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與婚姻法
A. 求高人解答:繼承法、物權法和婚姻法的規定之沖突
《物權法》第29條的規定,並不意味著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就當然得擁有對遺產內的所有權,繼承人容有放棄繼承的權利。
該條制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遺產處於無主狀態,即只要繼承人在繼承開始以後的某一法律允許的時間內沒有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其繼承權的效力就始於繼承開始。根據《繼承法》第25條的規定,法律允許的時間就是在遺產處理前,即繼承開始以後、遺產分割以前。但是「遺產分割前」並不明確,應該借鑒外國經驗,將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作出時間規定為一個不受當事人行為影響的具體時間段。
第29條並沒有限制繼承人放棄繼承權,不能認為無需繼承人作出接受繼承的意思表示,遺產的所有權就當然地歸其所有。因此,繼承人放棄的是繼承權,而不是遺產的所有權。只有繼承人繼承遺產後,其配偶才能依據《婚姻法》第17條的規定,成為繼承人因繼承而取得財產的共有人。所以,繼承人的配偶不可能因為繼承人放棄繼承而損害了她(他)取得該夫妻共同財產份額權益。
B. 《民法通則》與《繼承法》、《婚姻法》、《物權法》等等之間是什麼關系
這幾部法抄律都屬民法襲的范疇,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民法通則》是普通法,《繼承法》等屬於特別法,法律適用時要採用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我國目前沒有統一的民法典,將來進行法律編纂時,這些法律將成為民法典的組成內容。民法通則中涉及到的婚姻、繼承、合同,又重新立法加以補充,起到完善法律、作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的作用。
C. 物權法和婚姻法的沖突
除非有婚前協議,來約定婚前個人源財產。法律以約定為准。
婚姻關系存續期所得財產一般意義上都認為是夫妻共有財產。即使產權證上登記的姓名是女方,但是女方不得隨意處分夫妻共有財產,否則將承擔侵權責任。
我國《婚姻法》十七條規定: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因為有婚前財產協議公證。所以受法律保護。是例外。
其他都以婚姻關系存續期為前提。若是沒有婚姻登記,如同居等,是不存在夫妻共有財產的。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根據你的描述,這套福利房應當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任何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都不準任意處分。
已作回答,謝謝採納。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實際上是對物權法尊重私權、物權的一個延續,保障個人財產的角度對婚姻中的雙方權益進行說明,也是判決的參考意見。
尊重物權,降低一方因獲利而結婚的可能性,維護財產所有人的權益,就好比一個人的財物別人無權搶奪,騙取一樣,他或她的配偶同樣不能。
E. 房子到底屬於誰,當物權法和婚姻法發生沖突時
可以不騰房子,中國的房產糾紛有先入為主的條例。
F. 關於物權法和婚姻法案例的提問
當然是夫妻共同財產,不過解決問題的辦法不一定是一種方案,因為畢竟房子的產權內證上的名字不容是夫妻的名字。但由於有購房單證和還貸證明,所以房子就是夫妻共同財產。當然,可能會以折價的形式來給付。
房子的所有人是袁某,因為房子產權歸屬是以登記為準的。
保存好相關證據,可以到房屋產權部門去變更登記。或者是到法院去起訴,要求重新確定房子的產權歸屬,變更之訴。
物權法上都有的,自己去看,這樣對熟悉法條也上有好處的。
G. 物權法新婚姻法婚內購房
新婚姻法規定,房產登記為誰的,那麼他有處理房產的權利,房產也是登記內人所有,但是有別人參與出資的容,那麼出資人是可以以出資比列向房產所有人求償的。新婚姻法的規定和以前的規定不同的就是,以前視為共同財產分割,而現在則不是,主要是為了杜絕以婚姻名義分割房產的行為,當然反映了現在社會為了房子而糾結的情況。
H. 婚姻法與物權法哪個級別高
1、根據《立法法》相關規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則: ⑴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版《立法權法》第79條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⑵ 特殊法優於普通法。《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 ⑶ 新法優於舊法。《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⑷ 一般不溯及既往。《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2、《婚姻法》與《物權法》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不存在那個級別高的問題,但是在具體適用上,可以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處理。
I. 物權法和婚姻法對同一所房子的所有人的規定有什麼不同
《物權法》及其配套的《房屋登記辦法》的規定,並沒有與《婚姻法》想獨立或者違背。
夫妻婚後購房是雙方共有還是一方所有,依據《物權法》規定,應當以房屋所有權證書登記內容為准。按照《房屋登記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房屋登記以後,如房屋所有權證書上登記了共有權人的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而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沒有標明另一方為共有人的,則屬一方個人財產。
《物權法》第十七條規定,不動產所有權證書是權利人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依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如無特別約定,夫妻婚後購買的房屋一般屬於共有財產。按照《房屋登記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婚後購房後,應共同申請房屋登記。房屋登記機構應當查驗申請登記資料,夫妻雙方亦需對申請登記房屋是否屬於共有房屋作出書面說明並簽字確認。依據《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夫妻雙方對於房屋性質(共有或個人所有)作出的書面確認,應當視為雙方就申請登記房屋作出的書面財產約定。
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如申請登記房屋為共有房屋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在房屋所有權證上註明「共有」字樣,以此確認登記房屋屬於夫妻雙方共同所有。如夫妻雙方一致表示房屋為一方所有並簽字確認,房屋登記機構據此依法將房屋登記在一人名下,顯然該房屋應當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而不存在所謂的「依據《婚姻法》規定,夫妻婚後購買房屋不管是否登記在一方名下均屬於夫妻共有財產」的情形。
現實生活中,由於夫妻一方惡意申請登記導致本屬雙方共有的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利害關系人依法可以通過更正登記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還可以申請異議登記並通過訴訟程序依法確認其對房屋享有的正當權利。當然,房屋登記機構如未按《房屋登記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共有權登記,按照《房屋登記辦法》第九十二條規定,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J. 婚姻法和物權法發生沖突怎麼辦懂法律的高人給指點
根本就不存來在沖突啊兄弟,你給出自那兩個物權法條款講的是所有權的問題,並未涉及是共有還是單獨所有。在兩個人給予婚姻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對「物」,也就是你說的房產,形成的是共有關系,共有仍然是一個所有權,但是雙方是共有關系,跟登記的名稱沒有關系。不是沖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