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反映了所有社會成員的意志
『壹』 法律是全體民眾的全體意志的體現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而不是全體公民意志的體現。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只要違反國家法律,都要負法律責任。所以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貳』 為什麼法代表統治階級意志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法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因此,法無可避免地打上了階級社會的烙印。那麼,法的本質是什麼呢?
法的本質,是指法這一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系,是法的根本屬性。對於什麼是法的本質,剝削階級的思想家、法學家曾作過各種各樣的解釋,有的說是神的意志,有的說是上帝的意旨,人類的理性等等。
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第六條規定:「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這個定義成為資產階級法學家對法的本質所做出的權威性的說明。當然,這種說法掩蓋了法的階級本質,抹煞了法的階級內容。只有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後,才真正揭示了法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由統治階級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經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其目的在於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首先,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它是掌握了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的意志的反映。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是不可能存在共同的利益和統一的意志的,因此,也不可能有體現「統一意志」的法律。這里所謂的意志,是指人們的願望和要求,是一種有目的的意識。在階級社會里,處於不同地位的階級,都有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他們的意志不能都表現為法,只有掌握了國家政權的階級,才能將本階級的意志通過法表現出來。被統治階級由於不掌握國家政權,所以法不體現被統治階級的意志。正如列寧所說,「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體現。法也不是統治階級中某個個人和某個集團意志的體現,而是整個統治階級的階級意志的體現。」
在階級社會里,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為了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反抗,對全社會實行國家領導,鞏固自己在經濟上、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維護有利於本階級的社會秩序,除了依靠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暴力機構直接鎮壓敵對階級的反抗之外,還需要把全社會成員,尤其是被統治階級的行為納入自己的統治秩序的軌道,這就需要有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行為規范來約束。統治階級不僅有這個必要,而且統治階級也可能做到這一點,即利用掌握的國家政權將這種體現本階級意志的規范變為法律。因此,法律只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其次,法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但統治階級的意志的表現不一定都是法律。法是被奉為「法律」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所謂被「奉為法律」,是指統治階級通過國家機關的制定或認可,把本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國家的意志,用法律形式表現出來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具有普遍的約束力的行為規則。
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任何一個統治階級,為了實現其階級統治,「除了必須以國家的形式組織自己的力量以外,他們還必須給予他們自己由這些特定關系所決定的意志以國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現形式。」
列寧也說過:「意志如果是國家的,就應該表現為政權機關所制定的法律,否則,『意志』這兩個字只是毫無意義的空氣震動而已。」所以作為法的那一部分統治階級的意志,只是統治階級以法律形式表現出來的國家意志。
法所表現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法是統治階級的意志,而意志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范疇,它並不是憑空產生的,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條件,即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的,這就是指法的客觀性。任何統治階級都不能離開當時的物質生活條件去隨心所欲地制定法律,而必須使自己制定的法律成為客觀物質生活條件的正確反映。如果離開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制定出違背經濟規律的法律,不僅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實施,甚至會對經濟發展起破壞作用。
從上面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法的本質是以法律形式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的意志,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從馬克思主義關於法的本質這一基本原理出發,社會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和發展本階級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為了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本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了保衛和鞏固其國家政權,除了要依靠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機器來實現其階級專政以外,還必須把自己的意志以法律形式表現為國家的意志,強迫全體社會成員一律遵行。這就是說,統治階級若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就必須把依法治國作為其施政的基本方針。
『叄』 法律主要體現的是( )的意志A全民的B統治階級C黨D整個社會
答案是B統治階級。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國家是統治階級統治被統治階級的手段和機器,法律體現統治階級意志。
