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5月1日晚

社會與法5月1日晚

發布時間: 2022-05-31 22:06:22

1. 誰能幫我整理出20個關於法律的節目名字

有以下法律節目:

1、《今日說法》:《今日說法》是由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推出的日播法制欄目,由李曉東、路一鳴、元元主持。節目以「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服務百姓」為宗旨,全力打造「中國人的法律午餐」。

2、《經濟與法》:《經濟與法》每天精心選擇一個典型案例,用三十分鍾悉心講述案例背後蘊涵的法理及規章制度,挖掘市場經濟活動中存在的法律缺失,及時傳播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欄目在經濟生活領域中的法制宣傳作用。

3、《法治在線》:《法治在線》欄目是一檔兼具新聞時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務性的法治新聞專題節目,於2003年5月1日開播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開播。

4、《天網》:《天網》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推出的一檔以記錄歷史名案大案為主要內容的紀錄片欄目,同時又是記錄典型事件的系列紀實專輯時段,是展播社會法治類紀錄片和系列紀實專題節目的重要平台。

5、《法律講堂》:《法律講堂》是CCTV12的一檔法律知識類欄目,通過專家主題講座加背景簡介的形式,講述相關法律法規所蘊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中外司法史話。

6、《法制視野》:節目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主要報道法院改革、隊伍建設、廉政建設、典型案件、法律法規、先進事跡等方面的內容。

7、《庭審現場》:客觀記錄庭審過程,發掘有意義的現場細節,強化「進行時」與「目擊性」,給電視觀眾提供與法庭「零距離」的接觸與體驗,感悟法律精神、了解法律程序與類型。

8、《熱線12》:」熱線12「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全力打造中國電視法治宣傳第一品牌,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法治專業媒體,《熱線12》主體內容涵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慈善幫助、社會救助領域。

9、北京衛視:《法治進行時》欄目自1999年12月27日開播以來,歷經十年風雨,以獨特的新聞視角、第一時間的現場報道以及真實、鮮活的法治案例獨樹一幟,成為北京地區收視率最高的欄目。

10、重慶衛視:《拍案警世》該專題片主要描述了這兩年國家打擊黒賭毒的重點典型案件,故事包括了文強專案、龔剛模專案、岳村專案、楊天慶專案、岳寧專案等五個案件,講述過了我人民警察是怎樣與其鬥智斗勇的故事,內容跌宕起伏,研究性強。

11、廣東衛視《法眼》通過故事性強的短片滿足觀眾的圍觀慾望,從中解構出法律點、爭議點,結合法律界和其他界別嘉賓具有歷史、當下和前瞻的時間跨度的點評和討論,夾敘夾議;完整的故事、觀點的碰撞、話題的升華構成一個完整的節目形態。

12、廣西衛視:《警戒線》節目本著「全民戒備,遠離危險」的宗旨,根據最高法院提供的真實案例,針對新近發生的重大案件和人民群眾關心的法治熱點問題,採取融合影視劇的敘事手法和主持人的犀利點評.

13、甘肅衛視:《法制視線》傳播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通過節目弘揚正氣,伸張正義,進一步增強公民對法制社會的信心,從而使之成為社會公眾與公檢法等部門之間溝通、互動的交流平台。

14、《真相》節目是太原電視台法制頻道於2007年12月1日新開播的一檔日播法制節目,每集30分鍾的《真相》系列紀實節目採集了全國歷史上的大案要案,揭開了鮮為人知的要案密檔。

15、山西衛視:《公民與法》欄目是一檔開設時間近20年的法制專題節目。目前節目時長為45分鍾,分為兩個版塊。第一個版塊節目時間長度為15分鍾,節目定位為講述一個與法有關的法律故事。

16、青海衛視:《法制經緯》欄目的前身是《法制時空》欄目。該欄目是青海電視台唯一的一檔電視法制欄目,欄目於2001年9月正式開播,2004年5月正式改版為周播的《法制經緯》欄目。

17、東方衛視:《回頭釋案》欄目將大案、要案、疑案作為節目的特色資源,重點選取社會反響大,線索復雜的案件進行報道,結合動畫等多種電視手段,加上富有個性神採的嘉賓評論,讓老百姓看得懂、能參與,打破法制節目在人們心目中嚴肅、冷酷的形象。

