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講解韓祥波
1. 合同無效的情形,無效合同有哪些情況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 ,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合同無效的幾種情況、無效合同特徵1、無效合同的違法性 違法性指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不能使此種合同發生法律效力。 2、對無效合同的干預 這種干預主要體現在法院和仲裁機構不待當事人請求合同無效,便可以主動審查合同是否具有無效的因素,如有,便應依職權確認合同無效。 3、無效合同具有不可履行性 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了無效合同以後,不得依據合同實際履行,也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 4、合同自始無效 合同一旦被確認為無效,就會產生溯及力,使合同自訂立時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以後也不可能再轉化為有效合同。 無效合同雖然具備了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但欠缺合同生效的實質要件,所以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三、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合同無效的規定1、合同法第56條規定: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法第57條規定: 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3、合同法第58條規定: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4、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 無效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2. 怎麼辦老把法律事實和事實行為記混了,高手幫幫忙,給我講講唄
法律事實:包括事件和行為,其中行為還包括事實行為和法律行為。(事件和行為的根本區別是當事人有沒有意志、意思表示的內容)
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法律事實包括事實行為。用親緣關系做比喻:法律事實是爺爺,事件是大伯(沒有意志、沒有意思的大伯),行為是父親(有情有義的父親),法律行為是大哥(表意行為的大哥,簡稱「表哥」),事實行為就是二哥(非表意行為的「菲哥」)。
事件(沒有親情、沒有意思的大伯)包括自然事件和人為事件。
(1)自然事件:與人的意志完全無關。如打雷刮風下雨、地震海嘯
(2)人為事件:與人的意志有關系,但是當事人控制不了。如戰爭、罷工、動亂。
(沒有意志、沒親情的大伯都是給家庭帶來災難的,一出生就刮風下雨、地震海嘯,還玩火把家裡的房子燒了,長大之後是動亂分子、組織罷工、甚至引發國內戰爭。。。類似100元上面那個乾的事情。)
行為(有情有義的父親)包括表意行為(表哥)和非表意行為(菲哥)。
(1)法律行為(表意行為):簡單的說,就是行為人通過意思表示所進行的活動,是有意識的活動,在做某事之前事先進行思考。表意行為包括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效力待定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
(表哥是中國人民銀行的行長,專門從事各類民事行為)
(2)事實行為(不表意行為):這樣理解,你做某事之前沒有經過事先的思考,但是你做的事情能夠產生法律效果,如你撿到100萬元,你事先根本沒有思考,但是你撿到100萬,就與失主構成了返還財產的法律關系。你就記住法律上事實行為包括這些就行了: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撿到遺失物、發現埋藏物、先佔、創作等。
(菲哥是綜藝大哥,在綜藝節目上經常吃女明星的豆腐侵權、沒事愛管理、利用各種方式斂財,不當得利、撿東西、發現東西、看到美女先佔便宜、創作歌曲、有錢就建造房屋、拆除舊房子之類的)
看完之後,你就應當知道爺爺和他的孫子菲哥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了。
3. 新勞動合同法培訓那家的好要小班授課的
推薦你參加這個培訓!!! 就在大連 新勞動合同法的 小班授課。
···新勞動法高級研討會2天大連···
新勞動合同法應對技巧與實戰分析
小班授課,央視特邀專家,精彩案例與您分享
開課時間:2007-08-17,18
地點:大連
咨詢電話:0411-83899012 88908172 創聯咨詢
培訓講師
蘇老師,法學碩士,勞動合同法專家,CCTV12法律頻道特邀專家。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繫世界500強企業上海某集團總公司企業法律顧問(國家級資質);高級經濟師。
蘇老師長期在企業從事行政及法律事務領導工作,積累了大量的企業經濟法律實務經驗。曾服務於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擔任部門經理、法律顧問、法務培訓師。
曾經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萊尼(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得爾福汽車零部件中國工廠、艾默生管道製造(上海)有限公司、海爾集團、中美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國際貨運專業)、上海電視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上海人事局等100多家中外企事業單位提供法律實務培訓或編寫相關教材。
蘇老師是該集團唯一的專職法律培訓師。開設了《企業勞動合同的管理及糾紛處理》、《企業合同的風險防範》、《會計法規與現行稅法差異及其協調》、《企業經理人經濟法律講座》、《汽車營銷法律實務》、《工廠安全管理實務操作》等經典培訓課程,受到企事業單位的普遍好評。
蘇老師在富有激情的授課同時,不乏詼諧幽默,把難懂的法學原理及條文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企業法律案例,演繹出一堂堂通俗易懂、實用易操作的法務培訓課。
課程介紹
新《勞動合同法》介紹與應對技巧
課程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是繼1995年頒布實施的《勞動法》之後的又一部關系勞動關系的重要法律。它依照其立法精神,必將促使企業在勞動關系管理上,我們的企業經理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掌握更高的管理技術、面臨更多的人事風險。所有風險的形成的原因,是企業傳統的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技術手段,與新《勞動合同法》立法宗旨之間的差距所造成的。
