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科龐德法社會學
⑴ 龐德歸納出的社會學法學派的特徵有哪些
19世紀末葉以來資產階級法學中一個派別。又譯社會學法學派。西方法學家一般認為該派具有下回列的一個答或兩個特徵:①以社會學觀點和方法研究法,認為法是一種社會現象,強調法對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或效果以及各種社會因素對法的影響;②認為法或法學不應像19世紀那樣僅強調個人權利和自由,而應強調社會利益和「法的社會化」。社會法學派:從社會本位出發,把法學的傳統方法同社會學的概念觀點、理論方法結合起來研究法律現象。注重法律的社會目的和效果,強調不同社會利益整合的法學流派。
⑵ 羅斯科·龐德的龐德法社會學理論的主要內容
1、法律作用的「社會控制」工具論。龐德在1911-1912年就發表了一篇以《社會學法學的范圍和目的》為題的綱領性論文,表達了他的社會學法學的基本思想。他認為社會學法學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創立、解釋和適用法律方面,更加註意與法律有關的社會事實。衡量法的標准,主要看它是否有用,是否產生效果,而不是它抽象的內容。總之,「我們越是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正在做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則我們的社會工程將越有效。」法社會學派通過強調法律的社會目的、效果和作用,認為法律是一種社會工程,是社會控制工具之一,其任務在於調整各種相互沖突的利益。
2、法律價值的「社會利益」保障說。龐德借鑒了德國法學家耶林的利益分類說,將利益分成個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三類。而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控制手段,由於並非所有的利益都由法律調整,為避免個體間對某些利益的反社會沖突,有必要劃定受法律調整的利益范圍並加以分類。依據分類,應當對某種類型的利益給予優先的考慮,司法中應對社會利益加以衡量,而不是機械的依照法律實現所謂「正義」。這種利益在龐德看來,正義作為法的價值准則就意味著能在最少阻礙和浪費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滿足這些需求。
3、法律正義的「非強力依賴」判斷。龐德指出,自然法不是虛幻的普遍立法,而是「一種對實在法中的理想成分的鑒定」,即一種判斷的標准。「這種鑒定可以確定和陳述出一定時間和地點的社會理想,並且使它成為對各種論證、解釋和適用標準的出發點進行選擇的尺度。」自然法不再是絕對的永恆的,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有一種內容正在起著變化或形成著的自然法。」他努力證明正義並不是依賴於強力而存在,而是因文明社會的性質本身而決定,無論是十九世紀或二十世紀,正義始終高懸於統治者制定的實在法之上。法律不應是任何專制統治者隨心所欲的工具,它是人類社會自我控制的手段。法律的具體形式由不同時代的共同理想所決定,強力應支持這種理想,但法律的本質永遠不等於強力。
⑶ 為什麼把龐德稱為法社會學家
這個不是三國的龐德吧 是美國的 羅斯科·龐德(Roscoe Pound,1870年--1964年)美國法學家,社會學法學派的主要內代表之一。龐德的法哲容學的核心的社會利益說,認為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他明確反對純粹邏輯推理的僵化的概念主義或形式主義法學,認為法哲學要從單純歷史的和實證主義的思維方式中徹底解放出來。龐德的社會法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理論,他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社會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實際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利益之間的聯系。龐德認為,法律是發達政治組織化社會里高度專門化的社會控制形式,即通過有系統有秩序地運用這種社會的暴力而達到的社會控制。在這一意義上,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是協調利益沖突的手段;法律的作用就是承認、確定、實現和保障各種利益,尤其是社會利益;提出法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
⑷ 羅斯科·龐德的人物評價
羅斯科·龐德作為一個被西方法學界長期奉為權威之人,其學說特點在於涉及面廣泛,對現代各派學說「兼收並蓄」,其思想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性和獨到性。
首先,龐德的法社會學思想注重研究法律的實際效果和強調對司法過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對實用主義的繼承和發展,對於法律的作用和任務的探討,使得法律在形而下層面上的研究得到了突破。法社會學突破了傳統自然法理論與實證脫節的缺陷,基於當時的社會需求,將法關注的重點從強調個人利益轉而關注公共和社會利益,旨在謀求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妥協,從而提高了法律調整的合理性、准確性和有效性。
