應按合同規定履行,規定五天內交貨,二其在第六天交貨,所以違約
4、不可以,保證合同是指保證人與債權人訂立的在主債務人不履行其債務時,有保證人承擔保證債務的協議,因此只有在乙方拒絕支付違約金時,甲方才可以向丙方要求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