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採取補救措施合同法

採取補救措施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5-24 21:05:29

合同法違約責任三種形式有哪些

違約責任的形式包括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違約金責任、定金責任、損害賠償等。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既約定了違約金,又約定了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適用。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五百八十七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第五百八十八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定金不足以彌補一方違約造成的損失的,對方可以請求賠償超過定金數額的損失。

② 合同法規定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哪些

合同法約定有以下違約責任: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合同成立後,一方或雙方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相關義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或法律規定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二條
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③ 合同法違約責任賠償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合同法違約責任賠償方式有:

1、繼續履行

繼續履行指違約方根據對方當事人的請求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的違約責任形式。

2、採取補救措施

採取補救措施是指矯正合同不適當履行(質量不合格)、使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體措施,包括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服務費用、賠償損失等。

3、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在合同法上也稱違約損害賠償,是指違約方以支付金錢的方式彌補受害方因違約行為所減少的財產或者所喪失的利益的責任形式。

4、違約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④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是: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⑤ 中國《合同法》的違約補救措施有哪些

1.繼續履行,又稱強制履行,

2.採取補救措施:根據《合同法》第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賠償損失,

4.定金責任,

5.違約金責任,

⑥ 一方違反合同規定的義務,另一方可以採取哪些補救措施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
1,你可以解除合同,追求對方的違約責任,並要求對方賠償你基於先合同的的信任所產生的損失.
2,你也可以不解除合同,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並賠償自己因為對方違反合同所受到的損失.
以上兩種方案任你選擇,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

⑦ 合同違約責任的補救措施有什麼

法律分析:1.關於採取補救措施的具體方式,我國相關法律作了如下規定:(1)《合同法》第111條規定為: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定為: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賠償損失;(3)《產品質量法》第40條規定為:修理、更換、退貨。2.應注意以下幾點:(1)採取補救措施的適用以合同對質量不合格的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而依合同法第61條仍不能確定違約責任為前提。(2)應以標的物的性質和損失大小為依據,確定與之相適應的補救方式。(3)受害方對補救措施享有選擇權,但選定的方式應當合理。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根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司法考試2017 發布:2025-05-17 19:35:18 瀏覽:535
法律顧問工作日誌表 發布:2025-05-17 19:35:12 瀏覽:4
不是道德健康 發布:2025-05-17 19:19:09 瀏覽:863
廈門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法專業 發布:2025-05-17 19:19:02 瀏覽:754
民事問題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7 19:00:18 瀏覽:395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z七條 發布:2025-05-17 19:00:12 瀏覽:394
招搖撞騙罪刑法 發布:2025-05-17 18:39:32 瀏覽:890
道德經軟弱 發布:2025-05-17 18:34:23 瀏覽:811
民事訴訟法第172條 發布:2025-05-17 18:31:16 瀏覽:305
道德以上 發布:2025-05-17 18:25:28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