其次,法社會學思想與以往的法學思想相比,具有更全面的視角和更合理的體系,並通過對哲理法學派、歷史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的批判,實現了對古典自然法思想的發展與補救。龐德批判了哲理法學派的機械,歷史法學派的消極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僵化,在批判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多種法學流派思想的合理成分加以整合,進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其注重經驗、實證與倫理道德相結合的方法無疑給新自然法學的興起注入了一貫強心劑。龐德的法社會學思想在現代法學與近代法學之間架起了一座過度的橋梁,是法學理論在工業化時代的里程碑,促進了立法和司法觀念的調整,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生產力發展對制度保障的需求。
再次,龐德的法社會學思想,兼具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社會福利主義及實用主義的色彩,符合當時「法律社會化」的潮流,對20世紀30年代以後美國的法學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一是在龐德法律「社會利益」保障任務論和「社會控制」工具論的指導下,美國法律的社會化得以實現,利用法律有限度的調控社會經濟政治生活成為立法和司法界的共識。二是龐德對自然法的突破性解釋,使自然法學重新興盛起來,形成了以富勒、菲尼斯、羅爾斯、德沃金為代表的新自然法學派,他們倡導「自然法走下上帝的聖殿,完成與人類的理性、正義、權利的結合」,這在現代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⑸ 龐德的介紹
羅斯科·龐德(Roscoe Pound,1870年--1964年)是美國20世紀著名法學家。1870年,龐德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Lincoln。
⑹ 羅斯科·龐德的經典著作
羅斯科·龐德生平論著近八百種,下列幾部最具影響力:
《法理學》(Outlines of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1914年
《普通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Common Law),1921年
《法律與道德》(Law and Morals),1924年
《美國刑事公正》(Criminal Justice in America),1930年
⑺ 龐德闡述的法律發展經歷的五個階段是哪五個,各自是怎樣的
羅斯科• 龐德(Rosecoe Pound)是美國社會學法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有專《社會學法學的范圍和目屬的》、《法哲學導論》、《法律史解釋》、《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和《法理學》等。為了研究法律的目的和作用,龐德認為必須了解法律的發展歷史,他把法律的歷史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1.原始法階段。
2.嚴格法階段。
3.衡平法和自然法階段。
4.成熟法階段。
5.法律的社會化階段,即19世紀後期開始的西方各國的法。
6.世界法階段,人類即將面臨的法律發展的新階段。
⑻ 王婧 羅斯科·龐德的中國結中法律的發展如何理解
羅斯科• 龐德(Rosecoe Pound)是美國社會學法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有《社會學法學的范圍和目的》、《法哲學導論》、《法律史解釋》、《通過法...
⑼ 請論述社會學經律的幾個階段
羅斯科? 龐德(Rosecoe Pound)是美國社會學法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有《社會學法學的范圍和目的》、《法哲學導論》、《法律史解釋》、《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和《法理學》等。為了研究法律的目的和作用,龐德認為必須了解法律的發展歷史,他把法律的歷史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1.原始法階段。2.嚴格法階段。3.衡平法和自然法階段。4.成熟法階段。5.法律的社會化階段,即19世紀後期開始的西方各國的法。6.世界法階段,人類即將面臨的法律發展的新階段。
⑽ 民國時期誰叫龐德先生
龐德先生是美國人,他的英文名是Roscoe Pound, 他是著名的法學家,是美國現代主流社會回法學理論創始人之一答。他的早期著作「社會法理學輪略」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1946年他來中國,任當時國民政府司法部,教育部顧問。他是一個有非常大的影響的法學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