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國際經濟法
① 國際經濟法方向的碩士畢業論文該選什麼題目好
如何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題目 有人說:選對了題目,等於論文完成了一半。這話可能有些極端,但也不無道理,因為選題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論文的價值,也關繫到研究的成敗。所謂「選對了題目」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課題有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指課題有研究的可行性。關於前者,各位老師的文章中也有較多涉及,這里主要談談後者,而且所談的只是一些比較具體的細節問題。 一個課題無論多麼有意義、有價值,如果不具備研究的可行性,也就是說自己不具備研究的條件,也是不能選作畢業論文的題目的。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中,考慮一個題目是否合適,是否可以選取,主要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 首先,資料條件是最為重要因而也是最值得重視的條件。 資料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憑借,是學術見解產生的基礎。撰寫論文,從事研究,不能沒有資料,而資料又不是隨手可取的,資料條件並不是對於每個人都相同的。科學研究資料的種類很多,而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最常用的資料就是文獻資料。每個人都處於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可以經常利用的圖書情報機構有限,而任何一個圖書情報機構都不能無所不包,為此,選題時就要考慮能否拿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經過努力之後,得到的資料是否齊全、夠用。 其次,時間條件和導師指導條件也是選題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論文的寫作是一個過程,是否具備充足的時間條件,直接關繫到論文能否完成及完成的質量。畢業論文通常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就更要求作者在選題時充分考慮時間條件,根據時間條件,衡量課題的大小是否適中及難易程度是否恰當。 為使論文寫作的時間盡可能充裕一些,選題應當盡可能早一些,但是,這也並不是說越早越好。選題過早,對自己所學專業缺乏深入的了解,專業知識的儲備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選題就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也就很難找到一個真正理想的題目。究竟在什麼時候選擇並確定論文的題目為妥,要視作者的專業課學習情況而定。以大學本科生為例,大多數人應從二、三年級開始考慮論文題目,至少應當先有一個大致的研究方向,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不斷思索、不斷積累,待准備工作成熟之後,再用二、三個月時間集中撰寫、完成論文。很多高校都把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安排在最後一個學期,而且僅給十周左右的時間,如果從選題到寫作的全部工作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顯然是不夠現實的。另外,論文題目的選擇並不都是一次到位的,有時會有變動或調整,這就更需要在時間上留出餘地。 導師指導條件對於青年學生及所有缺乏研究經驗的人來說,都是在選題時所應考慮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條件。如果感到自己缺乏研究經驗,沒有獨立完成課題研究的把握,就必須格外重視導師的條件。任何一個學科的專家都不可能樣樣皆通,無所不能,在導師所熟悉的專業領域內選題,容易得到更為具體、細致的指導。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確定論文題目,開列參考文獻目錄,幫助學生制定寫作計劃,審閱開題報告及論文提綱,解答疑難問題,評審論文等等。有經驗的指導教師總是能夠非常到位地指導學生作好每一個階段的工作,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最後,駕馭問題的能力更是選題時不可忽視的因素。這里所說的駕馭問題的能力主要是從研究題目的大小是否適中的角度著眼的。對不同級別的畢業論文的篇幅,通常有著不同的規定。而從總體上看,畢業論文的篇幅相對較長,為此,如果研究的問題太小,則難有展開的餘地,寫出的論文常會給人一種繁冗、龐雜,「小題大作」之感。相反,如果題目過大,而作者的研究能力及研究經驗不夠,則無法把問題研究得非常深入、透徹,寫出的論文常會流於膚淺、空泛,給人一種「大題小作」之感。應當說,畢業論文的題目過大過小,都是不利於寫出高水平的文章的。