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報銷規定屬於經濟法還是稅法

報銷規定屬於經濟法還是稅法

發布時間: 2022-03-18 20:18:18

A. 經濟法中五大稅法有

分為五大類有28個稅種,:
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1)增值稅;(2)消費稅;(3)營業稅;(4)關稅;;(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6)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
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1)企業所得稅;(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3)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
3.財產稅類。包括10個稅種:(1)房產稅;(2)城市房地產稅;(3)城鎮土地使用稅;(4)車船使用稅;(5)車船使用牌照稅;(6)車輛購置稅;(7)契稅;(8)耕地佔用稅;(9)船舶噸稅;(10)遺產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的。
4.行為稅類。包括8個稅種:(1)城市維護建設稅;(2)印花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4)土地增值稅;(5)屠宰稅;(6)筵席稅;(7)證券交易稅(未開征);(8)燃油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
5、資源稅類:資源稅。
6、其中;(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7)牧業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5)屠宰稅;(6)筵席稅;五個稅種已停徵。
車船使用稅與車般噸稅合並為車船稅。
原企業所得稅與原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合並為企業所得稅。
所以現行稅種實際只有21種。

B. 稅法和經濟法一樣嗎

稅法主體是稅收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和稅法的基本要素,是稅法上的一項基礎性版制度,權包括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兩個方面。征稅機關是主要的征稅主體,征稅委託主體和征稅協助主體則是征稅相關主體;納稅主體包括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納稅擔保人,稅務代理人等屬於納稅幫助主體。
稅法主體是稅法上的一項基礎。

C. 求高人建議:第一次考CPA。是會計+稅法+經濟法,還是財管+稅法+經濟法呢

cpa初次報考要選擇先考什麼科目是一件很重要又很糾結的事。

初次報考,那就跟綜合考試沒什麼關系了,要先通過六科專業考試,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那麼問題來了,六科專業考試要一起考嗎?還是先考哪幾科呢?

首先,注會專業六科一起考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當然,除非你是學霸,你有很多的時間來復習這六科科目,你對注會專業知識已經學習得差不多了,而且基本都能弄懂。另外,一次考一科也是不明智的選擇,既費時間又不容易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因此,沒有優先條件的情況下,先易後難再易,是比較好的安排。

1、會計一定要先考。這相當於是基礎學科,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也為後面幾科的備考打好基石。

2、稅法和經濟法可以選擇和會計一起考。法律的東西,無非就是背背背,理解上也是不難的,既涉及到會計的內容,又不是完全承接會計的知識。而且在復習稅法和經濟法的時候,還可以鞏固一下會計的基礎知識。

3、審計建議單獨一次考。審計是注會考試中比較難的一科,有過審計工作經驗的考生相對來說還比較好把握,對於沒有接觸過審計工作的考生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要花費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消化掌握。並且審計是基於會計基礎上的,所以審計和會計一起備考並不現實,最好就是先復習考完會計,再去考審計。

4、財務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可以一起考。這兩科都是管理范疇的,財務主要是計算,各種計算,記好公式是關鍵,把公式理解透了記熟了其實也不是很難。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主要就是背,和上面稅法經濟法一樣,就是靠的記憶力,因此難度不大。

  • 綜上所述,最佳報考順序為:

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基礎且比較簡單,給自己點信心)

二、審計(較難,獨立復習增加通過幾率)

三、財務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稍微簡單,讓自己最後能輕松一點)

當然如果覺得分三次報考時間跨度太長的話,可以把最後兩科往上挪,財務管理放到第一批,公司管理和審計一起。

  • 這是一般人的安排,具體的話,如果你已經學過了中級財管和會計基礎,那麼,會計和財管當然要放在第一次考,尤其是會計,是後面審計科目的基礎,一定要第一次考。因此可參考「會計+稅法+經濟法」,或者「會計+稅法+經濟法+財管」。

D. 個人所得稅法屬於經濟法嗎

不屬於。屬於稅法。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於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頒布)、稅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以及由中國各級稅務機關發布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規定,構成了現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主體法律基礎。

E. 中國稅法是屬於經濟法嗎

准確地說,應該是不屬的。稅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與經濟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回在:一是調答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的是市場調控、經濟管理、社會分配等特定的經濟關系;而稅法調整的稅收法律關系不僅與經濟活動有關,還包含行使國家職權、實現稅務行政管理職能的內容。二是功能作用不同。經濟法的作用主要是協調經濟運行,限制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和其他負面效應,保障社會公共利益;而稅法最基本的作用是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盡管近年來稅收作為實現國家經濟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在經濟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使稅法在功能作用上與經濟法有重疊,但二者的基本作用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三是法律性質不同。總體上稅法屬於義務性法律規范,而經濟法屬於授權性法律規范。四是爭議解決方式不同。經濟法主要採取協商、調解、仲裁、民事訴訟等爭議解決方式,而稅法更多地採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

F. 第一年到底是選擇稅法和會計還是稅法和經濟法

初級職稱的經濟法基礎中包含經濟法和稅法兩部分內容,而cpa的經濟法專內容僅僅是經濟法屬,但要比前者里經濟法的內容豐富完整的多。這兩個我考過,所以很把握地告訴你。
這里和你說一下初中級職稱和cpa的不同。他們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職稱,後者注冊會計師是一種職業,從事的是審計工作。就像在大學里,一位老師的職稱是教授,而職業是老師一樣。
不知道我的例子你懂了沒~~o(∩_∩)o~
中級沒考過,不亂說。但是cpa的稅法我考過,考試內容是圍繞注冊會計審計工作的需要而設的,自然,它的內容一定會比中級的稅法難和全。

G. 稅法和經濟法之間有什麼關系嗎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1.經濟法

(1)經濟法是有重點可以抓的,每年的新增章節,加上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都是必考的大題,有人說把這幾章搞好了就可以去考試了。但是我覺得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把其他章的要點熟悉好了拿多點客觀題的分對及格也比較有保證。其實有些小章節每年考的題都差不多,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會計法》那一章,連續幾年的最後一道單選都是考對會計造假的法律責任,這里書里只有2個點,每年輪著考。這些分都很好拿,為什麼要隨意放棄呢?

