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添附名詞解釋6

經濟法添附名詞解釋6

發布時間: 2022-05-29 21:37:53

『壹』 經濟法名詞解釋

經濟法中的「經濟競爭」是指商品生產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為了取得有利的產銷條件而進行的相互爭勝活動。

『貳』 添附的定義

添附作為 取得所有權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種基本的民事制度。添附制度是大陸法系國家物權法中所規定的取得財產權的重要的方法和制度。
所謂添附(Accessio),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具有新物性質的物,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添附制度是各國物權法中的一項確認產權的重要規則,也是物權變動的一種重要規則。添附制度不能為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制度所替代,確認添附制度並完善添附規則,應當是我國《物權法》制訂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叄』 國際經濟法,英文,名詞解釋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版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權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肆』 求國際經濟法的名詞解釋,簡答,論述,越多越好 謝謝

三、名詞解釋題(將答案填入「答卷」紙上相應的空白處。每小題4分,共20分)
1.國家契約
2.關稅稅則
3.外國投資法
4.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5.歐共體法

四、簡答題(將答案填入「答卷」紙上相應的空白處。每小題6分,共18分)
1.國際經濟法有哪些主要特點?
2.簡述法人或其他組織取得外貿經營權的法定條件。
3.關貿總協定有哪些主要職能?

五、論述題(將答案填入「答卷」紙上相應的空白處。共10分)
試述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15分)

1、簡述國際技術轉讓的基本方式。

答:國際技術轉讓的基本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非商業性的技術轉讓。主要是指國家間或國家與國際組織間以簽訂經濟技術合作

協定的方式而進行的技術轉讓。具有無償性特點。

一種是商業性的技術轉讓。即通常所說的國際技術貿易。具有有償性特點。具體又有兩

種主要方式 一是技術貿易;二是技術投資。

2、簡述特別提款權的概念和特點.

答.特別提款權是基金組織按各成員國認繳份額的比例分配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它

是成員國在基金組織帳戶上一種用數字表示的人為資產。

其特點有:

①成員國分得特別提款權後,無須再向基金組織繳交任何其他資金;

②成員國在需要時,可以無條件地使用特別提款權;

③特別提款權歸成員國長期所有。

3、我國仲裁立法如何體現仲裁和調解相結合的特點?

答 我國《仲裁法》體現了仲裁和調解相結合的特點,表現在:

①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

②當事人自願調解的,仲裁庭應當調解,調解不成的,應及時作出裁決;

③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製作調解書或根據協議的結果製作裁決書;

④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試聯系《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闡述國際貨物買賣中的風險轉移制度的主

要內容。

答:此制度包括風險轉移的含義、時間及法律後果三項內容。

(一)風險轉移的含義.

所謂風險是指足以致使貨物毀損、滅失的意外事由。風險轉移是指風險承擔的轉移,也

即對風險造成的損失承擔的轉移。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貨物的風險應於某個時間由賣方改為

買方承擔,此即國際貨物買賣中的風險轉移。

(二)風險轉移的時間

風險轉移問題的關鍵在於風險在何時從賣方轉移到買方手中,對此,各國法律規定並不一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的風險轉移時間是:

(1)如果合同涉及到貨物的運輸,有兩種情況.

①如賣方沒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交付貨物,則貨物依合同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之時即為風險轉移之時。

②如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把貨物交給承運人,則貨物於該地點交付給承運人時即為風險轉移之時。

(2)如果貨物是在運輸途中出售,訂立合同之時即為風險轉移之時。但如果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巳知道或理應知道貨物已遺失或損壞,又不將此事實告知買方,則應由賣方承擔此遺失或損壞。

(3)合同既不涉及到貨物的運輸,又不是出售運輸途中的貨物,即一般是在賣方營業地交貨的情況下,買方接受貨物時,即為風險轉移之時。如買方不在適當時間內這樣做,則貨物交由其處置但其不收取時為風險轉移之時。

如果買方有義務在賣方營業地以外的某一地點接收貨物,當交貨時間已到而買方知道貨物已在該地點交給他處置之時,才是風險轉移之時。

(三)風險轉移的後果:

貨物在風險轉移到買方後遺失或損壞,買方支付價款的義務並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遺失或損壞是由於賣方的行為或不行為所造成。

如果賣方已根本違反合同,則所有風險轉移的規定,不影響買方因此種違反合同而可以採取的各種補救辦法。

2、論述雙重征稅協定的主要內容及與締約國國內稅法的關系。

答:(1)雙重征稅協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協定的適用范圍。包括協定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效力范圍,協定適用的稅種范圍以及協定對人的適用范圍。

②對各類跨國所得和財產價值的征稅權劃分。

③避免和消除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

④稅收無差別待遇。

⑤相互協商程序與情報交換制度。

(2)與締約國國內稅法的關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兩者的功能和作用各有側重。

國內稅法的作用主要在於創設締約國征稅權,確定課稅對象范圍和程度以及征稅程序等。協定的作用在於運用沖突規范限制締約國一方的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同時規定締約國另一方在行使稅收管轄權時應該採取的消除雙重征稅的措施。

