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繼續履行

合同法繼續履行

發布時間: 2022-03-05 23:05:49

合同法對繼續履行的時間規定

您好。

繼續履行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合同還能繼續履專行;屬2、對方有繼續履行合同的能力;3、合同約定履行的期限未過期,或債權人同意債務人繼續履行。
因此,《合同法》對於繼續履行的時間規定,以合同約定履行的期限為准,若合同履行期限的時間已過,但債權人同意並要求債務人繼續履行的,則債務人在能夠履行合同的情況下,應當繼續履行。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❷ 合同法中合同繼續履行有哪些情形

不適用合同的繼續履行的情形:一是不能履行,合同失去標的,失去意義,應當消滅;二是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是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注意金錢債務不存在不能繼續履行問題。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請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
有前款規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系,但是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承擔。

❸ 合同到期後繼續履行有效嗎法律依據

合同到期後,如果雙方繼續履行合同的視為又達成新的合同,繼續履行是有效的,回但為了保險起答見,建議重新簽訂一份合同。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❹ 合同法規定的排除繼續履行義務的情況有哪些

若有一方違約,則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不繼續履行義務,包括:時間、人員、項目、費用方面的違約都可解除合同。

❺ 另一方繼續履行合同有沒有法律依據

如果沒有明確約定,可以補充協議。
合同簽訂後,一方不願意再履行而另一方要求繼續履行的,應當裁定其繼續履行;如果符合中止與解除條件的可能依照法律規定中止或解除;對於拒絕履行合同的應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法》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❻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勞動者要繼續履行合同但單位能終止合同嗎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內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容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這里所稱的「違反本法規定」是指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3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❼ 能否按勞動合同法48條先選擇繼續履行後選擇不繼續履行合同

《勞動合同法》四十八條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但是如果勞動者選專擇了繼續履屬行合同,單位也恢復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其他過錯的情況下,勞動者不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若因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❽ 合同不能繼續履行怎麼辦

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8)合同法繼續履行擴展閱讀:

1、合同法第110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 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 ;

(二) 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

(三) 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2、這是法律關於合同繼續履行請求許可權制的規定,由於該規定過於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產生諸多困難。

3、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無外乎合同標的已滅失、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已被政府徵收或已被法院執行、合同無效等情形,這些情況的共同點就是合同失去意義,必須消滅,即使作出繼續履行合同的判決,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執行。

❾ 我們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該怎麼做

繼續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時,違約方應當承擔的按合同的約定履行合同的責任。依據合同法規定,繼續履行的適用除有違約行為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繼續履行必須可能。繼續履行是按合同約定的標的履行,只有在合同有繼續履行的可能時,違約方才能承擔繼續履行的責任。在某些情況下,法律並不要求違約方負繼續履行責任,而只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金和損害賠償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按法律規定確定責任而不適用繼續履行。實際履行與特別法相沖突時,也不適用繼續履行。對於自然債務在當事人違約後發生合同履行不能時,因違約方已經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也不能讓違約方承擔繼續履行的責任,只能採取其他補救措施。
2、繼續履行存在必要。由於繼續履行只是違約的一種補救措施,而不是懲罰性措施,債權人是否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以及違約方應否繼續履行都應考慮其經濟合理性。依據合同法規定,繼續履行是否必要是以履行費用為標准來判斷的,繼續履行費用過高,勢必破壞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就不能適用繼續履行的責任形式。
3、債務標的適於強制履行。只有在合同約定的標的適於強制履行時,才宜於追究違約方繼續履行的責任。如果當事人約定的合同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的,如委託合同等因相信對方的特殊技能、業務水平、道德品格而訂立的合同,因其嚴格的人身性質,實際履行有悖於合同的性質,因而不得適用繼續履行。對於提供勞務的合同,也不得以履行合同債務為由強令債務人提供勞務。
4、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請求繼續履行。是否要求債務人承擔繼續履行責任是債權人的一項權利,他人不能強迫。但債權人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應當在合理的期限內提出,否則,債權人即喪失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的權利。合同法將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作為繼續履行的除外條件加以規定,主要是為了促使債權人及時行使繼續履行的權利,以穩定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保護違約方的利益。

熱點內容
十七歲有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05:51:00 瀏覽:538
紀律處分條例學習筆記 發布:2025-07-09 05:49:38 瀏覽:394
單位少交個人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05:49:36 瀏覽:410
我單位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活動 發布:2025-07-09 05:49:30 瀏覽:68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案例 發布:2025-07-09 05:45:09 瀏覽:958
隱私保護條例 發布:2025-07-09 05:41:10 瀏覽:655
學校法律援助中心換屆競選面試 發布:2025-07-09 05:40:27 瀏覽:589
勞動法日薪規定 發布:2025-07-09 05:38:49 瀏覽:702
合同法關於材料調差的解釋 發布:2025-07-09 05:38:16 瀏覽:780
勞動法計算工作年限 發布:2025-07-09 05:26:04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