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立法的
① 美國立法流程
美國立法程序:
1、首先由美國兩個參眾兩院提出法案
2、參議院和眾議院同時投票表決法案,如若決議過程中有分歧,兩院都有立法權,對法案進行修改,修改協商後,參眾兩院再進行投票決策。
3、參眾兩院投票法案通過後,交由總統簽署。
4、美國法案正式生效。
美國立法權:
國會通過立法,批准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並進行撥款,批准其賦稅、貿易、徵兵、財政等重要內外政策,批准政府及總統與外國政府和國際機構締結的條約、協定,決定戰爭與和平。
國會須經眾、參兩院三分之二以上議員提議,方能修改憲法,憲法修正案須經四分之三以上州議會批准後予以實施。
國會還有權提出、審議和通過大量無須總統簽署的各類決議案。
(1)美國立法的擴展閱讀:
美國國會立法權及其立法制度:
如果總統簽署了議案,那麼議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成為法律。如果總統否決議案,那麼議院可能會修改議案以獲得總統的支持,或者以2/3多數推翻總統的否決(不能投棄權票),使議案自動成為法律。
如果送達總統時國會會期只剩不到十天,而總統在會期之內沒有簽字,那麼議案被擱置,自動失效(即口袋否決權,a pocket veto)。議會可以在下一次會議時重新引入議案。
任何一個議案的表決,只要有出席人數的1/5要求,就要將投票人姓名和所投結果在院報上公布,以便選民監督。
② 美國什麼制度,為什麼能立法管其它國家內部事宜
這事其實不是你復說的那制么回事,沒那麼直接。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立法去管別的國家內部事務,只能立法管理自己國家的事務,美國也不例外。
美國對外有很多關系法或者乾脆就是禁令,比如對朝鮮,對伊朗等等,它只是規范自己政府及企業,禁止本國企業(廣義的,指在美國經營的企業)及人員與其進行貿易往來等等。
它的這種東西對外沒有任何約束能力,你可以隨便做但是要考慮得罪美國的後果。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國力目前來說也是世界最強大的。所以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企業和各種機構在美國,大多數國家與美國都有各種經濟和人員往來。在美國就要遵守美國的法律,就和外企在中國要遵守中國的法律一樣。
這就給美國提供了機會了,你不是與我的敵對國家進行往來嗎?那我們就找你在我們國家公司的麻煩,吹毛求疵的查,你千萬別有問題,有問題就狠罰你。
因為美國不光棍子很大(軍事實力)胡蘿卜也很大(經濟市場),與朝鮮什麼的相比,朝鮮自然就沒什麼吸引力了對吧。所以,這也造成別的國家自然而然的跟隨美國標准來辦事。
這東西其實說白了就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③ 美國立法在什麼地方
美國實行三復權分立制度,制立法權屬於議會機構。美國有三級議會,即聯邦國會、州議會和市議會。三級議會都有立法權,但許可權遞減,下級議會的立法不得與上級議會的法律相抵觸。美國實行兩院制,參議院是上院,眾議院是下院。一般立法程序是先由眾議院表決,半數以上議員同意就算通過,然後遞交參議院表決,也是半數以上通過,如果出現平手,就由副總統裁決。如果參議院也通過,就遞交總統審批,如果總統批准,就正式成為法律,如果總統拒絕簽署,就打回兩院重新表決,如果兩院都有三分之二以上議員同意,則不需簽署而生效,否則就作廢。大概就是這個過程。
④ 美國主要的立法部門的工作是什麼
美國的立法部門即國會,由50個州選舉的議員組成。這是美國政體中惟一可以制訂聯邦法律,徵收聯邦稅,宣戰和批准與外國簽訂的條約的部門。
分為參眾兩院
法案必須在眾參兩院都通過,才能成為法律。眾議院或參議院提出法案後,首先必須由一個或幾個委員會審議、修訂和投票表決,在委員會獲得通過的法案才提交眾議院或參議院討論。在兩院之一獲得通過的法案,就提交另一院審議。當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法案文本措辭不同時,兩院議員組成的「議會委員會」將設法消除分歧。設法說服議會議員投票支持或反對某一法案的團體叫做院外活動集團。他們可能在立法程序的任何一個階段施加影響。一旦兩院通過相同文本的法案,該法案就提交總統審批。
⑤ 美國中立法中立法
1935年的美國中立法,即1935年中立法案,規定美國公民不得向交戰國出售軍火,間接導致了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的入侵。然而,這一法案並未禁止原材料交易,如鋼鐵和石油的供應。
1936年的中立法在1936年2月出台,進一步強化了1935年的措施,禁止了戰爭原材料交易,並且嚴禁向交戰國提供貸款和信貸支持。
1937年,面對西班牙內戰的現實,羅斯福總統推動修改中立法。美國國會於1月和5月通過了兩條法案,將中立法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內戰,限制美國企業和個人對交戰國的援助,甚至禁止美國公民乘坐交戰國船隻出海。同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這促使美國宣戰,中立法的效力隨之失效,以支持中國的抵抗。
1939年的中立法在納粹威脅歐洲民主的背景下進行修訂,允許以現購自運的方式向所有參戰國供應物資,但由於英國和法國控制著海上通道,法案主要惠及了它們。然而,該法案嚴格限制美軍艦只進入戰區,並延續了禁止美國公民乘坐參戰國船隻的規定。1941年,隨著租借法案的實施,這些限制被部分解除。
(5)美國立法的擴展閱讀
美國中立法(NeutralityActs)是美國政府於1930年代所通過一系列法案的總稱。這些法案是用以回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和亞洲日益混亂的局面。美國的積極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損失慘重。這間接導致美國本土孤立主義的興起,希望美國不牽涉在國際的斗爭中,從而促成了中立法的制定。中立法的影響通常是負面的。因為條文不分侵略國和受害國,單純以「交戰國(belligerents)」平等地對待她們。這些法例亦限制了美國政府協助英國對抗納粹德國的力度。1941年美國正式向軸心國宣戰使法案被廢除。
⑥ 美國立法程序是怎樣的
簡單地說,是由議員或者總統提案動議,參眾兩院分別表決,如果參眾兩回院達成一答致,議案就送交總統簽署,總統有權否決議案,如果議案被否決,參眾兩院以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議案,則議案不經總統簽署,直接成為法律,同時,對於稅收法案,只能由眾議院提出,因為西方有「沒有代表不納稅」的原則,另外如果兩院達不成一致,就會有兩院聯席會議討論妥協,所以,立法程序非常復雜和艱難,這里只是簡單的說了而已。
⑦ 美國立法流程急!懸100!
