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的與他人同居犯法嗎
1. 兩個人沒辦離婚手續,男方和別人同居,算不算犯法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其他人同居,屬於犯法,構成刑法上的重婚罪,可以考慮追究刑事責任並附帶民事賠償。關於重婚罪法律是這樣規定的:《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民法典》與現行刑法相適應,明確規定:對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謂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續的,即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關系已經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關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謂又與他人結婚,包括騙取合法手續登記結婚的和雖未經婚姻登記手續但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事實婚姻。所謂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是指本人雖無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故意與之結婚的,此種行為是有意破壞他人婚姻的行為。在您所提到的婚內和他人生了孩子,這屬於事實婚姻的情形,可以依法追究其責任。另外,需要注意區分重婚罪與臨時姘居。姘居,是指男女雙方未經結婚而臨時在一起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不構成重婚罪。最高人民法院1958年1月27日在《關於如何認定重婚行為問題的批復》中指出:「如兩人雖然同居,但明顯只是臨時姘居關系,彼此以」姘頭「相對待,隨時可以自由撤散,或者在約定時期屆滿後即結束姘居關系的,則只能認為是單純非法同居,不能認為是重婚。」
以上就是北京安嘉律師事務所專業婚姻律師對「重婚罪的法律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可以留言咨詢。
2. 還沒離婚,一方就與別人同居算犯罪么
不一定,這就要看他是以什麼方式和對方進行同居,如果他是以夫妻的名義和對方同居,那就是觸犯了法律,屬於重婚罪。但是想要找出合法的證據,其實是比較難的。
婚姻最大的底線是忠誠,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守住這一底線,如果不愛對方的打算離婚,那麼等離婚之後再去尋找新的感情,畢竟夫妻一場,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去傷害對方。
3. 我老公在外與他人同居 屬於非法嗎
如果你老公在外與他人同居的事實確鑿,證據充分,作為已婚人,他涉嫌犯重婚罪。但是你必須收集足夠的證據,才能去告發他。
4. 已婚者與別人同居犯法嗎
不犯法但是受道德譴責。
5. 一個結了婚的女人在外面和別的男人同居,會不會觸犯到了法律
已婚人員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公開同居,涉嫌重婚,觸犯刑法。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如果短期隱秘同居,不會有太多法律處罰方面的問題。但是如果長期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或者一直長期同居並且生了小孩,那麼可能涉嫌重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婚姻法》共有三處出現「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規定,第一處是《婚姻法》第三條「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從保障婚姻原則的貫徹提出的禁止性規定;第二處是《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准予離婚的理由「重婚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是從保護合法婚姻關系,促進社會穩定的要求提出的;第三處是《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婚姻損害賠償「因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提出婚姻損害賠償,是對「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懲罰,是從保護對因此而離婚的無過錯方合法權益提出的。
我國法律規定,以下情況都屬於重婚:
(1)有配偶的人未辦理離婚手續又與他人登記結婚的;
(2)有配偶的人,雖未登記結婚,但事實上與他人以夫妻名義而公開同居生活的;
(3)無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仍然與之登記結婚的;
(4)無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仍然與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對於重婚的,不僅要解除其重婚關系,還應當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責任。
《刑法》第258條規定,有配偶者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 婚後和別人同居犯法嗎
犯法,婚後跟別人同居生活可能是重婚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 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完成結婚登記,即確立婚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7. 有婦之夫跟別人同居犯法嗎
犯法,但是要看具體案情。
不能說有婦之夫或有夫之婦與他人同居就是重婚罪,要看有沒有「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以夫妻名義是重點。
如果有,那就涉嫌重婚罪;如果沒有,只是同居,那是違背法律精神,屬於婚內過錯。
8. 沒有離婚,女方和別的男人同居犯法嗎
在婚姻存續期間,如果女方與其他人同居,是違反《民法典》中有關婚姻家庭部分的法律規定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條規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如果女方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則構成婚姻過錯,如果有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男方可以據此提起離婚訴訟,請求法院判決離婚。如法院認定女方與婚外異性同居證據充分屬實,法院可以一次判決離婚。同時,男方在自身並無婚姻過錯的情況下,可依法向女方主張離婚損害賠償,但離婚損害賠償必須以離婚為前提,不得單獨提起。
如果女方與婚外異性,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則在構成婚姻過錯的同時,構成重婚罪。男方除據此請求離婚,並主張女方支付離婚損害賠償外,還可自行對女方提起重婚罪起訴,或者向公安機關舉報女方構成重婚罪。
如果女方與婚外異性,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且男方屬於現役軍人,婚外異性知曉該事實的,則女方構成婚姻過錯,婚外異性構成破壞軍婚罪。男方除據此請求離婚,並主張女方支付離婚損害賠償。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 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者結婚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利用職權、從屬關系,以脅迫手段姦淫現役軍人的妻子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9. 一個女人沒有離婚與他人同居算犯法嗎
