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66條案例分析題

合同法66條案例分析題

發布時間: 2022-05-09 08:53:08

A. 《合同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1、甲公司和乙工廠之間的合同沒有成立。雙方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時合同成立。而甲公司並未在合同上蓋章,因此合同尚未成立。
2、甲公司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由於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未能訂立,造成了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害,因此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3、乙工廠可以要求甲公司賠償1000萬元的損失。甲公司提出,乙工廠須先徵用土地培訓工人後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蓋章,因此乙工廠出資1000萬徵用土地培訓工人所花費的費用就屬於訂立合同的費用,屬於因相信合同有效成立而遭受的損失,屬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有權要求甲公司賠償。
案例二
1、商店與張某的合同屬於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法規定,在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撤銷。商店將相機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了張某,已經構成了顯失公平,屬於可撤銷的合同。
2、商店的訴訟請求可以成立。合同法規定,對於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因此商店可以提出請求,如果是撤銷合同的話,雙方就應該返還原物和價款,也就是退貨;如果是變更的話,就是按照正常價格購買,要補足應付的價款。

B.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急要答案啊

(1)本案屬於承攬合同.因為本案中所改進的對象,排版設備雖然原為科技開發公司所有,但因為其質量不夠,科技開發公司答應進行改進,而且是因為根據印刷廠需要才進行改進,並且使用印刷廠提供的資料。
《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二百五十一條 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
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第二百五十五條 承攬人提供材料的,承攬人應當按照約定選用材料,並接受定作人檢驗。
可見本案鍾雖然設備原為科技開發公司所有,但是加工改進是按照定作人要求去做的,因此為承攬合同。
承攬合同與買賣合同都存在標的物的交付,這使得二者在社會生活中有時極其相似,其根本的區別在於:承攬合同的定作物是報據定作人的要求而製作,它必須是存在於合同履行之後;而買賣合同的標的物可以存在於買賣合同訂立之前,或者雖存在於買賣合同履行後,但是出賣人根據自己的標准生產的標准化的成品,買受人只是選擇了規格.本案中印刷廠要求科技開發公司按其提供的資料進行生產,這就使得合同的性質為承攬合同.不同的合同其效力不同,所以合同的性質對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重要的意義.

(2)本案中承攬人科技開發公司沒有按照定作人某印刷廠的要求進行工作,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攬人承擔修理、重作,減少報酬、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根據定作人的請求,由科技開發公司承擔重做的責任

原題鏈接http://hi..com/hemanzw/blog/item/5e7be038cc9d74f93b87ce35.html

C. 跪求!!!2002年------2010年司法考試民法部分的案例分析題。不勝感激~~

2010年司法考試真題:
案情 甲公司委派業務員張某去乙公司采購大蒜,張某持蓋章空白合同書以及采購大蒜授權委託書前往。

甲、乙公司於2010年3月1日簽訂大蒜買賣合同,約定由乙公司代辦托運,貨交承運人丙公司後即視為完成交付。大蒜總價款為100萬元,貨交丙公司後甲公司付50萬元貨款,貨到甲公司後再付清餘款50萬元。雙方還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的50萬元貨款中包含定金20萬元,如任何一方違約,需向守約方賠付違約金30萬元。

張某發現乙公司尚有部分綠豆要出售,認為時值綠豆銷售旺季,遂於2010年3月1日擅自決定與乙公司再簽訂一份綠豆買賣合同,總價款為100萬元,仍由乙公司代辦托運,貨交丙公司後即視為完成交付。其他條款與大蒜買賣合同的約定相同。

2010年4月1日,乙公司按照約定將大蒜和綠豆交給丙公司,甲公司將50萬元大蒜貨款和50萬元綠豆貨款匯付給乙公司。按照托運合同,丙公司應在十天內將大蒜和綠豆運至甲公司。

2010年4月5日,甲、丁公司簽訂以120萬元價格轉賣大蒜的合同。4月7日因大蒜價格大漲,甲公司又以150萬元價格將大蒜賣給戊公司,並指示丙公司將大蒜運交戊公司。4月8日,丙公司運送大蒜過程中,因山洪暴發大蒜全部毀損。戊公司因未收到貨物拒不付款,甲公司因未收到戊公司貨款拒絕支付乙公司大蒜尾款50萬元。

後綠豆行情暴漲,丙公司以自己名義按130萬元價格將綠豆轉賣給不知情的己公司,並迅即交付,但尚未收取貨款。甲公司得知後,拒絕追認丙公司行為,要求己公司返還綠豆。

問題

1.大蒜運至丙公司時,所有權歸誰?為什麼?

2.甲公司與丁、戊公司簽定的轉賣大蒜的合同的效力如何?為什麼?

3.大蒜在運往戊公司途中毀損的風險由誰承擔?為什麼?

4.甲公司能否以未收到戊公司的大蒜貨款為由,拒絕向乙公司支付尾款?為什麼?

5.乙公司未收到甲公司的大蒜尾款,可否同時要求甲公司承擔定金責任和違約金責任?為什麼?

6.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綠豆買賣合同效力如何?為什麼?

7.丙公司將綠豆轉賣給己公司的行為法律效力如何?為什麼?

8.甲公司是否有權要求己公司返還綠豆?為什麼?

