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經濟法律責任的含義特徵和形式

經濟法律責任的含義特徵和形式

發布時間: 2025-05-04 03:41:41

A. 經濟法律責任的經濟法律責任的特徵

1.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法律義務,具有否定性。法律責任是一種法律義務,但並非所有的法律義務都是法律責任,因為法律義務既有積極的,又有消極的,既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法律責任只是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法律義務,而不能同時包含積極的、肯定的法律義務。也就是說,法律責任是在政治上、道德上、法律上、主觀上、客觀上都應受到非難和遣責的。經濟法律責任也同樣具有這種消極性和否定性。
2.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單向的、非對等的法律義務,具有單向性。從法律上講,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義務和義務也是對等的,但經濟法律責任只是違法主體的單向義務,不存在對等性。
3.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具有法定性、強制性。純粹法學派創始人凱爾森認為:「法律責任的概念是與法律義務相關的概念,一個人在法律上對一定行為負責。或者他在此承擔法律責任,意思就是,如果作相反行為,他應受到制裁。」從現代漢語上看,義務一詞主要表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責任,從一定意義上講,責任和義務是相通的。因此,經濟法律責任同其他法律責任一樣,從本質上講,它們都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它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具有法定性;同時,它是由國家強制行為人接受的,又具有強制性、不可替代性。此外,行為人也是不能放棄履行這種強制性義務的。
4.經濟法律責任是因經濟主體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因果性、後續性義務,具有因果性。經濟法律責任不是憑空產生的消極義務,而是與經濟法主體的先前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它既是後續義務,又是因果義務,沒有經濟法主體的違法行為,就不可能產生經濟法律責任。因此經濟法律責任的消極性和否定性是因其經濟違法行為的消極性和否定性所決定的。同時,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義務產生經濟法律責任,而經濟法律責任又必然使違法者產生了法定的第二義務或後續性義務。
5.經濟法律責任是在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經濟義務,具有經濟性。經濟法律責任同其他法律責任的主要區別或者根本區別就在於它是在國家干預和調節社會經濟過程中產生的責任。這種決定了責任的內容具有經濟性。

B. 獨立的經濟法責任有哪些

法律解析: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形式:民事責任形式、刑事責任形式、行政責任形式。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是指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社會經濟過程中因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強制承擔的否定性、單向性、因果性經濟義務。經濟法責任是由經濟法律法規所確認的各種責任形式的總稱。經濟法責任具有以下特徵:1.責任目的的社會整體利益性。經濟法律責任的社會整體利益性是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在經濟法責任制度上的反映,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不受侵犯是經濟法責任的第一目的,是經濟法作為社會法的客觀要求。2.歸責原則的公平性。在過錯、無過錯和公平歸責的選擇中,經濟法選擇了以公平歸責為重心的歸責原則。區別於民法行政法側重於過錯歸責和無過錯歸責的作法,體現了歸責原則的公平性特徵。它是經濟法追求經濟公平的反映。3.政府責任的突出性。政府作為調制主體,是與調制受體相對的一方經濟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的經濟法價值理念要求我們,要重視政府主體在履行調控或規制職能時對個體、群體、集體。國家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後果,凸顯政府責任。4.經濟法責任具有明顯的不對等性和不均衡性。經濟法責任以社會整體利益、社會責任為本位,改變了原來法律責任中權利與義務對等,責任與義務對等性。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責任往往是單向義務,不存在對等性。5.責任形式的多樣性。基於此,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應該是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責任在內的綜合責任形式

法律依據:

《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 經濟適用住房管理應建立嚴格的准入和退出機制。經濟適用住房由市、縣人民政府按限定的價格,統一組織向符合購房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出售。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實行申請、審核、公示和輪候制度。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經濟適用住房申請、審核、公示和輪候的具體辦法,並向社會公布。 《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 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請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當地城鎮戶口; (二)家庭收入符合市、縣人民政府劃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標准; (三)無房或現住房面積低於市、縣人民政府規定的住房困難標准。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的家庭收入標准和住房困難標准,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商品住房價格、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水平和家庭人口結構等因素確定,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向社會公布一次。 《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 經濟適用住房資格申請採取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市(區)、縣人民政府逐級審核並公示的方式認定。審核單位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狀況等情況進行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C. 【經濟法責任的獨立性分析】 經濟法責任的獨立性

