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a案例分析及答案

經濟法a案例分析及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5-09 11:36:20

A. 經濟法的案例分析及答案是什麼

甲公司和乙服裝廠簽訂加工5萬套服裝,單價100元的合同,約定甲公司於10月30日前向乙服裝廠支付預付款100萬元,服裝廠要在12月1日前交付第一批服裝2萬套,12月10日甲公司支付乙服裝廠款項200萬元,在次年1月15日前付第2批服裝3萬套,甲公司在接到第二批服裝後15日內將餘款200萬元付給乙服裝廠。合同約定一旦雙方出現糾紛,即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
合同按期履行,但到12月5日,乙服裝廠突發火災,將廠房、面料和大部分設備燒毀。甲公司知道後,便停止向乙服裝廠支付第二筆款項。經乙服裝廠交涉,甲公司同意若乙廠在1月5日前恢復生產能力,甲公司便支付餘下的全部款項,雙方繼續履行合同。由於籌措資金困難,乙服裝廠在1月15日才恢復生產,請求甲公司繼續履行合同,甲公司認為,由於服裝銷售季節性強,這時再生產服裝已錯過了銷售高峰期,很難賣得出去。於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表示可以結清乙廠已交付服裝的款項。乙服裝廠經多次與甲公司協商未果,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請問:
(1)甲公司在得知乙服裝廠因失火燒毀廠房、面料和大部分機器設備時即中止履行合同是否合法?為什麼?
(2)乙服裝廠於1月15日恢復生產能力,而甲公司卻提出解除合同是否合法?為什麼?
(3)乙服裝廠在雙方發生合同爭議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否合法?為什麼?
(4)本案應如何處理?說明理由。

解題過程與步驟:
(1)甲公司中止履行合同合法。因為乙服裝廠因突發火災導致廠房、布料和大部分機械設備被燒毀,說明乙廠有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可能,根據法律規定,對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2)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合法。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由於服裝銷售季節性很強,遲延履行已不能使甲公司實現合同目的,故其可以解除合同。
(3)乙服裝廠不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甲乙雙方的合同糾紛應當依照他們達成的仲裁協議,請求仲裁委員會做出裁決。(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做出裁定,若雙方均放棄合法有效的仲裁協議 ,方可由人民法院審理此案)。
(4)鑒於上面所述理由,仲裁機構應確認甲公司主張解除合同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合同自甲公司解除合同的通知到達乙服裝廠時解除。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3萬套服裝不再履行,對已經履行的2萬套服裝,應按合同的規定,由甲公司支付尚欠乙公司的100萬元貸。

B. 關於經濟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案例題4答案]
該公司上述活動中,存在著以下與《公司法》規定不相符之處:
(1)《公司法》規定,以募集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不於公司股份總數的35%。該公司設立時總股本3000萬元,其中向社會募集2200萬元,發起人認購的僅為800萬元,僅占公司股本總數的26.7%。
(2)《公司法》規定,公司發行新股應與前一次發行間隔1年以上。該公司1996年1月8日增發新股,與上次發行間隔時間不足1年。
(3)《公司法》規定,公司合並,應當自作出合並協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3次,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擔保的,公司不得合並。該公司在合並過程中,其通知債權人的時間、公告發出時間及公告次數均與法律規定不相符。該公司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未滿90日進行合並的工商登記也與法律規定不相符。
(4)《公司法》規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會,可以書面委託其他董事代為出席董事會會議。因此,甲的委託合法有效;而乙和丙委託非董事出席,其委託違法無效,因為被委託者無權出席董事會會議。
(5)《公司法》規定,董事會會議應由1/2以上的董事出席方可舉行。該公司董事會成員為15人,合法出席會議的為7人(即本人出席者6人,甲委託出席1人),不足董事會成員人數的一半,董事會會議的召開不符合法律規定。
(6)議事日程事項中第(2)項屬於股東大會的職權,第(4)項為公司經理的職權,不應由公司董事會討論決定。
(7)董事會會議決議應經全體董事過半數通過,而不是出席會議的董事半數通過。