參考答案:

1.甲公司。因為大蒜是動產,除合同有特別約定外,以交付作為其所有權轉移的標志。甲公司和乙公司約定,大蒜交給丙公司時視為完成交付,故此時甲公司是大蒜所有權人。

2.有效。大蒜在交付之前,甲公司仍有所有權,享有處分權,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訂立的多重買賣合同,合同的效力相互之間是不排斥的。

3.戊公司承擔。在途貨物的買賣,自買賣合同簽訂之日起,標的物意外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方承擔。故大蒜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方戊公司承擔。

4.不能。因為合同具有相對性,甲乙公司是大蒜購銷合同的當事人,甲公司不能因為第三人戊公司的原因拒付尾款。

5.不能。因為甲公司和乙公司大蒜購銷合同中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乙公司只能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

6.有效。因為甲公司通過向乙公司支付50萬元綠豆貨款的行為,表示其已對張某無權代理行為進行了追認。

7.無效。丙公司的轉賣行為屬無權處分(效力待定)行為,因為甲公司拒絕追認丙公司行為。

8.無權。因為己公司構成善意取得。

案情:王某與甲公司於2004年2月簽訂合同,約定王某以40萬元向甲公司購買1輛客車,合同簽訂之日起1個月內支付30萬元,餘款在2006年2月底前付清,並約定在王某付清全款之前該車所有權仍屬甲公司。王某未經其妻同意,以自家住房(婚後購買,房產證登記所有人為王某)向乙銀行抵押借款30萬元,並辦理了抵押登記。王某將30萬元借款支付給甲公司後購回客車。王某請張某負責跟車經營,並商定張某按年終純收人的5%提成,經營中發生的一切風險責任由王某承擔。

2005年6月,該車營運途中和一貨車相撞,車內乘客李某受重傷,經救治無效死亡。客車因嚴重受損被送往丁廠修理,需付費3萬元。經有關部門認定,貨車駕駛員唐某違章駕駛,應對該交通事故負全責。後王某以事故責任在貨車方為由拒付修理費,丁廠則拒絕交車。2005年12月,因王某借款到期未還,乙銀行申請法院對該客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並請求對王某住房行使抵押權。

問題:

1.王某和張某之間是否成立合夥關系?為什麼?

2.乙銀行能否對王某住房行使抵押權?為什麼?

3.丁廠拒絕交車是否合法?為什麼?

4.王某應否對李某的繼承人承擔支付賠償金的責任?為什麼?

5.法院對客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是否合法?為什麼?

6.唐某應否承擔刑事責任?為什麼?

一、1.

【答案】不成立合夥關系,因王某聘請張某屬於僱傭關系,張某既未出資,也不承擔風險,不符合合夥關系的特徵。

【考點】合夥關系與僱傭關系的區別

【詳解】《民法通則》第30條規定,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在本案中,王某請張某負責跟車經營,並商定張某按年終純收入的5%提成,經營中發生的一切風險責任由王某承擔。「很顯然,張某未提供資金、實物等出資,也不承擔風險。所以,王張二人之間未形成合夥關系。

2.

【答案】不能,因為該住房屬於王某夫妻共同財產,未經共有權人其妻的同意進行抵押,該抵押無效。

【考點】抵押權的設定

【詳解】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標的物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對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在本案中,「王某未經其妻同意,以自家住房(婚後購買,房產證登記所有人為王某)向乙銀行抵押借款30萬元,並辦理了抵押登記。」根據《婚姻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時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再根據《擔保法解釋》第54條第2款的規定,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財產設定抵押,未經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無效。因此本題中,該抵押行為。無效。

3.

【答案】合法,因為丁廠作為承攬人可行使留置權或同時履行抗辯權。

【考點】留置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

【詳解】留置,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依據《擔保法》第84條的規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本案中,王某請丁廠修理汽車,兩者形成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其根據在於我國《合同法》第251條明確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又根據上述擔保法的規定,丁廠拒絕交車的行為是合法的,因為其享有留置權。所以,「王某以事故責任在貨車方為由拒付修理費」,丁廠因享有留置權得拒絕交車。

《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在本案中,王某與丁廠之間為雙務合同,交付修理好的車輛與支付修理費構成對待義務且履行義務沒有先後。丁廠有權在王某支付修理費以前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而拒絕交車。

4.

【答案】應當,因為王某與李某之間成立運輸合同關系,王某應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對李某的賠償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

【考點】承運人責任

【詳解】運輸合同是承運人將旅客或者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的合同。《合同法》的第302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在本案中。李某與王某之間形成了運輸合同法律關系,王某作為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李某的死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且李某的死亡依據案情顯然不是其自身原因或其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鑒於李某已經死亡,王某應對李某的繼承人承擔支付賠償金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122條的規定,因當事人一方違約行為,侵害時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受害方也可對王某提起侵權之訴。

5.

【答案】合法,因該客車所有權雖然屬於甲公司,但王某支付了大部分價款對該車享有一定的權益,該車屬於與案件有關的財物。

【考點】財產保全

【詳解】《民事訴訟法》第93條明確規定,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第94條規定,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在本案中,王某與甲公司約定:「王某付清全款之前該車所有權仍屬甲公司」:但是,王某支付了大部分價款時該車享有一定的權益,該車屬於與案件有關的財物。依據《民事訴訟法》第94條的規定,法院所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是合法的。

6.

