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25條26條

婚姻法25條26條

發布時間: 2022-05-09 17:00:20

婚姻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結 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四章 離 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 婚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 婚
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❷ 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置權有哪些規定

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夫妻共同財產,但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依照法律規定來執行。根據現施行的《婚姻法》第19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5條: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第26條: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根據2012年1月1日施行的《民事訴訟法》第227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15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2015年2月4日最高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465條: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經審查,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的,裁定駁回其異議。(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的,裁定中止執行。關於案外人法律上沒有給出說明和解釋,網路的案外人專指除當事人以外,其法律上的權益因執行行為而可能受到侵害的人,與執行標的有利害關系的人,此類人不參與案件,但與案件的判決有利益關系的第三人。因此,夫妻任何一方,符合案外人條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

❸ 離婚後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嗎

當然有權利。但是,支持與否的標准應是哪種方式有利於子女的成長。
一般來講,探望本身應是有利於子女的成長(人也是感情動物嘛!)。當然,也有可能行使探望對子女不利的情況(比如小孩對父或母存在恐懼心理等)就暫不要探望為好。
支持探望權的法律條文有:
1、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婚姻法第38條)
2、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婚姻法解釋一第24條)
反對對方探望的相關條文有:
1、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婚姻法解釋一第25條)
2、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婚姻法解釋一第26條)