C.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1、丁某負有償還借款的責任。
【依據】《擔保法》第18條:
當事人在保證專合同中約定保屬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擔保法》第19條: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2、丁某應償還2萬元。
【依據】《擔保法解釋》第30條: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後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3、丁某可以向王某追償。
【依據】《擔保法》第31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D.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中包括哪些稅種

您好!我國現行稅收法律體系是在原有稅制的基礎上,經過1994年工商稅制改革逐漸完善形成的。現共有23個稅種,按其性質和作用大致分為七類:

1.流轉稅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主要在生產、流通或者服務業中發揮調節作用。

2.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主要是對因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發揮調節作用。

3.所得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主要是在國民收入形成後,對生產經營者的利潤和個人的純收入發揮調節作用。

4.特定目的稅類。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筵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主要是為了達到特定目的,對特定對象和特定行為發揮調節作用。

5.財產和行為稅類。包括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屠宰稅、契稅,主要是對某些財產和行為發揮調節作用。

中央稅即屬於中央固定財政收入,由中央集中管理和使用的稅種。具體來說,中央稅包括下列稅種:關稅,海關代征消費稅和增值稅,消費稅,中央企業所得稅,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等集中交納的收入(包括營業稅、所得稅、利潤和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BR> 地方稅即屬於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稅種。具體說來,地方稅包括下列稅種:營業稅(不含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交納的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不含上述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不含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交納的部分),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屠宰費,農牧業稅,對農業特產收入徵收的農業稅(簡稱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遺產或贈予稅,土地增值稅。<BR> 中央地方共享稅即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和使用的稅種。具體說來,中央地方共享稅包括下列稅種:增值稅、資源稅、證券交易稅等。增值稅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資源稅按不同的資源品種劃分,s部分資源稅作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資源稅作為中央收入。證券交易稅,中央與地方各分享50%。

1994年,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發展和經濟體制進一步改革的需要,我國對稅收制度和管理體制進行了一次范圍較大、程度較深的改革,即稅制及分稅制改革。在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基礎上劃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支出;按稅種劃分中央和地方收入,中央和地方分設稅務機構,分別收稅。在稅種劃分上,根據稅制改革後稅種結構的變化和進一步改革的方案,分別設置了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劃歸地方稅的稅種包括: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屠宰稅、筵席稅、農(牧)業稅(包括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土地增值稅。1994年,地方稅收入(不含共享稅地方分成收入)佔全國稅收總額的比重為34.4,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35.11,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由地方稅務機構負責徵收地方稅,同時將屠宰稅和筵席稅的開征停徵權下放給地方。至此,與分稅制相聯系的,具有真正意義的地方稅產生了,同時,也初步形成了我國地方稅體系的基本框架。謝謝閱讀!

E. 經濟法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2013年6月,甲公司將一台價值900萬元的機床委託乙倉庫保管,雙方簽訂的保管合同約定:保管期限從6月21日至10月20日,保管費用2萬元,由甲公司在保管到期提取機床時一次付清。