18、湖南衛視:《辨法三人組》是由張丹丹任製片人兼主持人的法制節目,節目試圖以典型案例為載體,普及法律知識,讓老百姓在精彩的故事中了解法律知識。

19、山東教育:《消費與法》欄目是一檔大型普法維權電視欄目,為消費維權電視節目首創品牌,是推動消費維權事業發展的強大傳播平台。

20、《法制中國》欄目是以「關注中國法治,傳遞民眾心聲,加強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為宗旨,以懲治、清除腐敗的「共和國陽光行動」為時代背景,以中國大法治視野和法治進程為創作基礎,以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和社會熱門話題為基本內容。

(1)社會與法5月1日晚擴展閱讀:

1、節目背景:《今日說法》節目的創辦是為了配合中國法制社會建設,對老百姓進行普法教育,是用一種新穎的「說法」形式來進行「普法」宣傳,節目傳播定位明確。

2、節目製作:《今日說法》通過對發生在人們身邊的案件進行事實的報道、法律的分析及專家的點評,明辨是非,提高人們的社會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達到普法宣傳教育的效果。

3、節目特色:

1)《今日說法》以群眾身邊的真實案例為切入點進行普法宣傳,作為社會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講述者,這個講述者根據一定的敘述方式給觀眾「講法律故事」,並且穿插情景再現和采訪目擊者或知情人的畫面來把觀眾牢牢吸引住;

2)從「講故事」的方式來看它採用不同的敘事方法,多為倒敘或是作鋪墊,在節目開頭設置懸念,拋出疑問等,使電視敘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讓觀眾不再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節目最後的專家點評也是亮點,從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對案情條分縷析,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每晚幾點播出

《新聞聯播》於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直播,同時各省級衛視進行轉播。播出時長30分鍾(有時會延長) 。

一、節目介紹

《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晚間新聞節目,節目由郭志堅、康輝、海霞、李梓萌、歐陽夏丹、剛強擔任主播。

節目以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農業、交通等方面新聞為主。

二、節目背景

1958年9月2日晚7點,北京電視台《電視新聞》開播,是《新聞聯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在合肥、太原與成都分別開會,尋求如何加強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供稿能力;當時北京電視台新聞部職員夏之平、朱繼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飛機穿梭三地,故名「飛行會議」。「飛行會議」提出了電視新聞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針」:「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短小精悍,新鮮活潑。」

1976年7月1日,根據全國省級電視台共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向全國10多個省、直轄市電視台傳送信號,該節目成為《新聞聯播》的雛形。

1977年11月,分別召開了華東和中南、華北和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電視台參加的座談會,共同商討如何辦好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問題。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每晚七點左右播出,播出時長20分鍾,給各個新聞影片加了配音。並且啟用了新的片頭。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2)社會與法5月1日晚擴展閱讀:

節目發展歷程

1978年12月,《新聞聯播》主播首次面對觀眾,趙忠祥成為節目開播以來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9] 12月31日,央視啟用台內僅有的兩台電子新聞採集(ENG)設備錄制新聞影片,采訪不久就可以播出,解決了以往使用電影膠片時常見的影音不同步、膠片黏貼處斷裂等問題。

1979年9月1日,央視每日播出的國際新聞節目《國際新聞》開播,播映合眾國際社電視新聞(UPITN)提供的新聞影片、從香港收錄的新聞影片與新華社提供的五分鍾國際簡訊。

1980年5月1日,《國際新聞》保留名稱並入《新聞聯播》,之後完全並入《新聞聯播》。在此期間,各地方電視台的新聞影片改用微波干線傳送至央視,《新聞聯播》每日播出時長改為30分鍾。7月7日,《新聞聯播》後面開始播出中央氣象台的「天氣預報」。

1981年4月,全國電視新聞工作座談會在青島舉行,會議做出兩項重大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台都是中央電視台的集體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向中央電視台供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台必須轉播《新聞聯播》節目。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00提前至19:00〔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即現今的《全國新聞聯播》)的首播時間是18:30〕,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開始奠定《新聞聯播》作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4年,央視在香港成立第一個駐外記者站,《新聞聯播》加錄台灣華視新聞的新聞影片,也和亞太廣播聯盟A、B、C區的國家與地區交換新聞影片;同年,女主播盧靜首次在《新聞聯播》中實踐了「微笑播報」,雖然引起爭議,但是觀眾反應良好。此後,《新聞聯播》的女主播們幾乎都沿用了「微笑播報」。

