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2010年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真題

2010年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真題

發布時間: 2022-02-28 21:45:05

1. 國際經濟法司法考試題目

1D;2C;3B;8B;4C;5B;6C.
有關答題依據:
2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指營業地位於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就有關貨物買賣的權利義務關系而達成的協議。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國際性以當事人的營業地位於不同國家為准.
3根據《公約》第42條(1)的規定,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 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為基礎的。(2)對知識產權擔保義務的限制。由於國際貿易中,貨物通常是銷往賣方以外的國家,特別是還有轉賣的情況,要求賣方了解所有國家有關的法律是不可能的,因此,公約對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進行了某些限制,主要表現在;①地域限制。公約雖然規定了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但並不是其出售的貨物不得侵犯全世界任何一個知識產權人的權利,這是不現實的,對此公約第42條規定了限制標准:第一,依貨物銷售目的國的法律,即第三人的請求必須是依貨物使用地或轉售地國家的法律提出的。如果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沒有規定貨物的最終使用地或轉賣地,則賣方對買方不承擔知識產權的擔保義務。例如,買方改變了原轉賣A國的計劃,而將賣方出售的貨物轉賣到了B國,則當一B國人稱該貨物侵犯其商標權時,賣方不對買方負責,因為在訂立合同時,賣方並不知道這批貨物將被轉賣到B國。第二,依買方營業地所在國法律,即第三人的請求必須是依買方營業地所在國的法律提出的。也就是說,如果雙方沒有確定貨物的最終使用地或轉賣地,則賣方只對那些依買方營業地所在國的法律提出的請求向買方負責。如果買方有一個以上的營業地,則依公約的規定,以與合同及合同的履行關系最密切的營業地為其營業地。如果沒有營業地,則以其慣常居住地為准。②時間限制。公約在確定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上還規定了時間的標准,依公約第42條第(2)款的規定,賣方在下列兩種情況下,免除其知識產權擔保的義務:第一,買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項權利或要求;第二,此項權利或要求的發生,是由於賣方要遵照買方所提供的技術圖樣、圖案、款式或其他規格。
4可合理預見到的因對方違約所致的損失為限
違約損害賠償制度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但同時還應顧及鼓勵交易、提高效率等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對受害人因違約所遭受的損失原則上應予以完全賠償,但同時應將這種賠償限制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內。一般來說,可得利益損失賠償受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 .(一)可預見性規則,是指違約方僅對其在訂約時能夠預見到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而對不可預見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
5可撤銷合同是在合同被撤銷前,保持著法律效力,只是法律賦予一方當事人享有撤銷權。它的構成原因是一方的欺詐、脅迫訂立合同;乘人之危訂立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因顯失公平而訂立的會同。「在可撤銷的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有權撤銷合同,但是當事人的這種權力並非沒有任何限制,相反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的撤銷期間行使撤銷權……合同法規定的撤銷權的行使時間為一年,在此期間,撤銷權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力」
保險法》第十六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2. 國際法歷年司考真題

字數超了貼不下,你把郵箱給我,我可以傳你郵箱
2003年
18.關於1993年6月成立的聯合國前南國際法庭,下列選項中哪一種表述是正確的?
A.它是聯合國大會設立的司法性質的附屬機關
B.它是聯合國安理會設立的司法性質的附屬機關
C.它是普遍性的國際刑事司法機構
D.它是聯合國國際法院下屬的刑事法庭

19.甲國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甲國的船舶在各國管轄以外的某海底進行礦產開采作業時,其活動應遵守國際法的哪一種制度?
A.公海海底的開發制度
B.甲國有關海洋采礦的國內法
C.國際海底區域的開發制度
D.公海自由制度

20.甲某為A國國家總統,乙某為B國國家副總統,丙某為C國政府總理,丁某為D國外交部長。根據條約法公約規定,上述四人在參加國際條約談判時,哪一個需要出示其所代表國家頒發的全權證書?
A.甲某
B.乙某
C.丙某
D.丁某
57.甲國政府與乙國"綠寶"公司在乙國訂立了一項環保開發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糾紛。"綠寶"公司以甲國政府沒有及時按照合同支付有關款項為由訴至乙國法院,甲國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闡述了甲國一貫堅持的絕對豁免主義立場。如果乙國是採取相對豁免主義的國家,根據目前的國際法規則和實踐,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甲國政府訂立上述合同行為本身,是一種商業活動,已構成對其國家豁免權的放棄,乙國法院可以管轄
B.甲國政府派代表向法院作出說明,這一事實不意味著甲國已放棄在此訴訟中的國家豁免權
C.即使甲國在其他案件上曾經接受過乙國法院的管轄,也不能意味著,乙國法院在此案中當然地可以管轄
D.乙國法院作出缺席判決後,甲國要求乙國宣布該判決無效。甲國這一行為表明,甲國此前已接受了乙國法院的管轄

