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用工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用工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3-20 15:54:20

Ⅰ 農民工勞動合同法-

1、農民工同樣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版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權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2、具體做法可向當地12333勞動熱線電話咨詢。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這些法對私企用工的違法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的淵源,是指合同法的表現形式。我國合同法的淵源主要有: (―〉法內律
民法通則》容是中國民法的基本形式,也是合同法的重要淵源。《合同法》是合同法最基本的法律淵源,是調整合同關系的基本法。
(二)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
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及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有關合同實施條例的行政規章,均是合同法的淵源。如國務院制定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農副產品昀銷合同條例》等。
(三)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
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有關《合同法》所作的立法解釋,也是合同法的淵源,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這些合同法的淵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四)國際條約或國際慣例
有關的國際條約,即我國已加人的條約,是我國合同法的重要淵源。同吋,一些重要的國際慣例,也是我國合同法的淵源。

Ⅲ 新勞動合同法規定 關於個人承包用工的新規定

中華人復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制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五章 特別規定
第一節 集體合同
第二節 勞務派遣
第三節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規定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時間了嗎

中華人民共抄和國勞動合襲同法中未明確規定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時間。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第四條對企業制定工作時間及其他規章制度做了規定,附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詳細內容如下,供參考: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對用人單位分支機構的用工主體資格是如何規定的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對用人單位分支機構內的用工主體資格的規定如容下:
一是規定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也就是說,這類分支機構可以作為用工主體直接用工,以分支機構的名義依法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勞動保障監察、勞動爭議處理中以分支機構的名義作為行政相對人、當事人。同時,根據民法通則、公司法等法律規定,分支機構不能獨立承擔全部法律責任的,由設立的用人單位承擔。
二是規定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託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也就是說,這類分支機構不能作為用工主體直接用工,只能受用人單位委託,以用人單位的名義依法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勞動保障監察、勞動爭議處理中,以用人單位作為行政相對人、當事人,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由設立的用人單位承擔。

Ⅵ 用工協議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1、使用的法律、法規不同

勞動合同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勞動人事部門頒布的有關勞動人事方面的規章。而就業協議目前無法可依,只能使用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和有關政策。

2、適用主體不同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的協議,只要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符合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無欺詐、脅迫等手段.經雙方簽字蓋章,合同即生效。而目前的就業協議陳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方簽字、蓋章外,尚需學校介入。

盡管學校不是主體一方,不作為協議的一方簽字,但學校作為簽證登記方,必須在協議書上蓋章,沒有經過學校鑒證登記的協議,不列入學生就業方案。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對就業協議進行監證,旨在保護學生與用人單位的利益,維護協議的嚴肅性、確保協議的有效性。就業協議書上除了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簽字蓋章外,還必須有元人事權的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的簽字蓋章。

3、適用的人員不同

勞動合同可以適用於各類人員,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只要有勞動能力並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經過供需見面、雙向選擇,一經錄用都可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而就業協議適用的人群只限於高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

4、簽訂的內容不同

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的內容包括7項必備條款(前面已經詳細講述),除此之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條款十分齊全。相比之下,就業協議的條款就比較簡單,主要是畢業生如實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情況,願意在規定期限內到用人單位報到並服從用人單位安排;用人單位如實向畢業生介紹本單位情況,同意錄用該畢業生等。

5、簽訂時間不同

一般就業協議簽訂在前,是高校前畢業生在找工作過程中,落實用人單位後簽訂的;勞動合同簽訂在後,是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後簽訂的。畢業生雙向選擇成功後,由雙方簽訂就業協議,並經學校登記、確認,畢業後憑學校報到證到簽訂就業協議的用人單位正式報到。學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後,雙方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就業協議約定條款訂立勞動合同,並辦理有關錄用手續。

勞動合同訂立後,就業協議就自動終止了。當然,這也不是說原來的協議條款就不管用了。就業協議中的有關條款,包括合同期、服務期、試用期和福利待遇等符合勞動法的內容.應當作為簽訂勞動合同的依據。

(6)中華人民共和國用工合同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Ⅶ 用工單位跟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屬於違法嗎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屬於違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解決辦法:

如用人單位不願簽訂勞動合同,農民工可向當地勞動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要求糾正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

用人單位不簽合同的法律責任有:

1、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2、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3、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用工滿一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按《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應當從滿一個月的次日起,向勞動者支付二倍工資。

用人單位用工滿一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強制性規定。

勞動者隨時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六)款、《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十)款規定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

(7)中華人民共和國用工合同法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可以把第六條和第七條聯系起來理解,用人單位在一個月內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屬於合理期限,超出一個月就應該支付雙倍工資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第五十八條是所指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是一個意思嗎若是為什麼要用兩種提法

不是。
勞務派遣單位是用人單位,接受單位為用工單位。舉個例子,A企業把員工派遣到B企業工作,A企業就是用人單位,B企業就是用工單位。

Ⅹ 現在這個勞動法還能用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

你所述的正是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現在當然有效

熱點內容
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有 發布:2025-07-02 19:42:13 瀏覽:23
法律責任免責的形式 發布:2025-07-02 19:18:07 瀏覽:81
逍遙手寫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7-02 19:12:35 瀏覽:516
認真貫徹執行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2025-07-02 18:58:38 瀏覽:841
勞動法3005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2 18:57:00 瀏覽:540
地方規章撤銷 發布:2025-07-02 18:55:33 瀏覽:3
道德與同情心 發布:2025-07-02 18:50:47 瀏覽:711
2017司法考試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02 18:48:25 瀏覽:397
電儀車間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2 18:40:02 瀏覽:447
廣安法院訴訟 發布:2025-07-02 18:35:0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