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北大國際經濟法復試比

北大國際經濟法復試比

發布時間: 2022-05-14 04:08:47

A. 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我在英國讀了一年的國際經濟法研究生,目前已經拿到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Merit)。比較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知道題主准備去哪個國家,我的回答范圍僅限在英經歷。
國際經濟法內容涵蓋范圍很廣,主要包括WTO貿易規則,國際貨運規則(買賣法,運輸和保險),國際商事仲裁規則等。國際經濟法實務的起點很高,一般的律所搞不定,基本是國際型大律所以及大型咨詢服務公司的業務了(當然你也可以去做進出口貿易,那還嘔心瀝血讀個法學院幹嘛,加入商學院的華人混派大軍就好了)。因其業務的國際性,加上作為律師(咨詢師),如果題主想從事該行業,英語必須過硬。

至於好不好考,英國大學的招生秘書是看你的導師推薦信,大學四年成績單,和personal statement三樣基本就夠了。不存在考不考的問題(除非是考語言)。英國牛津大學的法學院英語准入線是雅思7.5, 其它靠譜點的也得6.5-7分,其中寫作和口語有最低要求分數線。
作為我那一屆法學院研究生中唯一中國人,我牆裂建議你把語言學好了。比方一天連續3-4節課,最後的1-2節課一定就是seminar。教授給的書單結合問題(例如案例分析)要一一討論,教授也會根據我們課堂表現評價該學科最終得分。如果口語不好,那真是千言萬語說不出口,被同學反殺,被教授追問。。但口語好了,盡管你是除了關鍵點之外胡說八道一番,期末小論文寫得一般也會拿到高分(本人親證哈哈哈)。 我第一學期就是因為仍存僥幸心理,成績不夠好,導致最後3學期平均分差了一點點,沒拿到Distinction(一等榮譽學位),獎學金泡湯。關於語言,言盡於此了。

就業前景看你個人吧,我去年底剛畢業,長期在英國,剛回來考完今年的國家司法考試。我的職業規劃是先拿到中國律師執業資格,瞄準對華貿易咨詢行業。首先我認為,自己讀這么多年的法學院最後不當中國律師很可惜,也怕浪費念本科的時間。其次要結合個人能力,我是理論方面比較水的那種,這次司考能不能過還兩說,如果不行就乖乖去打工吧。。。我這種模式僅供參考,坑了不要回來找我謝謝。。

拿我的導師舉例,法國人,本來是國際經濟法事務律師,後因業務入坑國際商事仲裁,評價這行專業性強,需要前人帶後人,但他覺得好好『玩』。我個人從本科起也一直喜歡國際商事仲裁,准入門檻低一點,因還不完善,很多很多有趣的問題值得研究。在此想念一下這個紅鼻子老頭。
最後,就業前景都是自己開拓的。祝你盡快找到組織!

B. 北大法學院國際經濟法考研復試有哪些老師參加啊需要提前聯系導師么

當然要聯系導師了,跟導師良好的溝通也對你的面試和以後學業發展有幫助的啊。
至於哪些老師這個課說不好,自己准備好最重要了。
去聽講座吧,盛世清北2月中舉辦的,針對復試。一定會很有幫助的,祝你成功啊!

C. 考北大法學考研錄取比例大嗎想報個班,求 推 薦。。。。

要考名 校錄 取 率都不會很高,報 班去 凱程教育吧,有專 門針 對北大法學的名 師課 程,去年在那上的暑期集訓營,專 業課提 分很明 顯,有北 大在讀的研究生講課和答疑

D. 國際經濟法專業,是北大厲害還是對外經貿大學厲害呀

首先,北大的STL絕對是國內頂尖,相關信息不贅述,請自行網路。有幾個問題,一是樓主內自己本身要夠優秀容,不然考上了也是吊車尾,跟不上節奏;二是一年十幾萬的學費(印象中),要求樓主的經濟條件要好。
其次,單從學科實力來看,國際經濟法這一塊北大和外經貿是差不多的。但現在的形勢你也知道,某些好單位只認TOP2,也就是清華北大,其他學校直接PASS。所以如果實力夠強勁,那能上北大肯定是要選擇北大的。
再次,如果樓主實力不是頂尖,只是中偏上,考北大有希望,那就要多想想了。因為北大比外經貿的錄取分數還是要高一塊的,而且北大的復試面試都挺難的,如果不是特別優秀的話被刷的幾率挺高的。樓主如果求穩,無法承受再來一年的苦悶的話,選外經貿也是非常不錯的。
最後,選學校和找對象是一個道理。我也喜歡范冰冰林志玲,但靠譜嗎?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先分析自己,再去選學校。

