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關鍵要素

合同法關鍵要素

發布時間: 2022-03-08 19:50:56

❶ 電子合同法的成立要素

合同內容,合同的載體,合同簽名或者蓋章,合同文本的交換方法。原則
1.立足於分析傳統的書面要求的目的和作用,以確定如何通過電子商業技術來達到這些目的或作用。
2.根據起草者解釋,其具體做法是挑出書面形式要求中的基本作用,以其作為標准,一旦數據電文達到這些標准,即可同起著相同作用的相應書面文件一樣,享受同等程度的法律認可。
3.就數據電文本身來看,不能將其視為等同於書面文件,因為數據電文具有不同的性質,不一定能起到書面文件所能起到的全部作用。
4.分別對書面、簽字(認證)、原件採用功能等同的方法,確定其標准,而不是確定數據電文等同於紙面文件的一攬子標准。

❷ 合同法的基本要素有要約,承諾,對價。指出各個基本要素的概念,並指出它們的意義

一、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一項訂約的建議要成為一個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要約成立的要件有四個:

1、要約是特定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於訂立合同,要約人必須使接收要約的相對方能夠明白是誰發出了要約以便作出承諾。因此,發出要約的人必須能夠確定,必須能夠特定化。雖然合同雙方都可以作為要約人,但作為要約人的必須是特定的合同當事人。

2、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相對人發出。合同因相對人對於要約的承諾而成立,所以要約不能對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相對人以外的第三人發出。

3、要約必須具有締約目的並表明經承諾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

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備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件。

二、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全部條件的意思表示。這是我國新合同法第21條規定的承諾的概念,在商業習慣用語上,承諾又稱為接受、收盤等。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 承諾必須由合同的相對人受要約人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根據合同的相對性,要約必須由合同的相對人受要約人來做出承諾。

2、承諾須向要約人作出。承諾是對要約的接受,,是受要約人同意按照要約的內容與要約人建立合同關系的意思表示,因此,承諾必須向要約人做出。

3、鏡像規則。鏡像規則」是普通法上的傳統制度,其主要內容是指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4、合理期間送達。 根據《合同法》第23條,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並且對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作了兩種不同情況的規定。關於合理期間,一般情況下要考慮三個因素:一,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所需要的時間;二,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進行考慮的必要時間;三,承諾發出到達要約人所需的時間。

三、對價:指當事人一方在獲得某種利益時,必須給付對方相應的代價。

對價的必備條件:

1、對價必須合法;

2、對價須是待履行或已履行的對價,過去的對價不能構成有效的對價;

3、已經存在的義務和法律義務不能作為對價;

4、對價須具有真實價值,但毋需完全等價;

5、對價必須來自受允諾人包括其代理人;

6、放棄有效的訴權構成對價;

7、部分支付不能作為償還全部債務的有效對價,但這一規則受到禁反言規則的制約。

記住一點「等價交換」。

❸ 合同簽定的6大要素是什麼

合同簽訂並非6大要素,而是8大要素。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訂立合同,首先要明確當事人的基本信息。由於合同具有相對性,其效力僅及於合同當事人之間,因此,寫明當事人至關重要。司法實踐中,有的企業效益變差,無法履行合同,對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對方的法人代表履行合同。但實際合同當事人只有企業而無法定代表人,請求無法得到法院同意。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即使出於各方考慮無法將法人代表列為當事人,也可以要求對方法人代表簽署保證書,提供擔保。

2、標的及其具體要求

所謂標的,就是指合同約定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貨物或服務。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應當明確寫明合同標的的種類、數量、質量等,有相關型號或標準的,應列明合同所使用的產品型號以及應用的標准,用以在爭議發生時確定合同要求。

3、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合同應當標明合同義務的履行期限、低點和方式等信息,以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防止發生爭議。即使在爭議發生後,這些信息不僅有利於企業主張權利,合同履行地點的約定還與訴訟法院的選擇息息相關,不可忽視。

4、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的約定主要用於糾紛發生後的處理,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違約金、定金、補救措施等多種違約責任,本書在後文合同履行一章中有詳細論述,在此不一一贅述。

5、爭議解決方式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商事合同可以約定爭議發生後選擇商事仲裁或提起訴訟中的一種方式。選擇商事仲裁的,雙方還應約定仲裁機構的選擇,涉外合同還應當約定相關法律的選擇等條款。而對於選擇訴訟方式解決爭議的合同,合同中也應當約定法院的選擇,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可以選擇原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等與案件有實際聯系的法院進行訴訟。同樣的,涉外合同還應當選擇適用的相關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爭議解決方式合同只可約定一種,而不能選擇仲裁或訴訟均可,且仲裁機構與法院的選擇也應當具有唯一性,否則可能被認定為無效。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來自搜狐網頁鏈接

❹ 破產法、 合同法中的三要素 這是經濟法里的內容 找不到答案 求解答啊

你好!
合同法律關系三要素:合同法律關系主體、合專同法律關屬系客體、合同法律關系內容。合同法律關系主體是參加合同法律關系,享有相應權利、承擔相應義務的當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合同法律關系客體是指合同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合同法律關系內容是指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希望能幫到你。

