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一個人與法律責任

一個人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23 14:02:11

㈠ 如果一個人是要受法律責任,家人會怎樣

如果一個人受法律責任,並不會連累家人,連坐制度早已不存在,個人犯罪的,應該自行承擔刑事責任。刑事責任具有專屬性,公民個人犯罪的,應當由本人承擔刑事責任,不得轉嫁或者連累他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章第一節關於刑事責塌蠢畢任的規定來認定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家屬需要履行一定的管教義務和看管、醫療的義務。
法律分析
1、如果是公民個人犯罪的,其家屬並不會受到連累,應當由犯罪人個人承擔刑事責任。
2、在刑事責任的承擔上,並不會影響犯罪者的家屬,因為連坐制度早已不存在,我國目前只會處罰實施犯罪的行為人本人,並不會處罰無關的人員,即便是家人。公民的刑事責任能力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章第一節,規定了在何種年齡和精神狀態下實施犯罪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只涉及犯罪者本人,與其家人無關。
3、但是在特定情況下,行為人的家屬負有一定的看管、教育或者醫療義務。檔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如果行為人因未滿十六周歲而不受刑事處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需要對其嚴加管教;對於精神狀態有問題的精神病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的規定,如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不負刑事責任的,其家屬或者監護人需要嚴加看管和實施醫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團芹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㈡ 一個人的責任從法律上來說有多少知道多少說多少,謝謝!

一般就三個:
1 民事法律責任。
財產責任,是指直接以一定的財產為內容的責任,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非財產責任,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民事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2 行政責任。
(1)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賠禮道歉,承認錯誤;③恢復名譽,消除影響;④返還權益;⑤恢復原狀;⑥停止違法行為;⑦履行職務;⑧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⑨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⑩行政賠償等。
(2)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接受行政處分等。 (3)行政相對人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②接受行政處罰;③履行法定義務;④恢復原狀,返還財產;⑤賠償損失等。 此外,外國人及外國組織在我國境內活動時,屬於我國行政管理相對方,如違反了我國行政管理義務也要承擔行政責任。
3刑事責任。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㈢ 一個人成年後觸犯法律 是要他自己承擔還是父母

成年子女犯法,父母不承擔責任,由他自己承擔責任。除非子女屬於無民事責任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當一個人符合法定年齡,又有獨立行駛權利和義務的能力,他就受到法律的保護,同時受到法律的制約,所有違法行為都必須自己承擔所有法律責任。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簡言之,民事行為能力為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提供了現實性。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地以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處的「視為」是指法律擬制,也就是本來沒有達到一般的條件,但是法律授權與達到一般的條件一樣的法律效果。

㈣ 同一本戶口本上的一個人欠債另一個有什麼法律責任

看他們之間的關系而定。
同一戶口本上的人有多種關系,責任也不同。
如果是夫妻關系,那麼,只要錢是用於家庭開支,那麼對方就要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是父子關系,根據國家最新法律解釋,父債子還或者子債父還已經成為過去式,所以對方不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是兄弟關系,那更不受牽連,誰借錢誰承擔責任。
假如你是借的高利貸,那追債人會不擇手段,別人都可能受到牽連。不過這是違法犯罪,可以及時報警。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辯護意見 發布:2025-05-23 21:36:13 瀏覽:570
道德講堂開場三問 發布:2025-05-23 21:36:08 瀏覽:949
刺激刑法 發布:2025-05-23 21:21:14 瀏覽:732
2019年中級經濟法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5-23 21:11:51 瀏覽:9
行政訴訟法法人出庭 發布:2025-05-23 21:11:11 瀏覽:141
河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5-23 21:05:07 瀏覽:7
現代意義上勞動法的起源 發布:2025-05-23 21:02:25 瀏覽:909
勞動法都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5-05-23 20:59:55 瀏覽:147
勞動法對職工社保是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5-23 20:43:49 瀏覽:671
勞動法員工離職必須提前一個月嗎 發布:2025-05-23 20:41:32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