E. 北大國際經濟法 考研復試 應看之書目和論文專業面試是否需要用英語作答

專業面試不需要英文作答,英文需要准備自我介紹
復試需要有專門的系統輔導才行

F. 如果現在著手復習考研,考上名牌的大學研究生比如北大,復旦這樣的,可能嗎,我是一個基礎一般的學生。

一直以來都想寫一點自己考人大經濟法的心得,畢業論文答辯剛結束,可以有些空閑時間來梳理我的經驗。這個網站確實幫了自己很大的忙,我做點貢獻確實是份內的,另外,很多學弟學妹向我請教時我也會毫不猶豫的推薦這個網站,呵呵,打打廣告。
在寫之前,首先要感謝嘿嘿、林富斑斑,wangleis,暖暖,長煙一空等長輩的無私幫助,感謝這個網站,感謝CCTV、Channel V…… 嘿嘿兄覺得不錯就賞個精華哈~
這次考研的總分還可以,特點是4門都沒有什麼超高分,但都算個較高分,所以,我的方法也許沒有yongtz的多快好省法有效,但主要特點是均衡、保險呵呵。

第一篇:心理篇
或許現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已經下定決心考人大了,其實我個人覺得,如果連下個決心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那就不要考了呵呵,因為這個是考研堅持的原動力。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基礎不夠好,什麼是基礎?不知道,反正我在班裡的排名只有20以後。
考完人大最大的感覺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把困難想得太大了,考之前總覺得遙遠。其實不然,我自己很多的例子包括考研、考公務員等等都說明了我們喜歡把未知的困難擴大化,而現實的困難往往沒有那麼大。所以我以過來人的身份下個結論:考人大,真的不難,上天總是很公平的。這篇主要是針對減壓、減負的,總結幾點吧:
1、 可以將准備考研的結果或者說是目的看得多元化,比如可以提高自己的法學素養啊,磨練自己的心智啊,為司考做理論准備啊等等的。當然,我們大家都清楚這些只是客觀的效果,但多從這方面想有助於形成一個更好的心態。
2、 暑假是個很關鍵的轉折點,這個時期能夠挺過去並且利用好至關重要,我傾向於利用暑假2個多月做筆記,提高這個時期的利用率。這幾個月過去了,以後就會過得很快。By the way,考研過程雖然漫長但卻不痛苦,只要有人一起奮斗,進入了狀態並且保有好的心態,這是一個充實而富有挑戰性的過程,終身難求。
3、 我傾向於做事分散風險,考研也是這樣,所以我在專心准備好考研的同時會參加一些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不用准備,很多地方都是考研結束後(國家公務員是之前),只要在考試的時候去半天或是一天就行了,可以當作調劑或減壓的方法(我就參加了國家的和我們浙江的公務員考試)。考公務員很可能會有意外驚喜,雖然以後可能會有選擇,但總比兩手空空要好,而且,我想大家一般都會選擇讀人大研究生的。
4、 考完研不妨去人才市場或什麼招聘會逛逛,了解了解,而不是一味擔心考研的結果,這樣也可以減輕等待期的煎熬或者失敗的痛苦。
5、身邊的同學找到了好的工作時不要太在意。這一方面在11月以後尤其明顯,你要記得多想想考研的目標和考研成功後的喜悅,這會增加你的動力。其實,退一步講,考完研後也是有很多工作機會的,大部分人還是在2月後找到工作的,因此,考研在這方面的機會成本應該說不是很大。
基本就這些吧,最想強調的還是天道酬勤,堅持就是勝利。其實考研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節奏,進入了狀態,就算有些累,也是會很快樂的,不會象有些人所說的要死要活的,當然,全身心的投入並不意味沒有調劑,看些報紙、打打球啊或是我上面所說的參加一些公務員考試啊,都蠻有幫助。還有就是考研肯定會是有犧牲一些東西的(比如玩 呵呵),這是很正常的,有舍才有得。