【答案】唐某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因唐某違章駕駛,造成l人死亡的嚴重後果,構成交通肇事罪。

【考點】交通肇事罪

【詳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l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在本案中,貨車駕駛員唐某違章駕駛,造成死亡一人的交通事故,並且其應對此事故負全責。所以。唐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案情:王某與張某育有二子,長子王甲,次子王乙。王甲娶妻李某,並於1995年生有一子王小甲。王甲於1999年5月遇車禍身亡。王某於2000年10月病故,留有與張某婚後修建的面積相同的房屋6間。王某過世後張某隨兒媳李某生活,該6間房屋暫時由次子王乙使用。

2000年11月,王乙與曹某簽訂售房協議,以12萬元的價格將該6間房屋賣給曹某。張某和李某知悉後表示異議,後因王乙答應取得售房款後在所有繼承人間合理分配,張某和李某方表示同意。王乙遂與曹某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曹某當即支付購房款5萬元,並答應6個月後付清餘款。曹某取得房屋後,又與朱某簽訂房屋轉讓協議,約定以15萬元的價格將房屋賣給朱某。在雙方正式辦理過戶登記及付款前,曹某又與錢某簽訂了房屋轉讓協議,以18萬元的價格將房屋賣給錢某,並辦理了過戶手續。

2001年5月,曹某應向王乙支付7萬元的購房餘款時,曹某因生意虧損,已無支付能力。但曹某有一筆可向趙某主張的到期貨款5萬元,因曹某與趙某系親威,曹某書面表示不再要求趙某支付該貨款。另查明,曹某曾於2001年4月外出時遭遇車禍受傷,肇事司機孫某系曹某好友,曹某一直未向孫某提出車禍損害的賠償請求。

問題:

1.王某過世後留下的6間房屋應由哪些人分配?各自應分得多少?為什麼?

2.王乙與曹某簽訂的售房協議是否有效?為什麼?

3.曹某與朱某、錢某簽訂的房屋轉讓協議效力如何?

4.如朱某要求履行與曹某簽訂的合同,取得該房屋,其要求能否得到支持?為什麼?

5.如王乙請求人民法院撤銷曹某放棄要求趙某支付貨款的行為,其主張能否得到支持?為什麼?

6.如王乙要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請求孫某支付車禍致人損害的賠償金,其主張能否得到支持?為什麼?

【答案】:

1. 張某、王乙、王小甲。其中,張某分得4間,王乙、王小甲各分得1間。因該6間房系王某與張某的共同財產,王某死後,張某應獲得其中的3間,餘下3間房在第一順序繼承人間平均分配。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有張某、王乙,因王甲先於王某死亡,其子王小甲享有代位繼承權。故餘下3間房中張某、王乙、王小甲應各分得1間。

2. 有效。該6間房雖屬共有財產,但轉讓協議已經其他共有人張某及王小甲的監護人李某同意。

3. 曹某與朱某簽訂的協議有效。曹某與錢某簽訂的協議亦有效。

4. 不能。因曹某已與錢某辦理了房屋過戶登記手續,錢某已取得了該房屋的所有權,曹某履行不能,朱某隻能要求曹某承擔違約責任。

5. 能。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的行為。

6. 不能。因該賠償金是專屬於曹某自身的債權,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王乙不能行使代位權。

【解析】:

1、《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因此6間房屋作為王某和張某的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張某獲得3間,另3間作為遺產進行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張某、王乙,王小甲作為代位繼承人享有法定繼承權。王甲的妻子李某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2、《民通意見》89條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3、曹某與朱某、錢某簽定的房屋轉讓協議屬於一物二賣的情況。在一物二賣的情況中,兩個合同都是有效的。債務人向其中的一個債權人履行了合同義務,則該債權人取得房屋所有權,另一個債權人只能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

4、房屋所有權根據登記發生變動,登記時房屋所有權轉移的要件。本題中盡管存在著兩個有效的合同關系,但是曹某將房屋變更登記為錢某,則錢某取得房屋所有權,朱某不能向錢某要求返還房屋,也不能要求曹某轉移房屋所有權,而只能要求曹某承擔違約責任。

5、《合同法》第七十四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6、《合同法》第七十三條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代位權行使的要件包括:(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二、(本題12分)

案情:大興公司與全宇公司簽訂委託合同,由大興公司委託全宇公司采購500台彩電,並預先支付購買彩電的費用50萬元。全宇公司經考察發現甲市W區的天鵝公司有一批質優價廉的名牌彩電,遂以自己的名義與天鵝公司簽訂了一份彩電購買合同,雙方約定:全宇公司從天鵝公司購進500台彩電,總價款130萬元,全宇公司先行支付30萬元定金;天鵝公司採取送貨方式,將全部彩電運至乙市S區,貨到驗收後一周內全宇公司付清全部款項。天鵝公司在發貨時,工作人員誤發成505台。在運輸途中,由於被一車追尾,20台彩電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全宇公司在S區合同約定地點接收了505台彩電,當即對發生損壞的20台彩電提出了質量異議,並將全部彩電交付大興公司。由於彩電滯銷,大興公司一直拒付貨款,致全宇公司一直無法向天鵝公司支付貨款。交貨2個星期後,全宇公司向天鵝公司披露了是受大興公司委託代為購買彩電的情況。

問題:

1.天鵝公司事先並不知曉全宇公司系受大興公司委託購買彩電,知悉這一情況後,天鵝公司能否要求大興公司支付貨款?為什麼?