1986年1月28日,美國發生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同月29日,當時的央視副台長楊偉光親自拍板在《新聞聯播》頭條播發這一消息,打破了《新聞聯播》多年不變的「先國內,後國際」的慣例。

1987年,《新聞聯播》收錄香港無線新聞的新聞影片。同年,作曲家孟衛東完成了一首19秒的樂曲,這首樂曲在1988年3月開始成為《新聞聯播》的片頭音樂(至今未改),同時更換片頭。同年,《新聞聯播》播音員由1人改為2人播出,節目結束後打出編輯製作人員名單。

1988年3月15日起,央視各節新聞所有製作過程一律都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彩電中心製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時《新聞聯播》更換片頭,片頭曲改為孟衛東所作的一首19秒的樂曲。

1990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始收錄和播出美國CNN國際新聞頻道的新聞影片和美國聯合通訊社的新聞影片。10月1日,《新聞聯播》更換片頭,背景為青藍色,動畫效果為三基色長方塊撞擊地球。

1992年10月1日,《新聞聯播》開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並機播出。

1995年7月1日,《新聞聯播》更換片頭,背景上部為藍紫色,下部為黑色陰影,動畫效果為三基色光柱飛過地球。年8月1日,《新聞聯播》更換新演播室,演播室的背景為長城、地球、CCTV字樣,演播室上方為「中央電視台新聞」的字樣。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由錄播形式改為現場直播(不過一些大段口播新聞仍然為錄播)。 [15] 同年,中國中央電視台升格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7月1日,重播版的《新聞聯播》由C2轉移到C3。

1998年6月1日,由於C4的改版,《新聞聯播》在四套播出的時間從19:00改為03: 00。

1998年8月2日,《新聞聯播》再次更換新演播室,演播室背景為藍色的世界地圖;它是央視第一個開放式理念的演播室,但由於場地和技術的問題達不到要求,只能象徵性地布置一排機器。

2002年4月15日,《新聞聯播》片頭再次更新,背景為藍綠雙色極光,動畫效果與上一版本保持基本一致,此版片頭為《新聞聯播》有史以來使用時間最長的片頭。雖然2003年5月1日開播的央視新聞頻道經歷了幾次大改版,但是《新聞聯播》此版片頭一直沒有更換,使用時間已將近15年。

2003年5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CCTV-13)開播,《新聞聯播》從那時起由CCTV1、CCTV13和各省級衛視頻道並機直播,與此同時開始在每晚23:10在CCTV-13重播(2005年3月1日起改為每日21:00重播)。同時,比照境外一些電視台的作法,《新聞聯播》的背景換成了央視新聞部的機房。同年7月7日,《新聞聯播》取消每晚22:40在CCTV-3的重播。

2004年12月29日起,因CCTV-12改為社會與法頻道,《新聞聯播》取消在CCTV-12重播。

2008年2月3日,央視成立《新聞聯播》編輯部,開始著手改進《新聞聯播》,主要改進《新聞聯播》用語、資訊量等方面。7月,《新聞聯播》播音員羅京查出患淋巴癌後,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帶病堅持工作。8月31日,已經經歷了一期化療的羅京忍著病痛最後一次主持了《新聞聯播》,隨後住院繼續接受治療,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09年6月5日,《新聞聯播》播音員羅京因患淋巴癌在北京逝世,終年48歲。6月16日,播音員邢質斌最後一次主持《新聞聯播》。6月30日,邢質斌低調退休,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9月28日,《新聞聯播》開始採用16:9高清制式播出,演播室及央視新聞部的機房均做了調整。在對新聞報導的畫面中仍是以4:3的形式,不過給主持人鏡頭的時候是以16:9的形式。4:3格式仍然同時播出。

