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基礎個人所得稅
『壹』 經濟法基礎中「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題
第二個。當月因相同事情產生的勞務費,應合並計算個稅。不久前我在工作中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剛剛咨詢過稅 務局的專管員,就是這么答復我的
『貳』 2015會計職稱考試 經濟法基礎 個人所得稅部分 書上有道例題,計算股息利息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每月不超過4000元的,收入額減准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不超過800)、再減800,按20%計算應交稅額,超過4000元的,減准予扣除項目、修繕費(800為限),乘以80%,再按20%稅率計算應交稅額。儲蓄利息暫免徵收所得稅。上市公司股息紅利收入,持股一個月以內的,20%計算全額徵收個稅,一個月到一年的,減半徵收,一年以上的,按20%稅率計算,再按25%比例徵收。
『叄』 會計初級經濟法基礎第四章學習重點在哪
2011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大題重點第二章 資產1.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版2.應收款項減值權准備的連續計提3.原材料實際成本核算4.原材料計劃成本核算5.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6. 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和核算7. 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8. 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的核算第三章 負債9.非貨幣性薪酬10. 應交增值稅的核算第五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11.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下的銷售12.支付手續費方式委託代銷商品的核算13.跨年度勞務收入的確認與核算 2011《經濟法基礎》重點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二)稅目 (三)稅率 (四)計稅依據 (五)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納稅申報、期限和地點
『肆』 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各章節學習方法
第一章 總論
本章一方面介紹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介紹了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的相關內容。理論性較強,內容偏多,建議以教材內容為主,掌握重點內容,考核以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為主。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紹會計的相關法律制度,與具體的會計工作聯系較為緊密,難度較小,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均可能涉及。可結合初級會計實務的學習理解掌握。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紹銀行結算賬戶、票據、銀行卡、網上支付與結算方式的相關規定,是考試的重點章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學習過程中注意總結對比。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各個題型均會涉及。
第四章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的相關內容
本章是歷年考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章節,主要介紹增值稅、消費稅的征稅范圍、稅額的計算以及增值稅的稅收優惠。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各個題型均會涉及,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點及稅額的計算。
第五章所得稅法律制度
本章與“增值稅”在江湖中的地位不分伯仲,主要介紹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稅目及不同稅目應納稅額的計算。企業所得稅學習難度稍大,但是在經濟法基礎考試中題目難度較小;個人所得稅知識點較多,內容較為零散,注意總結。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各個題型均會涉及,要重點掌握本章內容。
第六章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本章涉及十四個小稅種的內容,種類繁多,內容更加瑣碎。但是不同稅種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學習過程中注意總結,對比掌握。考核以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為主,偶爾也會出現不定項選擇題。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紹稅收程序法的內容,難度不大,時間性和程序性規定較多,學習過程中以歸集和整理考點為主,考前進行強化記憶即可。考核以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為主。
第八章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紹勞動合同的簽訂、合同內容、合同的解除終止、勞務派遣、勞動仲裁及社會保險的內容,本章內容與我們日常工作較為貼近,學習難度較小,數字規定內容較多,在理解的基礎上適當記憶。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各種題型均會涉及。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各章節學習方法的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技巧、備考攻略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伍』 關於個稅的計算問題~~~
住房公積金200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共計2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
所以每月應繳所得稅額:(5560-2000)*15%-125=409
我是參照2011年初級會計資格考試資料《經濟法基礎》(p131、P150)上的個人所得稅基礎一章算的,你給的圖不太清。。。
『陸』 2011年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中的個人所得稅怎樣復習,最近的個人所得稅調整是否有影響
7級變9級?是9級變7級吧!不管政策怎麼修改,新的政策都還沒有正式實施,你都得根據考試大綱來復習。
『柒』 個人所得稅法屬於經濟法嗎
不屬於。屬於稅法。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於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頒布)、稅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以及由中國各級稅務機關發布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規定,構成了現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主體法律基礎。
『捌』 現在企業個人所得稅是什麼計算和收取的
現在企業個人所得稅是根據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公式計算,每月代扣代繳收取再交納到稅務局的中。
公式:
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薪金-個人交四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2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
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薪金7375元-個人交四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2000元)*20%-速算扣除數375=700(元)。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 20000元至 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貳仟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