58.假設甲、乙兩國自願經過談判、簽署和批准程序,締結了一項條約。該條約內容包括:出於兩國的共同利益。甲國將本國領土提供給乙國的軍事力量使用,用來攻擊並消滅丙國國內的某個種族。根據國際法,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由於雙方平等自願締約,滿足條約成立的實質要件,因此該條約是合法有效的
B.由於條約經過合法的締結程序,因此該條約是合法有效的
C.如果該條約的上述內容得到丙國同意,則締約行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
D.如果該條約的上述內容被實施,則乙國的行為構成國際不法行為,甲國的行為不構成不法行為

59.甲國發射的氣象衛星"雷公號"撞上了乙國飛行的遙感衛星"神眼號",造成"神眼號"衛星墜落。"神眼號"的碎片撞上了丙國境內正在飛行的丙國民航飛機,造成該飛機墜落。同時衛星碎片還將丙國地面的一個行人砸死。甲乙丙三國都是外空一系列公約的當事國。根據外空法的有關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甲乙兩國對衛星碎片造成的丙國行人的損害應承擔絕對責任
B.甲乙兩國對衛星碎片帶來的丙國飛機的損害應承擔絕對責任
C.對於衛星碎片造成的丙國飛機的墜落,甲乙丙三國應各自承擔過錯責任
D.對於"雷公號"和"神眼號"的相撞,甲乙兩國應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92. 高某出生在甲國,其父親是乙國人,母親是丙、丁雙重國籍人,假設對原始國籍的獲得,甲丙兩國採取純粹的出生地主義,乙丁兩國都採取純粹的雙系血統主義。此時,根據有關國際法規則和國際實踐,對於高某此時國籍狀況,下列何種表述是正確的?

A.高某可能擁有甲乙丙丁四國的國籍

B.高某僅可能擁有甲乙丙三國的國籍

C.高某僅可能擁有甲乙丁三國的國籍

D.高某僅可能擁有甲乙兩國的國籍

93. 與《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相比,我國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豁免條例》增加了給予外交特權豁免的人員種類。下列何種人是該《條例》增加的?
A.使館外交人員
B.外交信使
C.持有中國外交簽證的人員
D.由中國過境的前往第三國的外交人員
18.B 19.C 20.B.
57.BC 58.ABCD 59.ABD 92.C 93.C

2004年
29.八角島是位於乙國近海的本屬於甲國的島嶼。40年前甲國內戰時,乙國乘機強占該島,並將島上的甲國居民全部驅逐。隨後乙國在國內立法中將該島納入乙國版圖。甲國至今一直主張對該島的主權,不斷抗議乙國的佔領行為並要求乙國撤出該島,但並未採取武力收復該島的行動。如果這種實際狀態持續下去,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判斷哪一項是正確的。
A.根據實際統治原則,該島在乙國佔領50年後,其主權就歸屬乙國
B.根據時效原則,該島在乙國佔領50年後,其主權將歸屬乙國
C.根據實際統治和共管原則,乙國佔領該島50年後,該島嶼主權屬於甲乙國共有
D.根據領土主權原則,即使乙國佔領該島50年後,該島嶼主權仍然屬於甲國
30.甲國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絕望,某日持槍向路人射擊。甲國警方迅速趕到事發現場,採取措施控制事態並圍捕布某。布某因拒捕被擊斃。但布某的瘋狂射擊造成數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國駐甲國參贊科某。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就該參贊的死亡,下列判斷哪一項是正確的?
A.甲國國家應承擔直接責任
B.甲國國家應承擔間接責任
C.甲國國家應承擔連帶責任
D.甲國國家沒有法律責任
31.月球主人公司是甲國人湯姆在甲國注冊的公司,專門從事出售月球土地的生意。該公司把月球分為若幹部分供購買者選購,並稱通過與該公司訂立「月球契約」,買方就擁有了其購買的月球特定部分的所有權。對此,根據外層空間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判斷哪一項是正確的?
A.該類契約規定的所有權,必須得到甲國國家的特別批准方能在國際法上成立
B.該類契約可以構成甲國國家對月球相關部分主張主權的證據
C.即使該類契約受甲國國內法的保護,該所有權在國際法上也不能成立
D.該類契約必須在聯合國外空委員會登記,以確立購買者在國際法上的所有權
32.甲國公民詹某在乙國合法擁有一幢房屋。
乙國某公司欲租用該房屋,被詹某拒絕。該公司遂強行佔用該房屋,並將詹某打傷。根據國際法中的有關規則,下列救濟方式哪一項是正確的?
A.詹某應向乙國提出外交保護請求
B.詹某可以將此事件訴諸乙國行政及司法當局
C.詹某應向甲國駐在乙國的外交團提出外交保護的請求
D.甲國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護權
33.甲乙丙三國訂有貿易條約。後甲乙兩國又達成了新的貿易條約,其中許多規定與三國前述條約有沖突。新約中規定,舊約被新約取代。甲乙兩國均為《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締約國。根據條約法,下列判斷哪一項是錯誤的?
A.舊約尚未失效
B.新約不能完全取代舊約
C.新約須經丙國承認方能生效
D.丙國與甲乙兩國間適用舊約
34.甲乙兩國協議將其海洋劃界爭端提交聯合國國際法院。國際法院就此案作出判決後,甲國拒不履行依該判決所承擔的義務。根據《國際法院規約》,下列做法哪一個是正確的?
A.乙國可以申請國際法院指令甲國的國內法院強制執行該判決
B.乙國可以申請由國際法院執行庭對該判決強制執行
C.乙國可以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申訴,請求由安理會作出建議或採取行動,執行該判決
D.乙國可以向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提出申訴,由法律委員會決定採取行動,執行該判決
68.甲國白鷺公司與乙國黑鷹公司簽訂了一項進口化工廢料到甲國的合同。該化工廢料是被《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列為附件中的危險廢物,現位於乙國境內。甲乙兩國都是公約的締約國。根據相關的國際法規則,下列判斷哪些是正確的?
A.乙國政府或黑鷹公司應將擬出口廢料事項通知甲國政府,並得到甲國政府的書面准許,才能出口
B.甲國政府必須證實黑鷹公司和白鷺公司對該廢料已作出無害環境的處置安排,包括詳盡的處置辦法和相關合同,才准許進口
C.該種廢料如果進行越境轉移,必須有相關的保險或擔保
D.如果甲國退出了《巴塞爾公約》,這種廢料就不得再由乙國向甲國出口
89.甲國人艾某在甲國打工時因不滿僱主詹某,炸毀了詹某的廠房和住所,逃至乙國。艾某的行為根據甲國刑法,有可能被判處死刑。甲乙兩國之間沒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雙邊或多邊條約。基於以上情況,根據國際法,下列判斷何者為正確?
A.如甲國向乙國提出引渡請求,則乙國有義務將艾某引渡給甲國
B.如艾某向乙國提出庇護請求,則乙國有義務對艾某進行庇護
C.乙國可以既不對艾某進行庇護,也不將其引渡給甲國
D.甲國可以在乙國法院對艾某提起刑事訴訟
90.甲乙兩國在其交界處發現一處跨國界的油氣田,兩國談判共同開發未果。當甲國在其境內對該油田獨自進行開發時,乙國派軍隊進入甲國該地區,引發了兩國間的大規模武裝沖突。甲國是1949年日內瓦四個公約的締約國,乙國不是。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判斷何者為錯誤?
A.由於戰場在甲國領土,甲國軍隊對乙國軍隊的作戰不受戰爭法規則的拘束
B.由於甲國作戰是行使自衛權,甲國軍隊對乙國軍隊的作戰不受戰爭法規則的拘束
C.由於乙國不是日內瓦四公約的締約國,甲國軍隊對乙國軍隊的作戰不受該四個公約的約束
D.由於乙國不是日內瓦四公約的締約國,乙國沒有遵守戰爭法規則的法律義務
29.D 30.D31.C 32.B 33.C 34.C 68.ABCD 89.ABC 90.ABD

