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代理合同法合同期滿

代理合同法合同期滿

發布時間: 2022-03-08 12:45:10

㈠ 我國合同法關於合同生效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 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㈡ 合同中代理關系,因發生合並,合同法第90條適用嗎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都屬於委託法律關系。
兩部版法權律關於委託的規定區別大概有:
《民法通則》主要規定了代理的含義、代理權授予方式、代理類型、無權代理、代理中各方當事人的責任等等。《合同法》總則部分規定了無權代理(48條)和表見代理(49條);分則部分主要體現在「委託合同」與「行紀合同」中,委託合同部分,規定了委託合同的含義、委託合同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過錯歸責原則、轉委託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關間接代理的規定,包括委託人的介入權和第三人的選擇權;行紀合同中,規定了行紀合同的定義、費用承擔、如何合理的處理事務、自己代理、責任承擔等等規定。
《民法通則》只承認直接代理,並且表明代理權的授予屬於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授予,不以書面授權委託書為必要。但在《合同法》委託合同第402、403條規定了間接代理制度。

㈢ 合同法對代理商代理商的要求是否需要成年

從事民事活動,有效的民事行為的構成要件之一就是:主體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代理行為作為民事活動,當然要求主體(即代理商)成年。

㈣ 中國電信代理商合同到期不續簽後之前辦理業務傭金就不給了怎麼辦

之前辦理業務的傭金,電信公司必須支付。
如果不支付,可以依照原電信代理合同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電信公司支付。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㈤ 合同法代理問題

1、一般的無權復代理行為,需制要被代理人進行追認,對被代理人才產生約束力,未經追認前的行為為效力待定。
2、49條為表見代理,該行為直接約束被代理人,是有效行為。如代理人持有單位的蓋章介紹信或蓋章空白合同簽訂合同的行為等。

㈥ 合同法對合同期滿後自然延展如何規定

這種約定是合法的,但是這種約定的前提是合同主體對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順延無爭議,如果一方提出變更合同部分條款或是改變權利義務的約定內容的,雙方應通過協商重新簽訂合同。

㈦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合同到期後的相關問題!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到期後應當協商續簽勞動合同,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合同到期不續簽勞動合同,通常有如下情況:
1、用人單位提出不續簽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14條的情況下要求續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話,用人單位拒絕續簽違法,應該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工作1年支付2個月工資;
2、勞動者不續簽的話,除非是以用人單位提供的新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提高為由才有經濟補償金,否則無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㈧ 請問代理合同都是有期限的嗎,如何才能保證所買下的代理權是終身的

一、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中通常應約定期限,即該合同在多長期限內有效(詳見合同法第十二條第(六)項)。
二、關於取得永久性的代理權,這在理論上看是難以實現的。公司在法律上稱為法人,即象人一樣,也可能有出生和死亡,公司注銷、破產、解散等情形出現後,公司就消亡了,因此,不存在永久,誰能預料哪一個公司會因為什麼原因消亡呢?況且,法律明確規定,在某些情形出現時,合同是可以解除的。即使約定長期合作,在違約情況或不可抗力情況出現時,合同仍然可能終止。
三、關於長期有效的代理關系,你可與公司約定,在公司存續期限內,你與該公司在同等條件下保持合作關系。關於公司兩年之後可以免費與我續簽,這些內容應盡量寫入合同之內,如果沒有合同約定,到時候對方可能不會認帳。
四、關於個人簽訂的代理合同是否有效,要看法律有沒有禁止性的規定,只要法律不禁止個人簽訂該代理合同,則代理合同有效。如果合同中約定,你必須成立公司進行代理,則你應按合同的約定辦。
五、要想長期取得該品牌的代理,一是簽訂明確的合同,通過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權益;二是努力做好代理工作,如果你是優秀的代理商,該品牌在你的代理之下營銷良好,公司肯定會優先考慮與你長期合作,因為這是雙方利益之所在。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第九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㈨ 合同到期 直接走人

合同到期後可以立即走人,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支付5、6、7月的績效工資。

勞動合同到期,是自然終止勞動合同,不是解除勞動合同,只要合同中沒有約定需要勞動者提前告知,勞動者就沒有提前三十日通知用工單位的義務。

這是用人單位自己在勞動合同的管理上沒有到位,用人單位自己有責任提前征詢勞動者是否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不願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安排工作交接。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9)代理合同法合同期滿擴展閱讀:

如果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拒絕一次性結清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該單位,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時攜帶: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全稱、負責人姓名及聯系電話、能證明勞動者在用人單位上班的相關證據。

如果投訴得不到滿意結果,可以進一步收集相關證據,去申請勞動仲裁,全面主張更多權利。

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必須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寫明:申請人姓名、職業、住址、工作單位,企業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被申請人的情況;申請請求和事實根據;委託代理人的資格及代理許可權;申請日期等。

㈩ 委託代理合同能隨時解除嗎

根據法律規定,一般合同的解除分為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前者包括當事人經協商一致約定解除合同以及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一方行使解除權的條件,待條件成熟時,一方可據此解除合同;而後者是指在合同簽訂之後,若出現了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當事人可以選擇解除合同。沈某的解除權即屬於後者。根據《律師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委託人可以拒絕律師為其繼續辯護或代理,也可以另行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或代理人。而新《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也規定,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
。這些法律規定表明,委託人不但在出現不可抗力、預期違約、遲延履行,其他違約行為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及法定的其他情形時,可以解除合同,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委託人只要將解除合同的意思通知對方,委託合同也可解除。因為委託合同的建立是以雙方當事人的相互信任為前提的,這種信任若發生動搖,委託合同也隨之喪失了存續的根基。

熱點內容
十七大法治 發布:2025-07-08 07:25:37 瀏覽:981
為什麼要把經濟法和行政法分開 發布:2025-07-08 07:21:20 瀏覽:712
什麼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發布:2025-07-08 07:19:09 瀏覽:561
勞動法的工作時間 發布:2025-07-08 07:06:20 瀏覽:466
道德與法治丹丹 發布:2025-07-08 06:48:17 瀏覽:854
行政法中的數字 發布:2025-07-08 06:48:13 瀏覽:978
刑事訴訟法檔案裝訂標准 發布:2025-07-08 06:42:38 瀏覽:310
道德與法治野百合也有春天結局 發布:2025-07-08 06:40:08 瀏覽:267
unsw法學 發布:2025-07-08 06:37:43 瀏覽:197
吳鵬法學 發布:2025-07-08 06:37:34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