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全套

婚姻法全套

發布時間: 2022-03-11 14:50:32

Ⅰ 請教婚姻法題目(三)

按照婚前協議的預定分割就可以

Ⅱ 急,急誰有全套新婚姻法

?根據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調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全文你看過了嗎?2015新婚姻法全文共分為六章,包括結婚、家庭關系、離婚、家暴遺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等內容,共五十一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以下由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全文內容。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info/hy/hunyinfagui/hunyinfalv/1190198.html

Ⅲ 新婚姻法關於事實婚姻離婚怎麼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一)規定,未按婚姻法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因此,事實婚姻如雙方要離婚必須到法院起訴。要提供雙方何時開始同居生活的相關證據,這樣法院才能依法認定是否構成事實婚姻,以及婚姻關系的起始時間,再進一步認定哪些屬於婚內的共同財產,並依法進行分割。如果證明不了雙方在1994年2月1日以前開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那通常難以認定為事實婚姻。此時,法院會要求雙方補辦婚姻登記,補辦以後,按離婚程序處理;不進行補辦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 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 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Ⅳ 為何說婚後房產不一定是夫妻共同財產

對於離婚分房子這件事,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婚後取得的財產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婚後取得的房產也應該是夫妻倆人的,離婚時就該平均分割。

但實際上,即便房產是婚後所得,房款何時支付、資金來源何方、取得房產時有沒有其他附加條件等,都會對房產的歸屬產生影響。

婚禮不是結婚登記結婚時間以登記為准

我國婚姻法中關於夫妻財產歸屬的規定大體是以結婚為節點來區分的,而由於地區風俗的原因,在有些地方,把婚禮儀式視為結婚的開始,容易給當事人造成一些法律理解上的誤區。

王先生和女友趙女士幾年前按照家鄉風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由於趙女士單位特殊,對配偶身份進行了一定時間的政審,直到婚禮一年後,二人才辦了結婚登記。

小夫妻舉辦婚禮後,王先生的父母拿出積蓄,又賣了一套房,全款給兒子買下了一套北京市西城區的二手學區房,為小兩口解決了後顧之憂。房本在王先生辦理結婚登記後兩個月辦了下來,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婚後,二人因為工作原因聚少離多,感情疏遠。趙女士最終起訴離婚,並認為西城區的這套房子是二人舉辦結婚儀式後,王先生父母贈與兩個人共同生活居住的,應當按照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法官介紹說,趙女士認為辦了婚禮後買的房子就是婚後購置,但法律條文中所指的結婚應當做嚴格解釋,我國法律採取的是登記結婚制,只有辦理具有法律效力的結婚登記後才能認定為雙方具有法定夫妻關系。

此案中,王先生父母全資購房,產權登記在王先生個人名下,又是在結婚登記之前,法院最終認定該房屋屬於王先生的個人財產。

來源:工人日報

Ⅳ 新的民法典一共有幾本書啊

民法典共7編,1260條。
各編依次為:總序、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專、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屬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

Ⅵ 民風結婚習俗 淮北地區習俗是如何(2)

