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村婚姻法
1. 河南省婚姻法,未成年人同居法規,女方家庭說不了女孩,男孩已經22歲,女孩15歲,他們已同居,法律
你好,如果雙方自願,法律不會阻止的。
2. 河南省農村獨女戶生育二胎的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政策,推動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長,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規定。第二條在堅持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優生的前提下,對確有實際困難的農村獨女戶(母、女均為農業戶口),本人自願申請,經過批准,可以照顧生育二胎,嚴禁生三胎。第三條凡符合下列條件的行政村,由村民委員會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報縣(含市、市轄區,下同)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有計劃地安排獨女戶生二胎:
一、全村一年以上無計劃外生育;
二、已婚已育的育齡夫婦,除禁忌證者外,生一胎的已上環,生二胎的已結扎;
三、領導重視,組織健全,制度完善,計劃生育政策落實得好。第四條經批准可以安排獨女戶生二胎的行政村、獨女戶生二胎的間隔年齡是:母親年齡在二十九周歲以上,女孩年齡在五周歲以上。
要求生育二胎的獨女戶,應由本人提出申請,村民委員會核實情況,組織群眾評議、張榜公布,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報縣計劃生育委員會批准。第五條經批准生育二胎的農村獨女戶夫婦應與村民委員會簽定合同,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合同內容包括:生育二胎後夫婦一方必須在半年內結扎,保證不再生第三胎,按規定繳納保證金。合同簽訂後,發給准生證,同時收回《獨生子女光榮證》和已領取的獨生子女保健費。合同式樣,由省計劃生育委員會統一制定。
按照合同,夫婦一方按期結扎的,保證金如數退還;不按期結扎的,除責令其結扎外,加罰保證金三至五倍。保證金的標准,由縣人民政府確定。第六條符合第四條規定,堅持終生只生育一個孩子的獨女戶,由鄉(鎮)人民政府給予表彰或獎勵。第七條下列獨女戶不照顧生育二胎:
一、夫婦一方為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包括招聘幹部、戶糧關系在農村的合同制工人)、計劃內臨時工、計劃內民辦教師;
二、自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婚姻法》生效以來,未達到法定婚齡結婚或達到法定婚齡未登記結婚以及未達到晚育年齡(指女方二十四周歲)而生育的;
三、自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以來出生的第二個孩子。去向不明或送他人撫養的。第八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分別給予嚴肅處理:
一、弄虛作假,騙取實行獨女戶生二胎的行政村,一經發現,立即停止,由縣人民政府負責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二、批准安排獨女戶生育二胎的行政村,發現計劃外生育時,由鄉(鎮)人民政府宣布停止,進行整頓,達到條件後,重新申請報批;
三、違反本規定第四條、第七條搶生的,由所在單位或村民委員會按計劃外生育處理;
四、戶糧關系在農村的招聘幹部、計劃內臨時工、計劃內民辦教師、合同制工人中的獨女戶,自動辭去工作,回農村申請批准生育二胎的,任何單位不得再招工錄用。第九條各縣安排農村獨女戶生育二胎的指標,不得突破年度人口計劃。各縣制定的人口規劃,報省轄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執行,並報省計劃生育委員會備案。第十條本規定由省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解釋。第十一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過去有關照顧農村獨女戶生育二胎的規定,凡與本規定不符者,一律按本規定執行。
3. 河南省婚姻法是怎樣的
婚姻法是全國通用的,河南省沒有單獨的立法權。
4. 求:河南省婚姻登記管理辦法---要最新的
全國統一的標准、國務院制定的
《婚姻登記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婚姻登記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實施,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內地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則確定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具體機關。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內地居民同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香港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澳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以下簡稱台灣居民)、華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確定的機關。
第三條婚姻登記機關的婚姻登記員應當接受婚姻登記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從事婚姻登記工作。
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除按收費標准向當事人收取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或者附加其他義務。
第二章結婚登記
第四條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第五條辦理結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
(二)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華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
(二)居住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外國人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
(二)所在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
第六條辦理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一)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
(二)非雙方自願的;
(三)一方或者雙方已有配偶的;
(四)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
(五)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
第七條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結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對當事人不符合結婚條件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第八條男女雙方補辦結婚登記的,適用本條例結婚登記的規定。
第九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向婚姻登記機關請求撤銷其婚姻的,應當出具下列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證、結婚證;
(二)能夠證明受脅迫結婚的證明材料。
婚姻登記機關經審查認為受脅迫結婚的情況屬實且不涉及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問題的,應當撤銷該婚姻,宣告結婚證作廢。
第三章離婚登記
第十條內地居民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第十一條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的結婚證;
(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
辦理離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外國人除應當出具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證件、證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華僑、外國人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國際旅行證件。
離婚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十二條辦理離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
(一)未達成離婚協議的;
(二)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
(三)其結婚登記不是在中國內地辦理的。
第十三條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離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確屬自願離婚,並已對子女撫養、財產、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處理意見的,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第十四條離婚的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應當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復婚登記。復婚登記適用本條例結婚登記的規定。
第四章婚姻登記檔案和婚姻登記證
第十五條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建立婚姻登記檔案。婚姻登記檔案應當長期保管。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會同國家檔案管理部門規定。
第十六條婚姻登記機關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判決書副本後,應當將該判決書副本收入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
第十七條結婚證、離婚證遺失或者損毀的,當事人可以持戶口簿、身份證向原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或者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補領。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進行查證,確認屬實的,應當為當事人補發結婚證、離婚證。
第五章罰則
第十八條婚姻登記機關及其婚姻登記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為不符合婚姻登記條件的當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
(二)玩忽職守造成婚姻登記檔案損失的;
(三)辦理婚姻登記或者補發結婚證、離婚證超過收費標准收取費用的。
違反前款第(三)項規定收取的費用,應當退還當事人。
第六章附則
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可以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為男女雙方均居住於駐在國的中國公民辦理婚姻登記。
第二十條本條例規定的婚姻登記證由國務院民政部門規定式樣並監制。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辦理婚姻登記或者補領結婚證、離婚證應當交納工本費。工本費的收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並公布。
第二十二條本條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5. 河南省--離婚法律咨詢
其實我國婚姻法34條規定了女方分娩後一年內男方是不得提出離婚的。但是現在這種狀況過不下去還是不要跟這種人渣在一起的好,女性就應該要獨立自強!
