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解釋第十四條

合同法解釋第十四條

發布時間: 2022-05-16 22:54:36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什麼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如何理解釋?合同法 2009-09-21 18:16 閱讀4 評論0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三款「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該條款是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嗎?
最高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

該建設工程的司法解釋與合同法解釋(二)尤其是無資質單位承包工程的合同認定是否一致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對強制性規定做了限制性解釋,只有違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才確認合同無效,這種無效應是自始無效、絕對無效。《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但並沒有對違反該禁止性規定的法律後果明確規定。雖然《最高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對此應認定無效,但也並非絕對無效,《解釋》第五條對承包人超越資質承攬工程合同效力補正問題作了規定,即在工程竣工前取得相應資質的,就可以理解為合同違反禁止性規定的情形已經消失,可以認定有效,也就是說當事人在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事後補正或實際履行來使合同滿足有效的條件,促使合同有效,因此《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三款不應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范疇。
跟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及《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的規定,確定合同是否有效,一是考慮「法律、行政法規」的范疇,應限制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二是將強制性規定分為管理性規定和效力性規定。管理性規定指取締一些違法行為,對違法者加以制裁,但並不否認其行為在私法上的效力。效力性規定指不僅要取締違法的行為,對違法者加以制裁,而且對其行為在私法上的效力也加以否認。三是對合同效力視情況分別處理: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即「無效法定」,該規定屬於效力性強制規定,此時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法律法規雖沒有明確規定違反禁止性規定將導致法律行為無效,但違反該規定以後若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該規定應屬效力性強制規定,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法律法規雖沒有明確規定違反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違反該規定以後若使合同繼續有效並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的利益,該規定就不應屬於效力規定,而是管理性規定,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㈡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什麼

合同法司法解釋(復二)第十制四條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在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時,如果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該合同無效;如果雖然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但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㈢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釋義是什麼

一、《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二、釋義:本條是關於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時如何適用勞動標準的規定。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工作和業務發展的需要,在注冊地以外的地方開展業務,派出所需要的勞動者在該地工作或者直接在當地招用勞動者,這樣就會出現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的注冊地不一致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勞動者適用的勞動標准應以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准還是以用人單位注冊地為准,勞動合同法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

鑒於勞動者是在勞動合同履行地提供勞動的,勞動合同履行地的自然條件、工作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與勞動者提供勞動的過程息息相關;另外,應當適用公平的原則,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應適當兼顧用人單位的利益。

因此,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對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

同時,實施條例還規定了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高於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標准,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3)合同法解釋第十四條擴展閱讀:

訂立勞動合同的具體步驟勞動合同的訂立從理論上講應當經過要約和承諾的訂約過程,這符合合同訂立的一般理論。

但勞動合同有其特殊性,在具體訂立寸,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用人單位公布招工簡章用人單位在招用合同制工人或其他人員時,應當先公布招工簡章。

簡章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一)用人單位情況介紹,包括本單位是否具有法人資格、所有制性質、經營規模、經營范圍、工作地點及條件、發展規劃等,藉此向社會公開其自身情況,有助干勞動者了解情況,決定是否應招。

但所介紹的情況應當真實,不能進行欺詐行為,否則應承擔法律責任;(二)需招收的人員數量、崗位或工種;

(三)各層次。各種類的崗位招用人員的條件,如男女比例、年齡、學歷等;還可以就應聘人員的政治條件、身體條件、居住(戶口)條件等作出相應要求。

但與錄用無關的條件,如是否單身、民族等不得作出要求;(四)被錄用人員的權利,義務,主要指工作內容、工資、福利:勞動保擴和勞動條件、保險和勞動紀律、民主權利等;(五)報名時間,地點、需攜帶和提交的證明文件,材料、報名手續等。

有的招工簡章中僅規定招工人數、報名條件、時間、地點、手續等內容,亦無不可。

2、勞動者自願報名符合條件的應招人員,結合自身情況,有選擇地自願報名,報名時一般應提交身份及戶口證明、畢業證書,工作簡歷及其他證明材料,並填報用人單位要求填寫的各種表格,如報名登記表、工作申請書、報名一般應當本人親自到場,但特殊情況下亦可請人代為報名。

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初步資格審查,以確定報名資格。

3、全面考核用人單位對於符合基本資格條件的報名者進行德、智、體全面考核,著重從身體條件、業務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考評。

同時根據工作崗位需要而有所側重。

如學徒工,應側重文化考核;技術工則側重技術技能考核;管理人員側重於綜合素質考核等。

考核的具體內容、標准由用人單位確定,其方法可採取申請資料審查、背景調查、面試、筆試、實地操作、體檢等多種方式。

經過考核,對申請人作出盡可能合乎實際的評定結論,對於評定結論要張榜公布。

4、擇優錄用用人單位通過對報名者全面考核之後,對於合格者應張榜公布,公開錄用。

並通知被錄用者訂立勞動合同。

5、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草案一般由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在草案中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規,如對婦女及末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最低工資規定、工作時間等。