2.全宇公司與天鵝公司訂立的合同中的定金條款效力如何?為什麼?

3.大興公司多收的5台彩電應如何處理?為什麼?

4.如追尾的肇事車輛逃逸,20台受損彩電的損失應由誰承擔?為什麼?

5.如天鵝公司以全宇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後,在訴訟過程中,天鵝公司認為要求大興公司支付貨款更為有利,能否改為主張由大興公司履行合同義務?為什麼?

【答案】:

1.受託人以自己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後,第三人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

2. 部分無效。因定金數額不得超過合同標的的20%,超出部分無效。

3. 應返還給天鵝公司。屬於不當得利。

4. 應由天鵝公司承擔。標的物交付前發生的損失應由出賣人承擔。

5. 不能。因為第三人選定了相對人後,不能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解析】:

1、《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條第二款規定,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2、《擔保法》第九十一條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3、《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4、《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5、《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條第二款規定,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三、(本題16分)

案情:甲公司與龍某簽訂一投資合同,約定:雙方各出資200萬元,設立乙有限責任公司;甲公司以其土地使用權出資,龍某以現金和專利技術出資(雙方出資物已經驗資);龍某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虧損按出資比例分擔。雙方擬定的公司章程未對如何承擔公司虧損作出規定,其他內容與投資合同內容一致。乙公司經工商登記後,在甲公司用以出資的土地上生產經營,但甲公司未將土地使用權過戶到乙公司。

2000年3月,乙公司向丙銀行借款200萬元,甲公司以自己名義用上述土地使用權作抵押擔保。同年4月,甲公司提出退出乙公司,龍某書面表示同意。2003年8月,法院判決乙公司償還丙銀行上述貨款本息共240萬元,並判決甲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此時,乙公司已資不抵債,凈虧損180萬元。另查明,龍某在公司成立後將120萬元注冊資金轉出,替朋友償還債務。

基於上述情況,丙銀行在執行過程中要求甲公司和龍某對乙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甲公司認為,自己為擔保行為時,土地屬乙公司所有,故其抵押行為應無效,且甲公司已於貨款後1個月退出了乙公司,因此,其對240萬元貸款本息不應承擔責任;另外乙公司注冊資金中的120萬元被龍某佔用,龍某應退出120萬元的一半給甲公司。龍某則認為,乙公司成立時甲公司投資不到位,故乙公司成立無效,乙公司的虧損應由甲公司按投資合同約定承擔一半。

問題:

1.甲公司的抵押行為是否有效?為什麼?

2.乙公司的成立是否有效?為什麼?

3.甲公司認為其已退出乙公司的主張能否成立?為什麼?

4.甲公司可否要求龍某退還其佔用的120萬元中的60萬元?為什麼?

5.甲公司應否承擔乙公司虧損的一半?為什麼?

6.乙公司、甲公司和龍某對丙銀行的債務各應如何承擔責任?

【答案】:

1. 有效。因甲公司為抵押行為時,抵押物並未轉移,甲公司對該土地仍有支配權。

2. 有效。公司以登記為成立要件,股東出資不到位不影響公司成立的效力。

3. 不能。股東在公司登記後,不得抽回投資

4. 不能。龍某佔用的是公司資金,龍某僅對乙公司有返還義務,對甲公司無返還義務。

5. 不應承擔。公司成立後,股東之投資協議不能對抗公司章程,故甲公司僅有依章程向乙公司繳納出資的義務,而無直接分擔公司虧損的義務。

6. 乙公司應當以其全部資產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甲公司應當在200萬元的出資范圍內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龍某應當在120萬元的范圍內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

D. 合同法 案例分析

甲方因不可抗力請求延遲履行,並及時通知乙方,符合免責法律規定,因此不構成違約。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乙方因甲方延遲交貨供不上市場需求,及時通知甲方宣告解除合同合法,不構成違約。
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第九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 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本案中甲方雖因不可抗力造成遲延履行,但乙方合同的目的因此無法實現,並且該買賣合同的解除無須辦理批准、登記手續,所以符合解除合同法律規定。

因此,雙方指責對方違約均不成立。甲方要求乙方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乙方要求甲方支付違約金的請求都是錯誤的。

2、本案不應通過訴訟解決。因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發生爭議通過仲裁解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2項:「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而且涉外貨物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和仲裁期限為四年,此時已超過。
3、本合同爭議的處理辦法即不履行該合同。

是我把時效這一點遺漏了,補充提問說得對。

E. 有關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1。該合同屬於有效合同。該合同符合合同有效地三要件(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回實,不違答法……)2。乙公司不屬於違約,而是在行使抗辯權。《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F.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

(一)關於解除合同

5萬元是定金還是預付款呢?如果是定金,則適用定金罰則,否則,只能要求返還。
我國《合同法》對解除合同的限制十分嚴格,規定只有出現下列情形,才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
1、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
2、當事人經協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7、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8、當事人一方主張解除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9、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本案中,乙遲延履行合同致使甲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因此,甲可以解除合同。

(二)關於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本案中,承租人丙在出租人甲無錢治病的情況下,已超低價購得該房屋,明顯是乘人之危,使出租人甲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了賣房協議,因此,這份合同是可變更或可撤銷的。

