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七十四條規定

合同法七十四條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09 03:48:18

『壹』 債權人撤銷權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一、債權人撤銷權起訴對象有哪些

從形式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四類。

(1)我國《民法通則》中的「民事行為」。《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2)要約。《合同法》第18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3)遺囑。《繼承法》第20條第1款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4)合同。《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從法律歸屬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三類。

(1)行為人自己的行為。

(2)他人的行為,如《合同法》第74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合同法》第193條規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3)行為人和他人的行為組合—合同。

從行為效力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兩類。

(1)無民事效力的行為。《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可任意撤銷之行為,應無民事效力。

(2)有民事效力的行為,又可細分為兩類。未生效行為。如《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的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欠缺生效要件的「民事行為」;效力待定行為之善意相對人的行為。生效行為。如到達相對人之要約;完成給付之贈與行為,如《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從數量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1)單數行為;(2)復數行為—合同。

從生效時間而言,撤銷權的對象包括:(1)生前行為;(2)死因行為—遺囑。

二、債權人撤銷權的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十四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八條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權或者放棄債權擔保,或者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十九條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八條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為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債務人為被告,就同一標的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二十六條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貳』 合同法實施法第七十四條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合同法現在已經失效,第七十四條已經被《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取代,其中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是指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的百分之七十。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叄』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撤銷權力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理解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

引起撤銷權發生的要件是有損害債權的行為。債務人實施損害債權的行為主要指債務人以贈與、免除等無償行為處分債權。無償行為不問第三人的主觀動機均得撤銷。債務人、第三人若以有償行為損害債權,則以債務人實施行為時明知損害債權和第三人受益時明知其情形為限。

即債務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貨物價值與價款懸殊,顯失公平,故意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倘若第三人受益時主觀上無惡意,則不能撤銷其善意取得的行為,以保護交易之安全。

受益的第三人包括直接受益人和間接受益人,直接受益的第三人稱為第一取得人,第一取得人又將該物轉給他人受益,受益的他人為間接受益的第三人,間接受益人又稱轉得人,轉得人可以是第二取得人、第三取得人以至更後的取得人。

目前一些企業借分立為轉移財產,留個「空殼子」對付債權人,亦是一種損害債權行為。損害債權的行為有時還發生於擔保行為之中。

例如,責任財產僅能或者已不夠清償現有債權,但債務人卻又將責任財產抵押、出質給新的債權人,害及原有債權人;或者將責任財產抵押、出質於債權中的一人,害及其他債權人。

損害債權的行為應是法律行為,倘若是事實行為,如債務人毀損責任財產,則無從撤銷。債務人、第三人實施上述行為減少責任財產,害及債權,使債權人不能得以清償,即可發生撤銷權.

債務人、第三人有損害債權的行為,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可以向債務人、第三人提出,也可以訴請法院撤銷。債務人、第三人的行為被撤銷的,其行為自始無效。

債務人若以無償行為損害債權,第三人無論主觀上是否有過錯,無論是直接受益人還是間接受益人,債權人均有權撤銷其行為,恢復財產原狀,保護債務人的責任財產。

債務人以無償行為損害債權,直接受益的第三人又將取得的財物以公平價格售給他人時,債權人只能向債務人和第一取得人行使撤銷權,不能追及有償取得人,第一取得人應當將所得的價款返還債務人。

債務人與第三人以有償行為損害債權的,無論第三人是直接受益人還是間接受益人,債權人均有權撤銷其行為,恢復財產之原狀,保持債務人的責任財產。

倘若債務人與直接受益的第三人以有償行為損害債權,第一取得人又將取得的財物以公平的價格轉售他人,或者第一取得人雖又以廉價轉售,但他人主觀上沒有過錯,債權人只能向債務人和直接受益人行使撤銷權,不能追及善意取得人,直接受益人應當將所得的價款返還債務人,以維持債務人的責任財產。

企業分立應當債權債務一並分立。債務人借企業分立轉移責任財產,害及債權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其分立行為。

債務人通過擔保方式害及債權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其抵押、出質行為。物的擔保被撤銷後,擔保合同不影響主合同的存在,主合同依然有效。

例如,甲向乙借款,將責任財產抵押於乙,害及原有債權,原有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抵押行為,然借款合同不因抵押合同被撤銷而失效,出借人和其他債權人一樣,都是無特別擔保的債權人。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恢復責任財產,是保全全體債權人的利益,故行使撤銷權的范圍,應以保全全體一般債權人的總債權額為限度。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對保全的責任財產無優先受償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費用,應由債務人和有過錯的第三人償付。

