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1981年合同法

1981年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3-05 14:12:42

❶ 1981年制這的什麼法是比較早的民事單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1年制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比較早的民事單行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

(1)1981年合同法擴展閱讀:

單行法是相對統一編纂的法典而言。一般只規范某特別領域或事項。 單行民事法規就是對特定民事主體為某些特定事項所做出的法律性規范。 在民法淵源中,《民法通則》處於指導和核心地位,是一般性的法律規范。而《合同法》、《公司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著作權法》等,均是重要的民事單行法。

❷ 合同法和經濟合同法有什麼區別經濟合同法現在還有效嗎

目前已經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這個概念,此法律已經被《中華版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所權代替。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99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五號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 則
第四百二十八條 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❸ 請問合同法一共有幾部,現行的是哪部現行的這部又包括哪幾種合同法

目前有效的只有這么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之後出台專兩個司法解釋屬。之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三部合同法,在99合同法生效之日起都廢止了。
至於勞動合同法還在審議修改中,沒出台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廢除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已經廢止。

我國於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在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八條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現在合同的簽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4)1981年合同法擴展閱讀:

合同的簽訂一般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步驟。

1、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

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2、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❺ 1981年所制定實施的什麼法是比較早的一個民事單行法

1981年所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是比較早的一個民事單行法。

行民事法規就是對特定民事主體為某些特定事項所做出的法律性規范。 在民法淵源中,《民法通則》處於指導和核心地位,是一般性的法律規范。而《合同法》、《公司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著作權法》等,均是重要的民事單行法。

(5)1981年合同法擴展閱讀: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

❻ 80年代所制定的三部合同法是

經濟合同法,1981年12月13日全國人大五屆四次會議通過;涉外經濟合同法,1985年3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通過;技術合同法,1987年6月23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以上三部法律於1999年被合同法取代。

❼ 中國合同法的發展歷史

合同也稱為契約,是一種合意或者協議,我國《民法通則》給出了合同的定義,即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合同通常包括民法上的合同、行政法上的合同、勞動法上的合同。在合同主體之間的關系方面,民法上的合同主體是平等的,而行政法和勞動法上的主體則是不平等的。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而適用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
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交易(即合同)關系的法律規范。