坐帳 「拜天地」後,領親人分持花燭將新人導入洞房。臨時在洞房牆上掛上一盞用植物油點燃的油燈,稱為「長命燈」。一會兒,會有人上去撥亮,邊唱道:「撥撥燈,撥撥燈,來年生個鬧人精」。新娘端坐喜床上,稱為「坐帳」。這時,新郎上前用秤桿挑去新娘頭上的「蒙頭紅」,意為「新人見面,稱心如意」。然後坐在新娘左邊,新人同飲交心酒。 分大小 待親朋滿座、賓客盈庭之際,新郎新娘同回案桌前,依序向長輩一一跪拜。姑、姨受頭拜,拿頭禮。所有受拜者均送給「磕頭禮」,稱為「分大小」。禮畢,酒宴開始,親朋歡聚一堂,開懷暢飲。 酒宴 安排酒宴是辦喜事的主要工作。一直到現在,鄉村還都是自家買菜,請廚子。廚子一到,就給開刀禮,多少不限,並送兩條毛巾。支鍋,買菜,賃桌子。物資匱乏的年代,多為拌面過油,俗為「油炸面粘」。一般鄉村沒有炒菜。一律合碗席,三頓停,蓋著蒸。紅事情,好的制十個盤子八個碗,也有八個盤子八個碗,稱二八席;後來逐步發展,又加四個炒碗、四個大件,稱三八席。盤子多是四葷四素,如豬肝、豬血、炸酥魚、熱豆腐,涼調藕片、菠菜、豆角,蘿卜、綠豆芽都有;碗為整個的雞鴨魚肉,另加粉幾、丸子、海帶之類,最後上個雞蛋湯。男家的婚宴,過去是三頓飯,頭天中午一頓,娶親那天早、中各一頓,以中午的那頓飯最為豐盛。女家一般兩頓,頭天過轎一頓,第二天發嫁早晨一頓。 酒宴上,新郎新娘挨桌挨個給客人敬酒。俗話說:「喜酒不醉人」,新人端起來的酒,不能不喝。找清的實在不能喝的長輩,免了也就算了。有脾氣歡的親友,早已喝了八九分,被新人最後一灌,爛醉如泥,鬧出不少笑話,為喜事平添氣氛。 開臉 酒宴後,由兩個兒女雙全的婦女為新郎新娘鋪床,將早已准備好的紅棗、栗子等物置於鋪蓋之下,意為「早立子」。之後為新娘「開臉」,就是為新娘美容,如修細眉毛,剪齊鬢角等,意為「別開生面」。妯娌們用紅線將新娘臉上不規則的毛發揪掉,邊揪邊唱: 「揪臉人不怠慢,揪臉還得紅雞蛋。 紅雞蛋,滿臉轉,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面。」 「開臉」表示女子已婚,一生只舉行一次。 鬧洞房 古稱「謔親」、「戲婦」,俗稱「暖房」、「鬧房」、「鬧新媳婦」、「戲新郎」等,特指新婚當夜在新房內舉行的以戲謔新娘、新郎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慶賀形式。人們認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鬧洞房能驅邪避祟,保佑新郎新娘婚後生活吉祥如意,興旺發達。賓客、親友、鄰里、村人,特別是表兄、表弟、表侄,不分輩份高低,男女老幼,均可參加鬧房,亂,謂之「新婚三日無大小」。如故意念一些拗口的詩詞、歌謠,讓新娘學著念,或出上聯要新娘接下聯等。新娘不能令眾人滿意,就會被罰糖果餅食或酒。或讓新娘講一些具有性的隱喻的謎語或笑話,使她難以出口。有的鬧房,要新郎新娘做出一些動作來,像當眾擁抱、接吻,或接近於此的事,如將一根筷子放在油瓶里,只露出一點頭來,要新郎新娘用舌尖將其舔出,或吊起一隻蘋果,要兩人同食等等,花樣百出。也有人作極不雅觀的「鬧喜」言行,使新人不堪入目。甚至直接對新娘百般戲謔,動手動腳。 聽房 鬧房活動的自然延續是「聽房」,即賀婚的親友散去,新婚夫婦閉戶休憩後,又有人悄悄轉回,躲在窗外竊聽或偷窺房內動靜,以新婚夫婦的親昵語言動作甚至於性行為取樂談笑。一般情況下,聽房以新郎的表嫂子等女性眷屬或表親男性朋友為多。更為出格者,還有乘人不備潛伏在婚床下聽房的。非常喜鬧。 有的深宅大院,外人進不去,或刮風下雨無人聽房,長輩便一把掃帚靠在新房的窗戶外當作人。趣味講究。 認祖 拜三朝 新婚第三天,一早拜三朝,即新郎新娘由妯娌們(大多是近房老嫂子)領著陪同去男家祖墳祭拜,謂之「認祖」,也叫「燒喜紙」。回來後嫂子領著,拿塊二尺見方的紅布,鋪在家族長輩的堂屋當門磕頭問安,受拜者均須給新娘「磕頭錢」,稱「拜三朝」。講究的人家,溜門子磕頭,一房人家家都磕。其意義在增進新娘與男方家族成員之間的了解,確認新娘在男方家族中所佔據的地位。是日,新娘兄弟多前來會見,曉知回門日期。回門見到爹娘問起時,好說婆家門戶大,人頭勝。稀里糊塗幾乎拜了半個村。 新娘在新婚二日或三日後入廚房做飯,洗手做糕湯。 回門 婚後新郎新娘同去拜見岳父岳母或女方親友,有的帶些粉絲、糖果、點心等禮品,謂之「回門」。舊時在大年初四回門的多。慢慢地,三朝後,就有新郎、新娘在婚後第六天,同往女家拜見岳父母和女方親友。女家盛宴招待「貴客」和三親六戚及八方朋友。新女婿的宴座必須設在正堂首席上坐。飯前女方弟弟給姐夫端洗臉水,姐夫須給小舅子掏錢。午後則回,不在娘家過夜。娘家給女兒帶上一塊圓餅饃,說是給婆婆吃,堵住嘴,日後少嫌棄,不要比雞說狗。 回門婚俗,從新娘方面說,表達出嫁後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對新郎來說,除感謝岳父岳母恩德外,還有拜會結識女方親友的意思,帶有認親的性質。 現在社會交流廣了,發達了,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婚後兩天三天就有回門的。 分家 分家時,父母要給買鍋碗瓢勺,置新灶。一般小鍋挨著大鍋,鍋門不能朝南,意思是燒的難,吃的難,難做飯。只有廟里的和尚支鍋門朝南。要刷新房,留燕路,祈望「燕子不進愁門」。