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簽署地
『壹』 合同簽訂地應該如何確定
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為合同簽訂地;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後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
拓展資料:
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時,如何認定合同簽訂地的兩個特殊問題。一是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問題;二是合同未約定簽訂地,簽字與蓋章地點不同,何處為合同簽訂地。本條規定有效地統一了裁判尺度,規范了司法活動。
根據《合同法》第35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然而,世界上的事物往往是錯綜復雜的,僅憑本條法律還不能解決所有相關問題,需要從審判實踐的角度,以司法解釋的方式加以完善。
實務中,合同簽訂地條款通常是由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地點訂立的,實際簽約地與合同簽訂地條款的記載基本是一致的,目的在於把合同簽訂地固定化。本條解釋針對第一個問題,規定以合同約定的簽訂地為准,體現了約定優先和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符合合同法的自願原則。
因為合同是當事人協議的民事法律行為,既然雙方當事人約定了合同簽訂地條款,該條款就應當對其有約束力。這樣規定也便於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否則,合同簽訂地條款就會成為無用條款,違背了當事人締約的本意。
『貳』 合同法頒布前簽訂的60年土地租賃合同現在已經使用20年,是否有效
你好!雖然1999年的《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版。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權分無效「。但《合同法》實施前的法律、行政法規對租賃合同的期限未作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的,當事人均可以對租期進行自由約定。根據「法無禁止即為
『叄』 合同法里的地點和方式是什麼意思打個比方
1、合同中的地點復:一是簽署合同雙制方的地點(地址),單位就是單位地址,個人就是身份證上的地址;二是標的物,比如說將位於XX市XX路XX號的三層樓建築物共計多少平米(房產證號XXX)......;簽約的地點:XXX市
2、方式你表達的不是太清楚,是出資的方式(現金、專利技術)還是其他形式?
『肆』 合同的簽訂地應該以什麼為准
現實困惑
服裝經營者王某與服裝生產廠家簽訂了一份貨物買賣合同,約定王某將貨款交付後廠家3日後交付貨物。該買賣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但約定了管轄法院為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該合同廠家的負責人簽字之後,郵寄到王某處王某才簽字,合同一式兩份,每人保留一份。在銷售過程中,王某發現廠家提供的服裝有大量的瑕疵,顧客買後大部分都選擇了退貨,導致店內人氣驟降。生氣之餘,王某決定起訴服裝銷售廠家,向哪個法院起訴取決於合同的簽訂地,王某在合同中沒有明確簽訂地,而雙方簽訂的地點又不一致,該合同簽訂地是哪裡呢?一般合同的簽訂地應該以什麼為准呢?
律師答疑
該案中合同簽訂地點應為王某處,王某在自己所在地法院進行起訴即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四條規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後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王某與廠家在合同中沒有約定簽訂地,並且二者簽訂地點不在同一處,而王某是最後簽字的一方,所以根據以上法律解釋,簽訂地點應當在王某處。依據合同約定,由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管轄,即王某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四條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為合同簽訂地;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後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
法理薈萃
依據合同法自願原則,合同簽訂地點以合同約定為准,如果沒有約定,以最後簽字地為准,不僅體現了約定優先和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還從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司法活動。
『伍』 合同簽訂地點有什麼區別
合同簽訂地點是根據合同簽訂承諾地點,但是在簽訂合同方式的不同,其約定的合同簽訂地點也是不同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四條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5)合同法簽署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陸』 合同上爭議解決方式所在地是在甲方還是乙方所在地
一是按合同約定地或方式來確定合同糾紛的訴訟或仲裁的管轄地;
二是沒有約定的,一般是被告就原告原則,也可以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為訴訟地。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四條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為合同簽訂地;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後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
(6)合同法簽署地擴展閱讀:
合同的含義
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自然人或法人)關於建立、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此類合同是產生債的一種最為普遍和重要的根據,故又稱債權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所規定的經濟合同,屬於債權合同的范圍。合同有時也泛指發生一定權利、義務的協議。又稱契約。如買賣合同、師徒合同、勞動合同以及工廠與車間訂立的承包合同等。
合同的法律特徵
①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②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④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柒』 合同簽訂地點怎麼寫
法律分析:在合同中約定地點主要是為了利於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糾紛的處理,如果雙方歸同一個法院管轄就無所謂了。
合同簽訂地是確定合同糾紛訴訟案件的地域管轄的依據之一,民事訴訟法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合同約定了簽訂地,但其約定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合同簽署地。這體現了約定優先和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也符合合同法的自願原則。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三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最後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捌』 合同簽訂地有什麼法律意義
《民抄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地人民法院管轄。這是法律對於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的管轄一般規定,即發生糾紛後,要麼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要麼起訴至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從這里可以看出,明確合同履行地比明確合同簽訂地更具有法律意義)。
所以,一般而言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沒有管轄權,但也存在特殊情況。《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根據此規定,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
1、雙方簽訂了書面合同(口頭合同當然不行);
2、雙方所簽訂的書面合同中已明確約定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為管轄法院;
3、雙方關於管轄法院的約定,沒有違反法律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只有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明確合同簽訂地才具有法律意義,否則對於合同的履行以及可能發生的訴訟,其實際意義相當微小。
『玖』 合同法的簽訂
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內。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容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