❹ 婚姻自由的雙重特徵

為了保障五大原則的貫徹實施,婚姻法中專門規定了「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從另一個角度作了必要的補充。
包辦婚姻,是指第三者違反婚姻自由的原則,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
買賣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
借婚姻索取財物是指除買賣婚姻以外的其他借婚姻索取財物的違法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男女雙方結婚基本上是自願的,但一方(主要是女方或女方父母)向另一方索要許多財物,以此作為結婚的條件。
對重婚的理解有兩種:一是法律上的重婚,即有配偶者又與他人登記結婚;二是事實上的重婚,即有配偶者雖然未與他人登記結婚,但確與他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包辦婚姻中一方逃出去後,另行結婚不作為重婚處理;自然災害過程中逃災時家庭失散後另行結婚不作為重婚處理。
按照我國婚姻法規定,一定范圍內的血親(因血緣聯系而形成的親屬)和患有特定疾病者禁止結婚。 禁止結婚的血親分為兩類:一類是直系血親,即父母、子女、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間……禁止結婚。我國婚姻法規定,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也不得結婚。另一類是近血親,即兄弟姐妹,包括同胞的兄弟姐妹和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無血緣聯系的不在內),伯、叔與侄女,姑與侄,舅與甥女、姨與甥,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 此外,1980年的婚姻法第6條規定:「患麻風病未經治癒或患其他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者,禁止結婚。」 在我國,實行的是結婚登記制度。合法的結婚程序分為申請、審查和登記三部分。
申請,即當事人雙方正式向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申報,提出結婚登記的請求。必須由雙方親自到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時必須持有法定證件,包括本人的身份證和戶籍證明。離過婚的當事人申請再婚,須持有離婚證件(離婚證或准許離婚的調解書、判決書)。此外,按照有些地區的規定,還應提交婚前健康檢查的證明。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應據實填寫結婚申請書。離婚的男女雙方自願復婚的,應按結婚的要求提出復婚申請。申請結婚的當事人,因受單位或他人干涉不能獲得所需證明時,婚姻登記機關查明確實符合法律規定的,也應准予登記。
審查,即婚姻登記機關依法對當事人的結婚申請進行審核與查證。應從兩個方面進行嚴格地審查:一方面是當事人所持證件是否真實、完備,是否與當事人本人的情況完全相符,有無偽造、塗改或冒名頂替的跡象,必要時得進行認真調查。如果當事人因受干涉無法持有完備的證明,登記機關則應查明原因及需要證實的情況。另一方面是當事人雙方是否都符合結婚條件,包括是否達到法定婚齡,是否完全自願,是否已有配偶,是否屬於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否患麻風病或性病未治癒等。
登記,即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結婚申請的合法性加以確認,進行正式的登錄和記載,簽發《結婚證》。登記時,當事人的申請書、有關證明和其他材料應存檔備查。辦理復婚登記的,還應收回離婚證件。結婚證書是由婚姻登記機關簽發的證明婚姻關系成立的法律文書。分為《結婚證》和《夫妻關系證明書》兩種。
一.夫妻在家庭中的法律地位。夫妻是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結合的伴侶,同時還承擔著生育和撫育子女、贍養老人等責任。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家庭地位是平等的。
二.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
三.夫妻財產關系。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婚姻法第13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包括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到一切收入,包括:第一,夫妻雙方或一方的勞動收入,如工資、獎金、稿酬、其他形式的勞動報酬等。第二,夫妻雙方或一方在婚姻關系期間繼承、受贈或受遺贈所得的財產。第三,夫妻雙方或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夫妻的婚前財產和雙方約定為個人所有的財產,不屬於共同財產的范圍,復員、轉業軍人的醫療費應歸本人所有。復員、轉業費一般歸本人所有;如結婚多年,夫妻共同生活較長的,可按共同財產對待。對夫妻婚前財產或婚後財產無法確認的,視為共同財產。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也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你有選擇脫離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的自由。 對於雙方自願離婚,又稱協議離婚,我國婚姻法第24條規定:「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應即發給離婚證。」自願離婚應確系出於當事人雙方自願且雙方對離婚後的子女和財產等問題已有適當處理。辦理離婚登記的程序與結婚相同,也需要經過申請,審查和登記。 關於男女一方要求解除婚姻關系,另一方不同意解除的離婚糾紛,在當事人無法達成協議進只能依訴訟程序由法院判決。我國婚姻法第25條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一般情況下,調解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按照我國婚姻法第25條第2款的規定,判決離婚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只有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才能准予離婚。
離婚不是隨便可提的,這些情況下,請三思而後行。 離婚是自由的,但在這些情況下法律有相關的限制性規定:
關於現役軍人配偶要求離婚的規定。我國婚姻法第26條規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現役軍人,是指正在人民解放軍或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服役,具有軍籍的人員。現役軍人配偶,系指與現役軍人有婚姻關系者,不包括僅與現役軍人有婚約關系者。離婚須得軍人之同意,僅適用於非軍人一方向現役軍人一方提出離婚的情況。
關於在一定期間限制男方離婚請求權的規定。我國婚姻法第27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適用本條規定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規定只是推遲了男方提出離婚的時間,並沒有從實質上否定男方的離婚要求。第二,女方在此期間提出離婚的,不受本條限制。第三,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也不受本規定限制。人民法院在未發現女方懷孕時判決離婚,女方發現懷孕上訴的,查明屬實後,第二審法院應撤銷原判決,駁回原告的離婚請求,不必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一.離婚後子女的撫養教育。
A.離婚後的父母子女關系。我國婚姻法第29條第1款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婚姻法第29條第2款特別規定:「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B.子女由何方撫養的問題。我國婚姻法第29條第3款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在撫養問題上既要強調保護子女的利益,也要考慮父母的合理要求。
C.子女撫育費的負擔問題。 我國婚姻法第30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二.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
A.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離婚不僅解除了夫妻之間的人身關系,而且終止了夫妻之間原有的財產關系。離婚時可供雙方分割的財產,以夫妻共同財產,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為限,包括夫妻各自或共同勞動所行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各自或共同繼承、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收入。夫妻婚前的個人財產和雙方各自所用的財物,原則上歸個人所有。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無法查清的,或雖屬婚前功盡棄財產,但已結婚多年,由雙方長期共同使用、經營和管理的,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我國婚姻法第31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對於財產分割方面的某些具體問題,應當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妥為處理。復員、轉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如夫妻共同生活時間較長,離婚時可按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但是,復員、轉業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療費,應歸本人所有。
B.債務的清償。 我國婚姻法第32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我國婚姻法第33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具休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有何內容