選好日子,父母買上很多菜,兒媳婦鍋上做飯,婆婆燒鍋,一家人吃飯慶賀。 鄉下,父母要分米分面分田地等;城裡,要給一定的生活費。舊時有的還立有分家單。 無論城鄉,青年人婚後都要和父母在一個灶上同吃一段時間。往後,城裡人因工作關系多嫌不方便,鄉下人因各種原因(大多是兄妹多,妯娌間不好處),便另起爐灶,分家單吃。開伙的那天,請親朋好友來吃頭頓飯,稱為「燎鍋底」。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頒布《婚姻法》,廢除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及「童養媳」、「納妾」等封建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擇偶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單位工作人員率先移風易俗,實行戀愛婚姻,訂婚自主,不擇生時,不要聘禮,雙方到民政部門履行結婚登記手續,舉行簡單儀式。但由於傳統婚姻觀念和習慣勢力根深蒂固,農村大多還是強制與自由結合的半自主婚姻,即媒人搭橋,父母作主,當事人點頭。20世紀60年代,青年男女效法外地,實行「旅行結婚」、「集體結婚」,不宴賓客。現時,自由戀愛、自主婚姻早已普及。很多人是靠父母、親戚、同學、好友、老師、師傅等人的介紹或工會、團組織舉辦的聯歡會、游藝會、舞會、茶話會相識相戀結婚的。通過廣播電台、電視台、網路等媒體徵婚和婚姻介紹所尋找戀愛對象的人也越來越多。 建國初,物資匱乏,青年男女只要感情成熟,往往兩只單人床一並就成家了。有的知識青年結婚,邀請親友吃點喜糖,無所謂婚禮。即使在農村,多數青年男女也不刻意追求物質條件,而講究思想感情。20世紀60年代,盆桶傢具乃至衣料棉線要憑結婚證才能適量供應,以敷喜事所需。20世紀70年代以來,農村逐漸出現女方索要彩禮的不良風氣。什麼「毛頭羊、蓋子豬,三轉一響大瓦屋」,「三轉」即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一響」即收音機,還有「過河干」(的確良等化纖衣料)等等。後升格為「四禮不缺塞手中,三間瓦房有電燈」,四禮就是見面禮、優質衣料、上車禮、下車禮。20世紀80年代,女方要求男方准備電視、冰箱、洗衣機、自行車、傢具等大部分甚至全部結婚用品。農村的嫁女開始講究生活質量,什麼「兩棚樓,四合院,打軋井好澆菜,不與老的一個院。」這話也不是不孝順老的,是說現在條件好了,想單住,圖利索。有的男方事先將一些大件新婚用品送至女家,權作女兒出嫁之日的嫁妝。有的還要求男方送數額較大的人民幣。城市,青年男女互相攀比,要求越來越高,婚事開支名目繁多,費用節節攀升。當前,婚房、喜宴已是「老禮兒」,首飾禮服、婚紗照,包括婚車、攝像等在內的婚慶服務和蜜月旅行成了結婚過程中的重要開支。婚宴規模越辦越大,少則二三十桌,多則四五十桌,甚至上百桌,迎娶車隊由以前的一兩輛,增至四五輛,近年有的十幾輛,幾十輛,而且一色的高級小轎車,組成長蛇陣似的迎娶車隊。結婚全套費用在5-8萬的占相當比例,10萬元以上操辦一個婚事的也不乏其人。說明群眾生活日漸富裕,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實際上,多數新人往往工作不久,手頭積蓄有限,大操大辦所需開支幾乎都是父母多年的積蓄,甚至是他們的「養老錢」。目前,婦聯、文明辦、工會等社會組織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的文明新風,引導舉辦集體婚禮、旅遊婚禮、植樹婚禮等,既隆重、熱鬧,又喜慶、節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現時,婚禮多選擇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舉行,新人在飯店准備酒席招待親友。席間,新郎、新娘向來賓依次敬酒,客人和長輩們回說祝賀的話。宴後散發喜糖。而且內容、習俗呈現出中西合璧、傳統和現代相互滲透、緊密結合、豐富多彩的特點,如贈送結婚戒指,新娘著白色婚紗,新郎著西服,設置伴娘,拜堂後新郎抱(或背)新娘上樓進洞房。汽車(轎車)迎娶已成為普遍現象。迎娶汽車漂漂亮亮,喜氣洋洋,車身上綴滿鮮花,車窗玻璃上貼上大紅的「喜」字,稱為「花車」。花車在大街上疾馳而過,吸引行人駐足觀望,成為一大景觀。還有的追求婚禮的新穎獨特,以給賓客及自己留下難忘的記憶,以三輪車迎親,長長的三輪車隊在街市緩緩駛過,新娘新郎的風采路人盡睹。沿用的習俗也有所變異。撒帳多用糖果和彩色紙屑拋撒。拜堂行鞠躬禮。喝交杯酒搬到了婚宴上。鬧新房主要是向新人表祝福,也包括喜宴上的鬧喜,如讓新郎新娘接吻、吊吃果糖,年輕人摟抱新娘與之合影,要求新郎新娘介紹戀愛經過。集體婚禮的新人們有的還向貧困學子捐獻愛心善款,將愛的真諦升華;有的種植象徵愛情長存的「愛情樹」,以銘記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昭示著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Ⅶ 娘家陪嫁的財產是歸妻子所有的嗎