未雨綢繆,企業家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們,你們知道新《勞動合同法》的這些新規定嗎?面對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巨大變化,你們有思想准備和應對思路嗎?你們懂得如何應對嗎?應廣大企業和人力資源管理人士的要求,我們特舉辦這次培訓,並邀請資深培訓講師、集團法律顧問、高級經濟師的蘇建偉老師,為大家講解勞動合同立法的最新規定、最新動態,傳授勞動合同管理的經驗和技巧,共同研討企業應對勞動合同立法變化的策略和方案。
擔任此次培訓的蘇建偉老師。曾為近百家企業提供法律培訓與咨詢、勞動法與員工關系管理咨詢等。他從企業管理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結合最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通過大量經典案例的分析和講解、現場答疑、經驗交流與互動研討等方式,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有效適應新法的能力以及防範勞動爭議風險的能力,蘇老師在富有激情的授課同時,不乏詼諧幽默,把難懂的法學原理及條文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企業法律案例,結合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管理,演繹出一堂通俗易懂、實用易操作的培訓課。
課程大綱:
一、新《 勞動合同法》十大焦點條款剖析:
1、事實勞動關系作為無固定期限合同處理。
2、試用期長短與工作崗位相對應
3、競業限制期間企業須全額支付已離職職工的工資。
4、固定期限合同不允許非過失性解除員工勞動合同。
5、勞動合同終止單位仍然要支付經濟補償。
6、 企業裁員必須先裁新員工、再裁老員工。
7、 勞務派遣限制使用並還要交備用金
8、 勞動合同簽訂及任何變更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9、 企業規章制度必須經過工會或職代會同意後才能生效。
10、員工享受了企業提供的住房、汽車等特殊待遇,仍允許由離職而且企業
不得約定違約金。
二、 新《勞動合同法》立法程序及最新調整思路解析
三、 新法制環境下的勞動合同管理
1、試用期新規定的解釋與運用
2、未及時續簽或終止勞動合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該如何補救;
3、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及程序,如何規避其中的勞動爭議風險;
4、勞動合同法(草案)對於競業限制的規定解釋以及企業風險的防範
5、如何正確把握和處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三、新《勞動合同法》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顯著影響
1、工資支付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2、企業使用勞務派遣員工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3、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4、違紀員工處理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四、新《勞動合同法》調的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剛性條款)
1、勞動合同期限設定
2、勞動合同中的工作內容條款的設定
3、關於標准工時與非標准工時的執行
4、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法定標准與內容
5、職工違反企業勞動紀律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五、新《勞動合同法》對特定勞動者可以特別約定特定義務
1、競業限制期限條款或協議的規定
2、保密期(脫密期)條款或協議的規定
3、違約金、賠償金條款的區別和處理
六、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可以法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1、勞動者有過錯責任的解除
………………後面的由於字數限制省略,請致電0411-83899012 88908172咨詢
4. 2014年民法誰講的好
鍾秀勇來和李建偉都不錯。
李建偉:自
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8)。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商法研究所副所長。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1992—1996),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1996—1999),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1999--2002)、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2002--2004),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
主要研究領域:合同與擔保制度、公司企業法學、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制度。
鍾秀勇:
鍾秀勇,國家司法考試業內名師,主編《民法》系列教材,著有《三校名師講義》等司考培訓教材。是三校名師、華旭司考、政法英傑、獨角獸網校、厚大司考等著名司法考試學校簽約民法主講教師。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善於把握考試重點,清楚解析考試難點,深諳記憶規律,擅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考點趣味化,引導學員輕松記憶,牢固記憶。所授課程針對性強,不枯燥,自信為廣大考生的好幫手。
授課生動有趣,極富感染力。深諳記憶規律,擅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考點趣味化,使主要考點關聯化,引導學員輕松記憶、牢固記憶。
5. 司法考試各科最好的老師都有誰
法考的老師們大多是很有經驗的老師,知識體系全面,講課方式各有特色。就我個人而言,特別回感謝刑法陳答永生老師、民法曹興明老師、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吳鵬老師、刑訴法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
