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對工傷賠償的處理
A. 工傷賠償錢和後旭治療費存在妻子名下,現在離婚怎麼辦
你的工傷賠償款,是你婚後個人財產,離婚時你可以主張得到全部款項,
對方拒絕,你可以依法起訴維權。
《婚姻法》規定: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B. 傷殘賠償金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通常情況下,一來方源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屬於夫妻一方的財產。殘疾賠償金屬於殘疾人生活補助費,故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有不同的意見認為,殘疾賠償金系賠償勞動能力本身的喪失,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喪失勞動能力,造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收入的減少,殘疾賠償金具有填補該損失的作用,故部分應屬夫妻共同財產。首先,殘疾賠償金的理論依據,學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是所得喪失說。此種觀點認為,它是賠償受害人本來可以依法獲得的收入的喪失。二是勞動能力喪失說。此種觀點認為,它是賠償勞動能力本身的喪失。三是生活來源喪失說。此種觀點認為,它是賠償受害人的生活補助費,使其生活來源能夠恢復。其次,配偶一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勞動能力喪失,就必然會導致收入的減少,換句話說,就是應當有的收入沒有收入。殘疾賠償金既然是勞動能力喪失的賠償,系對因勞動能力喪失而導致收入減少的填補,因此,換一個角度看,實際上也就是一方勞動的收入,只不過該收入是以賠償的方式出現,故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五)項之規定,殘疾賠償金可歸夫妻共同所有。
C. 2021年新婚姻法新規定
一、2021年民法典婚姻法新規
我國《民法典》關於離婚條件的相關規定主要有: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協議離婚】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離婚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第一千零七十八條 【離婚登記】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離婚,並已經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訴訟離婚】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第一千零八十一條 【軍婚的保護】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應當徵得軍人同意,但是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二條 【男方離婚訴權的限制】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者終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但是,女方提出離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除外。
二、2021最新版婚姻法
民法典具體對離婚作出了以下新規定:1、新增了關於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夫妻雙方協議離婚後若一方對離婚反悔的,可以在30日內撤回離婚申請;2、明確判決不準離婚後,分居又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法院應當准予離婚;3、增加了夫妻一方揮霍財產,離婚時法院可以給其少分或者不分給揮霍一方共同財產。
三、2021年婚姻法有何新規定
根據婚姻法「新規定」,有4類財產,屬於個人財產,婚後是無法分割的。
第一類:宅基地。
首先我們看一下宅基地的繼承問題,有些人可能根本就沒有宅基地的繼承權,更不用談未來的財產分割。首先宅基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所有,所有權是無法繼承的,即使是父母也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權,也就是說即使你能繼承宅基地,也只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子女都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國家規定,宅基地的使用權只能繼承給集體內的人,也就是說你的戶口必須在家族名下,只有這樣才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有些年輕人把戶口遷到城市,這樣是無法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的,只能繼承宅基地上的老房子。
如果你繼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權,未來離婚的時候也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宅基地是屬於集體的,個人只能擁有使用權,所以在離婚的時候,宅基地就不要爭了,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只會屬於一方。
第二類:婚前房產。
關於婚前財產,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房子,主要房子的價值一般比較高,如果能夠分割一半,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關於婚前房產的分割,新婚姻法是這樣規定的:如果是婚前全款買房,那毫無疑問屬於個人財產,離婚的時候另一方是無法分割的,如果是婚前按揭買房,婚後共同還貸,那麼離婚後分割的就是共同還貸部分和房子增值部分。
我認為這也是比較合理的,婚後共同還貸的部分應該均分,不管掙錢的多少,兩個人都付出了努力。關於婚前財產,我認為不能分割,如果婚前的房產也可以分割,這只會給一些人鑽空子的機會,我認為結婚還是要真心相愛,不要因為一些物質因素而形成虛假的婚姻。
第三類:繼承的遺產。
遺產的分割還是要看被繼承人的意願,如果被繼承人明確指出,遺產只留給一方,並留有遺囑,這類財產屬於個人財產,是不可以分割的。
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明確指出遺產的歸屬問題,而且在婚姻期間繼承了遺產,這份財產是可以分割的。當然如果繼承人不止一個,還需要等到繼承人之間分割完畢才能進行離婚分割。
