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測量法的意義

社會測量法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5-29 04:18:05

A. 社會測量法的原理與假設

莫里諾認為,在每一個群體中,成員與成員之間由於存在著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回關答系,所以,他們的心理上必然會產生相互影響,而這種相互影響也一定會反映在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上。那麼,如果考察成員之間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選擇行為或行為意向,就應該能夠了解成員之間的心理聯系狀況。
比如,成員相互之間進行肯定選擇,那就意味著他們之間在心理上是相互接納的關系,如果他們之間進行否定的選擇,那就說明他們之間在心理上是相互排斥的關系。所以,可以假設,在一個群體中,成員在不同評價意義上進行肯定或否定選擇的時候,就反映出了這些成員之間在該評價意義方面的人際關系狀況。
因此,只要測定成員在群體中對其他人的選擇和他自己被選擇的情況,就可以了解成員與他人關系狀況,也可以了解該成員在群體中的地位以及整個群體的結構狀況。

B. 社會測量的名詞解釋跪求

社會測量(sociometry),一譯「社會計量學」或「社會測量技術」。對人際關系,尤其是人際親疏關系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術,對社會集團中人際吸引或排斥現象的評定。

法國人口學家科斯特最早在其《客觀社會學原理》(1899)一書中制定。1934 年,奧地利心理學家莫雷諾在其《誰將倖存》一書中進一步作了說明。現被應用於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和精神病學等領域,對領導關系、適應社會的過程、某些社會集團的偏見以及態度、信仰或價值觀進行研究。

與自然科學相比,社會測量的特點是

1、自然科學測量的對象是有形物質的自然屬性;社會測量的對象不僅涉及人的自然屬性,如年齡、性別等,更多地涉及人的社會屬性,如意識、行為、態度等。

2、自然現象的測量工具大多是標准化的儀器,信度、效度很高,測量的誤差易於求得,社會測量工具的外在形式是問卷題目或量表(亦稱題器),信度和效度都較低,測量誤差較難掌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社會測量

C. 社會測量法的實施過程

1.在確定標准時,需要考慮標準的性質、數目以及可以選擇的數目。標準的多少根據研究的要求而定,一般情況下不宜太多。因為太多、太嚴的標准將會給被試的選擇帶來困難,如找不到可選的對象。
2.如果按標準的重要性,可以將它們分成強標准和弱標准。
強標準是指對於工作或生活有重要意義和長期影響的標准,例如一起工作、一起學習等;弱標准往往是臨時和短期的活動或任務,比如,讓受測人選擇與誰在一起參加某次活動。
3.選擇標准時,應注意使標准盡可能具體,讓受測者充分了解標準的內容,如說明一起參加什麼工作或活動,避免由於理解不同而導致的偏差。
4.標准可以用積極方式,也可以用消極方式提出。積極方式如:「你喜歡與誰一起討論工作計劃?」消極方式如:「你不希望與誰一起參加某一活動?」消極方式容易引起受測者的焦慮和不安,因而要謹慎使用。
5.每次測量一般使用一個標准;只有在有特殊需要時,才用多個標准和更多選擇。 有明確的指導語,指出測量目的;
讓受測者在自願基礎上參加測量,並向他們說明,將不公開測量結果,使他們無拘束地參加測量,避免影響正常團體氣氛和成員之間關系;
讓受試者在限定范圍內選擇適當對象。同時,根據研究目的和任務,向被測人說明測量意義,熟悉他們的情況,建立融洽的合作關系,使測量順利進行。
根據要求,社會測量常用以下幾種方式。
(1)等級排列法。將團體其他成員按喜愛程度排出等級順序;然後,對等級順序進行加權記分。例如,給「最好」的同伴記3分,給「第二好」的同伴記2分,給「第三好」的人記1分。再以這些分數乘以被選次數,得出每個人的等級分數。
(2)靶式社會圖。這種方式以靶圖方式標出被選頻次,靶心為頻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被人選擇的次數越少。
(3)「猜測」技術。這種方法給受測人呈現一些有關積極或消極特徵的簡短描述,讓他們列出與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後根據這些選擇做出分析。

D. 社會測量的四個要求

社會測量有四個要件:測量工具,測量規則,測量對象,測量數值。其中確定測量規則是測量中最基本的和難度較大的工作。

社會測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體內部三個方面的問題:即了解群體中最受歡迎的人,群體中有無非正式小群體,了解群體內部的人際關系整體狀況。
這種方法,可以把群體成員心理上的結合加以數量化,而且揭示出的群體內的人際關系狀況是不被當事人所覺察的,比如成員之間的好感或情緒方面的聯系等。
另外,運用這種方法了解一個群體內的人際關系狀況相對比較節省時間。