❺ 合同法如果達不到六要素,那還有效果嗎

第一章 合同復與合同法 1.簡述合制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徵。我國《合同法》第2條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具有以下特徵:(1)合同是一種合意,合同的本質在於,它是一種合意。因此,合同必須包含以下要素:一是合同的成立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二是各方當事人需互相作出意思表示;三是各個意思表示是一致的。(2)合同是發生法律上效果的雙方民事行為,合同不是事實行為,而是一種民事行為,是能夠引起法律效果的雙方民事

❻ 關於中國合同法的問題

1、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一)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所實施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二)合同以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三)合同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意思表示一致達成的協議。
2、三部法律為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
指導原則:突出意思自治在合同法中的作用。
3、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4、合同法律關系三要素為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客體(物、行為、權利等)、內容(權利義務)
5、訂立合同自願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6、形式如下: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公證形式、鑒證形式、批准形式、登記形式、合同確認書
訂立口頭合同記得要及時固定證據。
7、合同條款主要有(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必備條款:當事人、標的、價款、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之所以需要有必備價款是因為缺乏這些條款合同不成立。
8、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要約是當事人自己發出的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所謂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接受要約的全部條件以締結合同的意思表示。如合同第二十一條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9、要式合同是指必須按照法定的形式或手續訂立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法律上不要求按特定的形式訂立的合同。如擔保合同
10、格式合同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合同。

❼ 合同有幾個要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合同有八個要素,分別是: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

3、數量;

4、質量;

5、價款或者報酬;

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7、違約責任;

8、解決爭議的方法。

(7)合同法關鍵要素擴展閱讀:

合同的簽訂:

一般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步驟。

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

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合同的形式:

即合同雙方當事人關於建立合同關系的意思表示的方式。中國的合同形式有口頭合同、書面合同和經公證、鑒證或審核批準的書面合同等。

口頭合同:

是以口頭的(包括電話等)意思表示方式而建立的合同。但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和分清責任。不少國家對於責任重大的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限制使用口頭形式。

書面合同:

即以文字的意思表示方式(包括書信、電報、契券等)而訂立的合同,或者把口頭的協議作成書契、備忘錄等。書面形式有利於分清是非責任、督促當事人履行合同。中國法律要求法人之間的合同除即時清結者外,應以書面形式簽訂。其他國家也有適用書面合同的規定。

經公證、鑒證或審核批準的合同:

①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較強的證據效力,可作為法院判決或強制執行的根據。對於依法或依約定須經公證的合同,不經公證則合同無效。

②合同鑒證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鑒證機關認為合同內容有修改的必要時,有權要求當事人雙方予以改正。鑒證機關還有監督合同履行的權利,故鑒證具有行政監督的特點。目前中國合同鑒證除部門或地方性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以外,一般由當事人自願決定是否鑒證。

③合同的審核批准,指按照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某類合同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的審核批准時,這類合同非經上述單位審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對外貿易合同即應依法進行審批程序。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網路