2010年10月1日,《新聞聯播》打破常規,在國慶節當天採用「畫中畫」模式在節目開始直播嫦娥二號衛星發射(嫦娥二號於當天18時59分57秒,即新聞聯播開始前3秒鍾發射升空);並在節目播出到19時25分05秒時再次直播「星箭分離」的實況,兩段直播全長6分07秒;此舉被視為《新聞聯播》開播32年以來現場新聞直播的創新和突破。

為此,《南方周末》的專欄作者評論說:「盡管政治並沒有完全讓步於新聞,但它起碼做出了一種姿態,稍稍低下了它高昂的頭顱。」(不過整點報時的廣告也和直播擠畫面,且廣告框住直播寬。有人質疑,《新聞聯播》都讓了,廣告卻不能讓,十分可疑;因為,嫦娥發射就算不碰時間,《新聞聯播》也會報導。)

2011年9月25日,《新聞聯播》畫面配置改版,同時由歐陽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

2012年11月15日,因播送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和介紹新一屆領導班子簡歷,新聞聯播延時至124分鍾。

2013年1月23日《新聞聯播》中,央視評論員楊禹出現在與主播郎永淳的連線中,是《新聞聯播》開播35年來首次引入評論員。同年1月26日,《新聞聯播》首次連線外景記者。2月9日,《新聞聯播》切入多路信號直播各地迎接農歷新年的場景,並以《春節序曲》作為結束曲,被稱為「史上最顛覆除夕新聞聯播」。

這種結尾形式其後亦有出現。結尾主播也是第一次在除夕之夜的《新聞聯播》向觀眾行拱手禮拜年,此後每年的新聞聯播也都沿襲了這一形式。

2014年1月1日,《新聞聯播》以「人們說『2013』就是『愛你一生』,『2014」是『愛你一世』;《新聞聯播》和你一起,傳承一生一世的愛和正能量」為結尾,引起了中國大陸網友的好評,被稱為「史上最賣萌的新聞聯播」。這種非常規結尾也被央視稱作「彩蛋」。

3月23日,「央視新聞」微博稱「結尾,有何驚喜」,引來關注;結果最後畫面只是一副花開場景。5月28日,《新聞聯播》播音員張宏民、李瑞英退居幕後,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2015年2月18日,《新聞聯播》主播李梓萌和郎永淳開場在解說全國各地除夕實況畫面後,互相對視即興交談,這也是《新聞聯播》史上首次男女主播對視、交談。3月5日,《新聞聯播》播音員李修平最後一次主持《新聞聯播》。3月22日,李修平退居幕後,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

9月2日,《新聞聯播》播音員郎永淳最後一次主持《新聞聯播》。9月4日,郎永淳因妻子重病辭去在中央電視台的職位,不再擔任《新聞聯播》主播。9月3日,《新聞聯播》出現罕見的以CCTV-1、CCTV-2、CCTV-3、CCTV-13、CCTV-15五個央視頻道同時直播。

2016年2月8日,《新聞聯播》首次在頭條報道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這也是央視春晚創辦34年來首次登上新聞聯播頭條。9月4日,因CCTV-13(新聞頻道)在19:00時段直播杭州G20峰會歡迎晚宴,這是自2003年新聞頻道開播以來首次沒有直播19:00的《新聞聯播》。

2017年1月21日,剛強和海霞搭檔主持《新聞聯播》,剛強也由此正式加入《新聞聯播》的主播陣容。王寧正式退居二線。2017年1月8日,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的主播台上。4月,王寧正式離開《新聞聯播》主播。10月25日,因播送十九屆一中全會,新聞聯播延長至140分鍾,成為迄今為止最長的新聞聯播。

2018年1月1日起,為了進一步擴大《新聞聯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廣泛地服務於海內外電視觀眾,自當天起,CCTV-4(亞洲版)於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聞聯播》。(原亞洲版次日凌晨2:00,歐洲版次日凌晨3:00,美洲版次日凌晨5:30的重播不變)

2018年9月14日,《新聞聯播》首次出現手語播報。

3. 中央電視台法制熱線是多少

中央電視台法制頻道記者電話010—68579889。

聯系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甲一號院社會與法頻道。

社會與法頻道:負責社會與法頻道節目的生產、編排和播出。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頻道呼號:CCTV-12 ,簡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或央視十二套)是以社會、道德、法律為主要內容的電視頻道,於2002年5月12日開播。