(2)經濟法復習的方法主要是記憶,書至少要看三次以上,第一遍是弄懂,第二遍是熟悉,第三遍是鞏固,當然重要的知識點還要總結出來再多加錘煉。建議對著郭守傑的講義一起看書,裡面有重要知識點的歷年考題羅列總結規律,有對相似知識點歸納對比幫助記憶,先不要說他押題的准確與否,這都是一份能幫你找到復習方向和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東西,特別對初次考試的人更有幫助。

(3)其實對文科不是很差的人來說,經濟法應該是比較好過的一科,因為它是唯一沒有計算題的科目,不會有明明會做卻因計算錯誤而失分的問題出現,所以只要你肯下苦功去背書,有條理有重點地去記憶,這一科應該難不倒你的。

2.稅法

(1)稅法的大題重點也比較明顯:

增值稅(進項扣除的幾種規定:包裝物,運費等;銷項特殊稅率企業;出口退稅)

企業所得稅(以前內外資各佔一道大題:都是考比較常見的扣除項目,不會考生僻的),個人所得稅(N多種收入計算所得稅:納營業稅的收入要記得扣除營業稅),

某些小稅種穿插(如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結合;比如某年發神經考了印花稅的一堆稅率,征管法處罰與所得稅計算結合)。

這些類型的題目在平時的練習中都會遇到的,其實稅法的大題不會有什麼偏題怪題,也不會像財務成本管理的計算數據那麼繁雜,但是卻有著你想像不到的陷阱(一般是書里的特殊規定,考試時千萬要仔細看好題目的每一句話),所以一定要注意大題的練習,把在做題中踩過的陷阱作適當標識或總結來提醒自己,從而減少你考試時犯錯的機會。

(2)稅法的知識點很多很繁,其中又包含了大量數據,記憶起來十分有難度,所以很多人都會放棄其中大部分的小稅種,而專攻那幾個會出大題的章節。其實,稅法的小稅種才是好拿分的地方,它比起那些繁雜無比的大稅種不知好記憶多少倍,只要你稍微有一點耐心,理清一下每一章的幾個記憶要點(適用,計稅方法,稅收優惠,徵收期與徵收地,處罰等),很多客觀題的分就手到擒來了,對於一個有50分客觀題的科目,這部分才是你拿分及格的關鍵。而大稅種雖然繁雜難記,但是出大題的地方絕對是那些比較固定的重點,某些生僻難記的地方如果實在頭痛放棄也無妨。同時,要重點關注書中近兩年新增的零散規定,這些一般考不了大題,卻是客觀題必出的地方。

(3)稅法的題量很多,做不完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為了趕速度而導致頻頻算錯或踩到陷阱的丟分,寧願放慢一點點速度來保證會做的題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要重視客觀題的拿分,如果五十分的客觀題你能拿到大部分,那你離及格也不遠了。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H. 初級會計基礎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准則,那經濟法基礎的依據是什麼呢

經濟法基礎的依據是經濟法和稅法二者都有。

I. 稅收徵收管理制度屬於經濟法嗎,兩者什麼關系

稅收徵收管理制度不屬於經濟法,是稅法。
經濟法是運用民法行政法刑法訴訟法等內基本容法律的手段來調整經濟關系的法規;稅法是指稅收管理體制、各稅種的納稅義務人、稅率和徵收方式與范圍等。
稅法與經濟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首先,稅法具有較強的經濟屬性,即在稅法運行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經濟分配的進行;其次,經濟法中的許多法律、法規是制定稅法的重要依據,例如,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立法就與「公司法」、「企業法」、「個體經濟法」等配套制定的;再次,經濟法中的一些概念、規則、原則也在稅法中大量應用,如,公司、合同的概念在企業所得稅、印花稅中的使用等等。

J. 稅法是行政還是民事

稅法屬於經濟法,既不是行政法也不是民法。
稅法實體法包括《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法律部門劃分如下:
1.憲法(包括:憲法、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
2.行政法(包括: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
3.民商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和繼承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4.刑法。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5.經濟法(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土地管理法等等。)
6.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作為實體法的對稱,不能簡單地把程序法與訴訟法或者審判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非訴訟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
7.社會法(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8.軍事法即有關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包括《兵役法》、《國防法》、《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以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熱點內容
民法典六百三十八條第二款 發布:2025-07-03 22:01:53 瀏覽:483
2014勞動法司考真題 發布:2025-07-03 22:01:48 瀏覽:133
政府法律顧問團成員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03 21:56:37 瀏覽:696
福州倉山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03 21:52:47 瀏覽:781
分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3 21:44:06 瀏覽:553
民法的天龍八部 發布:2025-07-03 21:43:39 瀏覽:955
登報聲明作廢的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3 21:40:05 瀏覽:517
勞動法關於教師寒暑假的規定 發布:2025-07-03 21:27:45 瀏覽:736
關於新冠肺炎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3 21:20:38 瀏覽:972
刑事訴訟法第51條96條 發布:2025-07-03 21:14:24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