第二篇:英語篇
英語是很多人頭痛的,歷史也證明很多很多人是栽在了英語上,因此,千萬不能因為覺得自己英語基礎比較好就忽視它。
我在大三下學期的復習時間英語佔了將近40%吧,主要是單詞和閱讀,作文我是最後2個月開始的,翻譯和完型我基本只做真題和模擬題時做過(我做真題是分項練習的,並沒有整套地做過),也在朱泰祺的復慣用書上做過一些。7選5的題型出來後,閱讀的重要性更加彰顯。我在10月後英語花的時間就相對要少很多了(少得讓自己有點擔心呵呵),重點看專業課了。
單詞是塊比較難啃但又必須得啃的硬骨頭,我覺得至少得看幾遍吧,頭兩遍比較痛苦、吃力,但以後幾遍就比較輕鬆了也不會花費很多時間,我用的是星火的,很多人都說通過閱讀記,或是買別的核心詞彙書,但我覺得寧可多花些時間也要力求全面,另外,我實在學不會怎麼通過閱讀來記那麼多單詞,當然,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只是說說我的心得。第一遍記單詞是很費時的,但也是沒有辦法的,在前期只能多花些時間,在2遍後一般就已經比較熟了,我暑假開始就沒有怎麼看單詞了,待10月、12月又看了2遍鞏固了一下,這時看單詞已經接近是調劑了,每天花些零碎的時間,半個多月就可以搞定一遍。
閱讀是重中之重,我覺得應該分2個方面:一是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這就要多做些或看些英文材料,很多人覺得石春楨的閱讀很次,但我覺得,雖然它的題目真的很爛,但是作為提高閱讀速度的材料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其文章的覆蓋面廣,難度稍大,很適合,吳永麟這位老一輩無產階級考研輔導家的閱讀理解書也是這樣的;二是了解真題思維,這當然首先要靠分析真題了,可以多分析幾遍,仔細地分析,畢竟,考研題還是有其特殊的思維模式的,這方面除了真題之外我覺得杜子華的閱讀不錯,雖然簡單,但選材和題目與真題我覺得是最為接近的,但比較貴,盜版又好象沒有的呵呵。
作文在後2個月准備足夠了,關鍵是要堅持幾天寫一篇,培養出感覺和能力。
模擬題我以為還是需要的,主要用來把握時間和感覺,而並非是為了提高,適當在後期做幾份還是有必要的。我做的是畢金獻的,很多人說難得太誇張了打擊信心,但這樣我覺得對考試時還是有幫助的,不至於因為模擬題太簡單而在考試時手足無措。
推薦書目:真題解析(隨便誰的)、星火詞彙、石春楨或吳永麟的閱讀、杜子華的閱讀、新概念、畢金獻的模擬題

第三篇:政治篇
政治確實是4門中最容易把握的一門,大綱是7月下旬左右出吧,8、9月份准備足夠了。我主要用的輔導書是岳華亭的,覺得比較好,很多人也推薦這本書。練習我用的是張俊芳的2100題,外加任汝芬的時政(05年的時政題好象無一被各類時政書命中)。政治我在12月前花的時間相當少,最後一個多月多花了些時間。
我准備政治的策略是多拿客觀題的分,主觀題主要是背基本理論,以不變應萬變,沒有背過專門的大題(主觀題的分數差距是有限的)。我是按照輔導書列的知識點看的,比較有體系和效率,看了幾遍。時間證明我這個策略還是可行的(雖然主觀題分數不是很高,但客觀題全對)。
至於輔導班,我建議是不用上,可以省時間省錢,當然這要大家自己衡量了。總之,政治是一門比較容易把握的科目。
推薦書目:岳華亭的輔導書