2005
2005
29.甲乙兩國於1996年簽訂投資保護條約,該條約至今有效。2004年甲國政府依本國立法機構於2003年通過的一項法律,取消了乙國公民在甲國的某些投資優惠,而這些優惠恰恰是甲國按照前述條約應給予乙國公民的。針對甲國的上述作法,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哪一項判斷是正確的?

A.甲國立法機構無權通過與上述條約不一致的立法

B.甲國政府的上述做法,將會引起其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C.甲國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嚴格依據其國內法作出的,則甲國不承擔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D.甲國如果是三權分立的國家,則甲國政府的上述行為是否引起國家責任在國際法上尚無定論

30.甲國倡議並一直參與某多邊國際公約的制訂,甲國總統與其他各國代表一道簽署了該公約的最後文本。根據該公約的規定,只有在2/3以上簽字國經其國內程序予以批准並向公約保存國交存批准書後,該公約才生效。但甲國議會經過辯論,拒絕批准該公約。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哪一項判斷是正確的?
A.甲國議會的做法違反國際法
B.甲國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書,將會導致其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C.甲國簽署了該公約,所以該公約在國際法上已經對甲國產生了條約的拘束力
D.由於甲國拒絕批准該公約,即使該公約本身在國際法上生效,其對甲國也不產生條約的拘束力

31.甲國人蘭某和乙國人納某在甲國長期從事跨國人口和毒品販賣活動,事發後蘭某逃往乙國境內,納某逃入乙國駐甲國領事館中。蘭某以其曾經從事過反對甲國政府的政治活動為由,要求乙國提供庇護。甲乙兩國之間沒有關於引渡和庇護的任何條約。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和制度,下列哪一項判斷是正確的?
A.由於蘭某曾從事反對甲國政府的活動,因此乙國必須對蘭某提供庇護
B.由於納某是乙國人,因此乙國領事館有權拒絕把納某交給甲國
C.根據《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規定,乙國領館可以行使領事裁判權,即對納某進行審判並做出判決後,交由甲國予以執行
D.乙國可以對蘭某的涉嫌犯罪行為在乙國法院提起訴訟,但乙國沒有把蘭某交給甲國審判的義務