2002年5月12日,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開播。2004年12月28日,CCTV-12頻道呼號由「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改為「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2014年1月1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高清頻道通過中星6A衛星播出,開始了高清、標清同播。

(3)社會與法5月1日晚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04年12月28日中午12點,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正式開播,替代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

2006年8月16日起,因中央電視台在晚間黃金時段全面啟動「綠色廣告標識」的審核工作,該頻道在晚間黃金時段播廣告時,屏幕右上角顯示半透明狀的「綠色廣告標識」。

2008年8月11日-24日,該頻道參與北京奧運會賽事直播。12月29日,頻道第一次改版。保留了《大家看法》、《法律講堂》、《方圓劇場》、《道德觀察》、《心理訪談》、《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經濟與法回放》、《第一線》、《天網》、《天地劇場》、《劇場》、《中國法治報道》、《庭審現場》、《比如法庭》、《懺悔錄》、《法治視界》等節目。

2009年,取消《中國法治報道》節目。

2010年2月14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播出形象片《2010看我看中國》。8月7日,中央電視台廣告由中央電視台廣告部改為中央電視台廣告經營管理中心。9月1日,《今日說法》取消在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的播出。11月13日-27日,該頻道參與廣州亞運會賽事直播。 2010年年末,《天網》欄目改為《法治的陽光》。

2011年春節,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形象片《2010看我看中國》停播。3月23日,《天網》年末節目停播。4月18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進行第二次改版,取消《天地劇場》、《方圓劇場》兩檔電視劇播出時段。

2012年12月4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舉辦了2012年度主題宣傳周活動「平安中國——法治守護平安」。

2013年初,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開拓「社會建設」內容資源,增強普法,強調服務,在「專」與「深」上下功夫,在對原有欄目進行提升的基礎上,先後推出8檔欄目。6月17日,該頻道改由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播出。

2014年1月1日,該頻道的高清版通過中星6A上星播出,開始了高清、標清同播。5月起,因央視加強公益廣告審核工作,該頻道在播出公益廣告時,右上角顯示彩色色塊的「公益廣告標識」。

2015年5月1日起,該頻道以「社會與法電視劇精選」的名義恢復電視劇播出時段,復播後的首部電視劇為《湄公河大案》,播出時間為每晚23:10。

2016年5月1日,警察競技類真人秀節目《警察特訓營》在該頻道開播。5月29日,公益服務節目《我是大律師》在該頻道開播。

2017年1月12日,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體彩開獎》調整至該頻道播出。9月3日,法律公益服務節目《律師來了》在該頻道開播。9月6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節目《守護明天》在該頻道開播。

4. cctv12社會與法

你好:

「馬腳」用在這里是不合適。它是貶義詞。

至於下面的問題,我不清楚。無法回答你了。
謝謝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5. cctv1到cctv16分別是什麼頻道

1、CCTV-1:綜合頻道

2、CCTV-2:財經頻道

3、CCTV-3:綜藝頻道

4、CCTV-4:中文國際頻道

5、CCTV-5:體育回頻道

6、CCTV-5+:體育賽事頻道

7、CCTV-6:電影答頻道

8、CCTV-7:國防軍事頻道

9、CCTV-8:電視劇頻道

10、CCTV-10:科教頻道

11、CCTV-11:戲曲頻道

12、CCTV-12:社會與法頻道

13、CCTV-13:新聞頻道

14、CCTV-14:少兒頻道

15、CCTV-15:音樂頻道

16、CCTV-17:農業農村頻道

(5)社會與法5月1日晚擴展閱讀:

中國中央電視台

中國中央電視台初名為北京電視台,是中國的新聞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1996年,旗下網路媒體央視網建立並試運行。2004年,央視開辦數字付費頻道。2007年,央視開播移動傳媒頻道,隨後又開啟了IP電視頻道。2009年,由央視網改版而來的中國網路電視台(CNTV)正式開播。