(三)關於第三人善意取得

雖然乙是無權處分音響,但買家丙是善意第三人,因此買賣合同是有效的,音響的所有人是丙。甲無權要求丙歸還音響,而只能向侵權人乙追償。

G. 求合同法案例分析題答案

《合同法》第374條: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375條:寄存人寄存貨幣、有價證券或者其他貴重物品的,應當向保管人聲明,由保管人驗收或者封存。寄存人未聲明的,該物品毀損、滅失後,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賠償。
(1)說明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並舉例合同法的規定。
(2)本案健身房寄包是否屬於無償保管合同,本案應如何處理?
案件解析
(1)違約責任以無過錯責任為規則原則,過錯為例外。過錯責任的情形主要有:
1.贈與合同:
《合同法》第189條規定: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客運合同中承運人對旅客自帶物品的毀損責任:
《合同法》第303條規定:在運輸過程中旅客自帶物品毀損、滅失,承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保管合同:
《合同法》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4.倉儲合同:
《合同法》第394條規定:儲存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倉儲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因倉儲物的性質、包裝不符合約定或者超過有效儲存期造成倉儲物變質、損壞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此案例中的健身房寄包非無償合同,因為健身房是營利性場所,雖然寄存包不收費,但是其為顧客提供免費儲存櫃是為了其盈利服務的,事實上把儲存物品的成本已經計入服務成本,故應當認定為有償合同。在這個合同的履行中,委託人未盡到告知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所以其只能請求按照一般物品請求賠償。

H.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急要答案

答題要點:
(1)某化工廠拒絕還款的理由是某化工廠要求暫緩償還借款專,某公司未作任何錶示,推定屬為合同沒有發生變更.(3分)
按照《合同法》第129條的規定,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和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2分)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2分)上述合同因未變更,訴訟時效仍按照原合同計算,其訴訟時效的最後期限是2002年10月11日.(2分)因此,某化工廠可以以訴訟時效已過而拒絕還款.(1分)
(2)依我國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屆滿後,權利人雖可提起訴訟,但只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而沒有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即其所主張的權利得不到法律保障.<3分)因此,某公司要求某化工廠還款的請求有可能因訴訟時效已過而得不到實現.(2分)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法學專業 合同法 試題」原題答案