②兩者彼此配合,互相補充。

一方面,協定中的沖突規范和實體規范的功能作用,需要締約國國內稅法上的有關實體和程序規范的配合補充,才能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協定中不明確的用語,允許各國依照國內稅法進行解釋。

③兩者發生沖突時,協定條款原則上應有優先適用的效力,但不能絕對化。
一、名詞解釋(5題,每題4分,共20分)

1、 國際貿易慣例

2、 要約邀請

3、 懲罰性賠償

4、 融資性租賃

5、 注冊資本

簡答題 (3題,每題6分,共18分)

1、 簡述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特點。

2、 簡述《巴黎公約》的基本原則。

3、 簡述仲裁協議的作用。

六、論述題 (1題,共12分)

試分析雙重征稅的產生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名詞解釋(5題,每題4分,共20分)

1、 跨國公司

2、 兩段招標

3、 國際貨物多式聯運

4、 匯票

5、 共同海損

簡答題(3題,每題6分,共18分)

1、 試比較美國型的投資保證協定和德國型的促進與保護投資協定。

2、 簡述要約的構成條件。

3、 簡述國際技術許可協議的含義及其分類。

六、 論述題(1題,共12分)

試述我國與GATT及WTO的關系及其發展趨勢。

『伍』 經濟法名詞解釋或問答題

1.損害競爭對手信譽的行為指經營者為了競爭的目的,故意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信譽的行為。
2.企業的開辦指企業設立人為取得企業生產經營資格,依法定程序所實施的行為。
3.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一、 提供最新通過審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備人民法院核實該企業的法人地位是否存在,檢查證實其代理許可權(公民個人應出具其有效的個人身份證件);
二、 提供債權人詳細的名稱、姓名、地址、聯系方式;
三、 債權申請權申報書,要寫清申報的債權的具體內容、性質、項目、要求、有無擔保;
四、 債權成立的相關證據、時間,是否超過規定的時效;
五、 宣告債務人破產進入破產還債程序的人民法院制發的民事裁定書、通知書;
六、 債權人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七、 債權人委託代理人簽發的委託書(在債權人不能親自前來的情況下);
八、 民事裁定書、通知書送達回證。主要用於法院確認送達的具體時間,查證債權人是否在規定的期間履行了申報債權的法律行為,確定逾期申報的法律責任。該回證應在債權人申報債權時由人民法院提供給債權人。
4.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正當競爭是經營者採用正常的、積極的手段求得發展,是依法競爭。不平等競爭是經營者的外部條件不平等、不公平所造成的不平等競爭一般不是違法行為,
5.(一) 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質量標准履行,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的,按
照通常標准履行。
(二)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
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三) 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給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標
的在履行義務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四) 價格約定不明確,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履行;沒有國家規定價格的,參
照市場價格或者同類物品的價格或者同類勞務的報酬標准履行。
6.法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是事物的內在聯系。

『陸』 經濟法名詞解釋: 1合同履行抗辯權 2證券 3意思表示

1)合同履行抗辯權: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在符合條件時,將自己的給付暫時保留的權利。即當事人享有的依法對抗對方要求或者否認對方權利主張的權利。
簡單說:在法定條件下,當事人一方可以拒絕履行義務且不構成違約。
包括: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

2)證券: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
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

3)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將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效力之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即當事人要使自己的內心意思產生法律效果,就必須將意思表現於外部,即將意思發表。發表則須藉助語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體語匯。意思表示所發表的意思,不是尋常意思,而是體現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關於權利義務取得、喪失及變更的意思。
例如在合同法中,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自由,可以認為是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柒』 經濟法責任與民法責任名詞解釋

經濟法責任是以法律責任的部門法性質對法律責任進行分類的結果,是經濟法主體因其違反經濟法義務或者不當行使經濟法權利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上的不利後果。經濟法主體因實施了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以及直接基於法律的規定而加於行為人的負擔。民事法律責任是民事主體對於自己因違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或者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人身財產、人身權利所造成法律後果,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種,除具有法律的強制性和約束力等一般法律責任的共同特徵。

『捌』 00043經濟法概論有名詞解釋嗎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內部門。容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中文名
經濟法
外文名
Economic Laws
性 質
法律部門
經濟法
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意 思
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玖』 經濟法體系的名詞解釋

涉及經抄濟法襲體系的名詞很多,所以推薦以下文檔:
http://wenku..com/link?url=-

熱點內容
歷年司法考試經濟法真題 發布:2025-05-15 03:32:42 瀏覽:964
看守所律師會見 發布:2025-05-15 03:30:44 瀏覽:111
信用證商法 發布:2025-05-15 03:30:01 瀏覽:357
道德經虎撲 發布:2025-05-15 03:16:10 瀏覽:731
沈陽法院合同制 發布:2025-05-15 03:14:26 瀏覽:237
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5-15 03:04:19 瀏覽:247
名股實債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5 02:55:37 瀏覽:444
刑法嚴重么 發布:2025-05-15 02:46:49 瀏覽:46
六五普法規 發布:2025-05-15 02:31:30 瀏覽:950
錦州土地確權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5 02:31:21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