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告知義務
⑴ 附條件的合同有通知義務嗎
一、附條件的合同可以約定有通知義務『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將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告知對方的義務。
二、【法律依據】:《合同法》第四十五條【附條件的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⑵ 用人單位有哪些告知義務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如實告知義務,體現在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⑶ 合同的義務類型有哪些
先合同義務的類型有:1、協力義務,是指締約雙方共同盡力促成合同締結成功的義務;2、告知義務;3、保護義務,在締約過程中當事人應當善盡必要的注意義務,保護對方的合法權益;4、保密義務。締約談判過程中,對方的個人身份、財產狀況、商業秘密等信息進行保密。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⑷ 合同法告知義務沒有做到,屬於違約嗎
合同法當中的告知義務你沒有做到,那麼你的這種行為是屬於違約的責任,你需要賠償一定的違約金。
⑸ 訂立保險合同過程中投保人負有告知義務嗎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復函》中明確規定,依據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時的如實告知義務,應當屬於詢問告知,即保險人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提出詢問,投保人有義務進行告知。如果保險人對有關事項已在風險情況詢問表上提出,投保人未填寫,應視為投保人未履行告知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有如實告知的義務,在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是同一人的情況下,被保險人有如實告知的義務,但是,在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是同一人的情況如果被保險人沒有如實告知義務,那麼被保險人可能會通過第三人代為投保,以避免原本的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人以及保險業的發展經營不利;如果要求被保險人有如實告知的義務,但是被保險人不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不符合合同法上的相對性原則。
⑹ 合同法定附隨義務,請問一下附隨義務中包括什麼呢
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將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告知對方的義務.關於告知義務,《合同法》第158條、第191條、第228條、第230條、第232條、第256條、第257條、第278條、第298條、第309條、第338條、第370條、第373條、第384條、第389條、第390條、第399條、第413條等分2說明義務 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負有向對方說明義務.《合同法》除了在總則中規定格式條款提供者對免責或限責條款的說明義務外,還在分則第199條、第231條、第304條、第307條、第324條、第356條、第383條等中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3協助義務是指合同當事人應協助對方 履行義務,以使合同能順利履行的義務.
⑺ 怎樣履行告知義務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在僱傭勞動者的時候,是需要履行告知義務的。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如果沒有履行告知義務,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的。如果用人單位在招聘(工)廣告或簡章中沒有就單位基本情況進行介紹,應當在面試過程中如實告知勞動者本單位基本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⑻ 用人單位有什麼告知義務
用人單位有下列告知義務:單位需如實告知勞動者其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和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⑼ 合同法中的六大義務
附隨義務隨合同關系的不斷發展,表現出不同的內容。我國合同法對附隨義務內容的規定大體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將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告知對方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58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
2、說明義務
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負有向對方說明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99條規定:「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3、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是指合同當事人應協助對方履行義務,以使合同目的能順利實現的義務。在合同關繫上,債務人所負的履行義務多數是積極的給付義務,以滿足債權人利益為目的。而債權人要現實地享有合同利益,就必須以自己的行為接受債務人的履行、配合債務人完成履行行為。
如果沒有債權人的配合、創造必要的條件,合同將無法得到履行或不能達到履行的效果。為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債權人負協助義務。如《合同法》第259條規定:「承攬工作需要定作人協助的,定作人有協助的義務。」
4、照顧義務
債務人履行合同時,應以謹慎、誠實的態度照顧合同相對方及合同標的物,輔助債權人實現給付利益。
如《合同法》第156條規定:「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包裝方式交付標的物。對包裝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裝,沒有通用方式的,應當採取足以保護標的物的包裝方式。」
5、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又稱忠實義務,是指合同當事人負有將通過合同關系了解到的對方的秘密予以保密的義務。因為在合同訂立時,為了使對方了解和信任,一方往往要向對方透露自己的一些秘密,如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等。
如《合同法》第266條規定:「承攬人應當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保守秘密,未經定作人許可,不得留存復製品或者技術資料。」
6、保護義務
當事人履行合同時,應盡交易上的必要注意,保護相對方的人身和財產利益。如《合同法》第282條規定:「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內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的,承包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