❽ 合同法重要例

點評
本案主要的法律問題如下:
(1)陳某與朱的家人之間的運輸合同是否成立?
首先,計程車打著空車燈的狀態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14條把要約的構成要件歸為兩項:一是內容具體確定;二是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從這兩個要件來看,要達到要約「內容具體確定」,必須是其一經承諾即成立合同的程度。因此,要約的內容至少應包括合同成立的必要條款,如標的。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對於打著空車燈的計程車來說,由於計程車是有一個明確的價目表的,車費的計算是按照始發地點到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及其他因素來計算的,而不是通過乘客和司機之間的協商來定價的。(特指上海等地)但是,對於合同的標的,即需將乘客從始發地送到目的地的服務,則並不確定,而是由乘客來提出的;而且,即使在乘客確認地點以後,由於司機和乘客都不認路等等非意志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運輸合同不能成立。對於開著空車燈的司機來說,最終需要履行的合同的標的是由乘客來確定的。因此,計程車打著空車燈的狀態是要約邀請。
其次,乘客攔車並確定目的地的行為,是否構成要約。如前所述,乘客在攔車後並提出目的地的行為,即已經確定了合同的具體標的,一方面,乘客明確了目的地(本案中的醫院),另一方面,合同金額也在乘客確定目的地之後被確認,即按表計價(並不是在乘客確認目的地時合同金額的具體數額被確定,但該數額按照計價表的計價,是確定的)。雙方(乘客和司機)就這筆尚未有數額的款項的最終數額,是達成意思表示一致的。因此,乘客在攔車並確定目的地的行為,構成要約。
再次,司機有沒有作出承諾行為。合同成立,以作出承諾為要件。本案的關鍵,就在於確定該運輸合同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則司機承擔違約損害賠償責任,如果不成立,則不能以合同違約為由使得司機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合同是否成立的關鍵,在於確認司機是否作出承諾。承諾必須是在承諾人獲知要約內容以後作出的,因此,必須是司機在獲知目的地之後作出的。司機針對目的地的熟悉情況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知道路線,此時合同的履行就完全不存在障礙,司機可以作出承諾;二是不知道路線,則被要約人由於不能履行合同標的而不能進行承諾,合同不能成立。在此種情形之下,乘客可以再次發出要約,表明自己知道路線或者可以通過別的方式獲知到達目的地的路線,計價方式依然是按照計價表的方式計算。此時,司機也接受了該要約,可以就此作出承諾。那麼,司機到底有沒有作出承諾?這里,我們還需要分析計程車運輸合同的性質。《合同法》第289條規定:「從事公共運輸的承運人不得拒絕旅客、托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也就是說,承運人(司機)具有強制締約義務,即對於旅客通常、合理的要約,承運人不得拒絕承諾。計程車是否屬於公共運輸?《關於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若干規定》中規定,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包括公共汽車、電車、出租汽車、城市輪渡和地鐵;《城市建設檔案歸屬與流向暫行辦法》第5條也規定,公共交通:汽車、電車、出租汽車場站;《關於出租汽車管理體制和職責問題的復函》中規定,從根本上說,出租汽車是公路運輸方式的一部分,最終實現行業歸口管理是改革的必然趨勢。從以上規定來看,盡管計程車運輸是由企業來經營的,但依然把它作為公共運輸的一部分。另外,從計程車運輸的行業規范來看,《出租汽車客運服務規范(試行)》規定,「計程車駕駛員在受理乘客租車業務時要做到招手即停、有客即載」,即不得拒載,這也從另一方面對承運人的強制締約義務作出解釋。因此,在本案中的司機,已經對乘客作出承諾。《合同法》對旅客運輸合同的成立時間也作出規定,認為其是諾成合同。因此,承諾一旦作出,合同即告成立。
(2)陳某與朱的家人之間的運輸合同是否可撤銷?
《合同法》第54條規定合同可撤銷或者變更的條件:一是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是訂立合同時顯示公正。在本案中,司機拒載的理由是會弄臟車輛,即履行合同可能會對自己的財產造成損害,在被攔車告知目的地時,司機並不知道朱某的情況,因此就存在司機作出承諾時存在誤解的情況。這一理由是否能夠構成重大誤解呢?計程車是為城市提構運輸服務的,應該為公眾提供運輸服務,對於公眾通常、合理的運輸請求,應該給予承諾,特別是在救死扶傷的情況下,更應該主動提供服務,這也是計程車行業的一個基本的職業道德問題。在維持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救助、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的公序良俗基本原則之下,以造成財產損害可能性為由來抗辯損害生命權的可能性,是違反民法基本精神的,這種抗辯理由是不合理的。因此,該運輸合同在此種情況下不可撤銷。
(3)陳某的違約責任該如何確定?
違約責任有三種基本形式,即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本案中由於朱某已經死亡,前兩種違約責任已經不可能承擔,因此朱某隻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這里存在確定賠償金額的問題,其基本原則是賠償實際損失,是一種恢復性的賠償,而不是懲罰性的賠償。《合同法》規定了三種確定方式,一是依照法律規定確定賠償額;二是約定違約金;三是約定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根據本案的情況,適用第一種方式。其具體的確定標准,應該本著「違約損害賠償的目的是在金錢能夠補償的限度內,使受害人置於合同正常履行所能達到的同樣狀態」。基於對朱某病危狀態的考察,以及計程車司機未拒載而正常履行合同情況下朱某一家可能的支出,再加上對司機過錯的認定,一審法院最後將賠償額定為2萬。(原告提出醫療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和精神撫慰金共計人民幣18萬余元的賠償額)

一個建議:
救助病殘是每個社會公眾的一個基本的社會公德的問題,並且在某些特殊的行業,需要在法律上作出強行性的規定。對於計程車行業,也應該具有救助病殘的基本職業道德。從上述案件可以得出一個很簡單的結論:當計程車司機遇到救助病危乘客的時候,不能拒載(除非由其他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否則將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❾ 合同法特點

合同的特徵如下:
1、合同是兩個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版的協議。
2、合同以產權生、變更或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
3、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熱點內容
法治理念的引導功能 發布:2025-07-08 02:15:05 瀏覽:125
條約在行政法中的適用 發布:2025-07-08 02:15:04 瀏覽:598
丹麥國婚姻法 發布:2025-07-08 02:09:22 瀏覽:475
三方頂賬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8 02:08:41 瀏覽:504
甘肅省第二批法官入額 發布:2025-07-08 01:51:44 瀏覽:110
法律法規的ppt 發布:2025-07-08 01:50:06 瀏覽:269
什麼人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01:49:24 瀏覽:248
民事訴訟法考試判斷題 發布:2025-07-08 01:47:47 瀏覽:80
律師hk 發布:2025-07-08 01:31:52 瀏覽:547
勞動合同法夜班人到白板 發布:2025-07-08 01:12:17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