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土地承包婚姻法

土地承包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2-05-11 06:49:13

⑴ 夫妻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屬於共同財產嗎

法律分析:1、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土地,即使是以夫或妻一方名義簽訂合同,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依然是屬於夫妻共同的。2、在審理離婚案件中,如果夫或妻一方不知道或者因其他原因沒有分割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其在兩年的訴訟時效內,可以再次向人民法院單獨提起分割 夫妻財產 的訴訟。3、對於離婚案件中,夫或妻一方存在過錯,是否可以根據婚姻法規定,對其少分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⑵ 《婚姻法》第39條第2款規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必須遵守「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這款規定,此款規定:夫妻雙方在家庭提地承包經營的過程中、經營後的收入分配中都享有平等的權益。而且這種平等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

離婚時的財產分割是離婚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之一。法律允許夫妻雙方在離婚時就財產問題自行協商處理。對於未達成協議的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此項規定的前提是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不同的財產制下共同財產的范圍不同,在分割時首先應對財產的性質作出界定。

(2)土地承包婚姻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根據《土地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⑶ 承包土地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1、我國《婚姻法》第39條第二款規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享有的土地權益,就是佔有、使用、收益的權益,即為用益物權,屬夫妻共同財產權益,在夫妻離婚時,這一用益物權是可分的,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2、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其相應的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制的范疇。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歸夫妻共有的財產范圍作了規定,未把土地承包經營權明確納入夫妻共有財產范圍,但也沒有明確將夫妻雙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排除在夫妻共同財產之外,何況根據我國《婚姻法》第39條第二款規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的精神,夫妻雙方對承包土地除無處分權外,共同享有佔有、使用、收益權,實際上夫妻雙方對承包土地是一種准共有(無所有權的共有),所以,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來源佛山律師網頁鏈接

3、法院依當事人請求分割土地承包經營權,只是因離婚導致共有關系終止而對准共有土地的一種分割,從承包方內部關繫上看是變准共有為「各自所有」,不論是採用由雙方分別承包方式,還是土地由一方承包,另一方給予適當補償的方式,整體上並沒有損害發包方的利益。

⑷ 離婚後土地怎麼分配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承包主體以家庭為單位,土地承包經營權對家庭內部成員來說,是他們的一項共同共有的財產權利。但是,基於我國目前的土地承包性質和方式,離婚時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1、婚後以一方名義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或領取經營權證的。夫妻雙方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解除婚姻關系時,應當按照共有物的分割原理分割。夫或妻一方是城鎮居民的,離婚時承包的土地經營權應歸非城鎮居民的一方所有。2、一方婚前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婚後另一方戶口遷入的。離婚時要求分割的,亦應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第一,承包土地所在地是按「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辦法進行土地承包責任田劃分的,不管離婚當事人是否屬同一經濟組織,則遷入的一方在離婚時要求分割另一方承包土地的,法院不予支持。第二,一方結婚後戶口遷入的,落戶所在村的村集體按「大穩定、小調整」的方式用集體的預留地、開墾地、他人交回的承包地增補給該戶承包土地面積的,原則上增補部分歸婚遷一方,但有該承包戶其他成員的份額的,要扣除。

⑸ 農村土地承包中,如何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

保護婦女在土地承包中的合法權益,是農村土地承包的一項重要原則。對此,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條規定:「農村劃分責任田、口糧田等,以及批准宅基地,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不得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婦女結婚、離婚後,其責任田、口糧田和宅基地等,應當受到保障。」婚姻法也規定在離婚時,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作為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的基本法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六條明確規定:「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中應當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該法第三十條對婦女結婚、離婚或者喪偶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問題,作了具體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法為什麼要對保護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問題作出特別規定呢?這是因為,土地是我國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生活保障,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最為關切的一項基本權利,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論男女都應當享有平等的承包權利。但是,較長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在土地承包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視婦女、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有的以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決議、村委會決定或鄉規民約的形式,剝奪婦女的土地承包權和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權;有的以「測婚測嫁」等理由,對未婚女性不分土地或少分土地;有的地方出嫁婦女特別是離婚喪偶婦女戶口被強行遷出,承包的土地被強行收回,其他與土地承包相關的經濟利益也受到損害。特別是一些人多地少、土地經濟價值高的農村或者以耕作為主的貧困地區,這類問題比較突出,主要是出嫁後婆家不分土地,娘家的土地又被收回。長期以來一些地方農村對侵害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問題重視和解決不夠,有的導致矛盾激化,引發群眾上訪甚至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影響了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近年來,農村婦女因土地承包經營權被侵犯而上訪的比較多,如廣東省人大和婦聯2000年至2001年出嫁婦女集體越級上訪達192批1659人次,湖南張家界市各級政府近兩年共接待婦女土地承包糾紛的來信來訪5000多件次。產生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些地方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歧視婦女、漠視婦女權利;法律、政策規定不盡完善,執法不力;對維護婦女合法權益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等。因此,必須加強對婦女承包權益的保護,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承包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承包法對保護婦女承包權益的問題作出特別規定,有利於保護弱者,體現公平,維護社會穩定。
保護婦女的承包權益,特別應當保護婦女出嫁、離婚或者喪偶後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對此,有關中央文件曾指出,為了方便生產和生活,婦女嫁入方所在村要優先解決其土地承包問題。在沒有解決之前,出嫁婦女娘家所在村不得強行收回其原籍承包地。對於開展延包工作之前嫁入的婦女,當地在開展延包時應分給嫁入婦女承包地。對於婦女嫁入時已經完成延包工作的,如當地實行「大穩定、小調整」的辦法,應在「小調整」時統籌解決;如當地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辦法,則出嫁婦女原籍的承包土地應予以保留。不管採取什麼辦法,都要確保農村出嫁婦女有一份承包土地。婦女離婚或喪偶後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原居住地應保證其有一份承包地。離婚或喪偶後不在原居住地生活、其新居住地還沒有為其解決承包土地的,原居住地所在村應保留其土地承包權。根據實際情況和中央有關文件的精神,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對婦女出嫁、離婚或者喪偶後的土地承包問題作了明確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該條的規定包含以下內容:
(一)承包期內,婦女結婚的,婦女嫁入方所在村應當盡量解決其土地承包問題,如果集體經濟組織有依法預留的機動地、通過依法開墾等方式增加的土地或者承包方依法、自願交回的土地,可以分給嫁入婦女一份承包地。沒有上述土地,在因人地矛盾突出等特殊情形依法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調整時,應當分給嫁入婦女一份承包地。如果當地既沒有富餘的土地,也不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調整,而是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辦法,則出嫁婦女原籍所在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這樣做,就保證了出嫁婦女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擁有一份承包地。
(二)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其已取得的承包地應當由離婚或者喪偶婦女繼續承包,發包方不得收回;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新居住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盡量為其解決承包土地問題,如可以在依法進行調整時分給離婚或者喪偶婦女一份承包地,離婚或者喪偶婦女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原居住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這樣規定的目的也在於保證離婚或者喪偶的婦女能夠擁有一份承包地。