I.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合同法案例集及答案:
案例一、供電局是否應賠償因停電給冷凍廠造成的損失?
案情介紹:某冷凍廠與當地供電局簽訂了供電合同,雙方就供電方式、質量、時間、用電容量、性質、計量方式、電價的結算方式、違約責任都做了規定,但對合同履行地點缺乏規定。2004年5月,由於供電設施受大風襲擊,需要及時搶修,因此供電局在沒有通知冷凍廠的情況下,便切斷了供電,急忙投入維修供電設施之中。事後,冷凍廠聲稱由於沒有接到任何通知,致使其食品大面積腐爛變質。2004年9月,冷凍廠因為供電局一直未就上次斷電作出賠償而故意拖欠電費,供電局通知冷凍廠,上次斷電因為自然災害所致,屬於不可抗力,供電局無需承擔責任,並聲稱如果冷凍廠在一個月內仍不支付電費,將中止對冷凍廠的供電。結果一個月後,冷凍廠仍未支付電費,供電局再次斷電,造成冷凍廠再次損失。試分析:
1.雙方未約定合同的履行地點,則如何確定合同的履行地點?
2.對於第一次斷電,供電局的抗辯有無法律依據?供電局是否應賠償冷凍廠的損失?
3.對於第二次斷電,供電局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評析:
1.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按照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
2.沒有法律依據,應當賠償。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供電人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臨時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通知用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案中供電設施因自然災害受損需要檢修,屬於臨時檢修的情況,供電局需要履行通知義務方可斷電,否則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及時交付電費,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中止供電。本案中,冷凍廠不能因為供電局未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就拖欠電費,而只能通過合法手段請求供電局承擔相應責任。
案例二、贈與合同的撤銷
案情介紹:江某在外地工作,將兒子送入北京一學校上學,並托北京的同學孫某抽空去照顧兒子的生活,孫某非常盡心,常去照顧江某的兒子的生活,江某在感動之餘,就決定將自己的一台八成新的數碼相機送給對方。根據上述情況,用所學的《合同法》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數碼相機在答應送給孫某但尚未履行前由於雙方關系變壞,江某是否可以撤銷贈與?為什麼?
2.如果已經將數碼相機交付給孫某,江某是否可以撤銷贈與?為什麼?
3.如果孫某沒有按照約定照顧江某的兒子,江某在交付數碼相機後是否可以撤銷贈與?為什麼?
評析:
1.江某可以撤銷贈與。《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2.不可以撤銷贈與。《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因此,權利已經轉移的情況下不可以撤銷。
3.由於江某在贈與孫某數碼相機時,並未聲明孫某在接受贈與的同時必須對江某的兒子盡到照顧義務,孫某照顧江某的兒子是基於此前的委託合同,故本贈與合同並非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在贈與物權利移轉後,江某無法定事由,不得撤銷贈與合同。
案例三、擔保人在借款糾紛中應承擔什麼責任?
案情介紹:甲市鋼材公司與本市中國工商銀行簽訂合同。合同規定,由工商銀行向鋼材公司提供150萬元貸款,借款期限為三年,屆時鋼材公司還清借款,另付利息30萬元。合同簽訂後,銀行經調查,發現鋼材公司經營不善,便提出終止合同,後市某物資總公司出面說情,達成一致意見:原合同繼續有效,另外三方簽訂補充協議,物資公司簽署保證:保證鋼材公司到期將全部貸款及利息還給工商銀行,並對資金監督使用。借款期限屆至,工商銀行前來催款,鋼材公司只返還100萬元,並請求工商銀行將余額50萬元及利息30萬元於兩個月後返還,工商銀行考慮到鋼材公司的實際困難和與物資公司的長期良好關系,遂同意了鋼材公司的請求,並簽署了協議,但此事並未通知物資公司。到應還款之日,銀行發現鋼材公司賬戶資金所剩無幾。此時,銀行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物資公司與鋼材公司負連帶責任,償還50萬元及利息30萬元。試分析:物資公司對50萬元余額和30萬元利息是否應承擔責任?
評析:
本案三方簽訂的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物資公司的保證方式。按照《擔保法》第19條的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責任。」物資公司對該借款負有連帶責任。借款期滿後,銀行與鋼材公司就延期支付餘款與利息達成協議,且此事並未告知物資公司。《擔保法》第24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據此,物資公司在銀行與鋼鐵公司簽訂延期支付餘款與利息協議時就免除了其連帶責任。故在銀行起訴之時,本案就變成了銀行與鋼材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銀行只能要求鋼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案例四、租房合同的法律適用
案情介紹:趙某與陳某簽訂一房屋租賃合同。根據所學的《合同法》的知識和相關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假如房屋租賃合同的期限為30年,合同是否有效?為什麼?
2.假如租賃期間房屋需要維修,承租人也要求維修,但由於沒有維修,致使房屋側牆倒塌,造成承租人財產損失,責任應當由誰承擔?為什麼?
3.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自己對房屋進行了裝修,要求出租人按照裝修費用的一半支付是否合理?為什麼?
4.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間的關系是否解除?為什麼?
5.在承租期間,出租人將房屋出售,是否需要承租人的同意?為什麼?
評析:
1.合同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合同法》第214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2.責任應當由出租人承擔。《合同法》第216條規定,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合同法》第220條規定,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不合理。《合同法》第223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該承租人沒有得到出租人的同意自己進行裝修,違反法律的規定,因此要求出租人支付一半的費用是不合理的。
4.沒有解除。《合同法》第224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
5.不需要承租人的同意,但應當提前通知承租人。《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案例五、這筆罰款應由誰負擔?
案情介紹:某年4月,甲租賃公司與乙機械廠簽訂了融資租賃合同,合同約定由租賃公司按照乙方的要求,從國外購買設備3台,租給乙機械廠使用,租期2年。同年6月設備抵達大連港,但由於購買人是甲租賃公司,所以運單上載明的收貨人是甲租賃公司。設備到後,甲租賃公司通知乙機械廠前去提貨。當乙機械廠到港口提貨時被拒絕,理由是收貨人是甲租賃公司。乙機械廠急忙電告甲租賃公司派人解決,但甲租賃公司以承租人為租賃物的接受人為由未及時派人前往港口提貨,後來乙機械廠通過別的辦法提取了設備,但由於耽誤了提貨期限被港口罰款2萬元。乙機械廠認為是甲租賃公司延誤了提貨期限,向甲租賃公司索賠罰款2萬元無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試分析:這筆罰款應由誰負擔?為什麼?
評析:
根據《合同法》第245條的規定:「出租人應當保證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本案中造成乙機械廠被罰款的主要責任在甲租賃公司。應由甲租賃公司承擔責任。盡管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乙機械廠是使用設備的人,應該前去提貨,但由於運單上寫明收貨人是甲租賃公司,故乙機械廠無法提出設備,而甲租賃公司在知道情況後未及時派人前去處理導致延期提貨,甲租賃公司未保證承租人乙機械廠及時提取租賃物,乙機械廠未能按合同約定及時享有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權,所以過錯在甲租賃公司,應由甲租賃公司承擔責任,即向乙機械廠賠償2萬元。
案例六、承攬合同的承攬人能任意轉讓合同嗎?
