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釋義
1. 勞動合同法解除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後合同義務分別是什麼
用人單位的主要義務是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轉移手續;勞動者沒有法定的義務,但是如果前有競業禁止的,應當履行。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後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不按時辦理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賠償是否包含在八十七條的賠償金里
第八十七條是指違反解除合同而可以要求支付二倍賠償金,而89條只是針對: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個損害應該理解為除賠償金外的其它損害才行的。
3. 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
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1、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按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2、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無過失性辭退、經濟性裁員的,應當按年限支付經濟補償;3、過失性辭退的,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根據法律中的規定,用人單位不發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勞動者做出賠償的。畢竟此時是因為用人單位損害了勞動者的利益,從而導致勞動者想要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在向單位所要賠償的時候單位不給的話,可以採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九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到一萬元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 勞動合同法第83條這句具體什麼意思請詳細的給我解釋一下
第八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解釋】本條是關於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根據上述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時候,應當遵守勞動合同法有關試用期的最長時限、約定次數及其他有關規定,否則該試用期的約定就是違法的。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情形包括:
(一)約定的試用期超過法律規定的最高時限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對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勞動合同,規定了長短不同的試用期,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最長時限就是違法的。舉一個例子,某企業與勞動者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並同時約定試用期為三個月,這樣一個關於試用期的約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就是違法的,因為它違反了「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的規定。這里要指出的是,法律只對試用期的最長時限有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只要等於或者短於法律規定的最高時限,都是合法有效的。
(二)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約定了超過一次的試用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假定某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約定過了一次試用期,如果該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內調換了新的工作崗位,在此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因此而又與他約定了一次試用期,則這一次的約定就是違法的,因為違反了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約定了試用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按照這一規定,如果某一企業只與勞動者簽訂了二個月的勞動合同,卻同時約定試用期為三十天,則這一試用期的約定就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違法的。
(四)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或者勞動合同期限與試用期相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僅約定了試用期,而沒有約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則這一試用期的約定是違法的。法律作這樣的規定,是為了防止一些用人單位濫用試用期,利用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相對較低,同時解僱處於試用期的勞動者也相對容易的特點,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二、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根據這一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所約定的試用期,如果還沒有實際履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本法的規定;如果無效的試用期約定已經實際履行,則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如法定試用期為一個月,用人單位違法與勞動者約定了六個月的試用期。當這個試用期已經履行了,支付賠償金的期間就是從試用期的第二個月至第六個月的時間。
賠償金是承擔違約責任的一個重要方式,其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量貨幣進行賠償。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假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為三年,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但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一年的試用期,並約定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為每個月1500元。在此情況下,用人單位約定的試用期是違法的,因為超過了六個月的最高時限,如果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了八個月的試用期,則用人單位應當向該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支付賠償金的期間為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即8個月減去法定的最高時限6個月的期間,是二個月。在此例子中,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1500 × 2=3000元賠償金。
這里應當指出的是:第一,對於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只要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用人單位要按照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對於勞動者尚未履行的期間,則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賠償金。第二,支付賠償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勞動報酬。如果勞動者實際履行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定的最高時限,則用人單位除了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外,還要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實際上等同於在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的超過法定最高時限的期間內,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工資,以懲罰用人單位違法約定試用期的行為。第三,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期間為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勞動者實際只履行了5個月的試用期,此時因為實際履行的期限沒有超過6個月的法定最高時限,則用人單位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但要改正違法行為,將試用期的約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時限內。
如果我的答案能夠給您一些幫助,希望不要吝嗇送上一個「好評」!
5.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的賠償具體怎麼算
這條條款是說明企業違反勞動法規的條款而不是賠償條款。你需要結合企業違反勞動法規的賠償條款去分析。不懂的可以咨詢勞動局或律師,他們會告訴你的。
6.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中,給勞動者造成的損害,這里的「損害」具體是指什麼呢, 盼指教
理論上是指因此勞動者不能上班的,比如說有的單位就要求新員工一定要有上一個公司的離職證明才要你的,但是實際上去爭取自己的權利是不可能的,時間太長太麻煩。
7. 勞動合同法第87和89條怎麼解釋
未出具離職證明屬於違法行為,是否需要賠償,需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無法獲得賠償
8. 《勞動合同法》關於競業協議,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中對於競業協議,有以下幾個方面組成:適用對象、限制范圍、限制期限、限制補償金。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競業協議。是指企業與員工約定,在員工離職後一定期限內不得再從事與公司業務有競爭關系的工作,競業協議屬於約束性條款,是對員工離職後的工作選擇權作出限制,對於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補償金標准等,通常基於雙方的約定。
限制期限:
關於競業協議的限制期限:《勞動合同法》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員工離職之日起,最多不能超過2年時間。但具體限制時間,員工可以和企業自行協商,只要不超過2年即可。
限制補償金:
對於這點,《勞動合同法》規定在簽訂競業協議後,用人單位要按月給予員工經濟補償(解除勞動合同後+競業協議限制期限內),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簽訂競業協議是沒有效力的,假如員工每月沒有收到經濟補償,那麼競業協議自動失效。
其實關於競業協議還有很多詳細的規定,但一般了解以上幾點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9.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書面證明 給勞動者造成損害
您搜集公司給您造成損害的證據,協商不成,到 公司 所在地 勞動爭議仲裁委回員會 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