⑹ 離婚分別立戶後還有享有原家庭承包土地權嗎

我國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我國農村現階段正處於土地承包權三十年不變,如果婚嫁戶口遷移到男方的,是三十年初農村分配承包土地時,在承包土地證上有自己的名字,離婚後是可以享有原家庭承包土地權的。如果證件上家庭人員欄上沒有自己的名字,則沒有土地承包的份額,離婚後就不能享有原家庭承包土地權。但從我國婚姻法的角度來說,雖然屬於男方婚前的承包土地,女方作為家庭人員也可以享有承包土地權的。在農村土地承包時,人民政府已充分考慮了未成年男性人員以後娶媳婦的情況,在分配份額時多分配了媳婦的一份。許多農村的基層幹部都默認了這種方法。


⑺ 我是農村人,離婚時共同承包的土地還有村裡的房屋怎麼分割

針對您提出的「農村離婚時共同承包的土地還有村裡的房屋怎麼分割」的問題,法里智能律師平台的律師們為您做出如下解答

一、離婚時農村房屋怎麼分割
農村房屋所佔用的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離婚時農村房屋的分割方式有兩種;
二、離婚時共同承包的土地怎麼分割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承包主體以家庭為單位,土地承包經營權對家庭內部成員來說,是他們的一項共同共有的財產權利。我國《婚姻法》規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因此,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依法分割。但是,基於我國目前的土地承包性質和方式,在離婚時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
(一)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在離婚進行分割時,應按照以下方式分割。
首先,如果婚後一方的戶口遷入新居住地,其在原居住地已經承包而新居住地沒有分配其承包土地,原承保的土地不會收回,同時也不享有另一方婚前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是,如果夫妻在共同生活期間,對居住地承包的土地共同經營、管理,所獲得收益應確認為夫妻共同財產。在處理時,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以及其他收益,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其次,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村集體作為發包方,家庭作為承包方,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在分割時應當根據土地承包的情況,予以分割。
(二)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承包權的,在離婚時,應按照以下方式分割。
一方或雙方從事承包、租賃等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是夫妻共同財產。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雖以夫或妻一方名義簽訂合同,但有證據證明夫妻共同參與生產經營,則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確認為夫妻共同享有,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因此,以該種方式取得的承包土地以及收益應按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在離婚案件中對其進行分割時,需要充分考慮各家庭成員對該土地享有經營性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值得注意的是,「雖以夫或妻一方名義簽訂合同,但有證據證明夫妻共同參與生產經營」,這說明當事人如果想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必須收集有效的證據加以證明。此時就可以委託律師協助收集證據,以免因自己的疏忽損害了應得的利益。

熱點內容
司法公正申論 發布:2025-05-25 12:00:26 瀏覽:35
民法通則89 發布:2025-05-25 11:48:18 瀏覽:864
司法考試計分 發布:2025-05-25 11:44:08 瀏覽:498
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申請書 發布:2025-05-25 11:17:27 瀏覽:671
訴訟法的利弊 發布:2025-05-25 11:08:41 瀏覽:842
福州市法院 發布:2025-05-25 11:05:28 瀏覽:835
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職能 發布:2025-05-25 11:00:19 瀏覽:430
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的區別 發布:2025-05-25 10:59:25 瀏覽:152
2012司法考試卷三53 發布:2025-05-25 10:51:19 瀏覽:909
自創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5-25 10:37:55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