第四篇:專業課篇
今年的題目風格大變,很多同學抱怨太偏了,我考完後也是這個感覺,但到後來仔細分析,覺得還是可以把握的,可能更傾向於考查對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的程度。Yongtz兄早已分析過05年題目,我就不畫蛇添足了,主要談談自己的復習方法吧。
我一直將筆記和重復作為考專業課和綜合課的法寶。經濟法主要就是看指定的人大版教科書,但要理解透徹、融會貫通還是需要下些工夫的。經濟法我在前期是好好地將書看了幾遍,理解得比較透了,然後開始做筆記,筆記是暑假做的,花了2個月,我覺得暑假如果用來記憶知識點的話效率會很低,所以選擇用來做筆記以提高利用率。我的經濟法筆記比較詳細,是按答題的形式來做的,主要是3個方面,首先是書中的內容整理,而後是人大老師(主要是史教授、徐教授以及朱大旗老師等的)觀點,他們的觀點是從其論文中提煉出來的(史教授的文章我看得遍數和數量最多,他的文章很精闢),最後是結合現實談(這部分比較少),當然有些筆記內容就只是按照書上的,筆記可以在後面不斷地完善。需要強調的是人大很重視經濟法的總論部分,這部分一定要好好吃透,以不變應萬變。筆記做完之後就是重復的理解和記憶了,這個過程我是從9月、10月左右開始的,如果說做筆記是夯實基礎,那重復就是提高了。
在筆記最後我做過幾個專題,主要是史教授的重要論文(如經濟法與商法關系專題、地方財產權專題、反壟斷法相關問題專題、財產權變革專題等)以及重要的現實問題(如外貿法的修改專題、銀行法的修改專題、銀監會的專題、科學發展觀的專題以及宏觀調控專題等),這些專題在今年幫了我的大忙,2道論述題都有專門的准備。
真題一定要好好研究,可以對做筆記有指導作用,而且人大出題多有重復。今年經濟法與商法的關系就以前考過,另外,04年責權利效相統一原則這道論述也在以前出過。
我要特別指出的是融會貫通的重要性,主要是總論與分論的融會貫通,一個抽象,一個具體,在理解抽象時要結合具體,在闡述具體是要概括成抽象,這一點在答題時也很重要。
至於答題,由於我做筆記就是以題目的形式,所以也沒有專門弄過,至於書上或者筆記上沒有涉及的那些,就靠平時的積累和知識點的靈活運用了,答題中注意多糅合人大老師的觀點。總之,人大經濟法05年考得比較深入。

第五篇:綜合課篇
綜合課人大考得比較基礎,記憶的成分比較大,關鍵在於怎樣有效地記憶這些知識。我在綜合課上花的時間很多,分數雖然還算高,但也不是非常理想。我的方法中也許有些欠缺,僅供參考吧。
綜合課我放棄了法制史選了訴訟法,因為我覺得訴訟法比較實用,相對比較重要些吧(比較功利呵呵)。我綜合課在暑假前看得比較少,走馬觀花看了1遍,主要是梳理一下知識結構,而後以理解為目的又看了一遍,速度都比較快。暑假基本就做筆記了,筆記主要就是按照書的內容,以題目的形式吧(名解和簡答),把分散的點結合在一起,盡可能將一個名解或者簡答寫得詳盡和全面,我們的宗旨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我在考試時幾乎每門都有1個甚至2個沒有怎麼接觸過,但由於筆記比較詳盡所以該拿的分基本都拿了,因此筆記是很重要的,也要根據真題來做吧,其考試的重復率也很高。筆記之後就是重復階段了,開始仍然會覺得比較難以記住,但在一遍遍後,自然會成竹在胸的。
轉自 中國民商網

