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殘疾

勞動合同法殘疾

發布時間: 2022-03-07 20:53:59

A. 勞動法中關於殘疾人保護的相關法規 工作21年現簽無固定期勞動合同,因患病鑒定4級殘疾,單位要辭退。

按規定用人來單位不得辭源退,可依法提起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訴訟。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B. 殘疾人勞動法全文

我國對殘疾人再勞動就業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體現在《殘疾人保障法》中的第四章勞動就業中。

《殘疾人保障法》第四章 勞動就業
第二十七條 國家保障殘疾人勞動的權利。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殘疾人勞動就業統籌規劃,為殘疾人創造勞動就業條件。
第二十八條 殘疾人勞動就業,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針,採取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使殘疾人勞動就業逐步普及、穩定、合理。
第二十九條 國家和社會舉辦殘疾人福利企業、工療機構、按摩醫療機構和其他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
第三十條 國家推動各單位吸收殘疾人就業,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做好組織、指導工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按一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並為其選擇適當的工種和崗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具體比例。
第三十一條 政府有關部門鼓勵、幫助殘疾人自願組織起來從業或者個體開業。
第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農村基層組織,應當組織和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和其他形式的生產勞動。
第三十三條 國家對殘疾人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和城鄉殘疾人個體勞動者,實行稅收減免政策,並在生產、經營、技術、資金、物資、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確定適合殘疾人生產的產品,優先安排殘疾人福利企業生產,並逐步確定某些產品由殘疾人福利企業專產。
政府有關部門下達職工招用、聘用指標時,應當確定一定數額用於殘疾人。
對於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的殘疾人,有關部門應當優先核發營業執照,並在場地、信貸等方面給予照顧。
對於從事各類生產勞動的農村殘疾人,有關部門應當在生產服務、技術指導、農用物資供應、農副產品收購和信貸等方面,給予幫助。
第三十四條 國家保護殘疾人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的財產所有權和經營自主權,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在職工的招用、聘用、轉正、晉級、職稱評定、勞動報酬、生活福利、勞動保險等方面,不得歧視殘疾人。
對於國家分配的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的殘疾畢業生,有關單位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接收;拒絕接收的,當事人可以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有關部門應當責令該單位接收。
殘疾職工所在單位,應當為殘疾職工提供適應其特點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第三十五條 殘疾職工所在單位應當對殘疾職工進行崗位技術培訓,提高其勞動技能和技術水平。

C. 殘疾證在勞動合同法中能作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證據嗎

不能,有殘疾並不一定就喪失勞動能力,喪失勞動能力需要單獨對勞動能力做個鑒定,以鑒定結論為准,希望對你有幫助,請採納

D. 服裝廠勞動合同對殘疾人有效法律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七條 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E. 勞動合同法僱傭關系傷殘9級賠償

  •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九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版遇:

  • 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8個月本人工資;

  •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受事故傷害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

  •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 九級傷殘標准

  • 九級傷殘是指達到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二項或輕度毀容者。

  • 頸部瘢痕畸形,不影響活動;腦挫裂傷無功能障礙。

  • 中毒性周圍神經病輕度感覺障礙等情形的傷殘。

  • 腦挫裂傷無功能障礙,開顱手術後無功能障礙者。

  • 頸部外傷致頸總、頸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橋手術後無功能障礙。

  • 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他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

F. 殘疾人勞動合同…

易法通解答:
根據《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職工,應當版依法與其簽訂權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用人單位應當為殘疾人職工提供適合其身體狀況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不得在晉職、晉級、評定職稱、報酬、社會保險、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視殘疾人職工。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殘疾人職工的實際情況,對殘疾人職工進行上崗、在崗、轉崗等培訓。
依照你的描述,建議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該情況,維護你朋友的合法權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想了解更多內容可以咨詢易法通。

G. 勞動合同法不能隨便解聘殘疾人嗎

是可以解聘殘疾來人源的。
《勞動法》明確規定了法定解除勞動合同的4種情形即: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在該4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單位提出要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遭遇「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情形時,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勞動,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在求職和創業時,我國法律確實存在向殘疾人傾斜的政策。但,在職場中,殘疾人與正常人是一樣的,同樣應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和約束,千萬不能存有有殘疾人證就不會被開除的想法。殘疾證不是職場中的免死金牌。

熱點內容
付房定金的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8 12:26:23 瀏覽:688
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7-08 12:18:17 瀏覽:245
封建王朝道德 發布:2025-07-08 12:18:08 瀏覽:779
上海政法學院公示 發布:2025-07-08 12:09:38 瀏覽:950
誰制定教育法規 發布:2025-07-08 12:09:34 瀏覽:910
刑事訴訟法第32條第1款 發布:2025-07-08 12:07:56 瀏覽:681
皮城執法官蔚最新的皮膚 發布:2025-07-08 12:06:20 瀏覽:443
2020新疆婚姻法 發布:2025-07-08 12:06:18 瀏覽:293
刑事訴訟法法合議庭組成 發布:2025-07-08 12:03:53 瀏覽:62
公司法人權利 發布:2025-07-08 11:49:56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