32.中國公民陸某2001年通過其在甲國的親戚代為申請甲國國籍,2002年獲甲國批准。2004年5月陸某在中國因違法行為被刑事拘留。此時,陸某提出他是甲國公民,要求我有關部門通知甲國駐華領事。經查,根據甲國法律陸某持有的甲國護照真實有效;陸某本人到案發時從未離開中國,也從未申請退出中國國籍。根據中國國籍法有關規定,下列哪一項判斷是正確的?
A.陸某仍是中國人
B.陸某是中國境內的外國人
C.陸某是中國法律承認的具有雙重國籍的人
D.陸某的國籍狀態不確定

33.甲、乙兩國因歷史遺留的宗教和民族問題,積怨甚深。2004年甲國新任領導人試圖緩和兩國關系,請求丙國予以調停。甲乙丙三國之間沒有任何關於解決爭端方法方面的專門條約。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和實踐,下列哪一項判斷是正確的?
A.丙國在這種情況下,有義務充當調停者
B.如果丙國進行調停,則乙國有義務參與調停活動
C.如果丙國進行調停,對於調停的結果,一般不負有監督和擔保的義務
D.如果丙國進行調停,則甲國必須接受調停結果

34.武器是戰爭的重要構成要素。在現代國際法上,下列武器類型中哪一種武器本身尚未被戰爭法規則明確地直接禁止?
A.核武器
B.生物武器
C.毒氣化學類武器
D.射入人體後爆炸的達姆彈
78.S國是一個新成立的國家。其成立後,甲國代表向聯合國大會提案支持S國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乙國與S國簽署了兩國互助同盟友好條約;丙國允許S國在其首都設立商業旅遊服務機構;丁國與S國共同參加了某項貿易規則的多邊談判會議。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上述哪些國家的行為構成對S國的正式承認?
A.甲國
B.乙國
C.丙國
D.丁國

79.中國公民李某(曾任某國有企業總經理)2004年攜貪污的巨款逃往甲國。根據甲國法律,對李某貪污行為的最高量刑為15年。甲國與我國沒有引渡條約。甲國表示,如果中國對李某被指控的犯罪有確鑿的證據,並且做出對其量刑不超過15年的承諾,可以將其引渡給中國。根據我國引渡法的有關規定,下列哪些判斷是正確的?

A.我國對於甲國上述引渡所附條件,是否做出承諾表示接受,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B.我國對於甲國上述引渡所附條件,是否做出承諾表示接受,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請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決定

C.如果我國決定接受甲國上述引渡條件,表示接受該條件的承諾由外交部向甲國做出

D.一旦我國做出接受上述條件的承諾並引渡成功,我國司法機關在對李某審判和量刑時,應當受該承諾的約束
95.安某和皮某分別是甲國駐乙國使館的三等秘書和隨員。安某多次參加乙國群眾舉行的反政府集會和遊行;皮某則是大量訂閱乙國反對黨公開出版的刊物並將有關內容向甲國報告。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判斷何者為正確?