美國的立法程序
美國國會是美國政府的立法機構,故美國的立法程序,實際上就是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美國國會分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眾議院議員有435人,每一名議員代表一個國會選區,任期為兩年。眾議院里議員的席次是以每一個州的人口依比例計算,比方說加利福尼亞州人口眾多,選區也多,所以在眾議院里就有53名眾議員代表加利福尼亞州;相反的,懷俄明州雖然面積廣大,但是人口稀少,所以整個州就算一個國會選區,在眾議院里只有一個席位。參議院則不同,不管州的面積和人口多少,每一個州都有兩名參議員,所以參議院里總共有100席位,每一名參議員的任期為六年。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大體如下:
1.立法提案
美國國會的立法程序從擬定立法草案開始。在美國,任何人都可以擬定立法草案,但是任何新立法只有國會議員可以正式在國會里提出。在通常情況下,立法草案是由國會議員和其助理擬定的,這些議員會在其選區競選期間了解了選民對某些議題的想法,並向選民保證他如果選上將會在國會里提出其選民支持的立法草案。
參議員和眾議員被選民選入國會,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制定法律。另外,議員的選民,不管是個人或組織,也可以把擬定的立法草案轉交給代表當地選區的議員。與此同時,美國行政部門,包括美國總統和內閣成員等也可以向眾議院議長或參議院議長提出立法草案。這種立法來源叫做「行政溝通」(Executive Communications)。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必須向國會報告「國家現況」,這就是為甚麼每年總統必須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的原因。總統通常趁這個時候向國會提出法案建議,在國情咨文發表過後,總統會正式把他的立法草案送交給國會有關委員會,委員會主席通常會立刻以原本的形式或修改過的版本向國會提出。
2.提案類型
提案的類型有四種。這四種形式包括法案(Bills)、聯合決議案(Joint Resolution)、共同決議案(Concurrent Resolution)和簡單決議案(Simple Resolution)。在參議院和眾議院里,大部份的立法都是以「法案」的形式提出。比方說,2001年到2002年期間,參眾兩院提出了8948 項法案和178項聯合決議案。在這些法案中,眾議院提出了5767項法案和125項聯合決議案。「聯合決議案」和「法案」兩者沒有很大的不同,兩者都需要經過同樣的立法程序,不過對美國憲法的修正案必須以聯合決議案的形式提出。這種決議案得到眾議院和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後將直接送到總務管理局局長,讓總務管理局局長送交到各州徵求各州批准,不需經過總統批准。聯合決議案成為法律的方式和法案相同。
至於共同決議案和簡單決議案的處理方式則和法案或聯合決議案的方式有所不同。這兩種類型的提案通常和制定美國法律無關,而是和兩院議事規則、運作和表達兩院對事情的看法有關。所以當兩院通過這種類型的決議案後,決議案不會遞交給總統,要求總統批准。
共同決議案無約束力。眾議院提出的共同決議案得到全院通過後將由眾議院議事員簽署後做為記錄,參議院通過的共同決議案將交給參議院秘書簽署,兩院通過的共同決議案都不會遞交給總統採取行動。在國會開會期間,任何議員都可以提出新的立法。眾議院有關單位在收到新的立法後會給這個立法草案一個編號,然後把這個立法提案送交和這個立法有關的委員會(Committee)或小組委員會(Subcommittee),讓小組成員對草案進行審議。
3. 委員會和聽證會
根據國會圖書館的介紹,美國立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可能就是委員會的行動。委員會或委員會小組成員在這個階段對提出的立法草案進行密集的考慮,仔細研究和辯論,如果立法議題有足夠的重要性,委員會會通過舉行公共聽證會,來了解正反兩方對這項立法的意見。接下來,委員會小組成員將對這項新的立法投票,來決定對這項立法採取甚麼行動。委員會成員可以對提出的立法進行修改,委員會成員再投票決定是否贊成這些修改。如果這項立法沒有在委員會審議階段得到批准,這項立法的壽命就在這里結束了。
4. 全院表決到兩院協調
得到委員會多數贊成通過的立法將被送到眾議院全院,在眾議院院會中讓全體議員對立法進行審議,辯論和投票。這項立法通過適當議事程序在眾議院全院表決後,將送到參議院審議。如果參議院對眾議院的立法有修改,這整個修改後的立法必須再送回眾議院審議。眾議院和參議院有時會在同樣一個議題上有不同看法,像最近在美國炒得沸沸揚揚的移民法案問題就是一個例子。
5. 總統簽署
當會議委員會的成員達成共識後,同一個版本的立法草案將會分別在眾議院和參議院表決,如果立法草案在兩院都得到通過,這項草案將送交給總統,請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這五個步驟就是美國的基本的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