相比較而言,對於青年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甚至碩士研究生而說,「小問題」要比「大問題」更容易駕馭,「小題大作」要比「大題小作」更好一些。 為防止「大題小作」,作好課題的限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課題的限定,把所要解決的問題集中到一點上,有利於深入分析、廣征博引,把問題談深談透,把文章寫得更有深度。 清人魏禧說過:善作者能於將作時刪意,未作時刪題。在論文寫作中,「刪題」就是刪掉可有可無的問題,把全部研究和論證都集中到一點上。有些缺乏研究經驗的學生不懂得如何限定題目,常把一個大得驚人的問題作為論文題目。譬如,有一位學生只是對魯迅散文的某一方面的特點感興趣、有見解,但寫出的文章卻叫作《魯迅創作論》,顯然,在一篇大學生的畢業論文中,完成這么大的一個題目是很不現實的。既然是《魯迅創作論》,文章內容就要面面俱到,對有關魯迅創作的各個方面的問題都進行論述,至少要有所涉及,結果自己對問題的某一方面的獨到見解反而得不到充分闡釋,甚至被完全淹沒,文章內容顯得非常平庸。假如作者能對課題逐層加以限定,就可能會得到一個較為合適的題目:魯迅創作論--論魯迅散文--論魯迅散文的藝術特色--論魯迅散文深沉含蓄的藝術特色,假如覺得魯迅所有的散文作品作為研究對象仍有一定的困難,還可以只把突出地表現這一藝術特色的散文集《野草》作為研究對象,最後把研究題目定為「論《野草》深沉含蓄的藝術特色」,便於作者集中研究,寫出有有見解的文章。
② 求一份本科國際經濟法的畢業論文!只要不和百度原文一樣就可以!要有一些改動!過了給支付寶打5元
呵呵,這二逼。一份論文至少1000吧!
③ 經濟法的畢業論文選題
淺議國際經濟法的價值
④ 急求一篇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題目是關於經濟法的),謝謝!
請關注CCAV2每晚消費主張後的經濟與法節目……好吧我這是廢話……
論文的話你可以到淘寶版網搜索網店:權論文寫作精品文集坊分店,老闆是遼寧阜新的,我的同學都是在他那裡下載寫作的,希望能幫到你吧~
因為畢業論文不太會寫果然還是去找點專業的參考別寫跑偏了……
⑤ 法學碩士論文有關國際經濟法的較容易寫的論題求推薦
OK ,可以幫忙選題。
⑥ 有誰寫過國際經濟法相關的論文呢
國際調節與國際經濟法學科理論新視角,這個題目應該不錯的。大國際經濟法觀點的產生有其歷史根源。以WTO為代表的國際調節及其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將促使人們對傳統國際經濟法理論作反思 ,並在國際經濟調節及其立法的基點上重構國際經濟法學科理論體系。
當時也是不會,還是同學給的莫文'網,專業的就是不一樣啊,多看看吧
⑦ 急求本科國際經濟法論文範文一篇,題目是 :淺論 WTO規則下代表第三國的反傾銷行動制度
國外反傾銷對我國出口影響日趨嚴重
1、案件數量迅速增長。我國遭受的反傾銷案件總數居世界各國之首,佔世界反傾銷案件總量的比重14%左右。
2、涉案商品范圍日益擴大。幾乎涉及到我國出口商品的所有類別。
3、被徵收的反傾銷關稅稅率越來越高。使我國相關企業不得不放棄在出口國已有的市場份額。
4、涉案金額不斷提高。截至目前,國外對我國實施反傾銷及保障措施影響我國出口累計已達170多億美元。
5、實施反傾銷的國家和地區日益增多。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實施了反傾銷。
6、實施反傾銷帶有很強的歧視性。根據WTO反傾銷協議,構成傾銷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產品以低於國內的價格或向第三國出口的價格向進口國進行銷售;二是銷售的數量猛增;三是銷售的產品對進口國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且這種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一些西方國家所確定的傾銷並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有時甚至根本不具備任何傾銷的條件,在確定哪些是傾銷產品方面帶有主觀性。
辯證地說,事情的影響總是兩面的,對華反傾銷也有其正面的影響,如促進我國廠商規范經營行為,有利於我國反傾銷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等等。但是,顯然其負面的消極影響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更為直接和現實,後果也更為嚴重,主要的負面影響有:直接經濟損失。擠壓出口市場。影響相關產業發展:牽涉到各種相關的上游產業產品及該產品的零部件擴散,從而影響到這些產品的出口和這些產業的發展。阻礙出口產品結構升級。
中國屢遭國外反傾銷指控的原因剖析
1、貿易保護再度興起。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國外貿出口持續快速增長,且產品銷售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容易成為反傾銷的目標
2、「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歧視待遇。
3、反傾銷連鎖效應。
4、出口秩序混亂引發的低價促銷。