因而,社會測量法一經問世,就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廣泛注意,被廣泛運用於工廠、機關、學校等團體的各個方面的人際關系測查和人員選拔、人事推薦等。大量的研究者還為社會測量法的發展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測量方法的改進措施,如現在被廣泛運用於兒童群體人際關系測量的"同伴提名法",用於測查群體成員選擇動機和被成員所重視的人員范圍的「參照測量法」和「關系測量法」等。

社會測量的特點是:

①自然科學測量的對象是有形物質的自然屬性;社會測量的對象不僅涉及人的自然屬性,如年齡、性別等,更多地涉及人的社會屬性,如意識、行為、態度等。②自然現象的測量工具大多是標准化的儀器,信度、效度很高,測量的誤差易於求得,社會測量工具的外在形式是問卷題目或量表,信度和效度都較低,測量誤差較難掌握。

E. 社會經濟調查方法與實務 社會測量是什麼意思

社會測量:
社會研究中,對研究對象的屬性在數量上賦值的過程。包括:社會態度及個性、品格的測量;社會行為、社會地位的測量;社會行為的預測;群體結構的測量;社會環境的測量等。

F. 社會測量法的特點

社會測量法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涉及社會性的變數。它主要研究人際關系及人際結構特徵,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
(2)社會測量是對人的某種評價,因此,它容易引起被測人較強的興趣與動機。
(3)測量結果特別適合於小團體研究。在研究團體效率和凝聚力方面等具有很強的應用性。

G. 社會測量法的介紹

社會測量法是心理學家莫里諾(J.L. Moreno)於1934年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它主要用於研究團體內(特別是小團體)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謂社會結構,通過社會測量,人們可以了解人的人際知覺方式、團體凝聚力等團體特徵。

H. 什麼是社會測量社會測量常用的方式有哪四種

社會測量(Sociometric Methods)一種研究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方式的工具。運用社會測量,可以了解群體內的人們如何選擇朋友、選擇工作和其他活動,為心理學研究人員提供大量關於群體結構及其變更方式的情況。

方法
一、社會測量分析定量法
最早對社會測量數據進行定量和組織的方法是矩陣法,所有選擇被記錄下來,並進行概括。個人姓名被列在垂直和水平軸線上,選擇結果記錄在受測標準的框格內。根據M.L.諾思韋的觀點,所有標準的選擇總數提供了社會認可情況或社會測量狀況。選擇被試的實際人數表示此人的社交情況,被試選擇的人數表示他的社交擴展情況。根據社會測量數據,可以辨別出人們的選擇是否具有互換性,甚至可以辨別出既不進行選擇也不會受到選擇的社會隔離者其他方法也已應用於社會測量數據。其中,應用較廣的是概率模式。較復雜一些的矩陣包括按嘗試錯誤重新安排橫向直列,直到群體的團體結構安置好。同樣,因素分析已用於識別和隔離群體結構的基礎范圍。
二、社會測量數據的圖示
社會測量圖示生動地描繪社會測量信息,它建立在這樣一個原則之上:個人之間的選擇可能呈對稱性(互換)、非對稱性(無互換)和不存在(社會隔離者)。這種社會測量圖示的局限性在於不能充分處理人數多的群體。有關的研究人員經論證指出,社會測量的理想規模是20人左右。
在莫雷諾的早期圖示中,用符號表示團體成員,線條和箭頭表示選擇的方向。嗣後,諾思韋於1967年介紹了"箭靶社會測量圖示"。這種圖示包含四個類似射箭靶子的同心圓。每個圓代表四個分位數或概率的四個等級,從圓心向外:顯著高於機遇、高於機遇、低於機遇和顯著低於機遇。"明星人物"置於中心圓內,"隔離者"處在外圓內。貫穿表格中心的一根垂直線,用以分開男性和女性,通常在每個圓下面標明該圓的選擇等級。
描繪四年級A班群體結構的社會測量圖示(有影線的圓代表前一年不在三年級A班的學生)近年來,有關社會測量圖示的運用傾向於集體而非個人。例如,D.H.哈格雷夫斯在《一所中學里的社會關系》一書中,將注意力集中於群體的團體結構,而不是"明星人物"或"隔離者"身上。上圖表現了哈格雷夫斯在英國拉姆利現代中學四年級A班男生分析中所作的社會測量圖示。從圖中可以看到,團體A控制群體結構;團體A的"明星人物"是阿德里安(29號),他是班長。