案情介紹:某商場(以下簡稱甲方)與某服裝廠(以下簡稱乙方)於4月初簽訂了便式西服定作合同。合同規定:甲方提供樣品,由乙方購料製作便式西服500套。每套布料180元,加工費90元,所用布料與甲方所提供的樣品相同,以所封存的樣品為檢驗產品質量的依據。乙方分3次交貨,4月底交200套,5月底交200套,6月初交100套。每次交貨後甲方在6天內付款。4月底,甲乙雙方如期履行了合同。但5月底,乙方交付的第二批便式西服,經甲方檢驗,發現存在同一規格的西服領頭大小不一,口袋上下左右偏位等質量問題,與樣品完全不相符。於是,甲方要求乙方停止工作,雙方解除合同,乙方賠償甲方錯過銷售旺季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乙方則提出,該批西服已轉給某個體裁縫加工,質量問題也應由個體裁縫獨立承擔責任。雙方協商不成,甲方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乙方賠償損失。法院受理此案後,進行了調查取證,發現乙方於5月初與某大公司簽訂了出口服裝加工合同,乙方全部設備與勞動力都投入加工出口服裝中,故將製作便式西服的任務在未與甲方協商的情況下,擅自轉給個體裁縫。試分析:
1.在此糾紛中誰負有違約責任?法律依據是什麼?
2.定作合同轉讓中要注意什麼問題?
3.此案如何處理?
評析:
1.此案中乙方負有違約責任。其法律依據是《合同法》第253條。因為甲方與乙方簽訂的是便式西服定作合同。從甲方的角度來看,它是基於對乙方的技術條件、工作能力和信譽的信任,才與其訂立合同的;而乙方未同甲方協商,就擅自轉讓定作合同,私自讓某個體裁縫獨立完成加工西服的大部分工作任務,影響了西服的質量,使甲方利益受損。
2.定作合同是一種以行為為標的的合同。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承攬方可能有需要將合同中規定的主要工作轉讓給第三人的情形。在轉讓之前,承攬方應認識到轉讓一事不僅與己相關,而且也與定作人的權益緊密相連,故應與定作人商量,在徵得其同意後,方可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否則定作人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承攬人賠償損失。3.本案應如下處理:解除定作合同。第二批西服由乙方收回,其損失乙方自行承擔或與加工者共同承擔。對甲方的間接經濟損失可適當補償。
案例七、客運合同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案情介紹:某年8月5日上午,某客運公司的長途客車上的檢票員發現甲、乙、丙3人沒有買票,於是讓其補票。三人未補,司機說:「你們沒有買票,我們就可以把你們趕下車。」三人聽後害怕,甲、乙馬上就補了票,但丙由於身上沒帶錢,央求汽車把他帶到某某站。檢票員不同意,把丙趕下車,當日下午1點,售票員發現客人太多,已經超員5人,於是便拒載後來的客人。丁由於有急事,央求上車,售票員說:「客車運輸不能超載,出了問題,我們要負責任的。」丁說:「出了問題,我負責。不管什麼問題,我都一人負責。」售票員無奈便讓其上了車,還說:「出了問題可由你一個全部負責!」下午3點,售票員發現戊某攜帶危險品,便隨之把危險品拿到車下銷毀。戊堅決反對。售票員說:「要麼你拿著危險品下車,要麼讓我銷毀。」後來,由於擁擠,王某把孕婦趙某擠得流產了。根據上述案情,回答下列問題:
1.乘車人甲、乙、丙3人沒買票,售票員可否把其趕下車?
2.由於丙身上沒帶錢,售票員最終還是把他趕下車?是否合法?為什麼?
3.售票員是否有權銷毀旅客攜帶的危險品?為什麼?
4.對於趙某的流產,丁是否應負責?為什麼?
5.對於趙某的流產,售票員和其運輸公司是否應承擔責任?
6.對於趙某的流產,王某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7.設檢票員未把丙趕下車,在趕往某某站的途中,由於司機突然剎車致丙倒地重傷,誰應對丙的損失負責?
評析:
1.乘車人沒買票,售票員不能直接把人趕下車,應先讓其補票。
2.合法。因其享受坐車的權利,就應承擔付款買票的義務。
3.有權。因其攜帶的危險品已危及所有旅客的安全。
4.丁某對於趙某的流產應負主要責任之一,因其明知超載運輸,而強行上車,對造成並加劇引發趙某流產的擁擠狀態負有一定責任。
5.對於趙某的流產,客運公司負違約損害賠償責任。
6.對於趙某的流產,如果王某沒有過錯,王某將不承擔任何責任,其責任主要由運輸公司承擔。
7.客運公司應對丙的人身傷害負責。
案例八、委託開發技術合同的技術成果歸屬
案情介紹:某廠(以下簡稱甲方)與某科研所(以下簡稱乙方)於1999年10月15日簽訂了一份技術開發合同。合同約定,甲方委託乙方研究開發某太陽能發電裝置。雙方約定,研製費由甲方支付,研製出的成果歸甲方使用。4個月後,乙方研製成功,甲方按約定支付研製費,同時依約定享有成果使用權。2000年4月乙方將該技術成果向專利局申請發明創造專利權。甲方得知後也向專利局申請該技術的發明創造專利權。試分析:
(1)我國《合同法》對此有無規定?若有規定,請回答其主要內容。
(2)本案是否適用新《合同法》?
(3)依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該技術成果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哪方所有?為什麼?(4)若一方取得專利權,另一方可以享有什麼權利?
評析:
1.我國於1999年3月15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該法的第339條對此做了明確規定。「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託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
2.本案適用新《合同法》。因為《合同法》的施行日期是1999年10月1日,本案當事人簽訂委託技術開發合同的時間是1999年10月15日。
3.依《合同法》的規定,該技術成果的專利申請權歸乙方所有。因為,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
4.若乙方取得該項技術的專利權,依合同法的規定,委託方可以免費實施該項專利;研究開發方就其發明創造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方可以優先受讓專利申請權。因此,甲方可以免費使用該太陽能發電裝置,並可優先受讓該技術的專利申請權。
案例九、趙某能少付保管費嗎?
案情介紹:某個體戶趙某在某倉庫寄存彩電一批100台,價值共計100萬元。雙方商定:倉庫自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間保管,趙某分三批取走;2月15日趙某取走最後一批彩電時,支付保管費2000元。2月15日,趙某前來取最後一批彩電時,雙方為保管費的多少發生爭議。趙某認為自己的彩電實際是在1月25日晚上才入倉庫,應當少付保管費250元。該倉庫拒絕減少保管費,理由是倉庫早已為趙某的彩電的到來准備了地方,至於趙某是不是准時進庫是趙某自己的事情,與倉庫無關。趙某認為該倉庫位於江邊碼頭,自己又通知了彩電到站的准確時間,該倉庫不可能空著貨位。只同意支付1750元保管費。該倉庫於是拒絕趙某提取所剩下的彩電。試分析:
1.趙某要求減少保管費是否合理?為什麼?
2.該倉庫在趙某拒絕足額支付保管費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拒絕其提取貨物?為什麼?
3.該倉庫留置所有貨物的做法是否正確?
評析:
1.不合理。本案當事人簽訂的是倉儲合同,我國《合同法》第382條規定:「倉儲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這就意味著倉儲合同是諾成性合同,而諾成性合同,其成立不以交付標的物為要件,雙方當事人就合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合同即成立。若合同簽訂後,因存貨人原因貨物不能按約定入庫,依然要交付倉儲費。
2.可以拒絕。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對倉儲合同沒有規定時,適用法律對保管合同的規定。《合同法》第380條規定:「寄存人未按照約定支付保管費以及其他費用的,保管人對保管物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所以本案雖為倉儲合同,但在寄存人不支付倉儲費,而雙方對留置無相反約定的情況下,保管人可以留置倉儲物,拒絕其提取倉儲物。
3.但本案保管人某倉庫明顯過多留置了趙某的貨物,是不妥的。因為在倉儲物是可分物時,保管人在留置時僅可留置價值相當於倉儲費部分的倉儲物。而本案的倉儲物恰恰是可分物。所以某倉庫沒有理由留置所剩下的彩電,而只能留置相當於250元的貨物。
案例十、該委託合同糾紛中的合同關系如何?
案情介紹:A橡膠集團公司委託B進出口公司從美國C公司進口一套橡膠拉延機生產線。B進出口公司根據A橡膠集團公司提供的產品質量要求與技術要求與C公司簽訂了合同,合同約定:C公司於2002年5月25日交貨。5月20日C公司將設備交到A橡膠集團公司指定的廠房,並派人到A橡膠集團公司指導安裝。設備安裝完畢,於6月1日試運行,經過再三調試,至8月中旬設備運轉仍不正常,不能拉延出合格的橡膠製品,無法達到合同的技術標准要求。後經專家鑒定,該設備在生產和設計中出現缺陷,不可能用中國原料生產出合格產品。為此,A橡膠集團公司向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訴,要求C公司賠償其損失。C公司辯稱:合同的主體是B進出口公司,A橡膠集團公司無權起訴。另外合同簽訂地是在香港,中國法院無管轄權。試分析:
1.試分析該案件中的合同關系。
2.C公司的主張是否有法律依據?
3.法院應如何處理此案?
評析:
1.本案中A橡膠集團公司是委託人,B進出口公司是受託人,美國C公司是第三人。《合同法》403條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因第三人履行合同不符合與受託人之間的合同約定,委託人A橡膠集團公司可直接向第三人即美國C公司行使索賠權。
2.C公司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C公司將合同標的運抵委託人A橡膠集團公司廠房,並指導設備安裝,就已經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該合同履行地在中國,中國法院有管轄權。
3.中國法院可以運用中國《合同法》對C公司因生產和設計上的缺陷過錯,判處C公司賠償A橡膠集團公司損失。