5、商品出口目的地過於集中。我國約有75%的出口產品(含我國香港轉口)集中在北美和西歐市場。2002年,對美國、日本、歐盟三大經濟體出口就占當年我國出口總額的51.2%,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沖擊進口國家或地區的市場,從而引發該國反傾銷。
6、反傾銷應訴不力。由於反傾銷應訴法律和機制不健全、專業人才匾乏和企業應訴反傾銷意識淡薄,我國反傾銷應訴工作嚴重滯後。
(一)外因方面
1、「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觀念根深蒂固。
2、中國對外貿易額的迅速增長。
(二)內因方面
1、出口結構失衡。就商品結構而言,我國的出口多為輕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及機電、電子等低附加值的商品,而這些商品大多是與創造就業機會密切相關的。由於主要出口市場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上升,進口國政府、工會等出於維持就業的考慮對進口競爭產業實施貿易保護,對進口商品加以限制,因而我國出口的許多商品也就成了其反傾銷的對象。就市場結構而言,我國直接出口和經香港轉口的出口中有65%是以歐美為目標市場的,出口市場過於集中。對某一地區出口量大且急劇增加勢必對當地市場產生沖擊,而成為反傾銷的對象。
2、國際營銷謀略不足。一是價格競爭過度,同行競相壓價,給進口國留下了「低價傾銷」的印象。二是競爭手段單一。中國出口企業單純依賴低價戰略打入國際市場的居多不注意口味、款式、包裝等方面的改進和創新。三是缺乏宏觀調控。一些企業未能把握國際市場和進口國行情,及時調整出口商品的價格和數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湧入進口國,增大了對華反傾銷的概率。
3、法律應訴不力。
我國應對反傾銷的對策
一、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配合政府宏觀調控
1、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反傾銷預替機制
2、組織行業培訓, 規范反傾銷工作程序
3、利用爭端解決機制維護會員企業權益
二、轉變企業經營觀念, 積極應訴
1、加緊制定中國的《反傾銷法》
2、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反傾銷專項資金
3、構建預警監控體系
4、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與協調功能
5、加快設立反傾銷人才培養機制
三、改變出口賈易結構,創建海外工業因區
應對國外反傾銷的主要措施
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1)積極爭取「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使更多的國家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同時,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另外,我國政府要在世貿組織新一輪談判中與有關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合作,爭取修改反傾銷協議中的不合理條款,為我國企業爭取一個公平競爭的國際環境。
(2)建立健全反傾銷應訴機制。一是盡快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完善信息通報制度,爭取產業保護的主動權。二是加大獎懲力度。對積極應訴和勝訴的企業給予獎勵,對不應訴或在應訴中表現消極的企業給予處罰。
(3)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努力擴大跨區域的雙邊經貿合作范圍。通過互利安排,消除貿易歧視和貿易保護,減少貿易摩擦,規避國外反傾銷。
(4)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繼續深入、均衡開拓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的同時,有步驟、有選擇地積極開拓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使我國出口市場在全球形成合理的、有層次的多元化布局,從而分散市場風險,擴大出口。
2、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1)履行協助、協調職能,必要時可代表國內企業應訴國外反傾銷。
(2)規范出口競爭秩序。
(3)建立良好的對外關系。
3、積極發揮出口企業作用
(1)實施「科技興貿」戰略。
(2)健全企業內部應訴反傾銷機制。
(3)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
1、推進經濟改革,摘掉「非市場經濟國家」帽子。
2、主動對外溝通,營造良好貿易環境。
3、建立獎懲機制,鼓勵企業積極應訴。
4、加強宏觀調控,制止惡性出口競爭行為。
5、轉變營銷觀念,實施多元化國際營銷戰略。
6、加強財務管理,健全會計資料。
7、培養專業人才,積極應訴反傾銷。
8、拿起反傾銷武器,保護自己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