8月,甲公司急需向丙公司購進一批原材料,但因資金緊張,暫時無法付款。經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機床做抵押,購入丙公司原料。雙方約定:至12月8日,如甲公司不能償付全部原材料款,丙公司有權將機床變賣,以其價款抵償原材料款。
10月10日,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轉讓機床合同(甲公司已通知丙公司轉讓機床的情況,同時也已向丁公司說明該機床已抵押的事實),雙方約定:甲公司將該機床作價860萬元賣給丁公司,甲公司於10月31日前交貨,丁公司在收貨後10日內付清貨款。
10月下旬,甲公司發現丁公司經營狀況惡化(有證據證明),於是通知丁公司終止交貨並要求丁公司提供擔保,丁公司沒有給予任何答復。11月上旬,甲公司發現丁公司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於是向丁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丁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並賠償損失。
要求:根據上述事實及有關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甲公司到期不支付機床保管費,乙倉庫可以行使什麼權利? (2)甲公司向丁公司轉讓已抵押的機床,甲、丁訂立的轉讓合同是否有效?為什麼?
(3)甲公司能否中止履行與丁公司訂立的轉讓機床合同?為什麼? (4)甲公司能否解除與丁公司訂立的轉讓機床合同?為什麼?
(1)如果甲公司到期不支付機床保管費,乙倉庫可以行使留置權。 (2)甲公司向丁公司轉讓已抵押的機床合法。根據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本題中,甲轉讓機床的情況已經過抵押權人丙的同意,因此該轉讓行為合法。對於轉讓價款,按規定,應將該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者提存。
(3)甲公司可以中止履行合同。根據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合同履行。
(4)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根據規定,當事人在中止履行合同後,如果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可以解除合同。本題丁公司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即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的擔保,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案例7. 某食品加工廠因公司業務擴大,急需包裝材料,於是向甲、乙兩家包裝材料公司發出函電。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A4型包裝紙,如貴公司有貨,請速來函電,我公司願派人前去購買。」甲、乙兩公司在收到函電後,都先後向食品加工廠回復了函電,在函電中告知他們備有現貨,且告知了A4型包裝紙的價格,而甲公司在發出函電的同時,派車給食品加工廠送去了5000令A4型包裝紙。在該批貨物送達之前,食品加工廠得知乙公司的包裝紙質量較好,而且價格合理,因此,向乙公司致電,稱:「我公司願購買貴公司的10000令A4型包裝紙,盼速發貨,運費由我公司承擔。」在發出函電的第二天上午,乙公司發函稱已准備發貨。下午,甲公司將5000令包裝紙運到,食品加工廠告知甲公司,他們已決定購買乙公司的貨物,因此不能購買甲公司的貨物。甲公司認為,食品加工廠的拒收貨物行為已構成違約,雙方協商不成,甲公司向法院起訴。
[問題]
(1)食品加工廠向甲、乙兩公司分別發函的行為,在合同法上屬於什麼行為? (2)甲、乙兩公司的復函行為是什麼行為?
(3)食品加工廠第二次向乙公司發函的行為是什麼行為? (4)食品加工廠與乙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是否成立?為什麼? (5)食品加工廠與甲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是否成立?為什麼?
(6)食品加工廠有無義務接受甲公司的包裝紙?本案中甲公司的損失應由誰承擔?
(1)食品加工廠向甲、乙兩公司分別發函的行為在合同法上屬於要約邀請行為。所謂要約邀請是指僅僅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要約邀請人並不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 食品加工廠向甲、 乙兩公司發函的內容並不包括合同的主要條款, 如沒有價格方面的內容,可見,食品加工廠只是通過發函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
(2)甲、乙兩公司復函的行為是要約。根據《合同法》第14條、15條的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而且要約必須內容具體、 確定, 一經承諾要約人即受要約的約束,本案中,甲、乙兩公司的復函行為都告知備有A4型的包裝紙,並告知了價格,內容明確具體,因此,他們的行為屬於要約。
(3)食品加工廠第二次向乙公司發函的行為屬於承諾。根據《合同法》第21條、第30條的規定,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承諾的內容應當和要約的內容一致。 從本案來看,食品加工廠第二次向乙公司發函的行為完全符合承諾的條件,屬於承諾行為。
(4)食品加工廠與乙公司的買賣合同成立。根據《合同法》25、26條,承諾需要通知的, 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本案中, 乙公司在食品加工廠發出復函後第二天就發函表示准備發貨, 已表明承諾通知已到達要約人, 因此, 食品加工廠與乙公司的買賣合同已經成立。
(5)食品加工廠與甲公司的買賣合同未成立。如前所述,食品加工廠向甲公司的發函是要約邀請, 並不受其意思表示的拘束。 甲公司的復函是要約而非承諾, 食品加工廠對甲公司的要約並未承諾,因此合同未成立。
(6)甲公司送貨的行為並非履行合同的行為,因為他們之間的合同未成立,因此食品加工廠也沒有接受甲公司貨物的義務, 因此, 甲公司因送貨而受到的損失, 只能由自己承擔。

