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72

勞動合同法72

發布時間: 2022-03-21 14:16:38

1.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內容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內容是: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到期之前提出解除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對於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需注意:

(1)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按照現有的法律規定在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規定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本案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應發給陸某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2)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准。我國法律規定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3)月平均工資包括些什麼內容?哪些是工資的范疇,哪些不是?我們講「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2. 公司沒替員工買社保違反了《勞動法》第七十二條及《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企業應受到怎樣的懲罰

一般賠償員抄工雙倍工資,員工可以去勞動仲裁部門進行投訴。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解除勞動關系,並要求向單位主張:
1,支付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的經濟補償。
2,補交存在勞動關系期間的社保。
3,如果為未簽勞動合同,應支付最多12月的雙倍工資。

3. 現在最新的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

新勞動法合同也沒有這項規定,勞動法所調整的是,因為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勞務關系不在范圍

4. 勞動合同法第72條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5. 有哪些案例是用《勞動合同法》中的七十二條解決的

像什麼KFC打臨時工按小時計算的,很多都是非全日制的。

6. 咨詢一下勞動法的幾個條例,薪資計算,社保等屬於勞動法的那一條是《勞動法》還是《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這個對嗎?
對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那這個部分是被申請人並沒有支付任何賠償,我是否還要寫一個第四十六條的條例?
可以寫第46條,一定要寫第46條相關的那一條。比如到期解聘,還是合同不到期解聘?不同的條款有不同的補償計算。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個准確嗎?
這個已經過時了,請參照《社保法》內容,是單位必須繳納社保。

希望你能把自己的具體情況跟我說說,我幫你看看怎麼向仲裁機構填寫答辯書。
也可以qq1127805575聯系

7. 新的《勞動合同法》條文解釋

1.什麼是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同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之間訂立的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2.哪些單位及其勞動者適用《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包括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合夥合作律師事務所等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3.《勞動合同法》自什麼時候起施行?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八條規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有約束力嗎?

用人單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並向本單位職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規章制度,對本單位以及本單位的勞動者具有約束力,本單位以及本單位勞動者應當遵守。

5.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指的是哪些事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是指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事項。

6.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據以上規定,即使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對該勞動者存在用工行為,則雙方之間就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者就享有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權利。

7.用人單位可以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等證件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其他證件包括學歷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

8.建立勞動關系應當以什麼形式訂立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9.建立勞動關系後,最遲應該在多長時間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也就是說,法律提倡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在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只要在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了書面勞動合同的,就不屬於違法行為。

10.勞動合同可以任意解除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不可以任意解除勞動合同。

11.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哪幾種情況?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三種,即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和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2.在什麼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1)勞動合同期滿的;(2)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3)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3.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麼處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15.什麼是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後,將該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從事勞動的一種特殊的用工形式。在這種特殊用工形式下,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但不用工,即不直接管理和指揮勞動者從事勞動;用工單位直接管理和指揮勞動者從事勞動,但是與勞動者之間不建立勞動關系。

16.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

8. 勞動合同法

你好:
用人單位擅自提高勞動強度,職工能解除合同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王致富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勞動條件條款。勞動條件是指職工在工作中的設施條件、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的總和,提高勞動強度變相等於延長工作時間,同時也降低了簽合同時的勞動條件,應該根據生產增加的件數按比例提高工資待遇。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條件的,勞動者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同條第(五)項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提高勞動強度而工資不變屬於降低勞動條件的情形,勞動者不同意續簽不屬於除外之限,因而此種情形終止勞合同理應屬於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范疇。
以下是《勞動合同法》的相關條款,可作為維權時的補償計算標准。
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終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擅自提高勞動強度,職工不但可以解除和拒簽合同,而且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9. 關於勞動法

1、加班費的計算,1800÷21.75÷8×加班的小時數×1.5(或2倍,3倍)
2、單位應該給你繳保險。
3、法條:《勞動法》第44條(加班),第72條(保險)《勞動合同法》第38條

10. 勞動合同法怎麼算用工之日

用工之日,指的是你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根據你的情況,你需要做的是留下你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證據,比如:工資條、工作服、考勤記錄、工作證、出入證等等。沒有給你繳納社會保險、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最終會讓你得到巨大的利益。
法律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不盡義務,你在離職的時候,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補交社會保險(注意,社會保險不是福利)。由於沒有勞動合同,單位也不能依據勞動合同約定與你解除勞動關系。而且你可以就你每月工資數額的多少提出爭議,法院將按同工現酬的原則確定你的工資數額,按你實際工資收入計算你的加班加點工資。如果發現單位沒有足額支付,不僅要令其補足差額,你還可以要求加付25%的賠償金。
當然在1月1日後,你還可以要求事實勞動關系這幾年的雙倍工資。
另外,提醒你一句,用人單位開人不是那麼容易地: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否則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將是無效的。你可以和他打官司,贏了之後,打官司這段時間的工資視為你上班,會照樣給你。然後如果你想走人,他應該給你經濟補償還得給你。
法定條件我記得規定在《勞動法》第二十到第二十七條。其中除了第二十五條的四種情況,其他的都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就算單位願意支付經濟補償金,也不能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拿錢也送不走人,給了的錢也算白給」。
希望我的回答你滿意。

熱點內容
華圖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0:51:59 瀏覽:320
不同年齡段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00:40:45 瀏覽:422
合肥美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2 00:40:40 瀏覽:516
法治在線火災 發布:2025-07-02 00:39:46 瀏覽:338
企業法律顧問全書 發布:2025-07-02 00:36:41 瀏覽:312
徐匯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02 00:30:47 瀏覽:103
會計所得稅和經濟法所得稅 發布:2025-07-02 00:29:55 瀏覽:953
經濟法法條全文pdf 發布:2025-07-02 00:27:18 瀏覽:960
福建省泉州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02 00:19:34 瀏覽:867
道德經64章 發布:2025-07-02 00:11:51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