A.安某的行為違背了外交人員對駐在國的有關義務規定

B.皮某的行為違背了外交人員對駐在國的有關義務規定

C.一旦安某或皮某的行為被確定為違背了相關的義務,其外交特權與豁免即應被剝奪

D.一旦外交人員的行為被確定為違背了相關的義務,駐在國可以宣布其為「不受歡迎的人」,要求其在限定時
29. B 30. D 31. D 32. A 33. C 34. A
78. AB 79. ACD 95. AD
2006
29.今年是聯合國秘書長的換屆年,聯合國將依據《聯合國憲章》選舉產生新任秘書長。根據《聯合國憲章》,對於秘書長的選舉程序,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由聯合國安理會採取關於程序性事項的投票程序,直接表決選出秘書長
B.由聯合國大會直接選舉,大會成員2/3多數通過
C.由安理會採取實質性事項表決程序推薦秘書長候選人,經聯合國大會以簡單多數表決通過
D.由安理會採取程序性事項表決程序推薦秘書長候選人,經聯合國大會表決獲2/3多數通過
30.風光秀麗的納列溫河是甲國和乙國的界河。兩國的邊界線確定為該河流的主航道中心線。甲乙兩國間沒有其他涉及界河制度的條約。現甲國提議開發納列溫河的旅遊資源,相關旅行社也設計了一系列界河水上旅遊項目。根據國際法的相關原則和規則,下列哪一項活動不需要經過乙國的同意,甲國即可以合法從事?
A.在納列溫河甲國一側修建抵近主航道的大型觀光棧橋
B.遊客乘甲國的旅遊船抵達乙國河岸停泊觀光,但不上岸
C.遊客乘甲國漁船在整條河中進行垂釣和捕撈活動
D.遊客乘甲國遊船在主航道上沿河航行游覽
31.甲、乙兩國為陸地鄰國。由於邊界資源的開采問題,兩國產生了激烈的武裝沖突,戰火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甲、乙均為聯合國成員國。針對此事態,如果擬通過聯合國安理會採取相關措施以實現停火和穩定局勢,那麼,根據《聯合國憲章》有關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只有甲、乙兩國中的任一國把該事項提交安理會後,安理會才有權對該事項進行審議
B.在對採取措施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若獲得全體理事國中1/2多數的同意,其中包括常任理事國的一致同意,該決議即被通過
C.在對採取措施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任何一國投棄權票,不妨礙該決議的通過
D.只有得到甲、乙兩國的分別同意,安理會通過的上述決議才能對其產生拘束力
32.戴某為某省政府的處級幹部。兩年前,戴父在甲國定居,並獲甲國國籍。2006年7月,戴父去世。根據有效遺囑,戴某赴甲國繼承了戴父在甲國的一座樓房。根據甲國法律,取得該不動產後,戴某可以獲得甲國的國籍,但必須首先放棄中國國籍。於是戴某當時就在甲國填寫了有關表格,聲明退出中國國籍。其後,戴某返回國內繼續工作。針對以上事實,根據我國《國籍法》的規定,下列哪項判斷是正確的?
A.戴某現在已自動喪失了中國國籍
B.戴某現在只要在中國特定媒體上刊登相關聲明,即退出中國國籍
C.戴某現在只要向中國有關部門申請退出中國國籍,就應當得到批准
D.戴某現在不能退出中國國籍
33.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國的一條跨國河流。1982年甲、乙兩國訂立條約,對嘉易河的航行事項作出了規定。其中特別規定給予非該河流沿岸國的丁國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權利,且規定該項權利非經丁國同意不得取消。事後,丙國向甲、乙、丁三國發出照會,表示接受該條約中給予丁國在嘉易河上航行權的規定。甲、乙、丙、丁四國都是《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締約國。對此,下列哪項判斷是正確的?
A.甲、乙兩國可以隨時通過修改條約的方式取消給予丁國的上述權利
B.丙國可以隨時以照會的方式,取消其承擔的上述義務
C.丁國不得拒絕接受上述權利
D.丁國如果沒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為接受了上述權利
34.甲國與乙國在一場武裝沖突中,各自俘獲了數百名對方的戰俘。甲、乙兩國都是1949年關於對戰時平民和戰爭受難者保護的四個《日內瓦公約》的締約國。根據《日內瓦公約》中的有關規則,下列哪種行為不違背國際法?
A.甲國拒絕戰俘與其家庭通信或收發信件
B.甲國把乙國的戰俘作為戰利品在電視中展示
C.乙國沒收了甲國戰俘的所有貴重物品,上繳乙國國庫
D.乙國對被俘的甲國軍官和甲國士兵給予不同的生活待遇
77.甲國公民廖某在乙國投資一家服裝商店,生意興隆,引起一些從事服裝經營的當地商人不滿。一日,這些當地商人煽動糾集一批當地人,湧入廖某商店哄搶物品。廖某向當地警方報案。警察趕到後並未採取措施控制事態,而是袖手旁觀。最終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則,下列對此事件的哪些判斷是正確的?
A.該哄搶行為可以直接視為乙國的國家行為
B.甲國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護權
C.乙國中央政府有義務調查處理肇事者,並追究當地警察的瀆職行為
D.廖某應首先訴諸於乙國行政當局和司法機構,尋求救濟
78."恐龍國際"是一個在甲國以非贏利性社會團體注冊成立的組織,成立於1998年,總部設在甲國,會員分布在20多個國家。該組織的宗旨是鼓勵人們"認識恐龍,回溯歷史"。2001年,"恐龍國際"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注冊咨商地位。現該組織試圖把活動向乙國推廣,並准備在乙國發展會員。依照國際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乙國有義務讓"恐龍國際"在乙國發展會員
B.乙國有權依照其本國法律阻止該組織在乙國的活動
C.該組織在乙國從事活動,必須遵守乙國法律
D.由於該組織已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注冊咨商地位,因此,它可以被視為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29.C 30. D 31. C 32. D 33. D 34. D
77. C D 78. B C

