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保障法和欺詐騙保觀後感

社會保障法和欺詐騙保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5-09 23:01:34

❶ 什麼是騙保,騙保的法律責任和後果又有哪些

國家保險法的規定:
(第一種情況限定保險公司的騙保行為,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及其工作人員故意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種情況限定被保險人的騙保行為)故意製造保險事故依此獲得保險公司賠款的。也是騙保。
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在未依法採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被保險機動車或者遺棄被保險機動車逃離事故現場,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都屬於騙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
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單位犯第一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以上就是關於「什麼是騙保」、「騙保的法律責任和後果有哪些」問題的闡述。保險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並伴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在此經濟背景下,保險才得以積累起全社會范圍的基金規模,才得以具備足夠抵禦不可抗力可保風險的償付力,為人們提供豐富多樣的保障。而隨著保險事業的發展,險種的增多以及保險金額的迅速提高,騙保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消除騙保「惡疾」,這還需要咨詢相關的律師,請求他們幫助解決。

❷ 醫院違規騙保行為被處罰,這對該行業都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這實在讓人氣憤啊,正大光明的交易背後,竟然掩蓋著這樣不可告人的勾當。

2022年3月,國家醫保局根據舉報線索,聯合衛健委、市監局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簡稱「同濟醫院」)進行飛行檢查。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通報,經查發現,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間,同濟醫院存在串換、虛記骨科高值醫耗問題,騙取醫保基金支付23343609.64元。怎麼理解呢?簡單講就是以次充好,比如醫院賬單記的是上萬耗材,但用到患者身上的可能是低價的便宜材料。這都是人民群眾的救命錢啊,還有人性嗎?還有王法嗎?武漢同濟醫院作為全國十大明星大三甲醫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現在竟然成了騙保案的主角,不僅受到武漢醫保局的處罰,還受到了全社會的譴責。

這一次的嚴肅整改和處罰對機構和醫生都是一種警示。

首先,通過此事件我們要明白,我國打擊騙保不單單是民營醫院,公立醫院也是重點,而且問題可能更多。一直以來,大家在騙保問題上,好像進入了一個誤區,尤其是公立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到處都是問題。

其次,我真是搞不明白,現在很多醫院存在這樣的認知,把不規范的醫療行當作家常便飯,完全不理解也不想理解醫保資金是救命治病的民生資金,更可惡的是一些醫院管理者把病人和補助當作政績,醫療行為亂七八糟,也不想著改變。現在我們要開始管控了,某些醫院不要不知好歹,觀念要改變了,多為百姓做點實事,如果違規獲得醫保基金,這就是違法行為。

還有,當前醫保信息化正在穩步推進,並且效果良好,管理正在從管醫院到管醫生進行轉變,以後各種系統都會更加完善,醫保信息化管理必將邁上新台階,監管也會從管結果變成管過程,你違規我就直接限制你的行為,醫生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機構和醫生將會互相影響

我相信,任何侵害醫保基金和人民健康的違法行為,最後都將付出代價。現在,相關部門開始嚴懲了,此次同濟醫院的事對行業來說效果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❸ 學習《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感想

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通過立法而制定的社會保險、救助、補貼等一系列制度的總稱,是現代國家最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之一。作用在於保障全社會成員基本生存與生活需求,特別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生育、死亡、遭遇災害、面臨生活困難時的特殊需要。由國家通過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實現。由社會福利、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優撫和安置等各項不同性質、作用和形式的社會保障制度構成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現代國家必須制定社會保障法律規范,保證社會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貫徹實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綱領,起到補償勞動者收入損失的功能。由國家依法建立,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傷殘、生育和失業時,能夠從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制度。
社會福利制度。一個國家的社會福利狀況,是其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最高綱領。廣義上與社會保障同義,狹義上指由國家或社會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向全體公民普遍地提供資金幫助和優化服務的社會性制度。
社會救濟制度。其目的是幫助社會成員獲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條件,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最低綱領。國家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會成員給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社會優撫制度。指國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為,對有特殊貢獻的軍人及其眷屬實行的具有褒揚和有待賑恤性質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特殊綱領。
社會互助制度。指民間組織對部分勞動者的幫助,主要是解決政府政策規定之外、沒有很好解決但仍需獲得外界幫助的實際困難。社會互助是社會救助的補充,是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社會互助制度和個人儲蓄積累保障是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綱領。
個人儲蓄積累保障。是個人或家庭將部分資金存入銀行的一種保障形式,是社會保障的一種有效而必要的補充。社會互助制度和個人儲蓄積累保障是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綱領。