摘要:經濟法責任的獨立性是經濟法基礎理論中的關鍵概念。法律責任內容性質與部門法的混淆可能導致對經濟法責任獨立性的質疑。本文從部門法角度、經濟法責任的構成要件和形態來論證其獨立性,指出經濟法責任並非傳統三大責任的簡單合並,而具有獨特性。
關鍵詞:法律責任、經濟法責任、構成要件、責任形態
一、經濟法責任的定義
有學者通過經濟違法行為定義經濟法責任:認為經濟法責任是因經濟違法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通過經濟法定義:認為經濟法責任是違反經濟法律法規,對國家或受害者承擔的法律後果;通過經濟法規違反與特定事實定義:認為經濟法責任是違反經濟法規或特定法律事實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通過經濟法權利義務定義:認為經濟法責任是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義務或不當行使經濟法權利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程信和教授認為責任在法律上有兩種含義:一是本來意義上的責任,如審計法對審計機關許可權、職責的規定;二是因為不承擔義務應承擔的責任。經濟法責任的第一種含義是傳統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在經濟法領域的具體應用。密切相關的兩部法是《行政處罰法》和《刑法》及其修正案,涉及經濟犯罪。第二種含義指經濟法責任體現經濟法社會公共特徵,是特殊經濟制裁,包括市場禁入、取消稅收優惠、信用減等、產品召回、強制履行等。
本文不評論以上觀點,法律責任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不同時期、地區、國家法律制度中的含義可能有所不同。對經濟法責任的不同理解源於對法律責任分類標準的不同解讀。
二、法律責任的分類
根據法律責任內容性質和部門法性質分類,可能產生不同理解。以內容性質為標准,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如刑法中的財產刑、自由刑、生命刑等。以部門法為標准,法律責任性質由所屬部門法確定。法律責任是法的強制性體現,也是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前提條件。法律責任本身只是一種剝奪責任主體權益的形式,具體問題需依賴具體部門法。
經濟法法律責任獨立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傳統民事、刑事、行政責任有本質區別。保護利益側重點、性質、構成要件均有所不同。經濟法強調社會公共利益保護,民事法側重個體利益,行政法側重國家利益。經濟法責任既具有補償性又具有懲罰性,而民事責任通常不具有懲罰性,行政責任具有明顯懲罰性。經濟法責任可能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
法律責任與所屬部門法關系密切,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白皮書明確將經濟法作為獨立部門法。根據部門法性質,法律責任可分為民事、行政、刑事、經濟法、訴訟和違憲責任等。
三、經濟法責任的構成要件
經濟法責任獨特的歸責原則和構成要件體現了其作為部門法的特點,說明其獨立性。經濟法責任構成要件在研究領域中起重要作用,貫穿經濟法研究。法律責任構成要件包括主觀心理狀態、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經濟法責任以"四要件說"為基礎,責任主體主觀心理狀態通常不要求有過錯,如產品質量責任實行嚴格責任原則。違法行為是承擔經濟法責任的前提,包括違反義務或特定事實狀態。

D. 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徵

經濟法律關系概念與特徵改寫:
1. 經濟法律關系的定義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由相關法律法規調整和確認的社會關系。這類關系體現了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性,要求相關當事人遵循經濟法律法規,確保其行為合法,避免法律責任。
2. 法律性的體現
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性體現在其受法律法規的調整和確認。這確保了關系中的各方必須遵守相關法律,違反規定將面臨法律責任。
3. 經濟性的核心
經濟法律關系在經濟活動中形成,反映了經濟利益關系和經濟規律的作用。這些關系以客觀經濟規律為基礎,旨在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經濟利益。
4. 權利義務的平衡
經濟法律關系強調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關聯的。這種平衡確保了各方的合法權益得到平等的保護和履行。
5. 社會性的關懷
經濟法律關系調整的是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的經濟關系,體現了對社會整體利益和公共秩序的關懷。因此,其調整必須考慮到社會整體利益和公共秩序的要求。
總結而言,經濟法律關系是經濟法調整的重要對象,具有法律性、經濟性、權利義務性和社會性。這些特徵確保了經濟法律關系在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保護當事人權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E. 經濟責任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什麼是經濟責任 經濟責任審計中的「經濟責任」是指當事人基於其特定職務而應履沒鏈仿行、承擔的與經濟相關的職責、義務,而不是指當事人對其與經濟相關的職務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或當事人應當承枯纖擔的經濟上的後果(如經濟上的賠償、補償)等。該責任有以下特徵:
一、該責任是一種職責或義務。這里責任的真正含義應當是當事人在特定的社會生活中所負有的特定的職責或義務,而不是當事人的行為應當承擔的特定後果。
二、該責任是與職務相關的職責或義務在社會生活中,當事人應當承擔或履行的職責或義務有多種,而經濟責任審計中的經濟責任是基於當事人擔任特定的職務而應當承擔或履行的法定或約定的職責或義務,與職務喚核無關的其他責任或義務不在該責任的范疇之中。
三、 責任是與經濟相關的職責或義務。基於當事人特定的職務而產生的職責或義務同樣很多,包括與經濟相關的職責或義務和與經濟無關的職責或義務(如政治上的職責或義務等),經濟責任審計中經濟責任所包含的是當事人與經濟相關的職責或義務。
四、 該責任是當事人應當承擔或履行的職責或義務。對於一個單位來講,由於法定或約定的職務、分工,每個人應當承擔或履行的職責或義務都不同,而經濟責任審計是針對特定的被審計人進行的,被審計人的經濟責任應當是其應當承擔或履行的法定或約定職責或義務。經濟責任審計只評價被審計人的責任,而對其他人的責任一般不作具體評價。