3. 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的2010年司法考試大綱:國際經濟法

第一章導 論
基本要求:
了解: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范圍,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國際經濟法的淵源。
考試內容:
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范圍 國際經濟法的主體 國際經濟法的淵源
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
基本要求:
了解:國際商業慣例、1980年聯合國國際銷售合同公約。
理解: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
熟悉並能夠運用:FCA、FOB、CIF、CFR貿易術語的基本內容,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及違約救濟。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概述
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概念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概念 格式合同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當事人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
第二節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國際貿易術語的概念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對1990年通則的主要修改 幾種主要貿易術語(FCA FOB CIF CFR)
第三節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公約的適用范圍(適用公約的貨物銷售合同 公約適用的任意性中國加入公約時的保留)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要約 承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雙方的義務(賣方的義務 買方的義務) 風險轉移(公約確定的風險轉移的時間) 違反合同的補救辦法(賣方違反合同時適用於買方的補救辦法 買方違反合同時適用於賣方的補救辦法 適用於買賣雙方的一般規定)
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
基本要求:
了解: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漢堡規則的規定。
理解:提單及其他運輸單證,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主要險別與附加險別。
熟悉並能夠運用:提單在跟單信用證機制中的作用,海運承運人的責任與免責。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國際貨物運輸
班輪運輸(班輪運輸的概念 班輪運輸的當事人 提單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徵 提單的種類 提單的內容 提單在跟單信用證機制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其他運輸單證 調整班輪運輸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 《維斯比規則》 《漢堡規則》)其他方式的國際貨物運輸
第二節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國際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主要險別 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期限 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除外責任 索賠時效 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附加險別)
第四章國際貿易支付
基本要求:
理解:托收各方的關系、托收支付中銀行的責任與免責。
熟悉並能夠運用:信用證支付的相關原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匯付與托收
匯付(匯付的概念 匯付的當事人 匯付的種類) 托收(托收的概念 托收的程序 托收的當事人 托收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托收的種類 銀行的義務與免責)
第二節 信用證
信用證(信用證的內容 信用證的種類 信用證的流轉程序 信用證的當事人 信用證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銀行的責任和免責 信用證欺詐及例外原則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UCP600號)
第五章對外貿易管理制度
基本要求:
理解:我國對外貿易管理法的相關內容。
熟悉並能夠運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相關規定。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我國的對外貿易法
外貿法律制度(外貿法的結構 對外貿易經營者 貨物進出口 技術進出口 國際服務貿易 貿易秩序、知識產權保護、貿易調查)
第二節 貿易救濟措施
反傾銷措施(傾銷與損害的確定 因果關系 反傾銷調查 反傾銷措施 反傾銷措施的期限和審查) 反補貼措施(補貼及專向補貼 損害 因果關系 反補貼調查及反補貼措施) 保障措施(進口產品數量增加 損害的調查與確定 因果關系 保障措施的實施) 貿易救濟措施的國內司法審查與多邊審查 WTO的兩反一保制度
第六章 世界貿易組織
基本要求: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框架、機構設置、決策程序等一般知識。
理解:世貿與關貿的區別與聯系,服務貿易總協定。
熟悉並能夠運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內容,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
考試內容:
第一節 世界貿易組織概述
世界貿易組織法律制度與前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法律制度的區別與聯系 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框架 世界貿易組織的機構設置 世界貿易組織的決策程序 中國入世承擔的特殊義務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法律制度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最惠國待遇 國民待遇 約束關稅制度 數量限制的禁止與例外) 服務貿易總協定[特點 最惠國待遇義務 具體承諾(市場准入與國民待遇) 減讓表] 爭端解決機制(制度特點 爭端解決程序 通過爭端解決報告的方式 專家組、上訴機構的職能 爭端種類)
第七章 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了解: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國際公約及國際技術轉讓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國際投資法、國際融資法和國際稅法的概念及其法律淵源的構成,國際技術轉讓、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資金融通的法律制度,國家稅收管轄權的概念及其表現形式、國際雙重征稅問題及其解決方式。
熟悉並能夠運用:我國締結和參加的有關保護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多邊投資條約、國際貸款協議、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適用范圍及其與我國相關國內立法關系的原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 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有關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原則(國民待遇原則 優先權原則 獨立保護原則 最惠國待遇原則) 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邊境措施 國際技術轉讓法律制度(國際技術轉讓合同 限制性商業條款)
第二節 國際投資法
國際投資法的概念、淵源及形式 海外投資保險制度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 《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 《解決國家和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
第三節 國際融資法
國際融資法概述(國際貸款 國際證券融資 國際融資租賃) 國際貸款協議的種類及共同性條款 國際融資擔保(國際融資的信用擔保 國際融資的物權擔保)
第四節 國際稅法
國際稅法的概念及淵源 國家稅收管轄權及其表現形式(居民稅收管轄權和居民身份的確認標准 所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和所得來源地的認定) 國際雙重征稅及其解決(國際重復征稅 國際重疊征稅) 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概念 我國對外簽訂的國際稅收協定
附錄:法律法規目錄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1980年4月11日訂於維也納 1988年1月1日生效)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1999年7月國際商會第六次修訂 2000年1月1日生效)
ICC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
(2006年國際商會修訂 2007年7月1日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5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惋審判委員會第1368次會議通過 2005年11月14日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法釋[2005]13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9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3次會議通過 2009年2月26日公布 自2009年3月5日起施行) 法釋[2009]1號
國際商會托收統一規則
(1995年修訂 1996年1月1日生效 國際商會(1CC)出版物第52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2004年4月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2001年11月26日國務院令第328號公布 根據2004年3月3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決定》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
(2001年11月26日國務院令第329號公布 根據2004年3月3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的決定》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
(2001年11月26日國務院令第330號公布 根據2004年3月3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的決定》修訂)
關於解決各國和其他國家國民之間投資爭端公約
(1965年3月18日訂於華盛頓 1966年10月14日生效)

4. 國際經濟法試題

23、b c d
24、<1> b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5> b
<6> c
<7> c