第四類:意外傷害賠償。
有一類財產比較特殊,就是一方因為發生意外而獲得的賠償,比如工傷或者發生一些意外事故獲得的賠償,這類財產雖然也是婚姻期間獲得的,但是因為這類財產比較特殊,屬於個人財產,離婚的時候不可以分割。
D. 因工傷所分得財產離婚後如何處理
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法律根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E. 最新婚姻法2020離婚財產新規定
最新婚姻來法2020,李坤財產自新規定如果呂坤的時候財產的規定也是跟以前差不多,只是納入在民典法中,如果你離婚的時候也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只不過你父母的跟你出錢的那一部分,父母有。一定的指向比如說。想寫過遺囑必須去就是指定給某一個人這個事就是被個人所有
F. 妻子工傷死亡賠償現妻離婚有權分享嗎
前妻工傷死亡補償金,現妻子離婚一般不能分割。
前妻工傷死亡補償金,分配給男方部分,一般而言,對現妻子,屬於男方婚前財產,按《婚姻法》第十八條(一)項規定,屬於男方所有,並非共同財產,離婚時不能分割。但按《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男方與現妻子如果有書面約定,屬於共同所有的,則屬於共同財產,與現妻子離婚,現妻子可以分割。
《婚姻法》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G. 離婚後,放在前妻那裡的工傷賠償金能要回來嗎
離婚後,放在前妻那裡的工傷賠償金可以要回來的,工傷賠償金屬於個人財產的。
《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H. 新婚姻法規定的離婚時這五類財產不再平分有哪些
1、婚前個人財產在新婚姻法實行以前,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在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比如房屋、大型機械或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均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平分。但是新法實行以後,除有特殊約定外,所屬權不再隨時間變化,在離婚時也屬個人所有。
2、賠款或補償這個其實是有區分的,如果是共同的生產生活的賠款或補償就屬於共同財產。但是法定私人的補償則不算,比如軍人的退伍費、職員重大事故醫療費、工傷補償費以及個人保險等均屬個人財產,離婚時不被平分。
3、個人生活物品私人生活物品,比如男方的剃須刀、女方的化妝品,以及雙方各自的衣物等,屬於個人財產,不予平分。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識產權的問題,雖然說知識產權可能歸屬個人所有,但婚姻存續期間知識產權帶來的利益收入卻算是夫妻共同財產,要被平分的。
4、繼承所得即使是在婚姻存續期內,其中一方繼承所得的父母的房子或其他財產,在沒有遺囑特別說明是由夫妻雙方共同繼承的前提下,一律視為繼承者的個人財產,在離婚時不被平分。
來源長春律師網頁鏈接
5、贈與所得及其他法定情況贈與的物品視為受贈方私人所有,比如,父母出資為自己的子女購買了房屋,即使子女是已婚狀態,此房屋作為贈品就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不被平分。
I. 丈夫和妻子沒有結婚證,在一起生活12年,有一女孩,男方父母都已近去世,現在男方因工傷死亡,賠償60萬。
依照我國法律對於這個事件:根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24條規定:「未到結婚年齡的公民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或符合結婚條件的當事人未經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其婚姻關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二、繼承權平等原則:(二) 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繼承權平等。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所以,遺產全數歸孩子,這個母親不能得到遺產。事件中女孩最多就12歲吧?!就是未成年人繼承。中國繼承法
第六條 無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徵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後行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
1.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強調一下 這里的勞動收入一定是主要生活來源 通俗的說 工作要是長期的 工資水平和當地一般持平 短期的臨時的工作都不算)
2.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所以10-18歲的公民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案中母方為女孩的法定代理人相當於監護人,除非這個母親有違法處置這份遺產的行為存在,經過法定程序可以變更監護人!
還有現在是法制社會,不管農不農村,孩子是女方的,除非她虐待小孩、沒能力要或不想要,否則不到所謂的兄弟姐妹說不給她就不給她!不要欺負女方哦,隨便一個法律事務所都能問得到。你們心平氣靜好好協商處理吧,畢竟律師費貴啊。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娃,相信我們都一樣的樸素善良。最重要是尊重小孩的意願,有錢買不回人格。那錢要在小孩名下哦。你們關心小孩,要幫忙監督她的監護人,幫助她健康成長。祝你安康。
J. 一個人發生工傷,賠償得到的錢也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一方的工傷賠償款,是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得到的賠償,對於保護個人權利有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意義。同時工傷賠償構成中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項目,主要是對受害人未來生活損失、治療所需的一種填補,具有維持其將來生活所需的保障功能,具有人身的專屬,故工傷賠償款被法律定性為獲得者一方的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不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