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解釋二29法院調整違約金
⑴ 違約金怎麼算才合法
合同違約金如何約定才合法
約定違約金屬於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當事人是否約定違約金及是約定具體違約金額還是約定違約計算方法法律原則上不加以禁止。但為穩定社會秩序,防範金融風險,違約金又要受到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的限制。因此,確定違約金時,既要權衡雙方對違約金的約定體現懲罰性質,又要通盤考慮違約所造成損失彰顯賠償功能。故通說認為,我國違約金兼有賠償性和懲罰性的雙重屬性,賠償性體現了違約金的基本功能,懲罰性體現了違約金的特殊功能。
由於約定違約金具備雙重功能,故在具體案件中確定約定金時,應嚴格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處理,即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針對何為「過分高於」,最高院在《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定以30%為臨界點,即約定違約金不得超過造成損失的30%。
⑵ 合同法解釋二關於違約金的規定是啥,關於違約金的規定有哪些呢
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定具體如下:第一、《合同法》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應當適當減少;第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的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通過反訴或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合同法》另有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信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合同法關於違約金過高的規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根據這一規定,違約金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對方的實際損失的數額。按照《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應當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合同法解釋二》關於違約金規定在我國的司法理論和實踐中,認為根據合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違約金的性質應當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基礎上《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違約金的調整做出了詳盡而更具有操作性的規定。第二十七條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條是關於提請違約金調整方式的規定。這兩種方式無論是違約方還是非違約方都可以運用。如非違約方作為原告訴至法院,違約方可以作為被告提起反訴或抗辯的方式請求減少違約金。如違約方首先提起訴訟,非違約方作為被告可以反訴或抗辯的方式要求增加違約金。因此,本條並不是僅僅針對違約方提請減少違約金而規定的方式。第二十八條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條是關於增加違約金限額的規定。合同賠償責任是以填補被違約方所遭受的實際損失為原則。實際損失是指非違約方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其已經遭受的損失,將來要遭受的損失即預期利益損失不包括在內。這里講的實際損失與直接損失並非同一概念。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但直接損失有時范圍等於或小於實際損失。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本條第1款是關於違約金調整具體規則和基本原則的規定。具體規則:(1)以實際損失為基礎;(2)兼顧合同履行情況;(3)當事人的過錯;
⑶ 合同中的違約金過高,合同約定違約金過高的調整方式最多多少錢
違約金最高限額應該是實際損失的30%。按照如下規定:1、按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違約金最高限額應該是實際損失的30%。2、違約金由雙方協商確定,沒有數額的限制,一般是根據雙方預測的因一方違約可能帶來的損失大小來確定的。3、發生一方違約後、守約方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時,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低於」實際發生的損失,守約方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增加違約金;如果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實際損失,違約方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減少違約金。
⑷ 合同法對違約金的規定
法律分析:對於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或者違約金計算方法所計算出的違約金過高或者過低的,在具體司法實踐中如何處理,應當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當事人沒有提出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計算標准過高或者過低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合同約定的標准計算違約金。人民法院在當事人未提出要求調減或者調增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得主動對約定違約金標准進行調整。當然在違約金數額明顯高於非違約方的實際損失時,法官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必要的釋明,由當事人決定是否提出相應的主張。
2、當事人提出合同違約金或者計算標准過高或者過低的可由當事人之間進行協商。
3、如果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是概括違約金,即合同約定在一方當事人部分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完全不履行合同時的違約金數額是同一數額,而一方當事人出現部分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違約行為時,違約方提出約定違約金過高時,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典》關於人民法院調整違約金數額的規定對違約金進行調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⑸ 合同逾期違約金怎麼算
關於合同違約金怎麼計算的問題,要分三種情況。第一首先要看合同對違約金有沒有約定,有約定就按照合同的約定來計算違約金。這個約定有可能是一個具體的金額,也可能是一個違約金的計算方式都可以。第二種情況,就是如果合同對違約金沒有約定,或者是約定不明確的這種情況下,就看守約方因為對方的違約給自己這一方造成了多大的損失,這個損失的金額就是違約方應當承擔的違約金。第三種就是如果說守約方的損失不好計算,那麼也可以按照違約方因為他的違約所得到的利益,這個他得到的利益可以作為違約金的數額來進行計算。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⑹ 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對應民法典第幾條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 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本條是關於減少過高的違約金的解釋。
判斷違約金是否過高以及如何調整違約金過高問題,關涉如何正確認識我國《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的精神、衡量高低的因素以及舉證責任分配等諸多問題。
⑺ 合同法違約金的規定
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定如下: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違約時由違約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比例高於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以及違約金過高或過低的,是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調整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