5. 求2000年到2008年司法考試里經濟法案例真題

我這里有三校的真題匯編,一本書的電子版,留個郵箱發給你。
最好留言提醒我,以免
我忘了
。。
今天下午1點之前一定發給你,三校的。

6. 2010年4月國際經濟法概論的試題及答案

全國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經濟法概論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構成南北合作實踐、替代《洛美協定》的協定是( )
A.《服務貿易總協定》 B.《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C.《科托努協定》 D.《七十七國集團協定》
2.有約必守原則不是絕對的,其中一項限制條件是( )
A.意思自治 B.違約賠償
C.誠實信用 D.情勢變遷
3.下列關於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發價(要約)和接受(承諾)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緘默構成接受 B.向廣大公眾散發商品目錄構成發價
C.向公眾提出訂立合同建議構成發價 D.根據投郵主義,接受後不可撤回
4.下列關於《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通則》涉及違約的後果
B.《通則》涉及免責事項
C.《通則》適用於無形貨物的買賣
D.《通則》適用於買賣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5.下列有關「CIF上海」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目的港是上海 B.賣方在上海交貨
C.海上運輸途中的風險由賣方承擔 D.買方支付保險費
6.下列有關托收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托收是一種銀行信用
B.托收行承擔付款責任
C.托收行與付款人之間是代理關系
D.對付款人來說,承兌交單比付款交單較為有利
7.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多邊貿易談判是( )
A.肯尼迪回合談判 B.多哈回合談判
C.烏拉圭回合談判 D.東京回合談判
8.下列中國對外開放服務貿易的承諾中,屬於水平承諾的是( )
A.商業服務承諾 B.以合資企業的形式提供服務
C.健康與社會服務承諾 D.關稅減讓承諾
9.下列關於國際技術貿易中「技術」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技術是一種抽象的思維 B.技術具有有體性特點
C.技術是系統的知識 D.作為貿易對象的技術通常是公有技術
10.旨在促進國際投資跨國流動的世界性組織是( )
A.IMF B.WIPO
C.NAFTA D.MIGA
11.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在作出每一項承保決定之前,必須對以下哪個國家的投資環境進行審查( )
A.投資者母國 B.東道國
C.承保人本國 D.該機構總裁國籍國
12.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建立的國際貨幣法律制度稱為( )
A.牙買加體系 B.巴塞爾體制
C.布雷頓森林體制 D.華沙體系
13.《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8條規定的一般義務是指( )
A.固定匯率 B.取消經常項目的外匯管制
C.取消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 D.使用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資產
14.無追索權項目貸款的還款來源是( )
A.項目主辦者的款項 B.項目本身產生的收益
C.項目主辦者的母公司 D.項目公司的注冊資本
15.下列各項中屬於國際證券發行審核制度的是( )
A.單一制 B.復合制
C.注冊制 D.普惠制
16.下列關於稅收管轄權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在納稅人居民身份認定方面形成了統一的國際標准
B.中國在法人的居民身份認定方面採取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標准
C.中國在自然人的稅收居民身份認定方面只採取住所標准
D.目前大多數國家行使公民稅收管轄權
17.甲國與乙國已經締結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但甲國與丙國尚未締結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丙國一企業為獲得稅收優惠待遇在乙國設立一家子公司,這種做法叫作( )
A.資本弱化 B.套用稅收協定
C.納稅主體的跨國移動 D.納稅對象的跨國移動
18.以下關於歐盟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歐盟是根據1991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成立的
B.歐盟理事會是歐盟的執行機構
C.歐洲議會議員目前由各成員國政府選派代表組成
D.歐共體法院的判決對於成員國沒有法律約束力
19.依中國《仲裁法》,下列關於仲裁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仲裁機構不擁有法定管轄權 B.仲裁裁決可以上訴
C.在仲裁程序中不能進行調解 D.為確保公正,仲裁裁決應當公開
20.CIETAC是下列哪個爭端解決機構的英文縮略語( )
A.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B.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C.中國香港國際仲裁中心 D.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買方違約,賣方可以採取的補救方法是( )
A.減價 B.要求交付替代物
C.要求損害賠償 D.宣告合同無效
E.要求履行義務
22.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下列關於風險轉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在貨物特定化之前,風險就可以轉移
B.風險轉移的含義是風險造成損失的承擔的轉移
C.誰承擔風險,誰就承擔風險造成的貨物損失
D.風險轉移到買方承擔後,貨物損壞,買方可以無條件解除付款義務
E.賣方根本違約,但風險已轉移給買方,買方即不能宣告合同無效
23.下列有關信用證開證行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開證行負首要付款責任 B.開證行對受益人有付款義務
C.開證行付款時須獲得開證申請人的同意 D.開證行付款時遵循嚴格相符原則
E.開證行是出具匯票的銀行
24.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承諾表的內容包括( )
A.部門或分部門 B.服務提供方式
C.市場准入 D.國民待遇
E.附加承諾
25.我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方,根據《國際服務貿易分類表》承諾開放的部門是( )
A.教育服務 B.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
C.銷售服務 D.健康與社會服務
E.環境服務