6.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的發展歷程

2002年5月12日,該頻道的前身中國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正式開播,是中央電視台繼一套之後的第二個綜合頻道,也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以地域命名的頻道。每天7點55分開播,凌晨3點30分收台, 日播出時長18小時。 每天首播6小時,重播12小時。
2002年7月19日,《新聞夜話》在CCTV-12開播。
2002年8月,該頻道聯合西部12省(區、市)和3個自治州的黨委宣傳部、廣電局和電視台共同推出電視系列報道活動「西部宣傳周」。
2003年6月1日,該頻道在上海落地,並通過上海有線電視網路增補32頻道轉播。
2003年6月9日,《精品動畫片》在該頻道開播,這是該頻道唯一一檔播出少兒動畫片的節目(2004年12月28日西部頻道改為「社會與法」頻道之後,該節目與CCTV-1和CCTV-14的其他同類節目合並)。
2003年7月3日,CCTV-1《今日說法》節目轉入CCTV-12播出。
2004年1月,該頻道舉辦「CCTV西部民歌大賽」,這次比賽是中國內地第一次民歌電視大賽。
2004年2月1日至2月底,該頻道開展「東北宣傳月」活動,用將近一個整月的時間,通過新聞、專題、文藝表演等各種節目形式對東北三省進行集中宣傳。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媒體對於東北三省最大規模的一次宣傳活動。
2004年12月5日上午,在央視召開的「社會與法頻道即將開播」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西部頻道將被「社會與法」取代。2004年12月28日中午12時,隨著「社會與法」頻道的正式開播,西部頻道也將悄然身退。 2004年12月28日中午12點,中國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正式開播,替代同時停播的西部頻道, 法治類節目播出比例增加,成為法治類節目專業頻道。
2006年8月16日起,因中央電視台在晚間黃金時段全面啟動「綠色廣告標識」的審核工作,該頻道在晚間黃金時段播廣告時,屏幕右上角顯示半透明狀的「綠色廣告標識」。
2010年2月14日,CCTV-12播出形象片《2010看我看中國》。
2010年7月12日,《今日說法》取消在CCTV-12的播出。
2010年8月7日,CCTV公益廣告由中央電視台廣告部改為中央電視台廣告經營管理中心。
2011年1月1日,央視所有頻道更換頻道標識,其中原有的該頻道標識的下方加上「社會與法」四字。
2011年春節,CCTV-12形象片《2010看我看中國》停播。
2011年4月18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進行第二次改版(此次改版取消《天地劇場》、《方圓劇場》兩檔電視劇播出時段至2015年4月30日止),直至2013年初,改版後的社會與法頻道,將開拓「社會建設」內容資源,增強普法,強調服務,在「專」與「深」上下功夫,在對原有欄目進行提升的基礎上,先後推出8檔全新欄目。
2013年6月17日,該頻道改由中央電視台新址播出。
2014年1月1日,該頻道的高清版通過中星6A上星播出,開始了高清、標清同播。
2014年5月起,因央視加強公益廣告審核工作,該頻道在播出公益廣告時,右上角顯示彩色色塊的「公益廣告標識」。
2015年5月1日起,該頻道以「社會與法電視劇精選」的名義恢復電視劇播出時段,播出時間為每晚23:10。

7. 求助!中央1—9套各是什麼頻道謝謝了

CCTV-1 是綜合頻道、CCTV-2是財經頻道、CCTV-3是綜藝頻道、CCTV-4是中文國際頻道、CCTV-5是體育頻道、CCTV-6是電影頻道、CCTV-7是國防軍事頻道、CCTV-8是電視劇頻道、CCTV-9是記錄頻道

中國中央電視台(英文名稱: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簡稱CCTV)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電視台、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8年5月1日。是中國的新聞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

中國中央電視台初名為北京電視台,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台。1996年,旗下網路媒體央視網建立並試運行。2004年,央視開辦數字付費頻道。

2007年,央視開播移動傳媒頻道,隨後又開啟了IP電視頻道 。2009年,由央視網改版而來的中國網路電視台(CNTV)正式開播。

(7)社會與法5月1日晚擴展閱讀

央視網是中國網路電視台旗下互聯網站業務,也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以視頻為特色,以互動和移動服務為基礎,以特色產品和獨家觀點為核心,面向全球、立體化的新聞信息共享平台。

央視網擁有中國最大的網路視頻新聞資料庫,作為中央電視台的官方網站,匯聚了100多個CCTV新聞名欄,同時還集納了50個地方衛視新聞名欄,央視網還擁有覆蓋全國的新媒體記者網路和新聞拍客隊伍,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最快捷、最權威、最全面、最豐富的新聞視聽與互動服務。