陳永生老師講課的語速略微快,所列舉的案例和教材中的總結十分實用,對我學習刑法幫助很大。
曹興明老師講課生動,為考生們操碎了心,重點知識點不厭其煩,反復講解,十分耐心。
吳鵬老師的教材雖然只有40頁,但已經涵蓋了所有內容,將他的筆記和上課所講的例子都記住,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這門課就不用擔心啦;吳鵬老師給我傳遞的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做題方法和命題套路,這對我通過法考幫助很大。
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都十分強調刑訴法體系的構建,她們幫助我搭好了學科的框架,刑訴的學習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橋,我們要走過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過考試,重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的老師,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實並不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
6. 居間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哪些
居間合同在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當事人在訂立居間合同時也必須要遵守一定的原則,雙方才能進行長期而愉快的合作,那你知道居間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哪些嗎?這個問題,小編下文做了詳細的講解,大家可以閱讀下文做一個了解。
一、平等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論所有制性質,也不問單位大小和經濟實力的強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2、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事人所取得財產、勞務或工作成果與其履行的義務大體相當;要求一方不得無償佔有另一方的財產,侵犯他人權益;要求禁止平調和無償調撥。
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駕於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更不得以強迫命令、脅迫等手段簽訂合同。
二、自願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這主要包括:
1、訂不訂立合同自願;
2、與誰訂合同自願;
3、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願約定;
4、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變更有關內容;
5、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
6、可以自由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願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三、公平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具體包括:
1、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四、誠實信用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五、善良風俗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規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指的就是善良風俗原則。包括以下內涵:
1、合同的內容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精神和原則;
2、合同的內容要符合社會上被普遍認可的道德行為准則。
當事人在訂立居間合同時,一定要遵循自願原則,要是一方是在另一方的脅迫下訂立的合同,那麼雙方當事人訂立的居間合同是可以撤銷的,當然居間合同的訂立不可以違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否則合同是無效的。要是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來電咨詢網站的專業獲得解答。
延伸閱讀:
居間合同訂立要注意什麼
居間合同效力怎麼確定?
居間合同訂立生效是怎樣的
7.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哪些情形下合同無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版脅迫的手段訂立權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我國於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在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
(7)合同法講解韓祥波擴展閱讀
合同法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8. 商標轉讓合同書撤銷與無效流程介紹
我們在進行商標轉讓的時候都會簽訂商標轉讓合同書,在轉讓過程當中,商標轉合同書什麼時候會無效呢?這其實就要求我們在之前就有對商標轉讓這個過程當中的法律知識進行了解,我們將會圍繞這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商標轉讓合同書商標權轉讓合同書具有以下特點:(1)合同主體的廣泛性。主體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以及外國人或外國企業。(2)合同標的的特殊性。是指經過注冊的商標專用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審查商標轉讓合同書效力:商標轉讓合同書效力審查主要是審查合同是否有無效或可撤銷情形,被轉讓的商標是否為被人民法院凍結的商標以及辦理了質押登記的商標:1、審查合同中是否存在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2、審查被轉讓的商標是否為被人民法院凍結的商標以及辦理了質押登記的商標。在凍結期和質押期內,未經人民法院和質權人的同意,該商標不得轉讓。否則,該商標轉讓合同書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