2、我考上北大國際經濟法的一點感想和思考
自從大二下學期在考研網注冊,我在這里也已經三年有餘了。看過了不少前輩的經驗教訓總結,學到了很多東西。早就想過有朝一日也要貢獻一點自己的思考,不求能對別人的復習有什麼指導,但求能夠給大家一點點啟發,也算是回報論壇,為保持論壇互相幫助的優良傳統盡一點力。
我於2003年和2004考了兩次北大國際經濟法。第一次可以說是非常的失敗,精心准備的專業課居然只考了80分。綜合課也不好,剛剛及格,總分只有310。第二次雖然過關,但成績也不是很高(341)。唯一的亮點也就是國際經濟法的復試的筆試和口試發揮的不錯,僥幸擠進了前10。這樣說來,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多大的資格在這里大談經驗。因此,我這篇文章就是談談自己對考北大法學院的一點思考,用來和大家共同探討,希望能使大家把這個考試認識的更清楚。
一 信心和勇氣——選擇考北大
北大法學院是很難考的。很多優秀的法學生都屢考不中。因此,選擇北大法學院要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只有如此,才能坦然面對繁重的復習任務,堅持到底。這是取得勝利的前提。但請注意,所謂的信心和勇氣絕對不是盲目的高傲和自大,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不是簡單的滿腔熱血。建立在充分認識這場考試和自身實力的基礎上的自信,建立在充分洞悉自己優勢和劣勢和所面臨的環境下的勇氣,才能稱的上是真正的自信和勇氣,否則,不客氣的說,就是盲目!
這是個什麼樣子的考試?很多時候我看到一些人在論壇上信誓旦旦說自己要決心考北大了,可他們對北大法學院的考試卻不是真的了解。如果你有考北大的意向,你應該把關於這場考試的一切都打聽的很清楚,認識的很深刻。關於各種細節性的東西,請大家仔細的把關於幾個北大的專貼和精華好好看一下,而不要一上來就發貼問別人。其實很多事情自己稍微用心一下就能全面的掌握信息。掌握這所有的細節信息後,可以說是了解考試了。但是請注意,這還遠遠不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也許還應該更注意深層次的東西:第一,請不要懷疑所謂的公平問題,這大多隻能是庸人自擾。北大法學院相對來說可以說是最公平的,公布所有人的成績,公布名次,公布保送名額。所以不要為偶然得知的小道消息諸如照顧本校學生、老師透題等等所困擾。第二:有目共睹,考試的范圍很大,涉及的科目非常多。這就決定復習工作將是非常艱巨的。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所以請充分認識自己將承受的煎熬,也應該明白每個人都要承受這樣的煎熬,別人未必比你好多少。第三,招生人數很少,競爭非常激烈。每年的招生簡章和報考人數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所以這絕對不是憑著一點小聰明就能過關的考試。沒有持續一段時間的塌實努力,就不會有考試的成功。
我具有什麼樣的實力?我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認識清楚自己是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對照上面對考試的認識,看看自己能否達到要求。首先,面對繁雜的考試科目,我能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出自己的學習規劃?並長期的堅持?我在評價boa的帖子的時候說過,每個有信心考北大的人都應該同樣有信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辦法,在了解了所有的細節後並進行一定的思考後,結合自己的記憶特點,閱讀速度,應該做到起碼的心裡有數,自己有個大體的規劃。當然,這並不說是閉目塞聽,不借鑒別人的意見或者經驗。但最怕的就是妄自菲薄,總想打聽別人的計劃建議甚至所謂的經驗。這在氣勢上就先輸了一陣了。其次,我有面對競爭的勇氣並保持從容的態度一直到考試嗎?很多時候也許我們會偶然知道一些很嚇人的消息,比如你所考的專業報考了多少人,你的對手已經看了多少遍書了,這個時候切忌自亂陣腳。請時刻記住,沒有競爭力的,來幾百個也不可怕。有競爭力的,一個人可能就把你頂下去了。所以,你要做的也只能做的就是自己好好看書,盡可能的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關於心態的問題,我不想多說了,很容易被看成是假大空。但是,我想提醒考友一定注意一下這個問題,那就是少說多做。具體到論壇上的朋友來說,就是少灌水。復習過程中也許你經常會靈機一動,有很妙的想法,這個時候你肯定想發個帖子跟大家分享。我敢說,發了這個帖子帶給你的成就感以及在一段時間對它的關注將讓興奮的你幾天不能保持高效率的學習。可是,最重要的是扎實的看書,扎實的記憶。考試結束了看看你的點子和想法,其實對你對別人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總之,不要去追求讓眾人仰慕感謝的虛幻成就感,這是保持自己良好復習狀態的大敵。
二統籌規劃的藝術
人人都談論計劃。人人都知道要有計劃。我的感覺是,計劃絕對不是表面的日期時間安排。計劃是一門藝術。面對繁雜的科目,如果能達到復習效果的最佳是計劃的核心所在。這就決定了計劃絕對不是死板的時間安排,而是個發展中動態平衡的過程。總體的安排需要計劃,復習一門課也需要計劃。看一早晨的書同樣需要計劃。因此,我在這里談的計劃,其實是一種統籌安排。一種清晰的復習思路。這就需要你充分了解自己的強項和薄弱環節,並相應的做出安排。更具有普遍和深刻的意義的是,我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復習效果。舉個例子說明以下,如果還有10幾天,你還能看一遍書。那麼你最先看的肯定是你掌握的最好的科目。最後的看的是你掌握最不好的科目,或者看了更容易忘的科目。這就是根據記憶規律達到最好的復習效果的應有之義。也許你感覺這很淺顯。但真的在復習的任何階段都有清晰的思路是很難的。一個科目的復習同樣如此,是不是先掌握了這個科目的體系後,再進行仔細的記憶?還是這個科目有一些非重點章節,可以在前期復習中省去,最後順帶一看,或者在前期復習中看過,以後就放棄不看?這就是統籌規劃的藝術。
三對總體復習思路的看法和宏觀問題