❹ 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學習心得

在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穩定社會和安邦興國的根本大計,是一件「關乎國運、惠及子孫」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雖然人們都認識到了社會保障在社會層面的重要性,而對其法律層面的認識還不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對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當前,我國正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的優勝劣汰和職工的下崗、失業已成為一種經常發生的社會經濟現象,妥善解決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問題,是推進企業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簡介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與資本所以者之間社會關系的法律制度。

1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共性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的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是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而且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便是德國俾斯麥頒布的社會保障法典,也是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存狀況為基本動因的。

2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3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所涉及的對象

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而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社會保障的對象應當是該社會的全體社會成員,尤其是那些喪失勞動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幫助的人。同時,社會保障也對社會成員中的特殊對象給予特殊幫助。社會保障的特殊對象主要包括因退休、失業、患病、傷殘、生育等造成的失去或中斷收入來源而需要社會特殊幫助者。這些成員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與競爭能力,使收入中斷、減少或喪失而影響了基本生活,從而得到社會給予的特殊保障。

二、國家該退位的地方應當退位

在勞動法的調整上,我國長期來存在的問題是行政因素過重,在改革過程中雖有較大的改進,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國家仍需進一步退位。目前,勞動關系中還存有大量的行政審查,例如:在勞動關系建立時一些地方執行強制鑒證,招、退工的行政審查程序;在勞動報酬中實行的工資總額管制;在特殊工時中實行的行政審批等等,使勞動關系建立與運行中融入大量行政因素。勞動關系的產生、結束與運行不應當是三方關系,而只應當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雙方關系。尤其要突破的是國家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規定每個勞動者只能建立一種勞動關系的觀念。

當著現實邏輯與觀念邏輯發生沖突時,需要重新審視的恰恰是觀念的邏輯。「一個勞動者只能形成一種勞動關系」這種觀點在計劃經濟時代無疑是恰當的。在那時,一個勞動者出現了多重勞動關系,國家將很難進行統一的管理。今天,當著勞動力通過市場來進行配置,為了使人盡其才,一個人存在多重勞動關系恰恰是一種常態。正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對「一個勞動者只能形成一種勞動關系」的觀念進行全方位的突破。

允許一個勞動者同時建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勞動關系,對我國的勞動管理和社會保障制度會帶來有益的影響。在用工管理方面,應當允許一個勞動者同兩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當然兩單位工作時間總和不應超過現行的工時制度;在工資管理方面,各地在公布和調整最低工資時,應同時公布月最低工資標准和時最低工資標准,如果一個職工每天在甲乙各工作四小時的話,甲單位或乙單位都只按月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來執行;在社會保障方面,繳費關系應當與工資關系掛鉤,以養老保險為例,每個勞動者固然只能有一個個人帳戶,但應要求多個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工資的一定比例向這一勞動者的個人帳戶繳納養老保險費,從而保障勞動者的利益。

三、國家該進位的地方應當進位

與勞動法相比,我國社會保障法的突出的問題是國家有一些該到位的領域尚未到位。

首先,立法者沒有設置有效的刑事立法來保障社會保險費的徵收。我國在修改後的刑法中並沒有對嚴重危害社會保險制度的各類違法行為予以明確規定,而只是混同於普通刑事犯罪行為。

其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缺乏承擔「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任務的主體資格。事實上,許多地方和主管部門運用社會保險基金搞生產投資,基本建設投資或是財政挪用並逾期不歸已成司空見慣的現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本難以有所作為。