I. 人際關系的測量

測量人際關系常用的是莫里諾1934年提出的社會測量法。
社會測量法:是由心理學家莫里諾內提出的一種測量容團體(特別是小團體)內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會測量法的基本假設是團體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個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組織,這種相互偏愛和疏遠的關系會對團體的士氣和效率產生顯著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貝爾斯在(1950年)創立了一種分析群體內人際關系的方法。他根據「相互作用理論」提出社會行為分類理論,他把相互作用的類型劃分為至小到可以作為實驗觀察的單位,認為考察人們的相互作用的全過程,就能測量出群體內人際關系的性質。他將人的相互作用的變數劃分為4類12項變數:1、肯定情感:支持情感、表示滿意和和睦 2、否定情感:反對和貶低、表示不滿和不和睦 3、提出問題:詢問資料、徵求建議和請求指示4、解決問題:提供資料、表示意見和給於指導

J. 急求 人際關系社會學測量法 的定義~謝謝!

就是向團體中的每個成員提出針對某項活動的問題,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團體成員,然後,根據選擇結果用數字和圖來表示團體人際關系的方法。 社會測量法 ①由心理學家莫里諾1934年提出。 ②社會測量法:一種測量團體(特別是小團體)內成員之間人際關系和人際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③社會測量法的基本假設是團體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個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式組織,這種相互偏愛和疏遠的關系會對團體的士氣和效率產生顯著的影響。 定義: 社會測量法是一種測定團體人際關系的理論和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J.L.莫雷諾於1930年提出,後來許多心理學家參與研究形成莫雷諾學派,其成果發表在莫雷諾主編的《社會測量》(1937~1955)雜志上。 理論基礎: 莫雷諾的社會測量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性聯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情感性聯系的基本類型有吸引(喜歡)、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視)。通過對人們之間的情感性聯系的測定,可以了解到社會的各種人際關系。該理論不能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對人際關系的影響,並用團體中揭示出來的社會心理規律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但是,這種社會測量方法對於研究團體內的人際關系不失為一種有用的工具。 測量方法: 社會測量法是向一個團體中的成員提出一些問題,要求他們按照一定的標准選擇自己的朋友,再根據這些選擇來分析團體的人際關系。在設計社會測量時,研究者必須對下列3個問題作出決策:①向被試提出什麼樣的選擇標準的問題。②允許被試有多少個選擇。③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選擇的標准有強弱之分。例如,"畢業分配時你喜歡和班上的誰分到一起工作?"此問題對被試的生活較持久地起作用,屬於強標准。"你喜歡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遊?"此問題可能是臨時性、情境性的,屬於弱標准。問題也可以拒斥的方式提出。例如,"你不願意和班上的誰一起去郊遊?" 在社會測量中,允許被試的選擇數可以限定(如限定被試選擇喜歡或討厭者2~3人),也可以不限定。一次測量提多少個問題雖無嚴格限制,但一般提3~6個問題者為多。 測量結果表示: 社會測量所得結果,通常用4種方法加以處理:①圖示法。以小三角形或圓形代表團體中的每個人,他們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用實線或虛線連結起來。這種圖稱為社會關系圖。②矩陣法。作一個□×□的方形表格(□表示一個團體的人數),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試的編號,以數值或符號在表格內記入團體各成員之間的吸引或拒斥關系。③指數法。根據每個人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計算出如地位指數、凝聚力指數等,比較其數值的大小。④統計法。用統計的方法處理團體成員的被選擇數或被拒斥數,如求等級相關、機遇比率等。 優缺點: 社會測量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能直觀地以數量化的形式表明團體的內部結構和人際間的吸引和拒斥關系。缺點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時較低,難以查明人際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熱點內容
國資委資金信用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5 09:05:27 瀏覽:112
味道德華 發布:2025-05-15 08:55:06 瀏覽:415
執行追加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5 08:54:13 瀏覽:142
全國青少年學生法律知識學竟賽 發布:2025-05-15 08:46:37 瀏覽:953
法社會學課程論文3000字 發布:2025-05-15 08:46:33 瀏覽:772
山陽法官汽車時間表 發布:2025-05-15 08:35:46 瀏覽:878
刑法畢業論文選題 發布:2025-05-15 08:08:58 瀏覽:155
刑事訴訟法28條迴避辦案人 發布:2025-05-15 07:50:00 瀏覽:242
百度輸入法官方下截 發布:2025-05-15 07:49:53 瀏覽:516
勞動法沒寫帶薪休假 發布:2025-05-15 07:48:18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