是屬於犯法的。
非法同居,現在應當稱為非婚同居,第二種是重婚同居,第一是指男女雙方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第二是已婚領證有配偶跟異性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種同居行為
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 [1] 。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
(1)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之前,沒有配偶的男女(男男、女女),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起訴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如起訴時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應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
(2)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沒有配偶的男女,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
(3)離婚後雙方未再婚,未履行復婚登記手續,又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一方起訴「離婚」的,一般應解除其非法同居關系。
(4)已登記結婚的一方又與第三人形成事實婚姻關系,或事實婚姻關系的一方又與第三人登記結婚,或事實婚姻關系的一方又與第三人形成新的事實婚姻關系,凡前一個婚姻關系的一方要求追究重婚罪的,無論其重婚行為是否構成重婚罪,均應解除後一個婚姻關系。前一個婚姻關系的一方如要求處理離婚問題,應根據其婚姻關系的具體情況進行調解或者作出判決。
(5)審理事實婚姻關系的離婚案件,應當先進行調解。經調解和好或撤訴的,確認婚姻關系有效,發給調解書或裁定書;經調解不能和好的,應調解或判決准予離婚。
(6)人民法院在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案件時,對違法情節嚴重的,應按照《婚姻法》、《民法通則》、《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的民事制裁。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於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有關問題的電話答復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根據本院《關於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有關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電話答復如下:
關於本院請示中一、二條所提一方或雙方當事人隱瞞結婚時年齡以及隱瞞近親屬關系騙取結婚證,現一方提出離婚,是作為非法同居關系,事實婚姻關系還是作為登記婚姻處理的問題,我們認為:非法同居關系,事實婚姻關系的共同特徵是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隱瞞結婚年齡以及隱瞞近親屬關系騙取結婚證後,一方要求離婚的案件,不符合非法同居關系或事實婚姻關系的構成特徵,因此不能按非法同居關系或事實婚姻關系對待,而應作為登記婚姻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判決離婚的若干具體規定》第四條和其他有關規定處理。非法同居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受中國法律保護。
(1)《婚姻法》第32條第3款第1項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可以據此提出離婚。
(2)《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人民法院在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案件時,對違法情節嚴重的,應按照《婚姻法》、《民法通則》、《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的民事制裁。
立法過程
根據1980年制定的《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的《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幾個司法解釋和其他相關規章的規定,實際上中國對事實婚姻的立法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具體講,即1984年8月30日至1994年2月1日期間,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如符合登記結婚條件,那麼法律承認雙方的事實婚姻關系,也就是說法律認可雙方是合法的夫妻關系而非同居關系。
1994年2月1日至2001年4月28日期間,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一律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
2001年4月28日後,法律規定允許達到法定結婚條件的男女雙方補辦結婚登記,補辦結婚登記後雙方的婚姻關系效力追溯至雙方均符合結婚條件時。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法院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2004年4月1日後,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對任何一方均無配偶的男女,向法院起訴離婚,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法院將不再解除同居關系,也不再稱這種同居為非法同居。
法律分類
根據中國婚姻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法同居分為三種類型:
(1)雙方均無配偶者之間的非法同居。
(2)有配偶者與無配偶者之間的非法同居。
(3)雙方均有配偶者之間的非法同居。
法律後果
(1)婚姻法第32條第3款第1項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可以據此提出離婚。
(2)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人民法院在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案件時,對違法情節嚴重的,應按照婚姻法、民法通則、《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的民事制裁。
社會評論
非婚同居現象大量存在,中國現行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非婚同居現象的法律保護的規定甚少,不能很好地調整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能更大限度地保護弱者的利益。
司法實踐
解除關系
對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經查確屬非法同居關系的,應一律判決予以解除,這僅解除了雙方的身份關系。對於該類案件具體如何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的司法解釋中有一些規定。
實踐界定
所謂事實婚姻,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便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兩性結合。事實婚姻具有以下特徵:
(1)從主體上看,當事人雙方都是沒有配偶的男女。