第一,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揭露資產階級法的本質時指出: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
第二,法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具有整體性。法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是統治階級的共同意志,具有整體性。
它不是個別統治者的任性,也不是統治者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
第三,法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具有統一性。這是指法只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而不是與被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
第四,法的階級性與社會性。法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同時,法本身也具有社會性。
法的社會性主要表現為法對人類社會基本生活條件的維護。
(3)法反映了所有社會成員的意志擴展閱讀
近年來,我國一些學者開始重視並強調法的契約論學說。因為在學界佔主流的法的統治階級意志論或國家意志論不能為當代中國法制建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提供符合邏輯的理論說明。
法理學界必須拋棄傳統的統治階級意志論,雖然該觀點在強調階級分野和對立的情況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功利作用,但在當代中國已經無法作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區分。
繼續堅持該觀點,不僅不利於公民形成尊重、信仰國家法律的態度和理念,也不利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形成嚴格守法的意識,與當代中國現實和法制建設的理念直接沖突。法的國家意志論則與統治階級意志論大同小異,並沒有本質性區別。
與此相反,法的契約論認為,法律不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或者說法律不只是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意志,雖然在形式上表現為國家創製法律,實質上卻來源於社會成員們的協議或同意,這就有利於社會大眾認同並遵守法律,理解法律為什麼至高無上。
只有用法的契約論才能回答下述問題:法律如何才具有實質上的合理性、科學性,國家權力應處於什麼樣的結構狀態才能保證法律被忠實地執行,為什麼對於公民來說「法不禁止就是允許」的,對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法未授權就是禁止」的,法的契約論因其以個人為原點、以理性為依據、以協議為形式對以「法律的應被服從性」為主線的有關現實社會法律實踐所提出的諸多問題能作出有連貫邏輯的合理闡釋,它有資格作為當代中國法治實踐的理論指導。
『肆』 請問法律主要體現的是什麼的意志
法律主要表現的是(統治階級)意志。
【補充】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
我國法律的本質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則:
①違反法律會依法受到強制矯正
②法律是各類規則中的最低准則
③違法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伍』 判斷題:法律體現的是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維護的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急求勾勾或叉叉
這是錯誤的,法律體現的是社會成員的共同意志,不是全體意志,要注意區分這連個詞的含義.維護的也是共同意志,其實你只要記住「法律不是社會全體成員意志的簡單相加」這句話,就可以判斷出這句話的對錯了.
『陸』 什麼是法簡述法的特徵與本質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行為規范及其相應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法的本質,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
注意:
第一、法體現的只是「統治階級」的意志,而不是「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
第二、法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統治階級每個成員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
第三、法體現的不是一般的統治階級意志,而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
第四、法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是社會客觀需要的反映。
法有以下四個特徵:
1、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者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范,所以法具有國家意志性。
2、法是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循的效力,所以法具有強制性。
3、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所以法具有規范性。
4、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范,所以法具有明確的公開性和普遍約束性。
(6)法反映了所有社會成員的意志擴展閱讀
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在階級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但法律與道德還是有區別的:
1、兩者的起源的時間不同。
2、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
3、兩者的具體內容規定不完全相同。而道德僅具有「一面性」(只重視義務)。
4、兩者實現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5、兩者調整的范圍不盡相同。
『柒』 判斷題,法具有強制性,反映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
錯誤!
法,具有強制性,反映了統治階級的意志,而不是社會成員的意志。
簡單地推理,法怎麼可能體現敵人的意志?而全體社會成員中是隱藏著反對我們的敵人的。法,就是人民對敵人進行專政的工具之一。
『捌』 法律是全體民眾的全部意志的體現對嗎
不正確。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或者社會規范。
『玖』 憲法體現的是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為什麼錯
法律體現的是社會成員的共同意志,不是全體意志,要注意區分這連個詞的含義.維護的也是共同意志。具體到我國的憲法,體現的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
『拾』 法的內容反應是()的意志 A統治階級B政黨C全體社會成員D勞動者
法的內容反應是()的意志 A統治階級B政黨C全體社會成員D勞動者
答案為C全體社會成員。
因為法是維護所有人的利益的。因此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