J.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16:30前)急急急

(僅供來參考)
一、
(1)甲公司自以信件方式發出要約,乙公司以電話方式承諾,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故合同成立。
(2)甲乙雙方合同成立。雙方作出的要約承諾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
(3)甲公司提出的理由不合法。合同是經過雙方協商達成的真實意思表示,甲公司應按合同履行。
二、
(1)乙拒絕丙的要求合法。因為按合同內容,按份支付給乙5萬元,視為甲尚欠丙買牛的貨款5萬元未支付。
(2)法院不應支持丙的主張。因為乙丙同為甲的按份債權人,甲支付給乙5萬元的行為是合法的。
(3)法院應支持丙的主張。因為甲逾期沒有履行債務的情況下,將財產贈與給弟弟的行為侵害了丙的合法權利。
(4)不可以。代位權應成立在三方的債權債務關繫上。本案中丙和甲之間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而是單方的賠償關系。本案中甲已經放棄了對訂的權利,丙無權要求丁支付1萬元。

熱點內容
陳維崧律師 發布:2025-05-26 09:53:51 瀏覽:878
司法考試考新的民法典嗎 發布:2025-05-26 09:46:15 瀏覽:634
湖南勞動法病假工資標准 發布:2025-05-26 09:45:40 瀏覽:577
經濟法的考試試卷A卷 發布:2025-05-26 09:30:25 瀏覽:65
雙流法院東升法庭 發布:2025-05-26 09:21:32 瀏覽:90
物流公司網點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21:26 瀏覽:141
道德犯罪案 發布:2025-05-26 09:06:19 瀏覽:182
動漫公司辦公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03:13 瀏覽:922
物業公司配電室操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8:51:14 瀏覽:914
行政法對盤問的規定 發布:2025-05-26 08:51:11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