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注會報考經濟法搭配啥

注會報考經濟法搭配啥

發布時間: 2022-03-21 07:08:20

『壹』 cpa報考科目搭配有哪些

CPA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每個階段的考試科目都不同。
專業階段考試科目: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專業階段考試報名人員可以同時報考6個科目,也可以選擇報考部分科目。綜合階段考試科目: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
考試范圍:2018注會考試范圍均是根據《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2018年)》和《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綜合階段考試(2018年)》確定的。
科目搭配建議:
雙科報考組合
1.會計+稅法
優勢:會計+稅法可以說是CPA組合的黃金搭檔,兩者關聯度很大,尤其是在所得稅上,且稅法和會計兩者在某些章節相輔相成,非常有利於考試的備考
劣勢:會計和稅法都比較偏重計算,需大量練習,對於某些偏文科的考生來說,需要越過計算關
適合考生類型:有一定會計基礎,備考時間充裕,考完急需上崗
2.稅法+經濟法
優勢:2法可以說是CPA科目中相對比較容易的科目,對於沒有會計基礎的學員來說,搞定兩法是一個很好的過渡階段,並且能夠增加考生信心,最終拿下CPA。
劣勢:由於第一年備考的科目未涉及CPA的「三座大山」,會導致後續的備考壓力增大。
適合考生類型:沒有會計基礎,備考時間較少,自信心不足
3.會計+經濟法(會計+戰略)
優勢:相對於會計+稅法,會計+經濟法更為容易些,且會計偏重於理解計算,經濟法偏重理解記憶,計算與記憶搭配,難度合理,且經濟法可以搞突擊策略,學員可以更有利於時間的分配。
劣勢:對於想2年通過CPA的考生,後續備考壓力較大。
適合考生類型:預計3年通過考試的同學,考完即可順手把會計初級考掉。
4.會計+審計 (會計+財管、財管+審計)
優勢:如果學員能在第一年,通過會計+審計,那對學員以後注會備考將會是一針強心劑,畢竟注會最難的2科都過了,那還怕啥呢?
劣勢:首次報考注會難度最大的2科,復習周期很長,非常容易放棄,且需要冒著第一年1門都不過的風險。
適合考生類型:有會計基礎,時間精力充沛,自製力較強,有強大心理支撐5.財管+戰略
優勢:財管和戰略有一定聯系,財管偏理解計算,戰略偏理解記憶,難易搭配,適合交替學習。
劣勢:對於一些文科類考生,財管是最難上手的科目,可能會因為在財管上花的時間過多,導致最後放棄戰略。同時對於希望2年內通過CPA的考生,後續備考壓力過大。
適合考生類型:沒有會計基礎,邏輯思維能力較強,預計3年通過考試
6.審計+戰略
優勢:審計中內部控制的內容和戰略中的內控的內容高度吻合,審計的邏輯也與戰略的邏輯很相通,所以一般能學好審計,戰略也不會學的很差
劣勢:審計剛開始學難度會非常大,而且會讓人感覺邏輯不清,可能會影響到最後戰略的備考。
適合考生類型:有一定會計基礎,理解記憶能力較強,預計3年通過考試
以上是雙科報考組合,雖然沒有窮盡所有組合,但是基本上差不多了。同學們可以對照自己實際情況,慎重決定報考科目。
三科報考組合
1.會計+稅法+經濟法
優勢:會計與稅法聯系緊密,經濟法難度較低,比較容易通過,樹立自信
劣勢:後續備考壓力較大
適合考生類型:第一次參加CPA考試,希望2年通過專業階段,備考時間較充裕,考完即可從事財務工作
2.會計+財管+經濟法
優勢:這三科看上去並沒有聯系,但是這3科恰恰是中級職稱考試的3個科目,對於又考中級又考注會的人來說,可以說,這是一種比較恰當的搭配
劣勢:對於0基礎考生來說,這3科難度有點大,且關聯度不高
適合考生類型:對於那些既想考中級又想考注會的考生,或者已通過中級,准備備考注會的考生。
3.會計+財管+戰略
優勢:一年拿下「兩座CPA大山」,後續備考壓力減輕。做題(會計+財管)與記憶(戰略)相搭配 ,適合交替學習
劣勢:會計和財管難度較大,需做大量練習,難以堅持
適合考生類型:有一定會計基礎,備考時間充裕,自製力較強,邏輯思維較強
4.會計+審計+財管
優勢:拿下這最難的三科,對於後面的備考就很輕松
劣勢:因為是最難的三科,所花的時間跟精力都是最多的,容易讓人放棄適合考生類型:有較好的會計基礎,備考時間充分,有強大的自製力和心理支撐
5.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
優勢:按照綜合階段試卷一的內容備考,科目之間聯系較大,減少重復內容的學習劣勢:難度較大,需大量做題適合考生類型:有較好的會計基礎,備考時間充分,考完即可去事務所工作
其他報考組合:
對於報考4科以上的學員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需在3科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酌情增加1-2科。
對於那些報考6科的學員來說,(每年都有全科通過注會的考生,但是數量不多)因為一次通過6科的難度是十分大的,所以全身心投入考試、學習時間比較充裕的或者基礎比較好的考生可以考慮。不過這類考生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即便是通過4門或者5門也是很成功的。