現實困惑

小麗是一位年輕能乾的公司白領,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很受父母的寵愛。小李與小麗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建立起了友誼,慢慢地相互有了好感,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結婚時,小麗的父母購買了全套家電給女兒當陪嫁。但是,兩人因婚後無法共同生活,小李提出離婚。那麼,娘家陪嫁的財產是歸妻子所有嗎?

律師答疑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此案中的家電屬於小麗娘家的陪嫁,在結婚時父母贈與了小麗,當女兒接受這些財產之後就成為女兒個人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此可見,在雙方沒有特別協議的情況下,小麗娘家陪嫁的這些財產不會因為二人結婚而變成共同財產,其仍歸小麗所有。

法條鏈接

《婚姻法》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理薈萃

結婚前雙方獨立擁有的財產,婚後仍屬於個人財產,依法受到法律的保護。

Ⅷ 婚後用婚前財產買房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如果房產是婚後所得,應該怎麼分配呢?房產證上寫了你名字,房子就一定是你的嗎?一起來看看。

一對夫妻在離婚時分房子,如果房產是婚後所得,應該怎麼分割?

A、歸女方所有 B、歸男方所有 C、平均分割 D、不一定

答案:D

對於離婚分房子這件事,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婚後取得的財產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婚後取得的房產也應該是夫妻倆人的,離婚時就該平均分割。

但實際上,即便房產是婚後所得,房款何時支付、資金來源何方、取得房產時有沒有其他附加條件等,都會對房產的歸屬產生影響。

婚前買房婚後拿證 仍屬婚前財產

眾所周知,買房子有個過程,從簽訂合同,支付錢款,到交房入住、辦證確權,往往得經歷一段時間。如果這個過程正好與結婚登記重合交叉,房子的歸屬就需要根據購房出資、產權登記、結婚節點等因素來考量,不一定結婚後得到產權的房子就是兩個人的。

小馬和女朋友小陳相戀多年,二人於2010年登記結婚。結婚前一年,小馬用個人積蓄在北京市昌平區全款買下了一套商品房。不過,因為買的是期房,買房後一直沒能入住。直到2012年,開發商才交房並為小馬辦理了產權證。妻子小陳用婚後的積蓄精心裝修,還購置了全套傢具家電。

幾年後,二人的孩子出生了。小陳和婆婆在照顧孩子方面分歧頻出,最終,日子也過不下去了。小陳向法院起訴離婚,並要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依法分割住房。