撤銷之訴的既判力,應當及於未行使撤銷權的其他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敗訴的,其他債權人不得就同一行為再行訴訟,否則造成一事二理。

(3)合同法七十四條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肆』 法律對債權人撤銷權是怎樣規定的

債權人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所實施的危害債權的行為,可請求法院予以回撤銷的權利。答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撒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撒銷債務人的行為。

『伍』 什麼是撤銷權

債權人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所實施的危害債權的行為,可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

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撒銷債務人的行為。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撒銷債務人的行為。

(5)合同法七十四條規定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權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法律設計的撤銷權,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撤銷權行使的目的在於防止因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而給債權人帶來損害,從而使債權得到充分實現。

撤銷權包括以下三個行使要件:

1、債務人實施了處分財產的行為;

2、債務人處於財產的行為已經或將要嚴重損害債權;

3、債務人與第三人具有惡意。

『陸』 法院立案以後被告進行的財產轉移有效嗎

法院立案以後,被告進行的財產轉移是有效的,但如果是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債權人可以申請撤銷轉讓合同。有經濟問題的糾紛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但是又擔心對方在立案之後有轉移財產的行為,建議在一開始立案的時候就應該要順便申請財產保全。
法律分析
被告人轉移財產或者被告人有轉移財產的嫌疑時,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財產保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是情況緊急,不採取財產保全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財產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2、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財產所在地、被告住所地、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不依職權主動採取財產保全措施;3、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否則法院將駁回申請。4、案件必須有給付內容,屬給付之訴;5、必須是由當事人一方的行為可能使判決難以執行的;6、必須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申請。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依職權裁定採取訴訟財產保全措施;7、申請人提供擔保。法院未責令提供擔保的不在此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三十七條 人民法院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債務人的相對人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接受履行後,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相對人之間相應的權利義務終止。債務人對相對人的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被採取保全、執行措施,或者債務人破產的,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處理。

『柒』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是什麼

法律分析: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4條主要規定了債權人的撤銷權的相關內容。該條款內容經過修改調整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第五百三十八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捌』 法律上有沒有規定子債父還

沒有

1、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2、如果年滿18周歲,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就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對於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父親無需承擔欠款責任。

3、若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若欠債符合法律認可條件,父親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4、如果兒子沒有辦法償還債務,債權人可以在一年內,向法院申請撤銷債務人的債務。

(8)合同法七十四條規定擴展閱讀

債務種類:

(1)被繼承人依照我國稅收法規的規定應當的稅款。

(2)被繼承人因合同之責欠下的債務。

(3)被繼承人因侵權行為而承擔的損害賠償的債務。

(4)被繼承人因不當得利而承擔的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

(5)被繼承人因無管理而承擔的補償管理人必要費用的債務。

(6)其他屬於被繼承人的債務,如合夥債務各屬於被繼承人應當承擔的債務,被繼承人承擔的保證債務等。

參考資料

網路-《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玖』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行使撤銷權具體涉及的法律現象類型有哪些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據此,我國債權人撤銷制度僅適用於如下三種情形:(1)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2)債務人無償轉讓其財產;(3)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其財產。其中,前二種情形為「無償行為 」,後一種情形為「有償行為」。
本條系對「無償行為」類型的擴張性解釋,除了《合同法》規定的兩種無償行為,本條又增加了三種類型,均在可撤銷之列:
(1)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權,這同放棄到期債權的法律效果是一樣的,都導致債務人責任財產的流失,從而損及債權人利益;
(2)債務人放棄債權擔保,債權人雖未放棄其債權,但放棄其債權擔保,同樣可能導致債務人責任財產的減少,損害債權人利益;
(3)債務人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這實質上是債務人通過侵害債權人的期限利益而損及其債權,甚至使債權人的債權事實上落空。
第十九條 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一本通pdf下載 發布:2025-05-26 11:52:41 瀏覽:116
部門的規章制度都包括哪些 發布:2025-05-26 11:52:00 瀏覽:58
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 發布:2025-05-26 11:51:10 瀏覽:395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題庫 發布:2025-05-26 11:48:49 瀏覽:875
經濟法課程思政示範 發布:2025-05-26 11:48:14 瀏覽:191
香港結婚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6 11:18:55 瀏覽:832
涉及法律知識的文學作品 發布:2025-05-26 11:09:35 瀏覽:461
醫院法律顧問服務方案 發布:2025-05-26 11:07:26 瀏覽:231
司法思想匯報 發布:2025-05-26 11:06:37 瀏覽:286
新婚姻法房產繼承人 發布:2025-05-26 11:00:03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