『貳』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的最佳搭配是什麼

科目搭配:會計+稅法,會計+審計,財管+戰略,稅法+經濟法 ,適合人群:比較適合第一次參加註會考試,有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畢竟注會專業階段要求在5年內通過6科,所以第一年選擇兩門能夠盡可能的為以後爭取時間。
注冊會計師考試問題箐鵬教育可以了解一下。注冊會計師河南箐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2020年6月成立的互聯網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專注於資格考試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
自公司成立以來,堅持「以學員需求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根本、以不斷創新為要求」的經營理念,開設了會計職稱、教師資格證幾大類網路輔導課程,採用「教育+互聯網模式」,以教育推動社會發展為使命,旨在打造先進、高效、領先的教育品牌,獲得了中國在線職業教育領域的一致認可和廣泛好評,是一家技術領先、服務完善的在線教育機構。

『叄』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怎麼搭配比較好

報考方案:

報一門的方案

  • 《經濟法》或者《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原因:比較超然獨立,和其他四門課程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可以考慮先考《經濟法》或者《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 其它的科目,參照:個人的基礎知識和興趣。

  • 重點提示:有也可選擇考《會計》,大家在學習時一定要把會計這門課程讀熟、讀精。這本書是其他幾門的基礎。

  • 報兩門的方案

    會計和審計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審計和會計的聯系比較大,會計是審計的基礎,只是二者是站在兩個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審計中十三章到十六章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

    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項目,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淵源是一樣的;


    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信息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


    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會計和稅法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各種稅金的計算,直接關繫到會計「應付稅金」這科目的總金額,同時還關繫到各個費用、所得稅、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遞延稅款等一系列科目的總金額。

    會計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同,那麼在會計里稅金計算錯誤,其他數據也不對了。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


    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經濟法和稅法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財管和風險管理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新考試制度下風險管理主要來自現行制度下的財管,那麼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聯系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了,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

    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在於新制度改革之初,風險管理的難度還不是很高。

    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新制度下的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置,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序設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報三門的方案


    新制度因為有六門,所以建議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

  • 會計、審計和稅法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並不是很難,推薦度

  • 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
    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審計和風險管理的關系,而且第一年新制度下風險管理難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還是值得的。

  • 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系,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 會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 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 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 其他組合,兩個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

  • 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

    報四門的方案

  • 會計、審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 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 財管、風險管理、審計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 審計、風險管理、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慮到自己的基礎和未來的計劃。報五門的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 報五門的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報六門的方案

    之前舊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過注會的考生,但是數量都不多,全國大致上在20個左右,通過的難度大,但是可能性還是有的,所以有毅力能堅持的考生可以考慮全科報名;而且新制度分為了兩個階段考試,分散了注會考試的難度,可能第一層級一次通過的人會增加,難度也會相應減少,加上新制度改革之初,總體難度並不會太難,因此選擇全科報考是可以考慮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即便是通過四門或者五門也是很成功的。


    三、備考科目與就業方向的建議


    1、事務所發展方向:會計+審計+稅法(可選)