1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就是沒滿兩歲的),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雙方可以協商一下,既然這樣的話,兩個月的兒子就應該給女方了,五歲的那個給男方。
2 對於離婚損害賠償這件事,只有男方有以下過錯行為,女方可以要求賠償:重婚的,和第三者同居的,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我覺得這男的應該是在打工的時候和別人好上了,你們可以偷偷地去看一下是不是,要是是的話就能要求賠償,當然女方要沒有這些過錯才行。還有就是我認為這男的不要他自己的孩子屬於遺棄家庭成員,也是可以爭取一下的。
3 一方養一個的話,原則上撫養費時平等負擔的,要是女方覺得撫養二個月的的小孩子負擔比五歲的要大,也可以要求男方負擔一部分。
總之,上面這些都是要和對方協商的,當然一般來說最後都會鬧到法院的,但是這件事上法院肯定是照顧女方的,特別是人家剛生完孩子。除非法官腐敗,男方賄賂他,當然這個沒必要~
我可能廢話多了點,你們可以去找做律師的朋友或者直接去律所咨詢一下。我就是提供一個知識型的解答,希望能幫上你們~
6. 河南省的婚假和產假分別是幾天
河南省的婚假法定假日是3天,最長可休28天,產假法定假日是98天,最多達到190天。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河南職工的婚假待遇非常優厚:法定3天+增加婚假18天+婚檢獎勵7天=28天,「依法辦理婚姻登記的夫妻,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
根據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三個月,給予其配偶護理假一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增加的月份中,恰好趕上有兩個月是31天,河南產假最多可休190天。
(6)河南省農村婚姻法擴展閱讀:
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還專門對時間單位進行了解釋:《條例》中的時間單位統一表述為「日」,表示「自然日」,以婚假為例,參加婚檢的夫婦婚假可休28日,就是可以休28天,並非28個「工作日」。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新修訂的《條例》還「照顧」到了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明確規定獨生子女父母「年滿六十周歲後,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其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二十日的護理假。」
河南省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處處長說:「獨生子女護理假屬於全國首創,是對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重要補充,主要是幫助計生家庭解決護理難題。」
7. 請問河南省農村關於五保戶的政策.
河南省農村五保戶供養工作暫行規定
(1985年12月23日)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的規定,為保障五保戶的生活,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對五保戶實行供養,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組成部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每個村民應盡的義務,是各級人民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對於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實行計劃生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條五保戶是指農村中喪失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老年人、殘疾者和孤兒。
喪失勞動能力、有成年子女的老人,按《憲法》、《婚姻法》規定,由成年子女贍養;其子女常年患病或殘疾無力贍養者,也應視為五保戶。
第四條確定五保戶,須由本人申請,群眾評議,村民委員會審查,報鄉人民政府批准,發給五保戶供給證,並報縣人民政府備案。《五保戶供給證書》由省統一規定格式,以縣人民政府名義印發,鄉(鎮)人民政府承辦。
第五條對五保戶要做到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對孤兒實行保教。
保吃:包括糧、油、菜、柴及零花錢等;
保穿:保證有必需的衣、帽、鞋、襪、被褥;
保住:保證有房住,房屋安全牢固,不漏雨雪,能避風寒;
保醫:五保戶患病要及時治療,並派人護理,醫療費由供養單位負擔;
保葬:五保老人去世的安葬,由供養的單位負責;
孤兒保教:孤兒到入學年齡,要安排就學。
第六條五保戶供給標准,應不低於當地一般村民的實際生活水平,具體標准由縣或鄉人民政府規定。集體供給五保戶的經費和物資(包括辦敬老院的經費和物資)要按規定標准,以鄉為單位,列入各戶承包合同,統一籌集。也可以從集體企業的利潤中開支。
五保戶由親友或其他人代耕土地包養的,包養人要負擔五保戶生養死葬所需的全部費用和日常生活所需一切勞務。
第七條供養五保戶的辦法:
1、舉辦敬老院。凡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鄉或村為單位舉辦敬老院,也可以幾個村聯辦敬老院。要堅持依靠集體,依靠群眾,勤儉辦院,敬老養老的原則。
第八條對貧困地區的五保戶,集體供給後仍有困難的,當地政府要列為重點,給予救濟。對重災區的五保戶,集體供給有困難的,在發放救災款物時,應予照顧。
第九條五保戶的房屋及其它財產,受法律保護。
五保戶去世後,其財產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處理。按照《五保供養協議》和《遺贈扶養協議》屬於集體供養的,五保戶的財產歸所在村村民委員會所有;屬於親友或其他人包養的,由包養人繼承。
第十條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都要選派責任心強,積極熱情,作風正派的幹部負責做五保工作,並建立健全嚴格的五保工作責任制。縣(市)、鄉(鎮)人民政府要特別注意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對成績顯著者給予表彰;對剋扣、勒索、侵佔五保戶財物,刁難、虐待五保戶者,要嚴肅處理,對造成五保戶非正常死亡者,要追究責任。