在合同草案基礎上雙方本著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繼續對合同條款作出修改,最後簽訂正式勞動合同。

在履行了上述手續後,合同即依法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鑒證不是勞動合同訂立的必經程序,勞動合同在當事入達成一致意思簽訂合同後即告成立,雙方可自行決定是否鑒證,是否鑒證不影響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㈣ 勞動合同法14條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該法條規定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簽訂條件,其中明確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單位應該和勞動者簽署無固定期限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㈤ 房產買賣合同必須必須是書面形式嗎

、未採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1條:「房地產轉讓,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合同中應當載明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

《合同法》第10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32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看上面的三條法律規定,似乎房屋買賣合同(房地產轉讓合同)必須採取書面形式,否則合同就不成立。

《合同法》第36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合同法》第37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再看《合同法》第36條、第37條的規定,似乎給這個死規定開了兩個口子。但是,這條規定似乎又反證了除了這種情況外,未以書面形式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不成立。

《合同法》第215條:「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再看《合同法》第215條的規定,似乎又可以理解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而未採取書面形式的合同成立並有效(除非有其他無效的情形),只是對其效力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也可以將該條理解為一個特例。

對於《合同法》第36條、第37條情形的未採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合同是成立的。對於除《合同法》第36條、第37條情形之外的未採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也應當認定為有效。因為,書面形式主要是起到固定證據,規范交易的作用。從這個角度講,書面形式只是倡導性的,而不是強行性的。不以書面形式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或補充協議,或變更協議)並不改變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這一基本事實,也不會損害社會利益,而且法律也沒有必要因為形式上的要件而否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二、未採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合同法》第5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15.正確理解、識別和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中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關繫到民商事合同的效力維護以及市場交易的安全和穩定。人民法院應當注意根據《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之規定,注意區分效力性強制規定和管理性強制規定。違反效力性強制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違反管理性強制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具體情形認定其效力。16.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法律法規的意旨,權衡相互沖突的權益,諸如權益的種類、交易安全以及其所規制的對象等,綜合認定強制性規定的類型。如果強制性規范規制的是合同行為本身即只要該合同行為發生即絕對地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如果強制性規定規制的是當事人的"市場准入"資格而非某種類型的合同行為,或者規制的是某種合同的履行行為而非某類合同行為,人民法院對於此類合同效力的認定,應當慎重把握,必要時應當徵求相關立法部門的意見或者請示上級人民法院。……」未採取書面形式並不會絕對地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利益,因此,「應當」採取書面形式的規定並非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而是管理性規定。因此,未採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㈥ 《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的意義及得失是什麼

本條抄是在《合同法解釋襲(一)》基礎上,遵循《合同法》基本精神,進一步對《合同法》第52條第(5)項作出的限縮性解釋。既完善了合同無效制度,對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嚴格適用合同無效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創新同樣意義重大。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在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時,如果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該合同無效;如果雖然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但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㈦ 合同法第十四條 : 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這條款中的"經受要約人承諾"是什麼意思

您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內思表容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這條是對「要約」的解釋,也就是什麼是「要約」,「要約」要滿足什麼條件。這一塊部分都是從約束」要約人「行為的角度進行規定的。(後面有個部分是專門針對「受要約人」的規定,所以注意換位思考。)


其中「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這句話的意思,粗的來講就是:「經過被邀請簽訂合同的一方的承認,邀請人就受到合同里各個條款的約束。」


再粗點,就是作為合同甲方,你既然邀請了人家來和你簽合同,那麼人家只要一旦放出承諾,那麼你就必須接受合同條款里對你的各種約束。


那麼結論:

  1. 要約首先必須要有具體的條款內容

  2. 要約人必須確保自己的邀請有效,向別人要約,一旦別人承認,並許諾要做,要約成立後立刻受其約束。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㈧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效力性強制性規定什麼意思

您好!
合同抄法司法解釋(二)襲第十四條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在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時,如果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該合同無效;如果雖然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但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㈨ 合同法第十四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內確定容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長寧區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1 01:02:22 瀏覽:78
2017交通法56條法規 發布:2025-05-21 00:53:07 瀏覽:86
德國民事訴訟法的歷史嬗變 發布:2025-05-21 00:52:18 瀏覽:114
最好的民法學教材 發布:2025-05-21 00:37:37 瀏覽:371
警街條例 發布:2025-05-21 00:37:36 瀏覽:660
國家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對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5-21 00:34:35 瀏覽:126
微信答應賠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0:26:27 瀏覽:904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根據 發布:2025-05-21 00:15:19 瀏覽:963
民法典圖案 發布:2025-05-21 00:02:55 瀏覽:899
民事訴訟法1997年版本 發布:2025-05-20 23:30:51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