問題二:親們幫我解釋一下經濟責任制是什麼意思? 經濟責任制,作為公有制中的經濟管理制度,同時也是公有制組織之間及組織內部的一種經濟法律制度。經濟責任制不僅僅是一種管理關系,同時是一種法律關系。
經濟責任制通過法定或是約定的法律形式,確定各方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的經濟指標和經濟核算,採取獎勵和制裁來實現對於主體行為的引導。由此,經濟責任制是一種完全的法律制度。它是指,在公有制領域內的經營管理中,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相互承擔經濟義務和相應的享有權益的經濟法律關系和制度。
廣義的經濟責任制,也包括非公有制領域的經營管理責任制關系,如私營企業的經理與董事會的關系、董事與股東的關系等,但其主要由私法自治或當事人意思自治,一般而言不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問題三:經濟責任是什麼?它和經濟法律責任又有什麼區別? 經濟法律責任是指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社會經濟過程中因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強制承擔的否定性、單向性、因果性經濟義務。

經濟責任是指當事人基於其特定職務而應履行、承擔的與經濟相關的職責、義務,而不是指當事人對其與經濟相關的職務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或當事人應當承擔的經濟上的後果。

問題四:什麼叫經濟責任承包制 「經濟責任制承包合同」是一個大類合同的總稱,它主要起補充和保障作用。
它一般是作為「承包合同」的補充,來明確承包方和發包方的責任,如果出現違約或有什麼問題由誰來承擔責任。
主體發包方和承包方。
具體的資格限制要看具體的承包合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主體上沒有什麼限制,但是在合同上會對承包項目的質量做出比較詳細的規定,如要符合法律或相關規章,承包方要接受發包方的審計、檢查等

問題五:責任會計是什麼意思啊? 責任會計是在分權管理條件下,為適應經濟責任制的要求,在企業內部建立若干責任單位,並對它們分工負責的經濟活動進行規劃、控制、考核與業績評價的一整套會計制度。責任會計是以往的各種會計管理制度的發展
以前的經濟責任制沒有明確直接與會計的關系,沒有和會計相結合,而責任會計則是把廠內經濟責任制與會計結合起來,從實踐和理論上都得出明確的概念,成為會計工作的一個領域―一經濟責任會計。具體說:就是在企業內部除了要算產品財務賬以外,還要按照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的原則,按照責任歸屬,確定責任單位(車間、技術、經營、管理部門),明確責任指標(包括資金、成本費用、利潤),以各責任單位為主體(對象)按責任指標進行核算、控制、監督、實行統分結合、雙層核算的會計管理制度。

問題六:什麼叫經濟責任制考核 考核方法 1、考核分兩部分:月指標考核、年度綜合評估考核。 2、每月對分公司總經理進行各項銷售、經營、激勵指標考核; 每半年進行一次綜合評估考核。 3、月考核採取百分制和激勵加(減)分方式,進行打分考核。 4、銷售中心每月月底結束上個月考核, 並把月考核結果通報給各分公司總經理。 5.綜合評估(20分):由銷售中心市場部、財務部、 廣告信息部、技術服務部對各分公司總經理進行綜合評估。 6、對全年12個月的各項指標考核得分求出平均值, 加上2次綜合評估考核得分就是分公司總經理的年綜合考核得分

問題七:什麼是經濟責任制? 經濟責任制是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將公司、企業生產經營計劃總指標加以分解,層層落實到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及職工個人的經營管理制度。
責,是指公司企業內部各單位和個人承擔的經濟責任以及由此所擔負的生產工作責任。主要包括計劃規定的生產任務和履行經濟合同承擔的經濟責任。使用各項資金承擔的經濟責任,對生產經營成果承擔的經濟責任等。實行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的公司、企業的每個崗位,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的生產工作責任及經濟責任都應有明確規定。
權,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和個人根據其承擔的經濟責任相應享有的經濟權力以及由此而在生產工作中所享有的自主決策權力。主要包括:一定的生產計劃權、資金使用權福物資支配權以及人事管理權等。實行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的公司企業內部各單位和個人享有的各種權力,不但應與其承擔的責任相適應,而且應具體通過他的生產工作崗位來行使。其權力范圍和大小也應由其工作崗位的性質來決定。
利,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和個人根據其承擔的經濟責任以及生產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取得的經濟效果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實行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的公司企業內部各單位和個人所得到的經濟利益的形式一般有兩種,即工資和獎金,其主要形式是獎金。工資獎金都是按勞分配的具體實現形式。