第十一條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地情況作出補充規定。本規定自1986年1月1日起施行。
8.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關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補充規定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特製定本補充規定。第二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周歲,女不得早於十八周歲。提倡晚婚,實行計劃生育。第三條結婚、離婚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手續,任何一方以口頭或文字方式通知對方離婚的,一律無效。嚴禁利用宗教干涉婚姻。第四條不同民族的男女通婚受法律保護,不許任何人干涉和歧視。第五條本規定只適用於本自治縣的各少數民族群眾,少數民族中的國家職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執行。第六條本規定報請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9. 2017年河南省新勞動法婚假怎麼規定
2017河南省婚假規定:法定3天+增加婚假18天+婚檢獎勵7天=28天。「依法辦理婚姻登記的夫妻,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
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加上法定的3天婚假,河南婚假共計21天。如果參加婚檢,能夠達到28天。
(9)河南省農村婚姻法擴展閱讀:
《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二十八條:依法辦理婚姻登記的夫妻,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三個月,給予其配偶護理假一個月;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
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還專門對時間單位進行了解釋:《條例》中的時間單位統一表述為「日」,表示「自然日」。以婚假為例,參加婚檢的夫婦婚假可休28日,就是可以休28天,並非28個「工作日」。
《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根據2016年5月27日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將第三十三條改為第二十七條,修改為: 「依法辦理婚姻登記的夫妻,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三個月,給予其配偶護理假一個月;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
10. 河南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基本信息採集表指標說明
1.行政區劃代碼為省廳下發的行政區劃編碼,行政村(社區)對應的為12位編碼。
2.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身份證號碼、政治面貌、學歷、戶口性質及婚姻狀況填寫與戶口登記一致。
3.是否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是指參加過政府部門組織開展的技能培訓,包括職業培訓、創業培訓和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是否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指參加過職業技能鑒定並取得資格證書。
4.就業單位填寫當前就業的單位。對於外出務工人員和靈活就業、務農人員可以不用填寫;就業時間填寫最新最近就業時間。就業地點指務工地點,如果是省外就業,需要填寫具體就業省份;就業形式分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就業、個體工商、靈活就業、公益型崗位、自主創業、務農和其它就業。
5.就業產業類型具體劃分參考國民經濟行業分組: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指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信息運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貸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其它。
6.暫未就業信息,人員身份中純農戶農民指長期從事農業種(養)植人員;高校畢業生指2013年前畢業尚未就業對象;復員人員指從兵役期滿,從部隊退出現役未納入國家統一安置的人員;待業失業人員指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城鎮待業失業人員。
7.失業時間指最近一次失業時間,失業原因指最近一次失業的原因。失業原因主要包括:各類學校畢業、肄業後尚未實現就業;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各類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後導致失業;個體工商戶業主或者私營企業業主停業、破產停止經營後導致失業;承包土地被徵用後導致失業;軍人退出現役且未納入國家統一安置後導致失業;其他原因導致失業。
8. 困難群體指未就業人員屬哪類就業幫扶對象(因身體狀況、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難以實現就業,以及連續失業一定時間仍未能實現就業的人員)。
9.就業工種意向指失業人員願意到哪個工種崗位實現就業;工資收入意向(年)指每年期望的年收入。
10.就業區域意向指願意就業的區域。其中包括縣內、縣外市內、市外省內、外省、境外。
11.就業形式意向指失業人員願意就業的工作形式。其中企業用工指願意從事企業、單位提供的崗位就業;靈活就業願意從事無固定勞動關系的崗位就業;個體工商就業指願意以個體工商的形式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指願意以自主創業的形式實現就業;在家務農指願意以土地承包從事養(種)殖業;其他指不在上述范圍內的其他意願。
12.就業服務需求指個人需要政府提供的就業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