26.根據我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國際技術貿易合同可以分為( )
A.技術服務合同 B.專利權轉讓合同
C.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D.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
E.技術秘密轉讓合同
27.國際投資法領域中的「赫爾原則」是指徵收補償應當( )
A.充分 B.適當
C.及時 D.合理
E.有效
28.以下普遍被認為屬於避稅港的是( )
A.瑞士 B.澳門
C.香港 D.巴哈馬
E.哥斯大黎加
29.下列關於中國與GATT/WTO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中國是GATT的創始締約方 B.中國是WTO的創始成員方
C.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 D.中國堅持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WTO
E.中國堅持權利義務平衡原則
30.根據中國《仲裁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仲裁庭可由三名仲裁員或一名仲裁員組成
B.仲裁應開庭進行,但當事人可以協議不開庭
C.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證據
D.仲裁庭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E.裁決書不附具裁決理由;當事人要求寫明的,應當寫明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1.簡述信用證欺詐例外原則及欺詐構成要件。
32.簡述《服務貿易總協定》之《關於金融服務的附件》中有關金融服務的「審慎例外」條款的內容。
33.簡述貸款人為保證所設浮動抵押權的優先地位通常所採取的保障措施。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4.論國際貨物貿易管制的目的、特徵及主要國內法律措施。
35.論國際稅法中的稅收管轄權。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
36.中益達公司是一家中國外貿公司,美麗美是一家美國外貿公司。兩公司於2008年7月簽訂了傢俱買賣合同,CIF天津,裝貨港為舊金山,2008年10月交貨,8月底前買方經由開證行開出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信用證,信用證有效期至2008年11月30日。開證行及時開出了信用證。賣方在交貨日期到來前,聽說買方因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出現財務困難,便以預期違約為由拒絕履行合同。買方對賣方提起訴訟。
問題:設該合同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1)賣方在什麼地點將貨物交到哪裡?
(2)本案中,賣方可否以買方預期違約為由拒絕履行合同?為什麼?
(3)開證行向賣方付款的條件是什麼?
參考答案
國際經濟法概論:1C 2D 3D 4D 5A 6C 7C 8B 9C 10D
多選 21CDE 22BC 23CD 24ABCD 25ACE 26ABCD 27ABCD 28ADE 29ABCE 30ACDE
31.所謂「欺詐例外」, 是指在肯定獨立抽象性原則的前提下,允許銀行在存在欺詐的情況下,不予付款或承兌匯票,法院亦可頒發禁止支付令對銀行的付款或承兌予以禁止。
欺詐例外之「欺詐」的構成要件如下:①欺詐一般應是受害人的行為;②欺詐應達到實質性的程度;③欺詐必須是有充分證據證明已實際發生的行為。
32該附件特別指出,一成員基於審慎原因,可為保護投資者、存款者、保單持有人或金融服務提供者對其負有信託責任的人,或為保證金融體系的完整和穩定而採取與GATS條款不符的措施,此即「審慎例外」條款。
國際經濟法概論
33 在國際融資實踐中,為了保證所設浮動抵押權的優先地位,貸款人通常採取的保障措施有二 一是在浮動抵押協議中明確規定,借款人不得再在抵押財產上設定等同於或優先於貸款人浮動抵押權的其他擔保權利,並就該浮動抵押協議辦理登記手續,使得這一限制性條款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二 是先在借款人擔保價值較高的財產上設定一般擔保物權。
34各國對其國際貨物貿易進行管制主要出於以下目的:①保護和促進國內生產,提高就業,調整產業結構;2.穩定匯率,維持國際收支平衡; 3.保障和促進對外貿易發展; 4.為實現某種政治或外交上的目的服務。
特徵:1.它是一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法律化,體現了國家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2.它主要是通過國家制定和執行國內立法、締結和執行國際條約的形式來進行。3.它在內容上主要體現為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和改善本國的貿易條件。
國內法律措施:主要分為關稅措施和非關稅措施兩大類。(一)關稅措施 關稅是指一國海關根據該國法律規定,對通過其關境的進出口貨物課征的一種稅收。關稅措施是一種古老而當令仍然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種對外貿易管理措施。(二)非關稅措施 非關稅措施是指除關稅措施以外的其他一切直接或間接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的法律上或行政上措施的總稱。
35稅收管轄權指一國政府進行征稅的權力,是國家主權在稅收領域內的體現。 在所得稅和一般財產稅上各國基於主權的屬人效力所主張的稅收管轄權表現為居民稅收管轄權和公民稅收管轄權,而基於主權的屬地效力所主張的稅收管轄權為所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和財產所在地管轄權。
案列分析
1 賣方在舊金山將貨物越過船舷時即完成交貨
2不能 ,因為 買方開出了以賣方為名義的信用證所以賣方無條件履行合同
3開證行付款的條件是具有以下兩樣 A買方開出的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信用證,B 兩公司買賣合同的單據

7. 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都是客觀題嗎

您好,司考題型和科目如下: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分為四份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

熱點內容
南通法律顧問招標 發布:2025-07-12 13:25:02 瀏覽:598
社會與法2017新 發布:2025-07-12 13:23:59 瀏覽:553
福建省法律援助電話是多少 發布:2025-07-12 13:18:09 瀏覽:811
株洲法官受賄 發布:2025-07-12 13:14:21 瀏覽:676
英劇同性警察和律師 發布:2025-07-12 13:14:08 瀏覽:581
婚姻法2015年10號文件離婚 發布:2025-07-12 13:05:53 瀏覽:560
法院布告死刑 發布:2025-07-12 12:59:05 瀏覽:788
鍾敏律師 發布:2025-07-12 12:53:53 瀏覽:616
社會與法消矢的 發布:2025-07-12 12:52:23 瀏覽:699
民事訴訟法刑事執行移交 發布:2025-07-12 12:39:16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