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與招投標法那個優先
1. 請問 最新的 「招標投標法」以及「合同法」是什麼時間頒布的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1999年8月3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 合同條款必須與招標文件一致嗎
不是必須,可以不一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果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簽訂和招標文件不一的合同條款,但必須簽字蓋章,避免以後的糾紛。
招標文件只是要約邀請,招標完成後就基本沒用了,投標文件屬於要約,中標通知書就屬於合同環節的承諾。所有這個工作都是為簽署合同准備的前期程序。
合同一旦簽訂,其效力就最高了。合同沒有對平整度作出要求,當然以合同為准。如果招標人對平整度有要求,應該將招標文件的要求寫入合同條款的。
(2)合同法與招投標法那個優先擴展閱讀:
《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就同一工程另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應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根據」。
因此,在建設工程中對中標合同的實質性內容進行變更是不允許的。但是《招標投標法》和《解釋》都沒有就什麼是合同實質性內容作出規定,並且對實質性條款也未有明確的定義。雙方對一些內容進行修改也是可以的。
3. 招標投標法與施工合同法哪個效力高
《合同法》規范全部交易行為,《招標投標法》只規范招標投標行專為(是交易行為的屬一種)
交易活動與招標投標活動相關的適用《招標投標法》,無關的適用《合同法》。
《招標投標法》對招標投標活動沒有規定的,適用《合同法》。
4. 招標投標法和合同法誰大
《合同法》與《招標投標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在招標投標活動中版,《合同法》與《招標權投標法》是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應該首先適用《招標投標法》,在《招標投標法》沒有規定的情況下,再適用《合同法》。《招標投標法》與《合同法》的規定不同的,適用《招標投標法》。
5. 招標法與合同法司法解釋哪個優先
《合同法》來規范全部交源易行為,《招標投標法》只規范招標投標行為(是交易行為的一種)
交易活動與招標投標活動相關的適用《招標投標法》,無關的適用《合同法》。
《招標投標法》對招標投標活動沒有規定的,適用《合同法》。
6. 招標投標法律法規體系的效力層級有哪些
縱向效力層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的規定,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後依次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在招標投標法律體系中,《招標投標法》是招標投標領域的基本法律,其他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等都不得同《招標投標法》相抵觸。《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是《招標投標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效力層級高於國務院決定、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如《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於2012年2月1日施行後,此前制定和施行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國務院決定、部門規章及地方性法規中與《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相抵觸的規定應當以《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法律的規定為准。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門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許可權范圍內施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效力層級高於當地政府制定的規章。如《北京市招標投標條例》的法律效力高於《北京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22號)。
橫向效力層級
按照《立法法》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也就是說同一機關制定的特別規定的效力層級高於一般規定。因此,在同一層次的招標投標法律規范中,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應當適用特別規定。如《合同法》對合同訂立程序、要約與承諾、合同履行等方面均作出了一般性的規定;《招標投標法》對於招標投標程序、選擇中標人、簽訂合同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特別規定。招標投標活動要遵守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更要執行招標投標法中有關特別規定,嚴格按照招標投標法規定的程序和具體要求,簽訂中標合同。
時間序列效力層級
從時間序列看,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也就是說,同一機關新規定的效力高於舊規定。例如,在《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2年2月1日施行之前,按照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等七部委於2001年聯合制定的《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國家發展計劃委令第12號)規定,評標委員會推薦的中標候選人應當限定在1至3人,並標明順序。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項目,招標人應當確定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放棄中標、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標文件規定應當提交履約保證金而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能提交,或者被查實存在影響中標結果的違法行為等情形,不符合中標條件的,招標人可以按照評標委員會提出的中標候選人名單排序依次確定其他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依次確定其他中標候選人與招標人預期差距較大,或者對招標人明顯不利的,招標人可以重新招標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2003年聯合制定的《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30號),將上述按照排名順序確定中標人的強制性規定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了全部依法必須招標的施工項目。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所有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施工招標都必須執行2003年的新規定。需要特別說明的是,2012年2月1日後須執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即評標委員會推薦的中標候選人應當不超過3個,並標明排序,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應當確定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
特殊情況處理原則
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法律體系原則上是統一、協調的。但是,由於立法機關比較多,如果立法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協調,難免會出現一些規定不一致情況。在招標投標活動中遇到此類特殊情況時,依據《立法法》的有關規定,應當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2)地方性法規、規章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構裁決。
3)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區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4)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7. 招投標和合同那個為准
與招投標合同相關的事項應該以《招投標法》為准。
因為《合同法》規范所有合同,而《招投標法》只規范招投標相關的事項。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所以應該以特別法《招投標法》為准。
8. 與招投標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命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法。
招投標法和合同來法自各屬於民商法的范疇。
民商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0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