談談我感覺比較合適的計劃安排。給大家做個參考。我感覺書本至少要看3遍,4遍或更多遍更好。你能否記住一個東西,關鍵不是你在上面花了多少時間,而是它重復出現刺激了你大腦幾次。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用幾個小時的時間把10幾頁內容掌握的很好,1個月內不復習,你照樣記不住。想不起。我感覺大家普遍有著看書過慢的問題。生怕自己記不住,所以糾纏於細節,進度很慢。到最後只能看2遍書。我個人感覺這樣的效果不會很好。倒不如看的快些,多看幾遍。我復習的思路是讀看,不刻意的去記憶,而是盡量的去熟悉。通過增加復習次數來達到比較好的記憶效果。但是事實證明我矯枉過正了。這兩年,我的感覺就是題目我看著都會,寫不精確,分數就不會高。這就是個度的把握問題。我想如果能夠認真的記憶一遍,加上熟悉的多遍,效果應該更好些。當然這也是因人而宜。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應該結合自己的記憶特點進行規劃。但是感覺最少應該是看3遍的。
我們文科的東西,講究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必須要有大局觀。這就要求我們首先不拘泥細小,對整個復習任何和一個學科的全貌有了解。因此,第一遍應該盡量的快。這種快並不是亂翻書,而是只求建立大概的印象,掌握知識的架構。這也是復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不要復習到最後還是一塌糊塗。書中的所有知識點你也許記不全,但結構你一定要清晰。這樣考試的時候你面對不大會的題目,也能有點思路,根據自己的理解。
有的人喜歡看書做筆記,有的人不喜歡做筆記。到底需要做筆記嗎?做筆記有用嗎?我個人的感覺是,可能還是做筆記為好。為什麼呢,這就是上面說的這個問題的應用了。怎麼能有自己清晰的思路和體系?也許根據課本做一份筆記是個好辦法吧。通過重點的摘抄和歸納,在腦中形成自己的東西。在第一遍熟悉課本後,可以考慮做做筆記。看起來任務繁重,其實也用不了很長的時間。關鍵是通過筆記,加深了印象,形成了體系。再次看書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很省力。因為做完了筆記,你就能排除一些不重要的章節和點,節約了再次認知體系的過程。另外,看著自己做的厚厚的筆記,能有個心理安慰作用吧。哈哈。請注意我在這里談的是個人的感覺,考友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做決定。
四關於具體科目復習的一點思考
A卷
憲法 前些年的憲法題目是典型的王磊風格,很多出自他那本《憲法司法化》。04年的考試題目因為傳統而顯得異樣。其實不管是王磊風格,或者是今年所謂的平等權或者憲法憲政,都體現了一種理念的宣示。憲法的應用是熱門,憲政近年也為大家津津樂道。憲法學者現在不滿意憲法都停留在紙上,成為政治理論。因此,憲法似乎不會考太細枝末節的東西,題目其實都滲透了目前一些熱點和關注點。因此,我個人感覺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理念點,也就是能體現憲法價值和實現的點上。至於用書,感覺是無所謂的。關鍵是把這些點都掌握好。其實每本憲法教材都覆蓋的差不多吧。
行政法 個人感覺行政法出題一向簡單基礎。就是要求你對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掌握的清楚。幾乎不考太細節的東西。所以復習的過程中也許更應該注意概念和原則性的東西。我這兩年都用的大紅皮,北大高教出的,感覺這本書比較側重宏觀敘事,很題目風格很像。沈巋今年推薦的書03自考版或許更合適吧。我沒見過這本書。
刑法 風格一貫。重點一貫。復習的時候先把歷年題目看一遍,肯定感覺有底了。用哪本書其實也無所謂。
國際公法 只考了兩年。風格好象還沒確定。總體還是基礎性的題目。還是要把書看好。感覺王鐵崖的95規劃足夠了。體系很清楚。
刑訴 刑訴的最大特點就是題目不糾纏細節,而注重能體現刑事訴訟法核心價值和理念的東西,比如程序正義,兩造俱聽。汪建成的書可以說是比較全面,有新司法解釋也有理念的講解。向大家推薦一本陳瑞華的書,〈看的見正義〉,很簡單但是很有用。有空看看陳瑞華的論文就更好了。
B卷
法理 今年的第二題是很意外,據說是強世功出的。面對這種題目,我的感覺是,沒辦法。放棄。意思是說還是把周的書看好吧。其他人的東西能看就看,實在沒時間就不要看了。到時候憑著自己的理解寫。我們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為了這10分再去找強世功的論文看吧。司考是放棄的藝術。考研很多時候也是。
民法 民法東西是很多。但是體系很清楚。如果考慮它占的分值的話,其實是很值得好好把書看透的。北大高教的大紅皮看好就應該可以了。婚姻法和知識產權法似乎是不會考的。
民訴 這兩年的題目還是比較簡單基礎的。看好潘劍鋒的書是足夠了。
國經 國經的確很難把握。還有國私。記得在未名上看到一個北大學生寫的經驗,好象沒有看書,看的自己的筆記。如果大家都找到國經的筆記看看也許更好吧。我是這個專業的,因此我基本沒怎麼復習,就不多說了。用書嘛,還是用大紅皮吧。至於國私,建議大家搞清楚基本的概念和原則,特別重視我國相關規定。這就夠了。10分,內容又那麼多。不值得也不需要復習的很細。
經濟法 經濟法今年出題很意外,感覺輔導班的筆記很重要。真的把筆記都看透了。怎 么也能蒙上點。才出了兩年的題目,不好說。
五關於復試
有朋友問過我復試的事宜,簡單的介紹一下吧。佔30%應該是確定的。包括筆試(一張卷子,和初試基本相同)口試和不算分的英語口語(今年沒考英語口語)。每個專業口試似乎是不同的。這個由各個專業的導師決定。
六關於專業課的復習
北大的專業課復習注重基礎的牢固,涉及的范圍也很廣。一般是需要把這個學科近兩年內的主要論文看看。我也只對國經法比較發言權吧。感覺應該至少看近一年的人大復印資料。如果有時間看看最新的國際經濟法論叢,關注其中比較基礎性的熱點問題,那就更好了。當然論述的太復雜的東西不用看。至於課本,我主要用的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陳安主編的國際經濟法系列專著6卷本。國際貿易法,國際稅法,國際金融法都用的這套的。海商法、國際投資法用的是95規劃教材。先簡單介紹這些吧。
結語
也許大家已經注意到了。我在這篇東西用的最多的就是「也許」和「個人感覺」。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這不是什麼經驗。而是自己的一點思考和感想。歡迎大家指教並進一步提出問題一起探討。作者:dongliang