作為法律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英美法系、還是在大陸法系,或者是在我國,合同法與其他法規范一樣,在不同歷史階段和條件下經歷了產生、發展和不斷完善的發展歷程。
從世界法制發展史上看,合同法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根據合同法的特點、作用及其在法制體系中的地位,我們可以將合同法的發展劃分為古代合同法、近代合同法和現代合同法。
在這里,古代合同法主要是指奴隸制和封建制合同法。
合同作為財產流轉的法律形式,其產生必須基於財產流轉的事實,沒有財產流轉就沒有合同及其立法。人類社會最早的合同法是由習慣發展而來的,稱為習慣法。它與氏族習慣中的規則的根本區別,首先在於訴權的發生。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時,對方當事人便獲得訴權。《漢漠拉比法典》直接規定合同或與買賣有關的規范有 120 余條。其特點是:第一,奉行嚴格的形式主義;第二,合同種類較多,適用范圍較廣;第三,對違約行為進行嚴格的懲罰。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中關於合同的規定比《漢漠拉比法典》還有進步:第一,其合同規范更接近於近代大陸法系在理性主義支配下的概念化立法方法,用抽象的、具有一般特徵的概念表述合同,從而使合同上升為民事法律行為,具有了明文規定的法律效力。第二,將合同視為當事人之間的法律,用合同作為確定當事人相互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法鎖」,以保證交易的安全與穩定。第三,規定了物的所有權轉移的條件,從而使合同可能脫離物的實際交付而單獨存在,這意味著諾成合同開始同實踐合同相分離,成為一種新的合同形式。
公元五世紀,隨著日耳曼各部族聯盟大舉入侵羅馬帝國,產生了各王國根據本部族的習慣編纂而成的法典。這時,合同擔保制度很發達。日耳曼法雖然晚於羅馬法,其中合同規范也遠不及羅馬法那樣巧妙精深,邏輯嚴密。但因它發達於前資本主義社會,表現了由日耳曼人生活習慣所決定的立法上的實用主義的態度。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羅馬時代概念立法技術的同時,卻從實踐的角度對合同法作出了貢獻。第一,它在立法指導思想上注重強調個人權利對公共利益的服從,這就在限制當事人合意的同時,發展了訂立合同以維護社會公益為宗旨的思想。第二,它在立法技術上注重採用業已存在的日耳曼人的習慣,盡量使法律條文通俗實用,避免用概念替代習慣作法,這可以說是經驗主義的立法方法佔據主導地位,它對近代英美法系立法體系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三,它在制度上有創新,保證、違約金制度即為例證。
在英美法系,合同法產生的較晚。大約自十三世紀開始,英國普通法通過債務和合同兩種訴訟形式解決合同問題。但這些合同不適用非要式合同。在十五世紀,普通法法院開始推行一種使非要式合同得以執行的訴訟形式。在十六世紀,確立了相互允諾原則。這些為合同法的繼續發展和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
總的說來,古代合同法是簡陋的,欠缺許多具體且重要的制度,合同主體僅限於少數人,不要說奴隸不得訂立合同,妻子兒女在羅馬法上也無人格,重形式而輕內容,只要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即使內容違反道德,合同是在欺詐或脅迫的情況下簽訂的,也仍然有效。所有這些均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終將被近代或現代合同法所取代。
近代合同法,是指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的合同法,以 1804 年的法國民法典中的合同制度為典型代表,以合同自由原則為明顯標志。但近代法時期卻是從十五、十六世紀開始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結束的相對較長的歷史階段。
近代合同法在合同主體方面,認為人人有不可剝奪的合同法律人格,唯一有所限制的是人自身的行為能力。在合同的內容方面,認為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自由意思的選擇或真實意思的表現。在合同形式方面,主張當事人自由選擇合同的形式,嚴格的形式主義被拋棄。在合同的適用范圍上非常廣泛,連夫妻財產制、收養關系都進入了合同領域。
現代合同法是指資本主義壟斷階段的合同法。在基本原則等許多方面,較近代合同法有所變化。第一,定式合同普遍化;第二,「強制締約」在公用事業中普遍存在;第三,「團體協約」應運而生;第四,表示主義取代意思主義;第五,合同解釋原則發生了重大變化,對當事人意志的探尋逐漸為維護社會公正的需要所代替。當代合同法具有統一化的趨勢。國際貿易在當代越來越發達,各種合同不限於只在一個國家內部適用。誠實信用原則一直是合同法的重要原則,在現代合同法上的地位更高,發揮的作用更大。
與歷史上西方國家合同立法的發展相比,古代東方國家的立法就暗淡了許多。
在我國,因為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在法制上具有「重刑輕民」特點,雖然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質劑」、「傅別」等契約制度,但與商品經濟低水平發展的社會狀況相適應,合同法在我國的發展處於比較緩慢的狀態。
新中國成立以來,合同法的發展雖然經歷了一些曲折的過程,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實行,為合同法的健康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合同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從 1950至1956 年,在這個歷史階段中黨的方針政策是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方針。 1950年9月,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布了我國第一個合同規章 ---- 《機關、國營企業、合作社簽訂合同契約暫行辦法》,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 1957至1966 年,我國合同法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1958至1960 年,取消了合同制度, 1961 年黨的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批准八字方針以後開始,加強了對合同的行政管理。從 1966 年 5 月至1976 年 10 月,合同法再次被廢棄了。1976 年粉碎 「四人幫」以後,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81 年 12 月由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是我國合同法的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國合同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985 年 3 月,六屆人大十次常委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 1987 年 6 月六屆人大二十一次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至此我國合同法體系呈現出以民法通則為基本法,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三足鼎立的局面。
1999年3月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廢除了「三法」鼎立的局面。合同法統一的原因: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現代經建設的不斷發展,這三部有關合同的法律在實施中暴露出一些問題:第一,國內經濟合同,涉外經濟合同,技術合同分別適用不同的合同法律,有些共性問題不統一,某些規定較為原則,有的規定不盡一致,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發展的要求,有必要制定一部統一的合同法。第二,近年來,在市場交易中利用合同形式搞欺詐,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情況較為突出。在防範合同欺詐,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方面,需作出補充的規定。第三,調整的范圍已不能完全適應,同時近年來,也出現了融資租賃等新的合同種類,委託、行紀合同也日益增多,客觀也需要作也相應規定。
縱觀新中國合同法的歷史發展,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凡是在我國承認並發展商品經濟的時期,合同立法就發達,反之,合同立法就停滯,甚至被取消。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迎來了合同法的春天,與此同時,合同法為市場經濟和微觀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必將更加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❽ 現行合同法前的合同法有哪些都是何時失效的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81)自199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施行之日起失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 》
4、《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93)
以上5個相關法律自199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施行之日起失效。
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廢止的1999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目錄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華僑買賣國內房屋問題的批復
1982年8月19日
(79)民他字第40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該司法解釋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王正貴與林作信、江妙法房屋買賣關系如何確認的批復
1982年12月18日
(82)民他字第1號
同上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租賃契約在履行期間發生爭執新訂立協議在辦理公證時一方反悔並拒絕簽字、領受公證書,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1987年1月19日
(1986)民他字第122號
同上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強錫麟捐贈給國家的財產應如何處理的批復
1988年3月12日
(87)民他字第66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該司法解釋的有關內容已被合同法相關內容所替代。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產房屋的買賣及買賣協議簽訂後一方是否可以翻悔問題的復函
1990年2月17日
(89)民他字第50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該司法解釋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984年9月17日
(1984)法辦字第128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該司法解釋不再適用。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經濟合同法》的若干問題的解答
1987年7月21日
法(經)發〔1987〕20號
同上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涉外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答
1987年10月19日
法(經)發〔1987〕27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該司法解釋不再適用。
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無法定和約定期限的工礦產品內在質量提出異議應如何確定期限問題的復函
1993年9月13日
法經〔1993〕195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1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科技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規定
1995年4月2日
法發〔1995〕6號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該司法解釋不再適用。

❾ 中國有沒有《經濟合同法》

我國曾有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於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專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屬過,自1982年7月1日起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出台後被廢止,《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八條規定「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❿ 統一合同法是什麼

我國的所謂統一合同法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就是將《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三個法合一而集成的。

熱點內容
江蘇靖江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9 10:51:56 瀏覽:338
無錫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9 10:48:15 瀏覽:768
行政訴訟法主席令 發布:2025-07-09 10:42:44 瀏覽:639
給別人證明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09 10:42:10 瀏覽:324
番禺區人民法院立案庭電話 發布:2025-07-09 10:32:50 瀏覽:589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年度注冊登記表 發布:2025-07-09 10:29:28 瀏覽:936
刑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 發布:2025-07-09 10:28:42 瀏覽:587
高等院校精品課程教材企業經濟法概論 發布:2025-07-09 10:25:10 瀏覽:457
新民法典房子 發布:2025-07-09 10:17:09 瀏覽:643
羅湖法院鍾法官電話 發布:2025-07-09 10:15:36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