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有關轉讓協議的規定

合同法有關轉讓協議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3-09 12:39:33

Ⅰ 合同法規定變更合同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我國現行《民法典》中合同編關於變更合同的相關法律為民法典第543條。內容即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民法典第544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民法典第533條:情勢變更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合同法關於轉讓協議的內容

《合同法》
第七十九條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二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八十四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第八十五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第八十六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十八條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第八十九條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的,適用本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一條至第八十三條、第八十五條至第八十七條的規定。
第九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Ⅲ 買賣合同中有關《合同法》及相關法條是怎麼樣的

第一百三十三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向買受人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七條下列情形,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同法所稱「交易習慣」:

(一)在交易行為當地或者某一領域、某一行業通常採用並為交易對方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做法;(二)當事人雙方經常使用的習慣做法。

對於交易習慣,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第一百四十一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

第一百四十二條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七條出賣人按照約定未交付有關標的物的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買受人承擔;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交房通知,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八條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第一百六十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支付價款。對支付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出賣人的營業地支付,但約定支付價款以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為條件的,在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的所在地支付。

第一百六十一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

第一百六十三條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第一百六十七條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的,出賣人可以要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賣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買受人要求支付該標的物的使用費。

Ⅳ 合同權利轉讓的原則是什麼

一、什麼是合同權利轉讓
合同權利轉讓是指不改變合同的內容,合同債權人將其權利轉讓給第三人享有。合同權利轉讓可分為合同權利的部分轉讓和合同權利的全部轉讓(《合同法》第79條)。在前者場合,受讓的第三人加入合同關系,與原債權人共享債權。按照轉讓合同約定,原債權人與受讓部分合同權利的第三人或者按份分享合同債權,或者共享連帶債權。如果轉讓合同無此約定,以共享連帶債權論。原合同權利全部轉讓給第三人的,該第三人即取代原債權人的地位而成為合同關系中的新債權人,原債權人脫離合同關系。
二、合同權利轉讓的對內效力
所謂合同權利轉讓的對內效力,是指合同權利轉讓在轉讓雙方即轉讓人(原合同債權人)和受讓人(第三人)之間發生的法律效力。此種效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地位的取代。
合同權利轉讓生效後,在權利全部讓與時,該合同債權人即由轉讓人變成了受讓人,讓與人脫離原合同關系,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如果僅僅是權利的部分轉讓,則受讓人加入合同關系,與轉讓人一起成為共同債權人。
(二)從權利隨之轉讓。
《合同法》第81條規定,債權人讓與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的除外。隨同債權一並轉移的從權利一般包括:擔保物權;保證債權;定金債權;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等。
(三)讓與人應將債權證明文件全部交付受讓人,並告知受讓人行使合同權利所必要的一切情況。《合同法》對此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該義務構成讓與人的從給付義務和附隨義務。
(四)讓與人對其讓與的合同債權應負瑕疵擔保責任。由於債權讓與本身是一種合同行為,因而當轉讓債權為有償時,在瑕疵擔保問題上可以准用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
(五)轉讓人在某項權利轉讓給他人後,不得就該項權利再作出轉讓。如果發生重復轉讓的行為,一般認為應當按照以下原則處理:有償讓與的受讓人優先於無償讓與的受讓人;全部讓與的受讓人優先於部分讓與的受讓人;在先的受讓人優先於在後的受讓人---以上答案由家律網整理提供

Ⅳ 合同法中針對債務轉移條款有何規定

《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內人的,應當經容債權人同意。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指基於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情形。一、合同義務轉移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徵:(一)債務是可以轉移的,但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二)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三)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債務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債務轉移後的合同關系產生;(四)合同主體已經變更,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二、合同義務轉移包含著兩種形態:(一)將合同義務全部轉讓給第三人,即債權人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債務轉讓的協議,由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承擔全部債務,原債務人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合同關系。這種通常被稱為「免責的債務承擔」。(二)合同義務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則通常被稱為「並存的債務承擔」,是指原有債務人並沒有脫離原有合同關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合同關系,與原債務人一起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合同義務。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債權人同意】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Ⅵ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下列哪些合同的轉讓是合法的

c.債權人甲因出國急需用錢便將債務人乙欠自己的兩萬元債權以1萬5千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丙,並將此事打電話通知了乙

Ⅶ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有何規定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Ⅷ 合同法關於合同變更的規定有哪些

合同法變更合同相關法律有合同法第77條、民法典第543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民法典第544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民法典第533條:情勢變更等。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
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熱點內容
合夥一人出資一人出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04:52:30 瀏覽:23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發布:2025-07-08 04:46:05 瀏覽:449
知識即道德 發布:2025-07-08 04:40:37 瀏覽:446
郭守傑經濟法2017網盤 發布:2025-07-08 04:36:25 瀏覽:478
外國行政訴訟法原則 發布:2025-07-08 04:26:55 瀏覽:18
司法行政管理科員 發布:2025-07-08 04:26:53 瀏覽:730
復印件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8 04:26:01 瀏覽:557
河源市無償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8 04:12:47 瀏覽:842
公明上村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8 04:06:13 瀏覽:241
財經法規課後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08 04:06:09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