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對合同履行的影響

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對合同履行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3-22 22:28:00

❶ 《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履行合同的原則有哪些

《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履行合同的原則:‍
履行合同應當遵循下列兩項原則:
1.全面履行原則。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即按照合同規定的標的及其質量、數量,由適當的主體在適當的履行期限、履行地點以適當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義務。當事人一方在履行中對合同約定義務的任何一個環節的違反,都是違反了全面履行原則。
2.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履行的相關條款內容
第六十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第六十三條 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八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 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十條 債權人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第七十一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二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但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三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第七十六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1條內容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2)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對合同履行的影響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釋義:

合同的標的、數量是合同的必備條款,需由當事人明確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無法確定,合同不成立。

當事人約定了合同的標的、數量,不影響合同成立。對質量、價款、履行地點、履行方式、履行期限、履行費用未做出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確定。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可以通過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參考資料: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❸ 分析《合同法》第67條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67條法律規定分析如下:

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本條規定了後履行抗辯權。

後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

後履行抗辯權的發生,需具備以下條件:

1、需基於同一雙務合同。

雙方當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性,形成對價關系。單務合同無對價關系,不發生後履行抗辯權。如果當事人互負的債務不是基於同一雙務合同,亦不發生後履行抗辯權。

2、該合同需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履行,多是有先後的。這種履行順序的確立,或依法律規定,或按當事人約定,或按交易習慣。很多法律對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做有規定。當事人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約定履行順序,誰先履行,誰後履行。

在法律未有規定、合同未有約定的情況下,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可依交易習慣確立。例如,在飯館用餐,先吃飯後交錢。旅店住宿,先住宿後結帳。乘飛機、火車,先購票,後乘坐。

倘若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誰先履行合同,此時可採用擔保等方法確立誰先履行。例如,在一項買賣合同,誰也不願先履行,賣方不願先交貨,怕買方收貨不交錢。

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約定由銀行協助雙方履行,買方先將貨款打入銀行,由銀行監管此款,賣方即行發貨,買方驗收後,銀行將款項撥付賣方。合同按此順序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

具備上述條件,發生後履行抗辯權,即沒有先履行義務但已到履行期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權利。應當先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不能行使後履行抗辯權。

(3)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對合同履行的影響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68條法律規定分析

第六十八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本條規定了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後,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義務。

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沒有後履行抗辯權,故法律設立不安抗辯權,使其在對方無力履行的情況下享有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權利。

不安抗辯權的發生,需基於雙務合同,當事人之間具有對價關系。單務合同不發生不安抗辯權。

雙務合同成立後,後履行的當事人且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導致其不能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可能不能履行合同義務。後履行合同義務的當事人的情形發生變化,可能是財產上減少,也可能是其他變化。

這種變化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和其他喪失、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例如,某商業銀行發貸前由於市場驟然變化使該企業產品難以銷售,可能導致無力還貸,商業銀行有權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貸款。

又如,某城市文化公司邀請一明星歌手演唱,約定先付演出費一千元,因歌手生病住院難以前往,文化公司即可以不向歌手支付約定的一萬元的演出費。

具備上述情形,不安抗辯權發生,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的當事人可以中止合同的履行。

❹ 合同糾紛

你不可以解除合同,因為「買賣不破租賃」你隨買了房子但對方的租賃合同是繼續有效的,雖然他/她這份合同不是由房主簽的而是由房主的妹妹簽的,但這合同只要原房主承認就是有效的,因為她妹妹是無權代理,是一個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被代理人追認。但是你可以找賣給你房子的人,讓他別承認這份租賃合同,若他非要承認就讓他賠償你現在的損失,因為他賣給你的東西有權利瑕癖,可以要求損害賠償的! 要是他不承認她妹妹簽的合同,那這個合同就是無效的,那麼你就可以要求租賃人搬出去了!

❺ 合同法第66條、第67條和第99條的「互負債務」有什麼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種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筆者認為,有以下不同: 笫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的互負債務是指同一雙務合同的互負債務,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的互負債務是指不同一雙務合同的互負債務。 笫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的互負債務是指抗辯權的互負債務,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的互負債務是指抵銷權的互負債務。 區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和第九十九條的互負債務,有利於對當事人以兩個以上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進行抗辯,以及以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主張抵銷,人民法院是否予以支持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❻ 合同法 第65條

1、這條規定是來債務代為履行源,不是債務轉讓,代為履行是指法律關系之外的第三人來代替某一方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但是由此產生的法律效果要歸於合同當事人雙方,法律關系的主體並未發生變更,第三人不會因不履行合同義務而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仍然由被代替的當事人承擔。債務轉移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發生了變更,第三人取代某一方合同當事人,並實際承擔起合同履行或不履行等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合同法84條規定才是債務轉移。
2、看看三大本中關於合同的相對性和債務轉移的內容,你就明白了,你現在概念混淆
3、這條規定根本就不是債務轉移,而是合同相對性的體現,所謂合同相對性的現實情況舉例來說,A買方和B賣方簽訂買賣合同,合同約定C將貨物交付給A,C如果不履行合同義務,B要承擔違約責任。

建議你看看三大本里關於合同相對性和債務轉移的內容,看懂之後你就明白這一切了。

❼ 合同法有關合同的履行問題

1. 履行合同過程中產生的2萬元運費由履行方承擔即乙方;
《合同法》 第六十二條當版事人就有關權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2.甲方未按期履行交付貨款義務,乙方無需退還20萬元定金;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3.乙方有權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乙方向A市法院起訴是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❽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是效力性還是規范性

雖然勞務來派遣已經被《勞動合同自法》肯定,但是該法對勞務派遣的適用范圍只是在第六十六條做了原則性的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訂的《勞動法》實施細則的草案中也還是用「?」表示的,也就是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也還無法對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進行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否定勞務派遣者認為其極易成為用人單位規避勞動法義務的合法外衣的觀點是不無道理的,尤其是不能對其適用范圍做明確規定的時候,尤其如此。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對其進行明細規定。

❾ 關於合同法的問題

1.第一條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版名、標權的和數量的...
2.第二條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
3.第三條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
4.第四條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

熱點內容
華圖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0:51:59 瀏覽:320
不同年齡段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00:40:45 瀏覽:422
合肥美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2 00:40:40 瀏覽:516
法治在線火災 發布:2025-07-02 00:39:46 瀏覽:338
企業法律顧問全書 發布:2025-07-02 00:36:41 瀏覽:312
徐匯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02 00:30:47 瀏覽:103
會計所得稅和經濟法所得稅 發布:2025-07-02 00:29:55 瀏覽:953
經濟法法條全文pdf 發布:2025-07-02 00:27:18 瀏覽:960
福建省泉州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02 00:19:34 瀏覽:867
道德經64章 發布:2025-07-02 00:11:51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