F. 求經濟法案例分析答案

1、合法,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10萬元大於3萬。
2、合法,股東可以用知識產權出資,其價格按照評估機構評估的價格價格,經合夥人一致同意。3、按照公司法147條第二款: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不能擔任公司高管。所以王某不能擔任經理。
4、公司已經成立。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股東出資後不能隨意抽逃出資,嚴重的可能構成抽逃出資罪
5、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對外簽訂的合同視為總公司簽訂的合同。所以A公司的主張成立,C公司的主張不能成立。對於B 公司可以找A和C承擔責任。

G. 經濟法案例分析答案求解

1)五個。①王明與李剛之間存在借貸關系。②王明與舅舅張某和女友陳紅的妹妹之間存在借貸法律關系。③李剛與其妻子俞芳之間也存在法律關系。④王明與其女友之間關於那套音響存在共有法律關系。⑤王明的姐姐與其舅舅就王明所借的1.5萬元存在擔保法律關系。
2)法律行為有:王明向舅舅張某借入1.5萬元;
法律事件有:①王明遇車禍身亡;②王明向女友陳紅不滿15歲的妹妹借入5000元;③王明姐姐王麗向張某保證若弟弟無法還錢則由她還;④王明向李剛妻子俞芳討還借款。
3)不成立。賭博是違反社會治安管理的一種違法行為,出借人王明明知借款人李剛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所以法律關系不成立。
4)假如王明未給陳紅電話,告知借錢一事,法律關系不成立;
原因:雖然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都存在,但是沒有打借條,沒有合法的權利義務約定。
5)其中,李剛與王明之間的這個法律關系已經終止,因為李剛已經由於意外事故逝世。
6)變更了。
7)陳紅的妹妹可以向王明主張5千元的債權,若其不能歸還,則可以對其與陳紅的共有財產音響主張權利。張某可以向王明主張1.5萬元的債權,也可向王明的姐姐主張權利;若王明的姐姐償還了債務,則她可以向王明追償。王明可以向俞芳主張債權,在李剛患精神病期間,俞芳作為監護人應承擔償還義務;在李剛死亡後,因其留有財產,他與王明之間的債權債務並不因其死亡而消滅,依法應在財產繼承之前予以償還。俞芳若拿不出現金,可以將李剛的遺產變賣來償還。當然,若李剛無遺產或遺產不足以償還債務,則俞芳無償還義務或對超出遺產部分的債務無償還義務。
8)俞芳若拿不出現金,可以將李剛的遺產變賣來償還。若李剛無遺產或遺產不足以償還債務,則俞芳無償還義務或對超出遺產部分的債務無償還義務,則李剛之妻可以拒還。

H. 經濟法的案例分析題

1 有效,根據有關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受託人或者聘用的人員之間有關權利義務的限制只對受託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員有效,對第三人並無約束力,受託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員超出投資人的限制與善意第三人的有關業務交往應當有效。所以本案中乙於3月5日以A企業名義向丙購入價值2萬元貨物的行為有效。

2 個人獨資企業解散的,財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清償:①所欠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②所欠稅款;③其他債務

3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當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時,投資人應以自己的個人的全部財產用於清償企業債務。

回答補充:
我引用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中的相關法律條文

I. 經濟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區分原則,張三與李四買賣合同成立;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以交付為生效要件內,李四取得容所有權;銀行與張三的抵押合同生效時,是否適用善意取得而取得汽車的抵押權尚有爭議;李四已取得汽車所有權,有權要求張三協助變更登記,亦有理由拒絕銀行實現轎車的抵押權。

熱點內容
陳維崧律師 發布:2025-05-26 09:53:51 瀏覽:878
司法考試考新的民法典嗎 發布:2025-05-26 09:46:15 瀏覽:634
湖南勞動法病假工資標准 發布:2025-05-26 09:45:40 瀏覽:577
經濟法的考試試卷A卷 發布:2025-05-26 09:30:25 瀏覽:65
雙流法院東升法庭 發布:2025-05-26 09:21:32 瀏覽:90
物流公司網點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21:26 瀏覽:141
道德犯罪案 發布:2025-05-26 09:06:19 瀏覽:182
動漫公司辦公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03:13 瀏覽:922
物業公司配電室操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8:51:14 瀏覽:914
行政法對盤問的規定 發布:2025-05-26 08:51:11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