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土地局出的證明有法律效力么

土地局出的證明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時間: 2025-05-23 09:53:48

Ⅰ 集體土地使用證有法律效力

登記部門頒布的集體土地使用證具有法律效力。集體土地使用證是經過土地資源登記部門依法審查核實並頒發的一個土地使用權屬證明證書,土地使用權人可以依法享有該權利,任何人都不能侵漏早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條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十四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碧納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返慧雀,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Ⅱ 國土證有哪些性質

國土證的性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法定憑證性。國土證是由國家授權的機構頒發的,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持有國土證的個人或單位,在法律上有權行使土地使用權,並受到法律保護。

詳細解釋:國土證作為法定憑證,意味著其具備法律所賦予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它是由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土地使用者提出的申請進行審查後,符合條件的予以頒發。國土證的存在,為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保障了他們對土地的正常使用權益。

2.權屬證明性。國土證是土地使用權的權屬證明,明確了土地的使用者、使用范圍、使用期限等。它是土地權屬糾紛解決的重要依據。

詳細解釋:國土證作為權屬證明,清楚地標注了土地的使用者是誰,他們有權使用哪些土地,以及使用的期限。這對於解決可能出現的土地權屬糾紛具有重要意義。當出現權屬爭議時,國土證是確定土地使用權歸屬的有力證據。

3.資源利用管制性。國土證是對土地資源利用的一種管制手段,通過國土證的管理,可以規范土地的使用,保護土地的合理利用。

詳細解釋:國土證不僅是對土地使用權的確認,更是對土地資源利用的管理。通過頒發國土證,國家可以對土地的使用進行規范,引導土地使用者合理、節約、高效地使用土地。同時,對於違反土地利用規劃的行為,可以通過國土證的管理進行制約和處罰。

國土證以上性質確保了土地資源的合法、有序利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Ⅲ 土地使用權證明範文是怎麼規定的

土地使用權證明範文沒有固定的格式,而且,能證明土地使用權人的證件是土地使用權證書,手寫的土地使用權證明根本沒有任何法律效力。跟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後,正常情況下就應當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書。

一、土地使用權證明範文是怎麼規定的?

土地權屬證明不是個人有權利寫的,需要土地管理部門登記,自己寫的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四條 【不動產物權變動的生效時間】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一十七條【不動產登記簿與不動產權屬證書的關系】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第二百一十八條 【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復制】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二、土地使用權出讓的規定有哪些?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八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出讓合同。

第九條 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批准許可權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十一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四)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四條 土地使用者應當在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六十日內,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五條 出讓方應當按照合同規定,提供出讓的土地使用權。未按合同規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六條 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

第十七條 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開發、利用、經營土地。

未按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開發、利用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予以糾正,並根據情節可以給予警告、罰款直至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處罰。

第十八條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應當徵得出讓方同意並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本章的有關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

如果沒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手寫了一張土地使用權證明,如果發生了土地使用權侵權糾紛,肯定是以土地使用證書上登記的名字為準的,如果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是合法的,就一定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熱點內容
遼寧司法鑒定網 發布:2025-05-23 19:12:44 瀏覽:409
個人法院查詢 發布:2025-05-23 19:04:47 瀏覽:569
2021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5-23 19:03:22 瀏覽:7
刑事訴訟法勘驗筆錄 發布:2025-05-23 18:56:57 瀏覽:295
九五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5-23 18:52:29 瀏覽:948
國務院關於行政法規解釋 發布:2025-05-23 18:47:01 瀏覽:23
借條簽字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18:34:53 瀏覽:687
中國網婚姻法 發布:2025-05-23 18:34:06 瀏覽:718
美國立法的 發布:2025-05-23 18:11:16 瀏覽:193
法院會議紀要 發布:2025-05-23 18:00:26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