法官介紹說,《婚姻法司法解釋一》中規定,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婚前財產屬於一方個人財產。

最終,法院判決房子還歸小馬所有,由小馬補償小陳裝修和傢具家電費用中屬於小陳的部分。

婚禮不是結婚登記 結婚時間以登記為准

我國婚姻法中關於夫妻財產歸屬的規定大體是以結婚為節點來區分的,而由於地區風俗的原因,在有些地方,把婚禮儀式視為結婚的開始,容易給當事人造成一些法律理解上的誤區。

王先生和女友趙女士幾年前按照家鄉風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由於趙女士單位特殊,對配偶身份進行了一定時間的政審,直到婚禮一年後,二人才辦了結婚登記。

小夫妻舉辦婚禮後,王先生的父母拿出積蓄,又賣了一套房,全款給兒子買下了一套北京市西城區的二手學區房,為小兩口解決了後顧之憂。房本在王先生辦理結婚登記後兩個月辦了下來,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婚後,二人因為工作原因聚少離多,感情疏遠。趙女士最終起訴離婚,並認為西城區的這套房子是二人舉辦結婚儀式後,王先生父母贈與兩個人共同生活居住的,應當按照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法官介紹說,趙女士認為辦了婚禮後買的房子就是婚後購置,但法律條文中所指的結婚應當做嚴格解釋,我國法律採取的是登記結婚制,只有辦理具有法律效力的結婚登記後才能認定為雙方具有法定夫妻關系。

此案中,王先生父母全資購房,產權登記在王先生個人名下,又是在結婚登記之前,法院最終認定該房屋屬於王先生的個人財產。

出資時間資金來源 是判定共同房產的關鍵

從以上案例中不難看出,在司法實踐中,買房的錢是誰的?什麼時候出資購買的?這是認定夫妻共同房產的兩大核心要素。

西城法院民六庭副庭長張爽告訴記者,夫妻婚後對房產有共同出資行為,房產才有可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目前,父母資助購房或一方婚前付了首付,婚後雙方一起還貸等情況十分普遍,雖然增加了判定的復雜性,但仍有原則可循。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通常會判決房屋產權歸登記方所有。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由獲得房產的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房產證上寫了你名字 房子也未必是你的

結婚買房,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離婚後房子歸誰?請看以下案例:

大場景:當房產證上只有一個人的名字時

情景1:他結婚前全款買了套房,這房子是他的?

答案:必須的!

解答:根據新《婚姻法》規定,他婚前全款買的房屬於他的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後也不會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所以,萬一他結婚了,夫妻感情不和出現離婚,這套房子也仍屬於他一個人。

情景2:結婚前,他貸款買了套房。這房子還是他的?

答案:那可不一定。

解答: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情景3:婚後他爸媽全款買了套房,登記在了他名下。這房子肯定是他的?

答案:是的。

解答: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房子,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相關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也就是說,這房子還是他的哦!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咋說,就是連牆角都分不到。

大場景:房產證上寫著兩人的名字

情景1:這房子是他全款買的,這房子歸他倆?

答案:不一定!

解答:「舉個栗子」,大牛和小妞在結婚後全款買了套房子,房產證上寫了兩個人的名。但一旦他倆因離婚鬧上法庭,如果說小妞沒有證據能證明她買這房子時出了錢 ,這房產證上就算是有她的名字也是白搭的。在財產分割時,法官仍能判這房子歸大牛。

情景2:倆人一起貸款買的房子,是他倆的?

答案:是的。

解答:如果這房子是他婚前貸款買的,婚後又加上了她的名字,那婚後這房子增值的部分和共同償還貸款的部分,除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視為共同財產。 如果這房子是倆人結婚後湊了首付,一起貸款買的,那自然也是共同財產,歸倆人了。

情景3:這房子是他父母出錢買的,但寫了他倆的名字,這房子是他倆的?

答案:如果沒有「借條」,這房子就是他倆的。

解答:如果這個情景是真的,那麼這房子將被認定為他倆的共有財產。如無「借條」等其他證據,父母的出資也將被認定為贈與夫妻兩人的,歸雙方共有,即便是他倆鬧離婚,父母也無權索回出資錢款。

Ⅸ 關於新的婚姻法

如果他父親願意在你們結婚後把房過戶到你們兩人名下,是可以的。辦理贈與手續就行,登記一人為產權人,另一人為共有人即可。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