問題八:關於對某某同志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什麼意思 經濟責任審計兩個報告是指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二者的區別主要有五點。
一是送達對象不同。《規定》第二十九條指出,審計機關應當將經濟責任審計報告送達被審計領導幹部及其所在單位。第三十條明確,審計機關應當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等結論性文書報送本級行政首長,必要時報送本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提交委託審計的組織部門;抄送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
二是功能作用不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是審計機關履行委託審計職責,對被審計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監督評價和建議的載體,針對的是被審計對象,服務的是黨政主要領導和委託部門。
三是報告的內容不同。結果報告反映的是被審計對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規定》第十八條明確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遵守有關經濟法律法規,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情況;制定和執行重大經濟決策情況;與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有關的管理、決策等活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情況;遵守有關廉潔從政(從業)規定情況。而審計報告反映的是被審計對象所在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內部控制及相關經濟活動與管理的情況,類似於常規性的財政(財務)。
四是處理和建議的對象不同。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處罰意見和審計建議,兩個報告有很大區別,要特別注意二者表述上的區別和建議的針對性。結果報告反映被審計對象的違紀違法問題及審計建議,是針對受託部門和使用報告的相關單位和領導提出的。
五是解決爭議的途徑不同。《規定第三十二條明確,被審計領導幹部對審計報告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30日內向出具審計報告的審計機關申訴,審計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30日內作出復查決定;被審計單位領導幹部仍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復查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上一級審計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審計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復核決定(為最終決定)。由於審計機關出具審計結果報告屬組織作為,不送達被審計對象,僅供組織部門、幹部監督部門和黨政主要領導參考使用,不存在爭議和救濟問題。

問題九:什麼是經濟職責 經濟責任是指以金錢為責任標的。基於產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為約定經濟責任 與 法定經濟責任。法定中的經濟責任有很多,根據法律調整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公法中的經濟責任和私法中的經濟責任。
私法中的經濟責任主要有這幾種,即「補償金、賠償金、違約金、定金、訂金、押金(保證金)、滯納金」。
公法中的經濟責任主要有這三種:罰金、罰款、滯納金。

問題十:經濟責任審計的定義 經濟責任審計:指企事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經營承包人在任期內或承包期內應負的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經濟責任人任職期間在本部門、本單位經濟活動中應當負有的責任,為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考核使用幹部或者兌現承包合同等提供參考依據。

F. 1.簡述經濟法的概念和特徵

二、經濟法的特徵

(一)從法律組成的形式講,經濟法是一系列單行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是一種帶有綜合性特點的法律

(二)從法律內容上講,經濟法同社會經濟的關系更為密切,與經濟基礎更為直接,是一種具有經濟性特點的法律

(三)從調整對象的特殊性講,經濟法同科學技術、自然規律的關系十分密切,是一種具有效益性特點的法律

(四)從經濟法的功能與作用講,經濟法具有明顯的限制性和毀手臘促進性兩種功能,貫徹懲罰和獎勵相結合是一種帶有指導性特點的法律。

(纖滑五)從實施上講,經濟法的實施是由國家經濟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共同負責的,遵循經濟司法與經濟立法相結合,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結合,獎薯租勵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

經濟法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廣義的經濟法,指調整經濟關系的任何法律;而狹義的經濟法,其調整的對象是國家在對經濟進行干預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

本書採用狹義的經濟法概念來劃分部門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熱點內容
中小學生法律知識網路競賽的網站 發布:2025-05-07 11:15:15 瀏覽:153
最高人民法院曹守曄 發布:2025-05-07 11:15:11 瀏覽:707
2020年初級經濟法基礎重點背誦 發布:2025-05-07 11:13:04 瀏覽:905
浙江12348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7 11:09:50 瀏覽:301
政府臨時立法 發布:2025-05-07 11:01:03 瀏覽:234
上海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07 10:55:33 瀏覽:818
外企尊重勞動法 發布:2025-05-07 10:44:30 瀏覽:635
龍崗法院垃圾 發布:2025-05-07 10:29:24 瀏覽:553
經濟法基礎背誦內容 發布:2025-05-07 10:28:39 瀏覽:22
中級經濟法幾天突擊 發布:2025-05-07 10:28:02 瀏覽:558