G. 北大國際經濟法考研求助

您好,國際經濟法一般對外語的要求很高,起碼來說,閱讀外文文獻是沒有問題的,不妨礙你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研究。希望可以幫到你。

H. 請問北大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的考研復試流程是怎麼樣的聽說是用英文面試么

復試需要良好的信心和准備,北大有很多專業是有英語面試環節的,專所以提前的准備屬很重要。
北大復試的淘汰率還是很高的,所以不能掉以輕心。可以多咨詢有經驗的學長和老師,最好是找到所考專業的學生,盛世清北在北大復試方面成績和口碑非常好,2月還會舉行公益講座,會有很多經驗可以學習的。

I. 請有經驗人士談談北大法學國際經濟法的碩士研究生到底有多難考

知產可能只招一個抄,襲國經都是3、4個的一般,從數量來說還是不少的,報錄不是最低的應該,北大法學很少有專業招超過5個的,北大網站上都有招生簡章的,而且也有歷年的成績,可以去參考一下。網上有很多相關資料,有心的話就搜集一下吧~不過考北大如果不是特別牛還是做好考幾次的准備,初試過了復試照樣很殘酷啊

J. 國際經濟法考研

全國國際經濟法最抄好的大學是武漢大學。另外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國際經濟法碩士培養站也很好。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熱點內容
法學六院九 發布:2025-05-21 19:32:23 瀏覽:638
法學會簡介 發布:2025-05-21 19:31:35 瀏覽:607
鼻炎的方法治 發布:2025-05-21 19:10:49 瀏覽:298
法律碩士研二課多嗎 發布:2025-05-21 18:46:21 瀏覽:340
入群的規章自報三圍 發布:2025-05-21 18:43:43 瀏覽:714
法院協管員 發布:2025-05-21 18:30:40 瀏覽:548
小語種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21 18:09:54 瀏覽:772
金華法官離職 發布:2025-05-21 18:09:21 瀏覽:890
瑞達鍾秀勇民法 發布:2025-05-21 18:06:16 瀏覽:435
司法考試商法復習時間 發布:2025-05-21 18:06:13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