8. 中央電視台各個頻道的具體開播時間

1.1958年5月1日19時整,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試驗播出,中國自己的電視信號第一次出現在北京播出,中國電視事業發展的歷史由此開始。1978年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正式改稱中央電視台。當晚,更換後的新台標出現在屏幕上,從此,揭開了中央電視台的時期。
2.1980年,中央電視台開播《天氣預報》欄目。
1982年,中央電視台將《為您服務》欄目設為固定欄目,設立固定主持人,由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沈力擔任。
1983年2月12日,中央電視台舉辦了第一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988年3月15日,總部大樓從廣播大廈院內原址遷至彩電中心,且被允許播放商業廣告。
1996年,央視升格為「副部級」事業單位。
1996年12月,央視網建立並試運行,是中國最早中文信息的網站之一。
1998年6月1日,央視更換台標,一套、二套、四套、七套推出統一的宣傳片(ID),宣傳片內容均為「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台第X套節目」(如「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
2000年,廣電總局、體育總局下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關於加強體育比賽電視報道和轉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宣布中央電視台具有在中國境內對奧運會(含殘奧會、青奧會、冬奧會)、亞運會和世界盃(含亞洲杯、歐洲杯)的獨家轉播權,其他各電視台不得直接購買。中國國家各大類型運動會(如全運會、大運會、青運會)賽事及其開閉幕式等必須由央視獨家直播,其他各電視台不得直接直播(即使用央視公共信號轉播)。
2001年7月9日,央視正式更換雙線勺標式台標,同時各頻道推出統一的宣傳片(ID),宣傳片內容均為「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台某某頻道」(如「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2004年,央視開播數字付費頻道。
2006年,央視開播CCTV-高清影視數字付費頻道;2008年5月,該頻道轉為免費開路的高清綜合頻道;直至2013年7月,該頻道正式轉入專業化加密傳輸的體育賽事頻道。(先前1999年國慶閱兵式,央視就開始測試播出高清信號直播了,作為高清晰度電視試驗頻道在北京部分地區試播[3] )2012年,央視開播3D試驗頻道。央視擬定於2018年開播4K頻道。[4] (目前江蘇廣電總台、大連電視台已推出4K電視信號體驗頻道[5] ,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衛視也開始了4K頻道信號測試)
2009年12月28日,由央視網改版而來的中國網路電視台正式開播。
2015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1套節目實現加密播出,使國際體育賽事播出范圍起到版權保護作用。2015年11月1日,中央電視台7套節目亦跟進加密傳輸。
如今,央視綜合頻道等28個公共服務頻道(其中新聞頻道為凌晨時段的節目)全部改在新台址製作播出,但大部分頻道演播室仍在復興路舊址。
3.具體的都可以去網路里找http://ke..com/subview/9242/5245915.htm

9. 社會與法夜線一個死在春天裡的嬰兒

中國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頻道呼號:CCTV-12社會與法)是播出道德和法制類節目的專業頻道,於2002年5月12日開播,當時稱為西部頻道,因西部頻道開播後的效果不佳,在西部地區也沒有達到一定的覆蓋面積,而頻道資源又有限,經過慎重考慮,2004年12月28日,中央電視台決定將「西部頻道」改換成「社會與法頻道」[1] ,原「西部頻道」部分欄目被分散到央視其他各頻道或西部地區各省份電視頻道播出或停播。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主體 發布:2025-05-04 04:30:51 瀏覽:191
新冠病毒司法 發布:2025-05-04 04:21:49 瀏覽:44
侵權行為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4:06:02 瀏覽:181
騎摩托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4:05:26 瀏覽:252
2019婚姻法改了 發布:2025-05-04 03:53:51 瀏覽:945
合同法崔建遠怎麼樣 發布:2025-05-04 03:49:20 瀏覽:869
法冶社會板報 發布:2025-05-04 03:44:54 瀏覽:514
康明律師 發布:2025-05-04 03:41:48 瀏覽:228
經濟法律責任的含義特徵和形式 發布:2025-05-04 03:41:41 瀏覽:923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05-04 03:33:46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