再次,長期以來,國家將理應承擔的職工養老保險改革的成本予以轉嫁。對於穩性養老金債務,各國一般都認為是國家的應承擔的責任。所謂隱性養老金債務,是指一種養老金制度終止實施時應承擔的現時退休者的養老金和根據在職職工過去工作年限所承諾的未來養老金的支付責任。

最後,由於我國將社會保險法作為勞動法的調整對象,社會保險爭議也完全按勞動爭議來處理。事實上,用人單位不繳納養老保險,不能僅視為損害了勞動者的利益,應當視為侵犯了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勞動者雖也可以提起勞動爭議程序,以保護自己的民事權利;但更應通過行政訴訟程序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規定有利於明確國家責任,強化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力度。國家有關部門在用人單位不依法按時足額征納或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必須承擔有關責任,而並非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扮演「守夜人」角色。由於勞動者利益受到侵犯時,國家須承擔先行支付的責任,就會促使有關部門提高社會保障的強製程度。

總之,明確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相互關系,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也有很強的實際意義,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如何構建與完善?這是每位從事社會保障及相關法律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❺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等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怎麼處理

前,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表現形式各式各樣,騙取社會保險待遇主要是個人不符合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其中騙取養老保險金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偽造身份證明或冒用他人身份證明;偽造、編造檔案年齡、特殊工種年限辦理提前退休;偽造、編造人事檔案,以增加視同繳費年限;偽造、編造用工關系、工資報表等證明材料補繳養老保險費;偽造、編造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證明文件等。
在退休審核過程中,我市通過聯合審批,認真核查,及時發現偽造、編造檔案材料,及時處理騙取養老金的違法行為,同時將每月擬退休人員進行網上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對存在的騙保現象,市社保局將制定嚴密措施,追回騙保金額,並依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給予騙保者嚴厲處罰。
對騙取養老保險待遇的處理,2011年實施的《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針對騙取社會保險金的行為,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其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並處騙取金額兩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解釋明確,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險待遇的屬於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行為,使騙取社會保險金行為統一適用詐騙公私財物罪,有力地維護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面試題:「談談你對社會保障法有什麼看法」該怎麼去回答

首先,頒布社會保障法,是中國法制完善的必然趨勢,社會保障直接關系回到國民生活水平,關答繫到是否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問題,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社會要平穩發展就需要解決大後方問題,而這項大後方問題就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
其次,社會保障法的出台,是我國法制進步的表現。
最後,社會保障法作為一部法律出台,能規范的保障國民利益,使社會保障能有法可依

❼ 騙保的行為對保險公司有什麼風險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中都存在騙保現象,法律責任和後果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

2020年12月安徽省太和縣4家醫院涉嫌欺詐騙保問題:2020年12月,媒體曝光安徽省太和縣4家醫院涉嫌欺詐騙保問題。

目前,已解除4家涉事醫院醫保服務協議、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取消14名醫保醫師資格,追回違規使用基金。全市有9家社會辦醫療機構主動申請關停或暫停醫保服務協議。

紀檢監察機關已嚴肅追責問責阜陽市政府,太和縣委、縣政府等7個黨組織(單位)和19名責任人(廳級幹部1人、縣處級幹部7人、科級及以下幹部11人)。

其中,縣醫保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等5名責任人因嚴重違紀違法涉嫌犯罪被立案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縣內9家醫院,查證3470人,採取強制措施56人,移送審查起訴25人,扣押凍結涉案資金360.9萬元。

熱點內容
2015經濟法考試 發布:2025-05-26 04:04:00 瀏覽:145
成立合資公司的法律條款 發布:2025-05-26 04:03:55 瀏覽:28
深圳市勞動合同法2018全文 發布:2025-05-26 04:03:52 瀏覽:447
株洲律師咨詢 發布:2025-05-26 03:57:38 瀏覽:990
百色市司法局 發布:2025-05-26 03:57:36 瀏覽:148
對妃子的刑法圖片 發布:2025-05-26 03:53:18 瀏覽:277
立法威下 發布:2025-05-26 03:41:17 瀏覽:959
違反條例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6 03:14:52 瀏覽:172
余建君律師 發布:2025-05-26 02:56:34 瀏覽:519
利用節假日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26 02:47:58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