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擬制血親

婚姻法擬制血親

發布時間: 2022-03-07 06:05:08

1. 新婚姻法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妹可以結婚嗎

如果兩人不是直系血親關系的,可以結婚。
《婚姻法》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2. 血親和擬制血親的相同不同

血親想必不用過多的解釋。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如:養父母與養子女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享有與生父母子女相同的身份和權利義務.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繼父或繼母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同於生父母子女關系. 我國婚姻法所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種,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二是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1)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是因子女的父母一方死亡,他方再行結婚,或因父母離婚,一方或雙方再行結婚而形成的。夫對其妻與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對其夫與前妻所生的子女,稱繼子女。子女對母或父的後婚配偶,稱繼父或繼母。我國《婚姻法》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繼父母對不能隨生父或生母共同生活的繼子女要像對親生子女那樣加以照顧。在實際生活中,繼父母子女關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子女因生父或生母再婚而成為他人的繼子女,但生活費和教育費是由生父母一方或雙方負擔,而不是由繼父或繼母負擔的。另一種是,繼父或繼母對繼子女在經濟上承擔了撫養責任,繼子女是在繼父母撫養教育下成長的。由於具體情況不同,雙方的法律地位也不同。在第一種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並無撫養關系;在第二種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間是有撫養關系的。為了保障繼父母與繼子女雙方的合法權益,《婚姻法》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繼子女是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不論在撫養教育和贍養扶助問題上,還是在遣產繼承等問題上,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相同。(2)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收養,是指將他人的子女作為自己的子女,使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確立法律擬制的父母子女關系。收養人稱養父母,被收養人稱養子女。我國《婚姻法》指出:「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3. 擬制血親是什麼意思啊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如:養父母與養子女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享有與生父母子女相同的身份和權利義務。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繼父或繼母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同於生父母子女關系。擬制血親因收養的成立或撫養事實而發生,因一方死亡或收養解除而消滅。因收養關系或繼父母婚姻而產生的兄妹、姐弟關系,即便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因為屬於擬制血親,同樣適用於婚姻法第二章第七條之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同樣是禁止結婚的。若沒有血緣關系的擬制血親兄妹、姐弟要結婚,必須先解除撫養關系。如果真的是再婚父母的子女相愛了,我想還是有一方脫離父母關系,然後跟對方結婚,這樣會好一些。也會杜絕外界的輿論壓力。雖然表面上是脫離了父母關系。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讓父母離婚孩子結婚。父母做親家。只要生活在一起幸福美滿就行了。不用在意人加說三道四的。
希望採納

4. 擬制血親能不能結婚

那是對基於收養行為而形成的兄弟姐妹關系的分析,現在看,覺得太凌亂。當年還在評論部分留了一個尾巴,即「如果是繼子女呢?」而這正是目前由電視劇《家,N次方》引起熱議的話題。藉此機會,我來重寫一下這個題目。 一切源於婚姻法的規定: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我們知道,理論上把血親進一步分為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直系自然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自然血親禁止結婚沒有爭議,擬制血親呢?我覺得,既然是「擬制」,那關鍵就看有無法律明文。 最近的新聞報道的末尾都有個注釋: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因收養關系或繼父母婚姻而產生的兄妹、姐弟關系,都屬於「擬制血親」。 第一句對,第二句不對。我們先看法律關於收養方面的規定: 《婚姻法》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收養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 顯而易見,基於收養而形成的兄弟姐妹關系屬於擬制血親。和自然血親的兄弟姐妹一樣在禁婚親之列。 再看關於繼子女的規定: 《婚姻法》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僅規定,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若有「受其撫養教育」的事實,便成立血親關系。並未像《收養法》那樣將子女與繼父母的近親屬之間的關系也擬制為血親。血親之配偶,配偶之血親以及配偶之血親之配偶,均屬姻親,不在禁婚親之列。 總之,婚姻法規定的禁婚親,既包括自然血親也可以包括擬制血親。問題在於,是否真是擬制血親要具體分析。 最後稍帶一筆,將兩個相關條文也附錄在此: 1.《收養法》第十四條:繼父或者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養繼子女,並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條第三項、第五條第三項、第六條和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以及收養一名的限制。 2.《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第二順位法定繼承人中有「兄弟姐妹」,范圍如何?《繼承法意見》解釋的明白: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關系而發生。沒有扶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5. 擬制血親的基本定義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由於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准血親」或「法定血親」。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沒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之間屬於姻親,不屬於擬制血親。
對於擬制血親之間能否結婚,我國婚姻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婚姻法規定,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對親生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因此,婚姻法對直系血親締結婚姻的限制,也應適用於養父母子女之間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無論這種擬制直系血親關系是否解除,從倫理要求和法律精神上看,都應屬於禁止結婚的范圍。繼父母婚姻而成立的兄弟姐妹,如果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沒有撫養關系,繼兄弟姐妹之間屬於姻親,可以結婚。
如果說從道德倫理上反對因繼父母婚姻而成立的兄妹結婚,實際上造成阻礙的是其父母的婚姻關系,其二人只要不是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從血統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如果其二人相愛結婚在前,父母各種無現任配偶又在其後相愛,怎麼能阻止其父母結婚呢,都是姻親嘛。基本上,禁止結婚考慮道德倫理,先考慮血統,再考慮直系血親的婚姻。禁止因繼父母婚姻而成立的兄妹結婚,只是從其直系血親的婚姻上考慮的,其血統並不在違背倫理道德之列。
至於擬制旁系血親間的通婚,只要沒有三代以內的旁系自然血親關系,即沒有禁止其結婚的正當理由,自應解釋為不在禁婚親之列,可以結婚。

6. 按照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規定,下面哪一項是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由於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准血親」或「法定血親」。
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沒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之間屬於姻親,不屬於擬制血親。

7. 在我國婚姻法中,擬制血親允許結婚嗎

對於法律擬制的復血親關系能否結制婚,我國婚姻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從立法精神和倫理要求看,擬制直系血親還應該屬於禁婚親的范圍。因為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養父母和養子女,繼父或繼母與受其撫養的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父母子女關系的法律規定。此外民俗也反對擬制直系血親間的通婚。至於擬制旁系血親關系能否結婚,在法律和倫理上都不具有障礙,只要不存在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是可以結婚的,如養兄弟姐妹,繼兄弟姐妹。

熱點內容
寄售行規章 發布:2025-07-08 22:46:22 瀏覽:204
2018勞動法合理辭退 發布:2025-07-08 22:40:33 瀏覽:178
勞動法00167 發布:2025-07-08 22:30:37 瀏覽:776
不要讀法學 發布:2025-07-08 22:30:04 瀏覽:277
勞動法7天試崗有休息嗎 發布:2025-07-08 22:11:44 瀏覽:9
上海自行車法規 發布:2025-07-08 22:06:53 瀏覽:876
婚姻家庭法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 發布:2025-07-08 22:06:44 瀏覽:352
上六休一勞動法怎麼算2019年 發布:2025-07-08 22:06:39 瀏覽:981
街道法治辦 發布:2025-07-08 22:06:01 瀏覽:911
行政訴訟法46條第二款的理解 發布:2025-07-08 21:55:20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