法律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

❻ 夫妻沒有感情,總是分居,但男方不給予離婚

規定是,夫妻一方不願離婚,或雙方無法達成離婚協議,可以由主張離婚一方到法院起訴離婚。
只要有夫妻感情破裂證據,在法院調解無效前提下,法院會判決准予離婚。
夫妻倆因為感情不和分居滿2年的,可以作為夫妻感情破裂的證據。
《婚姻法》:
第三十一條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❼ 誰支持,誰反對婚姻法解釋二24條

一般來說婚姻法解釋二24條之初衷是為了保護善意債權人的利益,但在少數情況專下可能成為部分屬夫妻之間一方坑害一方的工具,只是法律從來都不可能盡善盡美,總是在公平與效率間博弈。

但畢竟,夫妻之間,當初海誓山盟,患難與共,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也算自己遇人不淑,看人不準,也有過錯或過失。
而相比一下,債權人則更不了解別人家的生活,屬於不知情的。相比夫妻之間而言,合夥的連帶債務的規定更為苛刻。以後可能隨著立法的完善,解決這個問題,規定重大債務共同簽字就好。

❽ 婚姻法第25條是怎樣規定的

《婚姻法》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這個法條就是保護非婚生子女利益的啊。在婚姻制度下,必然有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之分,而非婚生子女往往遭受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婚姻法第25條雖然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過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歧視不會因為這一籠統規定而減少消失。但規定總比不規定好吧?法條還說,生父母應當負擔子女生活費教育費,不正是維護非婚生子女生存權的嘛。 當然,僅憑這一法條遠不能保護好非婚生子女的利益,所以現在有不少法學家倡導引進非婚生子女轉正制度,相信未來會有改善。

❾ 新婚姻法關於軍婚有何規定

《婚姻法》第三來十三條源是這樣規定的: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這裡面有幾個要點,容我一一道來:
1、「現役軍人」,是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現役、具有軍藉的幹部與戰士。包括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幹部與戰士。在軍隊工作但未取得軍籍的職工、文職非現役人員,以及曾經服現役,但已經退役的軍人,均不屬於現役軍人的范圍。
2、此處的「現役軍人的配偶」,是指自身不是現役軍人,並與現役軍人之間存在婚姻關系的人。
如果婚姻雙方均為現役軍人,或現役軍人向非軍人配偶一方主動提出離婚,則應適用婚姻法的一般規定,而不適用本條規定。(而且雙軍人離婚的案件要由軍事法院管轄審理,其他離婚案件則由地方法院審理。)
去年一個戰友轉業了,他老婆還是軍官。我恭喜他,隨著退出現役變成了「現役軍人的配偶」。他還一臉懵,「我以為自己結婚以後就是現役軍人的配偶,原來現在才是。」這是個冷門知識,看過本篇文章的,以後就可以避免這樣的誤解了。
3、對「須得軍人同意」的理解。現役軍人配偶提出離婚後,現役軍人本人不同意的,人民法院經過說服、調解等工作,現役軍人本人仍然不同意的,法院將判決不準離婚。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法治檢察院 發布:2025-05-26 04:46:41 瀏覽:962
企業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26 04:26:47 瀏覽:753
2015經濟法考試 發布:2025-05-26 04:04:00 瀏覽:145
成立合資公司的法律條款 發布:2025-05-26 04:03:55 瀏覽:28
深圳市勞動合同法2018全文 發布:2025-05-26 04:03:52 瀏覽:447
株洲律師咨詢 發布:2025-05-26 03:57:38 瀏覽:990
百色市司法局 發布:2025-05-26 03:57:36 瀏覽:148
對妃子的刑法圖片 發布:2025-05-26 03:53:18 瀏覽:277
立法威下 發布:2025-05-26 03:41:17 瀏覽:959
違反條例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6 03:14:52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