    這三科組合雖然難度比較大,但是大學生學習時間比較充裕、學習能力強,三科的學習任務雖然繁重,但是回報比較大,建議以會計和審計為主,去事務所能夠比較快地上手;
    同時建議不要將全部時間投入到學習中,還應該注意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多做社會實踐,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理論+綜合能力」將是在事務所成長的堅實基礎。

    2、企業發展方向:會計+稅法+財管


    進入企業工作會計和稅法知識是很必要的,能夠首先對各項業務有一些基本了解,加上實務工作鍛煉,短時間內對於企業會計或者出納工作能很快上手;

    當然財務分析工作可能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大,不過對於報表最起碼要能夠熟悉,在與人溝通和學習中建立基本的基礎,對於後續發展是個助力,因此財管雖然不重點學習,但是應該重點關注。

    3、去向還不確定的學習時間4小時左右

    建議報考會計、審計和稅法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組合,一個因為會計和審計難度最大,多利用在校有利條件搞定了,以後工作後學習壓力會小很多;

    另外是學習審計能夠讓自己多一條選擇的職業道路,做財務工作到事務所鍛煉一下還是很必要的,所以做好雙重准備,至少在學習上應該打好基礎。

    4、學習時間2小時左右

    建議報考會計+稅法或者會計+財管
    主要考慮到會計是基礎,財管和稅法考慮到科目聯系問題,對於理科背景的可以考慮財管,文科背景的考慮稅法。

    最理想的組合應該是會計和稅法,一個因為聯系比較緊密,另外是難度稍微小一些,主要能夠為企業工作方向打好基礎。

    5、直接想拿注會證的,若是平時時間充足,也可以一次准備充足,一次過完六科。

    最後,說明一點,如果你沒有在校生的這些優勢,或者作為在校生,但依舊過不了注會,那肯定是方法不對,學習還不夠高效,還停留在以前聽冗長視頻的傳統模式里。

『肆』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按什麼順序搭配比較好

你好很高興為你進行解答:
一次性報考兩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審計
會計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核心,與其他5科均有聯系,想要深入了解其他科目真諦的前提是有一個深厚的會計基礎,首次報考注會的考生優先選擇會計這一科。基礎不深厚並且學習時間少的學員,可以只報考兩科,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相比起來簡單科目,這個備考方案也適合同時備考注會和初級的考生。
基礎比較好的考生可以選擇報考審計,審計這一科和會計的關聯度非常大。沒有良好的會計基礎,學習審計也會十分吃力的,所以將審計和會計搭配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搭配方案。
備考方案二:財管+戰略
十多年前的注會教材里,財管和戰略屬於同一個考試科目,近幾年看,財管教材後面幾章的內容和戰略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考生在選擇報考科目時,可以將這兩科放在一起。
一次性報考三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
前面說過,會計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根本,建議優先選擇。基礎不是很好又想一年多通過幾科的學員,建議將會計搭配經濟法、稅法,一科難度大的帶兩科難度小的,花費的學習時間並不是那麼多。
備考方案二:會計+審計+稅法
審計、稅法和會計的關聯性最高,關聯性高的考試科目搭配在一起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更容易些。
備考方案三:財管+戰略+經濟法/稅法
財管+戰略是一個穩定組合,最好兩科一起考,同時可以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簡單的科目。
備考方案四:會計+經濟法+財管
很多考生想一舉拿下中級會計證書和注會證書,那麼搭配好考試科目是通過考試的關鍵,中級會計考試分為3科,分別是中級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中級財務管理,中級經濟法分為經濟法部分與稅法部分,其他兩科與注會的經濟法、財管相對應,這個方案適合同時備考中級和注會的考生。
一次性報考四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財管+戰略
會計和稅法、財管和戰略都屬於常見的黃金搭配方案,各科之間的關聯度很高,難度適宜,知識點之間也是融會貫通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備考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緩解了備考壓力。
備考方案二: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
審計和會計的關聯度很高,要想學好審計知識一定要對會計報表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將審計和會計搭配一起是比較好的選擇,其次與會計關聯度較高的科目是稅法,所得稅在這兩科里都是重要的知識點。經濟法難度不算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整體備考的難度。

