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法ppt下載
㈠ 有沒有《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如果單指某個法律名稱,沒有《《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但如果去掉書名號,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就是指法律類別名稱,泛指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相關法律、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釋的統稱。
㈡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誰有全文 發一下 謝謝
首先要跟復您解釋一下:並沒有「勞制動與社會保障法」這個法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分別是兩個部門法體系(部門法是法學名詞,也稱法律部門,勿進行字面理解,詳請網路),前者目前有單行的法律即《勞動法》,由該單行法與《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構成,後者尚無單行的法律,目前由《社會保險法》等法律和相關法律法規構成。
至於前述提到的三個法律名稱,網路和國務院網站均有具體的條文。至於兩個部門法體系涉及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於條文太多,我就不一一給你列出了。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或學習,建議去書店尋找法律匯編翻閱或購買。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典》等,其中法律出版社的《勞動法典》(暗金色書皮,是各匯編法典中的一部)比較不錯。
㈢ 圖片中是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一個論述題,還請各位網友幫忙解答,謝謝
其實這道題目是有爭議的
1,關於第一條提問,本身是存在爭議的
理由: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解釋,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一般勞動者屬於狹義的勞動者,其中「學生」身份的人其職業是被認定為「學生」而非一般勞動者,因此全日制在校生不能認為是一般勞動者。由於不能認定一般勞動者身份,也就很難認定可以成為勞動合同主體。
但是根據原勞動部意見第四,第十二條的相關解釋,由於馬紅麗已經取得畢業生推薦表,而且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勞動關系的行為明顯,應當認定雙方有意向建立勞動關系,可以視為勞動關系建立且有效。
月長石個人意見: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規,對臨近畢業的畢業生建立勞動關系的法律界定存在嚴重爭議,在法律未修改的前提下,月長石個人認為馬紅麗不具備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資格。理由上面已經闡述。
2,根據第一條解釋,本案中馬紅麗與該用人單位之間存在的關系應當視為一般勞務關系而非法定的勞動關系,可根據合同法進行約定,而不能適用於勞動合同法。
3,由於無法認定勞動關系,自然不存在勞動爭議。
4,因為馬紅麗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不屬於勞動關系,不存在勞動爭議,因此仲裁應當駁回馬紅麗的訴求。
而由於沒有勞動關系存在,用人單位行為也就不存在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情況,適用於合同法。
另外,本案月長石個人認為由於法律的界定,馬紅麗和用人單位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但不代表馬紅麗和用人單位之間不存在關系。一般勞務關系在出現糾紛時,適用於民法,侵權責任法及合同法,如馬紅麗的損害確實和用人單位存在直接關系,馬紅麗可另行向法院起訴主張賠償。
PS:月長石這里的解釋是基於認為馬紅麗不具備勞動關系建立主體的資格而做出的判斷,但由於這一點目前存在很大爭議,尤其是馬紅麗已經取得畢業生推薦表。目前已知部分地區出台的規定是認為這種情況已經可以認為畢業,而有些地區則認為只有持畢業證書後才能認定其畢業生身份,因此本案如果真實發生,實際判決可能要根據地方不同而決定。
㈣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案例分析
答;景某部分請求能得到法律支持;一、因為雖然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景某提供了有償勞動,用人 單位並對景某實施了管理,雙方履行了勞動內容,仲裁院會按照雙方實際履行合同內容確定雙方承擔權利和義務。2010年1月至3月工資應得到支持。
二、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得不到支持;因為《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人之日起超過一個月至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方屬無期限勞動合同並應補簽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應簽書面勞動合同未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不屬勞動報酬范疇,屬懲罰性「工資」,勞動者應在自己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一年內主張,景應在2009年10月1日主張11個月雙倍工資,最晚在2010年9月31日前主張雙倍工資(註:2009年10月後每晚一個月主張,雙倍工資少一個月)。所有景某主張雙倍工資已超過仲裁期限,得不得支持。
㈤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內國勞動容學會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協會勞動關系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直屬事業單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僱主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深圳市企業家協會維權工委專家顧問。主要研究領域:勞動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
㈥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個人意見:勞動仲裁委員會應該支持謝某的申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國家法定節日專加班的應屬當支付勞動者百分之三百的工資,且不能以補休代替。周末假日加班應該支付百分之二百的工資,但可以以補休代替,但用人單位只給了2天補休。故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謝某的加班費。
以上僅供參考。
㈦ 求兩題——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案例分析題
2個問題都來是06年的,到目前自都已經超過時效!
針對案例一:
法院的做法不能說一定是錯誤的,如果你以債務糾紛起訴,法院應該受理,享受2年的訴訟時效,如果牽扯到工資拿就屬於勞動爭議,應當先走勞動仲裁!如果走勞動仲裁程序的話,工資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是不超時效的,但是該案例中約定了支付工資的時間為2007年1月,那時效是1年,也就是說到2007年12月31日內,都可以!
針對案例二:
1、產假至少90天,晚婚晚育、難產、雙胞胎等情況還會相應增加產假,產假期間按原工資享受待遇!生育費用生育保險如果沒有報銷的話,可以要求單位承擔!
2、社會保險應由單位承擔相應部分,申請勞動仲裁可以要求單位支付!
3、哺乳期間,應享受每天1個小時的時間!
4、住房公積金不屬於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可以到相應征繳機構投訴!
㈧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案例,求解析
個人認為,一般情況,在單位招聘時,會發應聘要求,如果他不招農民工的話,他就會寫需要本地戶口的居民,這個是不違法勞動法的。
1、仲裁委受理的是有勞動關系的案子,既然都沒有參加工作何來勞動關系。
2、特定崗位解決特殊人群的工作,不違法。
3、監察大隊會受理,但不一定能解決。
㈨ 社會保障法規、社會保障基礎知識 這兩個資料發我下哦
已發送
請注意查收
考試資料--社會保障基礎知識、社會保障法規
發件人:loulan211 <[email protected]> 查看 添加
時 間: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下午3:20 純文本 |
收件人: qyylys <[email protected]>
附 件:1 個 ( 考試資料--社會保障基礎知識、社會保障法規.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