(2)從內容上看,當事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並為群眾所公認。
(3)從程序上看,當事人未進行結婚登記。
事實婚姻與同居關系較容易混淆,兩者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
(1)兩者的構成要件不同。事實婚姻要求男女雙方必須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雙方結合符合法定的婚姻實質要件,與結婚登記不同的是僅在於缺乏形式要件即未到相關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而同居無此要求。
(2)兩者的法律後果不同。一旦被認定為事實婚姻的,具體處理時視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與合法登記締結的婚姻同等對待。同居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同居期間男女雙方的財產亦不能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同居關系依法應予以解除。
(3)兩者的身份關系不同。事實婚姻,男女雙方視同夫妻關系,所生子女視為婚生子女。同居的男女雙方為非法的,雙方不具有夫妻的身份關系,所生子女為非婚生子女。
(4)兩者的財產關系不同。事實婚姻,男女雙方共同生活期間所得財產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同居期間所得財產,除非有相關證據證明,否則,各自名下財產歸各自所有。
(5)兩者享有法定繼承的權利不同。事實婚姻成立的夫妻雙方可依法定繼承相互繼承遺產。同居關系的男女雙方,不享有法定繼承的權利。除非一方訂立遺囑將其遺產歸同居的另一方所有。
起訴時雙方是否符合結婚的法定實質要件,也是區分和認定事實婚姻與非法同居的關鍵所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由此可見,1994年2月1日公布實施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是一個分界點,即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符合結婚的法定實質要件的,可認定其具有事實婚姻的效力,不必補辦結婚登記;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的法定實質要件的,不補辦結婚登記手續的,即按同居關系處理。簡言之,1994年2月1日以後男女雙方同居生活,即使具備法定結婚要件而不補辦結婚登記手續的,仍按同居關系處理,不再承認事實婚姻。
我國現行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對1994年2月1日以後同居生活的男女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手續的,均不再承認事實婚姻。如此一來,同居中的男女雙方不具有配偶的身份關系,雙方分手時,法律難以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尤其在財產分割、相互扶助等方面,極易產生糾紛,但又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因為同居關系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護。
律師忠告同居中的男女雙方,達到法定結婚要件後,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補辦結婚登記手續,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損失。
區別重婚
重婚與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違反《婚姻法》的兩種不同的行為,二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
重婚是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結婚或者行為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犯重婚罪的,按《刑法》第258條的規定,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01年4月28日公布實施的修正後的《婚姻法》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之一,而重婚則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一夫多妻」和男尊女卑的丑惡行為。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的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的共同居住的行為,構成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要件有三個:①有配偶者;②不以夫妻名義;③持續、穩定的共同居住。符合這三個要件,構成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婚姻法》的規定,合法夫妻的無過錯方應當依法予以制止,但這種行為並不違反《刑法》的規定,如果有配偶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的共同居住,則構成重婚,應依法受到《刑法》的處罰。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在《刑法》上也有特別的規定,《刑法》259條規定「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者結婚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這條規定中,「同居」是違反《刑法》規定的,依法應負刑事責任。
分割財產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的發展,經濟的變遷,道德意識的變化,非法同居現象比較普遍。非法同居往往會引發財產爭議,因為在同居期間,男女雙方為了生活的方便很可能要單方出資,或雙方共同出資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甚至包括房屋和汽車等。
一旦雙方的感情發生了變化,這些財產如何分配便成為十分棘手的問題。而處理同居期間的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並非完全相同。非法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雖然按共同共有財產處理,但並非適用婚姻法的規定來處理,而是原則上按照等分原則,並應結合各方對財產的貢獻大小來分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22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0條「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的規定,雙方在同居期購置的房屋及裝修、傢具等財產應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因同居雙方未辦理婚姻登記,雙方沒有形成法律上的夫妻身份關系,對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就不能適用婚姻法的規定處理,而是應適用《民法通則》等法律有關共有財產處理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0條「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但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當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的規定,對沒有協議約定的,應當等分原則處理,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