『伍』 CPA第一次報考,財務管理和經濟法搭配起來考怎麼樣

是完全可以的。
網路上問,無非就兩種答案,一種是叫你先考會計審計,一種是從另外幾科容易的開始考。
這個看你的基礎決定,比如你財務報表分析,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學得如何了,你的底子你最清楚。
發點經驗給你。比別人做宣傳更加好。
發點經驗給你,助你考試。
能考,一門一門的准備,今年才考完,現在是備考2010年注冊會計師的最好時間。
我跟你說說所需要的底子,可能會對你好一些。
會計,需要有中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的底子。
審計,要會計學得好,審計才容易懂,這本書枯燥,比會計花的時間還要多。
財管,需要有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的知識。
經濟法,沒基礎,也可以學。
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的知識。
風險管理,我沒考過,我是考老制度。
現在注冊會計師剛考完不到一個月,應該是說最好預習明年的注冊會計師的時間,考注冊會計師,切忌不可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著低估注冊會計師的難度。
現在最好不要把6本書買全,因為教材肯定會變動,尤其是稅法明年變動會很大,我建議你一科一科的准備,准備好一本書,再買一本書准備,准備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備情況,再決定考幾科,以我個人的看法,我絕對你報考三科最為合適,經濟法,稅法,風險管理,這幾科與會計聯系不是很大,與會計稍微聯系大點的是稅法。輔導書不一定要買,最好報個班,現在報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議你最好報考網校,跟著學,效果會比較不錯的。
另外在准備的過程中,切忌莫放過大題,因為考試如果一道大題沒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題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沒錯,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說,正確率要達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確率達到80%的,一般都能把題目做完,寧願平常多錯一點,也不要放過大題。
我就這么一些經驗,
如果你還要09年注冊會計師的課件,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自己去下。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加我網路HI。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陸』 第一次考注會,想報考兩科,會計應該和經濟法稅法等搭配還是應該和審計搭配

會計和稅法搭配哦。如果你學過從業或者是初級的話,那麼建議是會計和稅法搭配比較好理解。稅法的知識點涉及到初級中的經濟法的知識點。無論是增值稅的計算或者是小稅種的計算,都是在經濟法的基礎上進行加深的。

『柒』 注冊會計師考試,各科如何搭配報考比較合理

注冊會計師復報考如何搭制配科目
【2門科目】
科目搭配:會計+稅法,會計+審計,財管+戰略,稅法+經濟法
適合人群:比較適合第一次參加註會考試,有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畢竟注會專業階段要求在5年內通過6科,所以第一年選擇兩門能夠盡可能的為以後爭取時間。
【3門科目】
科目搭配:會計+稅法+審計,會計+稅法+經濟法,財管+戰略+經濟法,會計+財管+戰略,
適合人群:需要有較好的基礎,而且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精力,報考3門科目是想要在2年內通關的最佳選擇。
【4門科目】
科目搭配:會計+稅法+審計+經濟法,會計+稅法+經濟法+戰略,財管+戰略+稅法+經濟法
適合人群:比較建議全職考生選擇這樣的搭配,畢竟備考時間是很充足的,但是也需要考生自己有堅韌不拔的性格,如果你的學習能力很強,不妨來挑戰一下4門科目。
【其他選擇】
一般來講如果考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良好的基礎不建議報考5-6門,當然不可否認每年都有一年通過6門科目的學霸存在,但是這對於考生的備考時間、毅力、學習效率和理解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如果大家對自己有信心的話也是可以來挑戰一下6門科目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賠償條款 發布:2025-07-02 01:08:51 瀏覽:24
笑死我法院見是什麼梗 發布:2025-07-02 01:04:24 瀏覽:740
經濟法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7-02 01:03:33 瀏覽:352
華圖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0:51:59 瀏覽:320
不同年齡段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00:40:45 瀏覽:422
合肥美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2 00:40:40 瀏覽:516
法治在線火災 發布:2025-07-02 00:39:46 瀏覽:338
企業法律顧問全書 發布:2025-07-02 00:36:41 瀏覽:312
徐匯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02 00:30:47 瀏覽:103
會計所得稅和經濟法所得稅 發布:2025-07-02 00:29:55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